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上药所、武汉病毒所宣称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科学原理吗? 第4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guoguo-78-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大家买的都是安慰剂?我寻思着,这双黄连的成分连翘,金银花,黄芩,辅料蔗糖。这不就是复方金银花颗粒吗,,,一毛一样,为什么只说双黄连不说复方金银花颗粒呢?再考虑到上海药物研究所SARS时的一系列举措,值得深思啊。

再来一张辟谣文章下的群众评论。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几天,治愈人数没有大幅度提高,我都帮他们想好怎么圆了。

“这个药吧,它不能直接杀死已经入侵到你体内的病毒。但它可以提高你身体对抗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user avatar   ling-chun-ba-q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以传统中医思维来看,这回由2019-nCoV引发的病毒性肺炎,并不是单一的一个病,具体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辩证施治,所用药也是不同的,所以如果要说一个中药可以适用现代医学体系里的某个疾病,可能张仲景都会跳出来骂人了。

中医有四诊合参之说,像是目前公布的有关新冠肺炎的,还有无症状的感染者,有的有腹泻,有的没有,有的还有上呼吸症状如鼻塞流涕等,有的则没有,至于脉象,我是不信这几千患者的脉象都几乎相似。

双黄连所用,都是热症,如果有寒症的用了会怎么样?分辨虚实了吗?

按照第四版指南中医的部分,上面是这么说的:

寒湿郁肺,可以用双黄连吗?不讲辨证施治,还叫中医吗?建议真正相信中医的,也要找中医师对症施治。

至于现代医学的理论,双黄连口服液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有临床实验的数据还是有动物实验的数据?这个初步发现,是怎么初步发现的?依据是什么?希望都能公开。


想提醒一下,那些挤着去药店哄抢的,一下形成人员密集,如果里面有潜伏期的感染者(尤其是如果有人已经有感染的症状,害怕隔离不敢去医院的,现在看了新闻去抢药的话),那么感染的风险可能远大于双黄连可能带给你的获益。

请理性!!!


集中回复一下有些朋友,有说明清时期,中医以吴又可为首的,出现一方诊治多数病患的情况,并且在《温疫论》里提出过“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法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故其传法与温疫自是迥别。”

"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始发之际,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

我个人觉得,这其实是中医在古代探索的一种进步,包括对患者的观察,对过去方法的扬弃,但问题是,明清时期也还是以中医体系下进行的诊断来制定的药方,而且还有可能针对患者进行加减,但这并不是说中医就直接针对现代医学病原学所诊断出的疾病就直接下方,因为从诊断逻辑上,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就是有别的。

还有说废医验药的朋友,认为双黄连是找出其中的有效成分,用现代化的技术来检验其是否有用,我原回答里也提到了,如果可以接受现代医学的检验,包括找出有效成分,只要列出相关实验数据,相关判断的逻辑依据。我觉得是可以被大家,也可以被世界接受的,如屠呦呦女士那样,成为中国真正的荣耀。




user avatar   fu-shi-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2月1日12:10更新:据消息称:

所以和当年说妇炎洁雾化吸入能预防非典是同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我原以为这个团队是采用了计算机模拟靶向药筛选技术,但现在发现还是类似于养无数的感染了2019-nCoV病毒的细胞,然后把要筛选的化合物或者混合物按浓度稀释后加到不同组别的细胞然后观察细胞被病毒折磨成啥样,从而筛选出有可能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混合物。

这个技术比较原始也有一定有效性。但最大的问题是,加点什么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给癌细胞加高浓度盐水,癌细胞也能死。但我能说食用盐能抗癌吗?显然不能

另外一点很重要,人体是一个整体,细胞水平有效的东西在体内的作用会是什么样的,还有大量的实验要做。

这种非常粗略、原始的信息直接发布到大众媒体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绝大多数群众对科学范式的文本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

现在我们看见了,很多群众把这个非常早期、非常粗放的实验结果理解成了“双黄连口服液能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了抢购和市场混乱。

以下是原回答:


首先,我们再看一下新闻报道:(黑体下划线划重点)

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此前,上海药物所启动由蒋华良院士牵头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药物研究应急攻关团队,在前期SARS相关研究和药物发现成果基础上,聚焦针对该病毒的治疗候选新药筛选、评价老药新用研究。(新华视点)

从这段新闻表述,我们不难看出“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初步结论是在一批科学家在前期SARS相关研究和药物发现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和2003年SARS病毒有着较高的同源性,而且传播方式、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等多个方面也都有类似,所以很自然的让人联想到是不是对当年SARS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也有效果。所以这些科学家进行了①新药的筛选与评价,同时进行②老药新用的研究。

说到老药新用的研究,前段时间还有个新闻,我觉得意义更重要:

