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BBC 今年播出的纪录片《Chinese School》?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看了这个纪录片,我最大一个感触是,如果把这几位优秀的老师放在中国的三流高中(比职校好一点的高中)来教书,他们也会如此束手无策。

不受控的课堂、睡觉、玩手机、讲话、化妆,这些场面看似就像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实际上不仅是节目里这所英国高中的一个班出现的情景,也是中国很多生源不太好的高中,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差班的情况,我只是直话直说。

为什么这些老师会束手无策,甚至会在节目里面流下眼泪?很重要一个问题,他们长期在国内顶尖一流的中学教书,他们教的都是目标清晰、智力超群(能进这种一流的中学,接受理科全英教学的,应该是智力比很多普通学生都要好的)、学习自觉的学生。天天面对这样的学生,需要管纪律吗?他们会不学吗?需要求他们学吗?当然不用,他们还反过来希望老师能教他们更多的知识,力求成绩能更上一层楼。

而中国很多城市,有这样一些贵族学校,就如片中那些享受着国家福利的中学生一样,他们不知竞争为何物,不知为何要竞争,对自己的未来得过且过,不知道学习有何意义,不学习确实又不会对他们的人生造成莫大影响(至少在10年内不会)。中国大多数贵族学生,家境丰厚,很多学生深知就算不学习,以后也不愁吃穿,那学习呢?又累又闷。其实这种心态,多数与片中的英国孩子想法大同小异,虽然他们不是家境丰厚,但起码英国的高福利制度,让他们感受不到生活在13亿人的竞争压力,而且西方人的思想就是明天一切都会好的,他们较东亚人懒散、缺乏危机意识,试问面对这样的群体,你用最优秀的老师教他们,他们也未必知道意义何在。

再者,很多时候,我认为是学生成就了老师。

我不是否认优秀教师的能力,但我长期的观察与接触发现,一些所谓的名校教师,没错他把优秀的班级可以教得很好,但这个前提在于,这些优秀班级愿意学、不用管纪律,同样让这些名师去一些差班、差学校教,成绩反而还不如一些年轻老师好。因为名校老师往往会讲课确实目标性强、有条理,但未必生动,也未必能有方法叫醒那些沉睡的学生、管住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因为这些往往不在他们的过往的业务范畴。

其实他们的能力是要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才能展现,一旦学生不配合,这些长期处于象牙塔、理想化的老师一旦面对那些资质较差、又不听话的学生,其实能掌控住纪律,让他们认真听课的,是很少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老师,教什么层次都很厉害,但很少),所以很多人一样也教得不理想。就像片中那位化学老师一样,她流泪大概是因为她受到了职业生涯的挫折,因为她没试过当一群学生都不听话的时候怎么办。



补充一些题外话:有留言说其实家境越好的人,学习能力也会较普通人好。这个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接触过很多家庭条件优渥的孩子,他们的眼界、口才确实要比普通家庭的孩子要好很多。可是学习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些家境优渥的孩子,虽然学习能力强,但他们往往缺乏学习动机,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贫穷,他们也不知道学习函数、语文、历史、生物等对他以后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就算不学,他的父母也可以给他找个大学过渡几年,出来以后可以接管爸爸的生意或者是自己做生意(他们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更讽刺的是,他们认为那些重点班的孩子学习好又怎样,以后还不是给他们打工。他们的父母也没有接受多少教育,不照样通过做生意大富大贵,这是因为这种思维,导致了他们整个学习生涯的过程中,缺乏了学习的动机,何况是兴趣呢?确实,学习不好,对十年内的他们真的一点影响都没有,甚至对他们一生都没影响。

在高考的氛围下,这些孩子或许也曾有过着急、彷徨,想要奋起直追,但当他们翻开冗长的语文默写篇目时,他们真的不知道背这些到底有什么用,他们基础差,更希望能够一飞冲天,他们瞧不起学习好的人,觉得大多数都是在死学,如果自己也能像他们这样往死里学,他们认为自己也能超越成绩好的同学,只是自己懒得学而已,你看,他们的想法多么天真。于是他们也试过死命地学,结果发现,基础太差,于是就放弃了(通常他们是能坚持1个月左右)。不是老师不引导他们,但是他们的价值观的培养,和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一个老师能陪伴一个学生多少年呢?而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没有个357年,恐怕是不行的吧,重点是,在前18年里,他们没有找到学习的动机,没有认清社会的形势,更要命的是,就算他不认清,他一样比很多寒门学子一辈子过得好。我接触的很多学生从小就很会打扮自己,因为家庭富裕,气质、颜值都很高,衣着品味也很好,对于很多女孩子来说,可能她嫁个家庭相当的人就能继续她的富裕生活,而对于男孩子来说,他们虽然读书差,实际上他们交际能力、眼界各方面都较那些寒门学习要好,凭借丰厚的家庭,他们绝对在社会混得不会差,就算他们日后回过头,也是不知道到底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历史化学有什么用的,who cares?


user avatar   you-xin-ren-15-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此片一出,有人扬眉吐气觉得我大应试教育就是牛逼,知识传授杠杠的,也有人捶胸顿足觉得在自由的素质教育面前我们丢人了。你是支持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是向往自由的英式教育,抑或像爱思考的小友一样心中有一丝疑惑?片中这么多矛盾到底原因何在?哪种教育方式好?



