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姜维偷渡阴平死守剑阁,是什么让他采用这样的作战方略,再求解读最后防御战的过程? 第1页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承认张公子看的书很多,可是他真的不懂历史,司马法载:“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姜维就是好战必亡最典型的例子,用他来比较诸葛亮的意志实在是故作惊人之语。国力悬殊不能作为失败的借口,更不能作为情怀的理由,这场战争打的太差。刘备、诸葛亮、魏延、王平谁活着都不会这么打。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谷歌地图中汉中的地形,刘备定下的“错守诸围” 是在褒斜道、倘骆道以及出祁山道的出口建立围守,凭着地形的优势,敌军进攻汉中无有利地方扎营进攻,秦岭险峻的道路也使得敌人无法集中兵力就遭到迎头痛击,这就是所谓的拒敌于国门之外。兵力不足根本不是撤除“错守诸围”的理由,因为曹爽进攻汉中时,王平的兵力也不足,但他仍旧依照刘备的布防进行防御。姜维已经解释得很明白,就是要将敌人放进阳安口来打,派出一支部队在汉中境内打游击,汉、乐二城可以随时牵制。可实际上却是魏军一旦进入汉中腹地,以优势的兵力可以对各据点采取直接进攻,被动的根本就是蜀军而非魏军。

错守诸围的情况下汉城和乐城的作用是增援,这样蜀军在汉中境内作战都能够来去自如的活动。姜维把防守兵力退回到汉城和乐城,导致了钟会大军轻易进入汉中,在对二城完成包围之后,钟会立即派胡烈进攻阳安口,二城守军全然无法派兵做出任何阻拦。不是说“错守诸围”的不会使汉中被攻陷,但不会像姜维的策略一样让汉中沦陷如此迅速。如果是依照刘备的布防,在钟会军陷入诸围纠缠时,姜维怕是已经赶回了阳安口。再不济姜维还能把钟会阻拦在阳安口,昔年王平在兴势阻挡曹爽,也等来了费祎的援军。

蒋舒的倒戈绝非偶然,是有预见性的。蒋舒原本的防区是武兴围,正是姜维撤除了错守诸围,蒋舒才因为在任毫无作为被调到关城助傅佥防守。傅佥虽以身殉国,然竟能让敌人轻易陷城,怕也是脱不了责任。蒋舒领兵到阳安口对胡烈投降,并非在关城倒戈。蒋舒投降是人品问题,姜维身为主将,如果蒋舒真的无能就应该罢免他,哪有撤了部将原来的职位,还要求其忠诚的道理?这是姜维用人不察之失。

《汉晋春秋》曰:蒋舒将出降,乃诡谓傅佥曰:“今贼至不击而闭城自守,非良图也。”佥曰:“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舒曰:“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遂率众出。佥谓其战也,【◎《通鉴》此句下有“不设备”三字。】

阳安口是隘口,关城更是增援阳安口的重镇,按姜维原本的计划是要将魏军阻拦在阳安口之外。所以关城储备的粮草是打持久战所用,这一处沦陷给与了钟会敢孤军深入的理由,至少在短期之内钟会还没必要担忧粮草。

◎胡三省曰:○自蒋琬屯涪,蜀之重兵在焉。关,关城也。

退守剑阁从来都不是姜维的首选,大家可看地图。剑阁离阳安口约有150公里路程,这还是现代公路的距离。姜维退守剑阁意味着三分之一的蜀国已经让给了曹魏。所有人对钟会所谓的退兵持着太乐观的看法,钟会是可以退兵,但汉中绝不会交还给蜀汉。钟会只是孤军深入感到吃力,汉、乐二城虽然未沦陷,可是汉中腹地已在魏军掌控之中,钟会只要派一支军队守在阳安口,一部分部队撤回长安,姜维是否能夺回汉中都是一个疑问,即便能夺回汉中,蜀汉的国力也无法再经历下一次战斗,这就是张公子所谓的赢了一半吗?

《三国志杨洪传》记载:“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昔年诸葛亮和杨洪都认为夺取汉中,哪怕耗尽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也要一战。此是蜀汉存亡之地,刘备、法正皆知其重要性,光是汉中沦陷这一点姜维就已经输的一败涂地了,如何还是赢了一半?

为何曹魏能抓到姜维在沓中这么准的时机发动战争?因为262年时,邓艾就在沓中附近的候和击败姜维,两人一直在这一片区域对持,将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欣以及诸葛绪同时调来围剿姜维有经过详细的计划,因为金城距离沓中比较远,不可能没计划的进攻,姜维对此却毫无所觉。

在说姜维被吹上天的完美撤退吧。自王颀、牵弘发动进攻后,姜维就往强川口渡河,杨欣最有可能就是趁姜维渡河途中发动进攻,姜维是败阵而逃,这一战损失了赵云之子赵广。姜维使诈进攻诸葛绪后方,使诸葛绪后撤,成功的抵达了阴平,再撤回白水,他本应该前往阳安口,当时却已经沦陷,因此姜维撤退的战略目的是已经失败了。

《三国志·姜维传》:五年,维率众出汉、侯和,为邓艾所破,还住沓中。维本羁旅讬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宦官黄皓等弄权於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三国志·诸葛亮传》: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裴松之引《异同记》: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

