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信任——在这么有限的邀请名额中,让我来回答。
其他部分,
@小丑君的面具已经讲了——我也不了解。关于博雅杯,十年以前得过次奖,不如给几个小建议。以下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首先你只有三千字的篇幅,至少我参加的时候是这样。所以题目宜小。这些年,我看过好多篇博雅杯文章的初稿,主要问题都是一样的:只是非常泛泛的介绍,比较像像高中生课堂上的报告,给同学们分享自己知道的一件事。看上去似乎什么都有提到,但也仅仅是提到而已。这是不行的。《道德的谱系》,概括全书“主要内容”,这个听上去不太会是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来篇幅有限,三千字太少了……二来你不是非常资深的尼采学者,这样下笔很容易失之泛泛,或者重复三四流哲学史上的内容,或者沦为高中生的清新小美文。无论从功利的角度,还是问学的角度,都比较糟糕了。大体上,你需要保持对这本书总体的把握,但也要选择更加具体的切入点。毕竟你还有些时间,现在才十月下旬。
为了有切入点,在读书的时候就要有问题意识。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是这样。交代某人“思想的来源”、“对后世的影响”,这样的文章,也是资深学者写的。如果你是顶尖的尼采学者了,要给牛津大学出版社编的尼采导读写一个章节,你可以这样写。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如此的积累,这样写又会失之泛泛。国内也许有很多学者喜欢生产这样低水平的文章,请不要跟他们学坏。所以你需要带着问题来读。
比如,他讲奴隶的道德革命。奴隶应该是更加弱的那一方,为什么他们的道德革命可以成功——反而贵族的道德被取代了?这样的问题呆呆的,但说明你在思考。你还可以想下去,贵族有一种价值,奴隶也有一种价值,为什么奴隶的就不好了呢?这种问题乍一看很幼稚的,但可以帮我们去思考一个更深的问题。比如,既然这本书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对现有的价值进行重估,依据、标准又是什么?换而言之,他对于西方文明中道德的演进有一种总体的把握,这我们说是 描述性的(descriptive);然而他终究要说的是,现下西方的价值是不好的,这我们说是批判的(prescriptive)的。这个两个层面的事情了。他是怎么从一个层面进入到另一个层面的?你如果对哲学史有一些了解的话,应该可以把握到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尝试想得更深入一些呢?
这样的问题还是很大的,还是需要更准确地把握——相信我,三千字是很有挑战的。但开始有了具体的问题意识,你就在正确的道路上了,你需要一层层地深入下去。如果你在很很浅很稚的层面就停下来了,还感觉自己很兴奋的,仿佛发现了什么,那样的话就比较糟——那是做不好哲学的。
当你有了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你需要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已有的研究。对于高中生来说,我并不会直接说:“请把周国平扔掉。”他有两个用处:一是它是一本1986年的书,它可以告诉你八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读什么书——这也很重要,我会说我们当下的思想界,没有走出八十年代的视野,却失去了八十年代的精神。其次,毕竟,他的文笔还是绝大多数高中生的好的。当然,如果你真的想好好来写这篇博雅杯的话,你需要参考一些严肃的研究。知网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些有关的中文论文,你可以大致看一看。虽然我们国家的尼采研究,多年来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道路上没有尽头,但毕竟,你的起点还很低,很多作者以后会是你本科老师,熟悉他们的作品是有益处的。更好的做法是参考英文的文献。说到底,从小学英语就是为了用的,不是为了忘记的。Cambridge Companion to Nietzsche 我们是有影印的,一般图书馆都有。你也需要养成看看SEP是怎么说的好习惯——
Nietzsche's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这样你才好意思跟人家说:“我以后是要学哲学的”。你甚至还可以更专业一点,去
PhilPapers: Online Research in Philosophy瞄一眼有关的论文。真的是瞄一眼就好!这里的文章就比较难的,绝大多数你还看不懂的。
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涉猎,你就可以调整你思考、提问的角度与方式。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水太深了,两年都搞不清楚,那你可以保持关注,以后再写。你也许会发现别人说得太好了——比你想得好多了!——自己完全没有什么可以写了。这也很正常的。我们人文学科也是这样,在哪怕细小的问题上,也有许多巨人站在那里了。我们爬不上他们的肩膀的——脚趾头也许都不行,但我们可以远远地欣赏。你不用恐慌,觉得自己的文章完蛋了。你可以停下来,这时候你需要静静。合上所有的书,放在一边,想一想自己所读的尼采,和别人讲的尼采。这个时候,也许你会觉得有一些很细小的事情,在你的内心,对你来说非常得真切。其他的研究者虽然讲得很好了,但就是这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并没有给你很深很深的冲击。这时你就知道了:自己可以写这件事!这时你就可以写好了。当然,最终的结果会是很幼稚的。但是,这也是你的作品,你的思考,这展现了你的积累,也展现了你能够在人文学科中不断前行的潜力。作为初学者的习作就很好了。
选题上大体如此。有了合适的选题,就具体写作而言,我还有几点想说:
要敢想,要敢写——这可能会和下一点有些张力,但现在这点是最重要的。没有人期待你靠这篇文章做出贡献,也没有人期待你这篇文章可以经历任何时间的考验。把自己当下的思考、追问、感受表达出来就好。我对我自己当年文章的评价就是……真的很敢写……这都敢写……
表达的时候要追求美感,也要追求准确。当你写下一句话的时候,问一问自己:我用了术语了吗?如果用了,我解释过了吗?如果还没有的话,你需要进行解释,如果你都不知道怎么解释,那就说明你其实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如果这句话没有问题了,再问一问自己:这句话和上一句的关系是什么?如果有,我使用了正确的逻辑连词了么?如果没有关系,那我真的需要这句话么?还是我其实不需要上一句话!总之,即使你的唯一的读者是比你厉害很多很多的老师,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讲清楚是你的责任!(尤其,功利一些说,我会期待你写出一个比较规范的开头。为什么是功利呢?就我接触而言,每年都有好多高中生写尼采……真的……很多是那种清新忧郁小美文的感觉,请不要写成那样……我觉得复旦的老师大概看得都要吐了……)
既然你参考了已有的研究,你就需要给出参考文献——格式请参考知网上的优秀期刊。说来博雅杯的递交系统是很奇怪了,超过了三千字就交不上去了……至少我那个时候是那样。所以我保留了注释的编码,最后附了一行字说我的注释太多了,没有办法传上来。去面试的那天,我本来不高兴带完整版去了,后来阴差阳错竟然还是带了。老师们第一个问题就是给我们看你的注释……所以这是重要的。同时,请你注意,注释的目的是为了交代前人的研究,不是为了炫耀。不要挂很多你根本看不懂的文献上去,老师们知道的。你参考了哪些,就写哪些。
写完以后,你需要想一想,自己究竟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你应该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概括出来。如果你都不可以。这篇文章庶几哪里出了问题。最理想的情况下,你可以把文章在那里放几天。这几天,你不要去看自己的文章,但是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陌生人,自己会怎么向他介绍这篇文章?几天过了以后再拿出来看:这真是你想象中自己的文章么?通常,我们的感受都是——“这文章太渣了……”你就可以开始系统地修改了。
最后,我希望这些能对你有帮助。祝你写出一篇让自己觉得有趣的文章,一篇能让自己感到自己在进步的文章。也祝你能够进入理想的哲学系。
在野武将同学
2015年10月20日
对了,其实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去教高中文科班也挺好的……但是一直没人要我……就连我自己高中也不要我……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