北大王月丹和初明团队研究团队发现咳嗽药水沐舒坦(有效成分盐酸氨溴索)具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力。这就是典型的老药新用研究。

盐酸氨溴索是西药中经典的化痰药,其药理作用是温和刺激消化道粘膜,反射性促进呼吸道粘膜分泌液体,抑制粘液腺分泌,从而软化粘痰,以利其排出。

北大团队的研究方法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功能性受体ACE2的化学结构,利用他们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药物靶点筛选系统,利用计算机对2674种已上市的药物和1500种中药提取物进行了药物筛选,发现了多种潜在药物,有望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其中包含了常用药物沐舒坦等。

这个技术的原理就是我们已知某种疾病发生过发展程中某个化学分子(受体/配体/信号分子)的三维化学结构,然后在无数种天然或人工合成分子里面寻找三维结构上可以与之完美结合的候选项。然后在后期对这些分子进行筛选,选择安全且确切有效的。有时候一些原始分子要么毒性大,要么溶解度或者血浆蛋白结合率不理想,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化学修饰。现在走上临床的不少癌症靶向药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2009年的一篇论文中[1],研究者分析了编号为NL63的冠状病毒(NL63-CoV)的ACE2受体结合部(配体)三维结构(下图蓝色部分),图中绿色部分为人类ACE2受体蛋白的三位结构。

而图中右侧编号为R357、D355等等的小分子则是拿来进行筛选的药物分子。


所以到这里,“氨溴索抗2019-CoV”还仅仅是在计算机模拟状态下发现了有可能针对ACE2受体的化学成分,所以理论上讲这些化学成分有可能具有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力。而且这些已上市药物或者中药提取物的毒理性质我们都是很熟悉的,所以在未来开展临床试验的时候可以更加放心,一定程度上缩短新药物研发的周期。

氨溴索的化学结构式

所以“沐舒坦可能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个新闻里面最抢眼的是计算机模拟药物靶点筛选,那么现在圈定了一批可能有效的已上市药物和中药提取物,其中包含我们一直以为只有化痰作用的盐酸氨溴索。我们万万没想到,咳嗽药水还有可能救我们的狗命!

但别高兴太早,更别急着去药店囤货,这些药物还没有通过临床试验验证。

其实当时看到盐酸氨溴索这条新闻我还很兴奋,一直等着它上知乎热榜,给大家科普一波的,结果我等的花儿都谢了也没等到。反倒是双黄连的新闻马上进入热榜前排位置。

原因很简单,双黄连是中成药,在现在中西医中西药论战白热化的年代,但凡是中成药有了新闻都大概率能上新闻热榜。更何况是有可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呢,这可是双料热点!

那么回到这次的双黄连新闻,通过目前已经披露的内容,我猜测蒋华良院士团队应该是利用了同样的技术手段——计算机模拟药物筛选。毕竟这位大佬1998年就发表过《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2],2004年在《中国天然药物杂志》发表了名为《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物发现:趋势和实践》[3],他是国内该领域最早的探路者之一和当之无愧的大佬。而且计算机模拟的效率和成本投入都比较低,新药研发没有理由不用这个技术。

但因为目前披露的内容太过有限,以下几个问题还无从知晓:

①具体是双黄连这种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的混合物对病毒有抑制作用,还是说双黄连中某种或某几种含量很高的中药活性成分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②实验进行到哪一步了?是仅仅完成了计算机模拟筛选?还是已经完成了离体病毒实验?抑或是在一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了双黄连口服液,发现了积极的临床效果?

所以说,疾病流行期间大家看到这种新闻还是要冷静一点。以下三点,建议大家认真考虑一下:

首先,新闻披露的是发现双黄连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这不等同于能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不等同于能预防。

其次,这很可能是发现了理论上可行的技术路线。还没有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验证。

最后,盲目大量服用双黄连口服液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4]同时劝告某些临床的同行,别给患者使用双黄连注射液。中药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实在是太多了[5]

我去年写过一个“狗药治好晚期癌症”的回答。当时网传外国某位身患小细胞肺癌晚期的老大爷靠吃犬用抗寄生虫药芬苯达唑捡回老命的消息。国外、国内纷纷有癌症患者互助群分享吃芬苯达唑的方法,许多癌症患者以身试药。但是芬苯达唑的抗癌作用仅仅是通过一次实验事故被发现的,其具体作用还没有深入研究,其人体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经过系统、完整的临床试验验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进一步阅读,了解药物研发和上市的基本过程:

所以芬苯达唑距离一款成功抗癌药还有很远。

同样的,盐酸氨溴索或者双黄连口服液距离成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而已。

大家切勿跟风囤药,更不要盲目吞药

但是......