按照姜维防范于未然的计划是否可行?廖化去和诸葛绪争阴平桥头不成,才令姜维使计骗走诸葛绪,让廖化守住阴平桥头,可保障姜维退路,并阻挡陇西进攻的魏军。张翼防备于阳安口,可使其不至于轻易沦陷。这是姜维清野坚壁战术最终部署,使敌人被阻挡在阴平和阳平之外。但险况也是如此,但凡阴平或阳平其一失守,就等同于同时沦陷,只能退守回剑阁。重门之意在于防范于未然,多处围守的战略位置可以彼此转换,其灵活性要大于姜维的战术。

再请看地图,钟会与姜维对持剑阁,阴平的地理位置何在?邓艾敢走阴平小道是因为钟会已经打到了剑阁,如果钟会还被拖在汉中,邓艾这条计策就无法实施。邓艾的原本说得明白,他进入江油之后,姜维要不撤军回防,要不邓艾就占据涪县,对姜维进行牵制,邓艾的本意是令魏军攻陷剑阁。钟会军在剑阁,仍旧能派出田章走青川县的道路进攻江油,伏兵被田章所破,剑阁也不是万能的,至少魏军打到剑阁的前提下,派遣小部队进攻姜维后方和巴西郡绝不是问题。

姜维从头到尾都处于被动状态,连自己精心策划的坚壁清野都没能实施。即便诸葛瞻顶住了邓艾进攻,汉中也已经失陷,夺回汉中必定耗尽国力,此还是最好的猜想,夺不回来又如何?

接下来是兴势之战的对比图。

大家可以更仔细对照两张谷歌的地图,秦岭本就是天险,并非只有剑阁才无坚不摧。按照刘备原来的布防,魏军无论走哪一条路进入汉中,都必然会遭到顽强抵抗。曹爽走倘骆道进攻汉中,在兴势、黄金就被挡住,空有十几万大军,却因为地形无法有效组织进攻。王平、刘敏仅三万兵力能抵挡住曹爽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因为重门的关系,魏军绝不敢越过围守进攻,魏军无法探清汉中具体兵力,导致中了刘敏疑兵之计。倘若魏军在汉中腹地可自由活动,自是对汉中兵力了若指掌了。

费祎的援军亦没做反击,只是加强险要的防守,令魏军一分可战之机都不给。姜维简直就是想将敌人全部放进来全歼,再谈谈兴势之战的结果吧,魏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这还不是重点。由于魏军屯田制的原因,大量士兵阵亡导致战后必须让大量士兵解甲归田以保证农业生产,魏军除去战争的伤亡人数,无形间还裁减了大量兵力。兴势之战对曹魏来说已是重创,魏延昔年亦在反击战中大破郭淮、费耀,均不是姜维所说的适可御敌而已。

结论只有两点,一是姜维退守剑阁是无奈之举,不足称为将钟会西征的计划毁了一大半,按钟会的预计就没打算轻易灭蜀,所以才会商议退兵。有个魏国前两次的大败,钟会轻易能够进入汉中已经超越了曹真、曹爽。二则是钟会即便不进军剑阁,这场战争也是姜维输了。姜维此举甚有张学良的风范,然而汉中并非东北,退至剑阁已等同无路可退。这个国家也许注定要灭亡,但应该给予敌人最顽固的抵抗,有寸土不让的决心。

《三国志·姜维传》: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方舆纪要》卷五十六:兴势山在洋县北二十里,亦曰兴势坂,山形如盆,外甚险,中有大谷,为蜀汉之重镇也。

《晋书》: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帝为征蜀将军,副夏侯玄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林夜袭帝营,帝坚卧不动。林退,帝谓玄曰:“费祎以据险距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亟旋军,以为后图。”爽等引旋,祎果驰兵趣三岭,争险乃得过。遂还,拜议郎。

《三国志·王平传》: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馀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通鉴》作“便为深祸”。◎胡三省曰:垂,及也。呜呼!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其后关城失守,钟会遂平行至汉中。王平谓“贼若得关,便为深祸”,斯言验矣。】

《蜀鉴》论云:“蜀之门户,汉中而已。汉中之险在汉,魏则阳平而已。武侯之用蜀也,固阳平之围守,而分二城,以严前后之防。其守也,使之不可窥而后;其攻也,使之不能御,此敌所以畏之如虎也。今姜维之退屯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扰矣!异时钟会长驱而入,汉中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知者而后能见,呜呼!姜维亡蜀也殆哉!”

《通鉴辑览》曰:外户不守,而却屯以引敌,且欲俟其退而出搏之,真开门揖盗之见。刘友益以为维之失计,汉所以亡,良然。

胡三省曰:姜维自弃险要,以开狡焉启疆之心,书此为亡蜀张本。



  

相关话题

  以嵇康与山涛的关系,他为什么拒绝司马家的拉拢,最后被杀? 
  三国演义中对刘备的马(的卢)妨主的描写是什么含义? 
  刘备是不是晚一些称帝,或者终生不称帝,死后让刘禅称帝,是不是更好一些? 
  知乎是不是蜀粉大本营? 
  偶然在知乎看到有人说关羽在218年背刺过东吴。历史上有这回事吗? 
  在正史里,刘备阵营里各阶段的主要人物有谁,负责什么,地位和实权如何? 
  三国时代,哪个三人组最厉害?是刘关张吗? 
  曹睿死后为什么不是太后称制而是权臣辅政呢? 
  如果刘备先不攻打益州,转而北上进攻张鲁,进而直取关中是不是更好的战略思想呢? 
  在茅庐时,刘备没拦住张飞,张飞一把火点着了茅庐把诸葛亮烧死了,三国会怎么发展? 

前一个讨论
屌丝头子是屌丝里最屌丝的一个人还是屌丝中最不屌丝的一个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的刘璋?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