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上下文,单从这句话来说。
看不见是一种局限——好理解。
所谓见多识广,粗陋寡闻。不闻不问,可以落个清闲,但终究限制了自身的见识、想法。
看得见同样是局限——有点意思了。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所知道的、看到的,就是那一亩三分地,你看不了多远。多少人,穷其一生,也只能在一个领域看得够远、够深。出了专业领域,专家也要泯然众人,无非常识丰富一些。但整体仍在局限之中。——这是最粗俗的解释,没意思。
下面说点深的。
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谓井底之蛙,都是这个道理。看见——也不代表事物的全貌。你所看到的,以为是全部,实则无非是一片叶、一片天。更何况,吾生而有涯,知也无涯。
层层递进,在往深了说。
信息时代,每天接收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就是真实的吗?退一步讲,就算这些信息全是真实的,你怎么肯定这些信息不是片面的、有倾向性的?——你看见的,也许只是别人想让你看见的。
很多时候,影响我们判断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它的传播和叙述方式。
这个情况很常见。每天点开新闻,有多少内容是炒作、包装、刻意制造的话题,我想,看新闻时间长了的人,都能察觉到。微博买热搜啦、运营制造热点啦、消除负面信息啦……太多了。俗称,带节奏。即便是最聪明的人,也不敢说自己没被舆论左右过。
再退一步讲,就算你是亲身在第一线接受到信息,你的眼光同样局限。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被自身的局限性所束缚,同样的一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你的大脑、思维如何选取、加工这些信息,通常情况下,这些选取、加工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期望、经验、乃至三观。
你看见邻居家的媳妇儿偷情,形成一种印象——渣女!可你也许不知道,她老公是同性恋,她迫不得已。甚至,她老公也偷情,两人有过协议,维持法律婚姻,但互不干扰。
你连邻居家的事都看不清,要受信息的到局限,还谈什么世界。
所以,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自说自话,聊得都是个人的看法、观点,只不过,有时候恰好碰到了同一类人罢了。
再再退一步讲,就算你开了上帝视角,全知全能,知道一件事的所有细节、隐秘,但你最终还是会形成一个纯粹个人的判断和理解。尤其对成年人而言,更受制于已有的经验总和,人的观点,往往也是个人认知的总和。
所以,这句话,说得更简洁一些,应该是——人,无往不在局限之中。
个人愚见
订阅号《弹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