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我的回答,能关注这个话题。

希望大家都理智一些。

希望大家都平安度过疫情。

参考

  1. ^ Wu K , Li W , Peng G ,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NL63 respiratory coronavirus receptor-binding domain complexed with its human receptor[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47):19970-19974.
  2. ^ 蒋华良, 胡增建, 陈建忠, et al.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J]. 化学进展, 1998, 10(4):427.
  3. ^ 陈凯先, 蒋华良, 罗小民, et al.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物发现:趋势和实践[J].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004, 2(5):257-260.
  4. ^ 郭玉娟, 刘明. 双黄连口服液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7(03):54.
  5. ^ 董风其, 张军, 赵阳. 双黄连引起不良反应的回顾性调查[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7x):84-85.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来来,割韭菜的时候又来了,只不过这次割的是国难的韭菜,其心当诛!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正式宣布:“反中医运动”失败了。

全部反中医运动都建立在“中医没有科学基础”这句话上。所谓中医没有科学基础,不是指中医无效,而是中医没有“在科学框架里被证明”有效。

那么,上药所的工作显然是在科学框架里证明中医的有效性。

那么,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与其说是中医,不如说是“现代西医”(我使用这种说法,因为有人称其为“现代医学”表明其现代性,有人称其为“西医”表明其地方性,他们都是有道理的)发展到现在的一种现象。

众所周知,现代西医的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实验显示治疗效果等数据,经过“p值检验”,写在一种称为“论文”的文本上,从而证明科学结论。以此为指导思想,现代西医曾有辉煌的历史。但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水论文成为了一种有利可图的生意。更有甚者,在利益驱使下,篡改数据,多次实验取一次数据,片面夸大解释实验结果……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所以,造成了现在这种滑稽的局面:科学论文里已经发现了几千种抗癌物质,但癌症仍然是绝症。

西医能用这种方法证明几千种物质的抗癌作用,中医显然也不是不行。反正都是假数据水论文,这种简单的“伪化生”谁能做不到呢?这样下去,反中医的理论基础就已经崩塌了。

但对人民来说,这也并非幸事!


user avatar   serena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当我把各种药往培养皿里加的时候,我总是提醒自己:也许它可以杀死细胞,但可乐也可以。也许它可以抑制病原,但可乐也可以。


user avatar   zhouqian20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朋友圈的画风是这样的:



听说板蓝根委屈得在哭,他想不通自己比双黄连差在哪里

掐指一算,藿香正气水、洁尔阴也马上要开始抢购了

不过抢了洁尔阴以后可以干嘛?做雾化吗???


出门浪费了一个口罩,还冒着大家排队挤在一起的危险,大大增加了可能感染的风险,但这东西真管用吗?


一种药物正式进入临床前,至少要经过:动物实验、加上3期临床试验。必须尽量明确药效和毒理作用后才能用于患者治疗。招募志愿者进行人体试验是步入临床前非常重要的一步。当然,推出该药的制药厂会提供志愿者相应酬劳,不同试验的酬劳不一样。

大家看一下红线的话,仅仅1天的实验,就证明了有效,然后开始临床实验阶段,画个重点,是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不是已经证明安全有效,然后在临床使用好不好!

临床上本来要招募试验者来做这个是要给你钱,由专业的人员观察你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现在好了,你还自己开始排队抢购了。自我观察,觉悟就是高!


目前,没有足够的公开数据能证明双黄连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效果不明确,不过副作用倒是一大把!


当然这不是我说,官方自己也辟谣了,

请看红线:初步研究、还需要大量实验、目前为止没有预防和治疗的药物!


为什么最简单的洗手戴口罩通风就已经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信,一定要花钱让自己成为实验品呢?17年前囤的板蓝根吃完了吗,9年前囤的盐呢?


文章首发公众号:倩Sur

防止失联,微信:DrZhouqian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相关话题

  世界上有哪些奇特或者罕见的病症? 
  如何看待鹿晗公布恋情导致新浪微博瘫痪,而袁隆平公布「水稻去镉」新成果却鲜受中国网民关注? 
  如何避免早上起床时的口臭? 
  三区四区sci难发吗? 
  中国的科研环境和前景会变好吗? 
  为什么美国的ICU床位特别多? 
  医学用的尿素是从尿中提取的吗? 
  如何在简单的交流中了解一个外科医生的水平? 
  如何看待港大管轶教授关于新型肺炎先称「疫情已控」,又对媒体改称「这次感到极其无力」的言论? 
  体内 CRISPR 基因编辑首个临床试验结果公布,这一技术能解决哪些疾病治疗的难题? 

前一个讨论
2月12日深圳首次出现 3 例社区传播病例,其中一患者为外卖骑手,点外卖感染风险多大?还能点外卖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红十字会给莆田系医院1.6万个口罩?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