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0年了,其实国内高校的一些博士都很厉害,为什么高校教职许多还是要求有较长时间的海外经历? 第1页

  

user avatar   zhu-jing-2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几个考虑。

有海外经历的博士英语一般比较好,发国际期刊经验一般丰富一些,也有助于学校“国际化”。

有海外经历的博士,怎么说呢,国内学术背景清白,底子干净,学术近亲繁殖的风险比较小,虽然国外也有近亲繁殖,但是一回国就很容易断。学术近亲繁殖如同政治上党同伐异,对于科学研究危害极大。

出国读博士的人毕竟少,建立这一标准就能大大减少候选人的数量,方便筛选。真正实力极强,或者关系很硬(现在也不怎么管用了)的国内博士,自然是有渠道的,毕竟几乎所有学校的招聘简章上,关于候选人的要求,都有“原则上”几个字。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相关话题

  当年下乡是强制的吗?当年有没有人不想下乡躲过去的? 
  重庆一男子带十个外甥过暑假,称可以和孩子们拉近关系,对此你怎么看?你知道或见过哪些暑期带娃的搞笑故事? 
  湖南高一新生军训时晕倒身亡,教育局通报系因患热射病已启动调查,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南京师范大学第二学士学位备案招生专业公示? 
  如何看待海外教职文章要求比国内低的现象? 
  如何看待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将成立南京大学金陵教育集团,共建南大金陵系列学校,覆盖全阶段的基础教育?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大多提及孔子却很少提倡老子? 
  如何评价中国现在的教育? 
  如果我让我的孩子接受「知乎大 V」们的教育,会有什么结果? 

前一个讨论
211土博毕业去高校当老师待遇好吗?
下一个讨论
SCI和核心期刊哪个难发?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