实际上,这只是一场脱离文化背景的教育表演导致的戏剧化冲突。纪录片中的矛盾实际上并非教学方法的冲突,而是中英大文化和中英课堂小文化的冲突


让小友来带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有准备地深度围观这次教育大战。


1 权威指数高≠奴性


“入侵”英国课堂的中国教师

大家熟知的中式课堂通常是老师为主导,老师是权威,老师讲学生听;而英式课堂在纪录片里被定义为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互相学习,老师辅助学习。


纪录片首先展示了中英的大文化冲突—“老师是权威”vs“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这两种观念其实是根植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也就产生了此片中的大文化冲突。霍夫斯塔德 (Hofstede) 曾对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力距离指数 (Power distance index) 做过测评。权力距离指数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对社会等级观念和权威的重视程度。中英的权力距离指数处在两个相对的极端: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指数较高,而英国和大部分西方国家指数较低。



如图可见,中国的权力距离(80)远高于UK(35),在中国的观念中,老师一般被视为不可撼动的权威,学生应该无条件服从;而在UK,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平等,没有上级和下级如此明显的层次之分。

中国人普遍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价值观,而英国人则没有对高阶层和权威的尊重观念。有人简单粗暴地把中国人对权威的尊重归结为“奴性”,认为中国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不敢挑战老师的权威也是“奴性”的表现。其实这只是权力指数的在生活中的一种体现。而它的另一种表现则为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这些为大众称赞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该为了较为负面的表现来否定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再回来说片中的大文化冲突,它在中式实验班中体现为老师对课堂秩序束手无策,而学生对老师的无礼言辞表示不满。


中国老师“治理”50个英国学渣


这是典型的文化休克 (culture shock) 现象。它是可以通过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双方的磨合和适应解决的。也就是说,随着双方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的提高,这种文化冲突和休克现象会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2 教学方式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

接着,纪录片强调了中英教学方法的冲突,即课堂小文化冲突。中式教学是“填鸭式”,知识都给你,自己慢慢消化。英式教学是“放牧式”,自己找草自己吃,老师会在你没办法的时候帮帮忙。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谷斯基 (Vygotsky) 的社会文化理论 (Sociocultural theory),知识是可以通过交流,从有经验的同辈或老师那里获得的。也就是说,中英教学法都是有效的知识传播途径。在片中,学生对中式教学法褒贬不一。有人说跟不上教学进度,有人说收获比英式课堂多更多。这就像网络上的甜咸豆腐脑之争一样,没什么对与错,只有喜不喜欢,适应不适应。从英式到中式教育是有阻碍的,同样中式到英式也是困难重重。


刚到英国一个月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普遍认为英国上课很水,老师什么都不讲,就会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也超级没营养,大家都是随便说说,不走心的。反而三四个月后,中国留学生开始找到小组讨论获取知识的诀窍了,上课前多读书,讨论前分配好任务等等。这部纪录片毕竟才播出了一集,相信这群英国学生在最后一集中会更适应中式教学法的,有更好的表现。




有趣的是,此片只用较少的镜头展现了中英文化对英国学生和中国老师的吸引力,以及在接触新文化的好奇与兴奋。根据文化适应的U型曲线,新鲜感(或者称为“蜜月期”)理论上应该维持一两天的。不知道是导演故意为之,还是事实就是这个样子。当然,毕竟是纪录片,它会有导演的个人倾向,可能不够客观,不够学术。


其实没有哪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总体上是根据社会文化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变的。不合适社会文化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得到学生认可的。比如片中用中国的方式教英国学生,中国老师的每句话都在挑战英国学生的最基础的价值观,刺痛着学生们敏感的神经。如前文提到的,这种冲突其实是可以通过跨文化交流能力改善的。但是,实验要求老师坚持用中式思维模式,所以导致老师会哭,学生会叫。




3 与其“撕”对错,不如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外,讲讲前文延伸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它包括交流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其中交流能力包括: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就是在中国英语课堂里学习的单词、短语、发音、语法等;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是指根据社会场景选择恰当词汇的能力,一般包括口音、方言、习惯用语、专业词汇和在不同社会场景中的礼貌用语等;实用语言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指的是语言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作用,例如逻辑表达、话题的展开讨论等等。而跨文化能力一般包括对陌生文化的态度,知识积累,理解能力,学习和模仿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文化反思能力 (critical thinking,也可以翻译成批判思考,但总觉得“批判”二字好吓人)。文化反思能力要求学生在深刻了解对方文化的基础上,将对方文化和自己的文化做比较。学生最终可以选择接受对方的文化或者坚持自己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对自己的文化和对方的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像你把咸的和甜的豆腐脑都吃了一遍,咂咂嘴,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吃哪种。


中国对普通大学生的培养似乎还停留在交流能力的语言能力层面上。外语专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社会语言和实用语言能力的训练。但是跨文化能力还不在人才培养的范畴中。而欧盟在2001年就已经将跨文化能力写进外语教学大纲 (Common EuropeanFramework) 中。这种能力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到中国人才在世界职场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提升。中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补上。



结语:英国人已经意识到他们下一代的职场竞争对手可能会是中国人。 而中国人有准备好和他们竞争了吗?



杨笑吟

约克大学教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是广告----

友心人 你懂心理学的好朋友(微信号yosumn)

如需转载,请联系media@yoxinli.com


user avatar   xu-xiao-tian-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相关话题

  中国的舆论战什么水平? 
  台湾问题为何久拖不决? 
  有什么可以取代高考? 
  考上衡水二中应该去吗? 
  如何看待对另一位清华特奖候选人伍同学公示材料的一点疑惑?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会拍「红卫兵」主题的结婚照?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讨厌蒋方舟? 
  如果这次中国和印度打起来的话中国会有什么好处?俄罗斯会不会再次背后插一刀卖给印度军火? 
  女孩到底是要穷养还是富养? 
  中国人离开中国后很容易被同化吗?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下一个讨论
怎么证明我们不存在虚拟的世界里,比如类似游戏《模拟人生》的世界里?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