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说,一个人要生存就要消耗资源(-1),在平时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资源(+1),这样他的生活就是平衡的。可是到了战争状态下,青壮劳力被征召入伍,这个人就成了纯消耗资源(-1),同时他的劳动力也被战争给固定住了(-1),于是这个人的价值就成了-2。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打仗的那些人必须要生产出+2的资源,才能保证社会不崩溃。
中国在当时还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脆弱性在于,小农家庭中男性是劳动的绝对主力。如果男性去参军变成-2,那么女性绝对生产不出+2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强行动员男性参军,最终只会让社会倒的更快。
相比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是资本驱动,而资本成长的方式就是剥削劳动力的剩余价值。反过来说,劳动力如果有剩余价值被剥削,就说明劳动力生产出的资源(+5)远远超过自己消耗的资源(-1)。到了战争状态下,女性则会被招到工厂中进行生产。就算女性的生产力只有男性的一半(+2.5),男性在战争中消耗的资源增加1倍(-2),整个社会依然能运转下去。如果不考虑道德与国家的长远发展,就算是把整个国家的男性全都征召入伍,仗也能打得下去。
把这个话题延伸下去来说,就是农业社会的人口数量多并不见得一定是好事。做一个数学计算,假设某地有1000亩地而养活一个人需要2亩地,那么这片土地最多也就养活500人。如果这片土地上住着200人,那么每个人就能获得2.5份的粮食,就算有一天敌人来了,这200人中也不难凑出二三十人去跟敌人打一架。但是,如果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了800人,那么几乎所有人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你强拉上100 人入伍,让另外700人给他们凑粮食,反而会让这100人跟剩下的700人都更艰难。
基于这个逻辑,我们还可以做另一个假设。那就是如果1个人只能生产出1个人的资源,那么这个国家在军事上没有任何抵抗力;如果1个人能生产出1.5个人资源,那么这个国家勉强可以维持极低数量的军队;假设1个人可以生产出5个人的资源,意味着这个国家可以征4个人上前线;而假如该国1个人可以生产10个人的资源,那么这个国家就几乎可以做到全民皆兵。
另外,在这里反对部分回答将军民死亡数量等同于士兵死亡数量的算法。尽管军民的死亡都是侵略者所做的恶,但是军人是纯粹的资源消耗者,而民是资源的生产者。(后期进行了大生产运动的八路军是个例外)二者在性质上是有根本不同的。
很多人提到工业国农业国动员效率的差距,我再给题主补一刀吧。
保加利亚一战动员率26%,400多万人口的小国愣是弄出了80万大军(即时数,动员率是累积数字)。
有1500万人口且民族成分较复杂的罗马尼亚倒向协约国时有一支120万人的军队(未充分动员,当时还想观望来着)。
这两国都是农业国。
二战,民族成分更复杂的拥有1600万人口的南斯拉夫王国动员后兵力120万,但十余天即被德军击败。
人口350万的芬兰组建了一支65万人的大军,其中作战部队47万。
这两国只能算刚刚脱离了纯农业国,朝工业国迈了一两步。
在农业国里,中国也是弱鸡得不能再弱鸡的存在。
战争烈度上不同,而且中国的动员能力也跟苏军没法比。
苏军在二战结束时,总兵力达到1280万人,苏军在历经四年的战争后,阵亡数百万人,被俘数百万人的情况下,一直努力保持着1千万人的军力;而中国国共两党正规军在抗战结束时不超过600万,这个动员能力就不是中国能比的。
其次是战争的烈度,抗战八年,中日之间大型会战20余场,两边兵力之和超过百万的没几场。而苏德战争4年,单单苏军兵力超过100万的战役就有十几场。
另外,中国抗战八年,消耗子弹17亿发,各类弹药消耗折合起来总计不到20万吨;而苏军4年,消耗子弹170亿发,各类弹药消耗折合起来接近1000万吨。子弹消耗是我们的10倍,弹药消耗总量是我们的50倍。
这个问题要问德国陆军实力(哪怕只看人数)是日本陆军多少倍,以及苏军对面德军在东线死了多少人了。
按照Overmans的德军1830万份身份信息卡片统计,有381.7万德军和100万德国仆从国军队死在东线。而二战德国实际动员人数是近2400万(1730万国防军,170万党卫军和警察,100万海空军,230万辅助部队,150万人民冲锋队),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折算,德国武装力量在东线死亡人数将达到500万,整个轴心国军在东线死亡达到600万。
此外巴尔干和北欧死亡的13.3万德军也有一部死于苏军之手。
苏军死亡人数是阵亡+伤病死人数为627.7万,战俘营死亡178.3万。可以说双方交换比接近1:1。
反过来看,日军在中国战场又死了多少人呢?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兵本来就少。一方面是当时中国经济差,招了兵也没钱发枪发粮发饷,拉个壮丁就为了在旁边鼓掌吗?另一方面确实家国情怀不够招不到兵,很多平民就像《鬼子来了》里的那种状态,因为历史上中国就不是个民族国家,只要文化不变,变个天子也不影响生产生活,这可能就是江浙人不为明天子而战只为汉人发型而战的内在逻辑。但核心原因还是第一条,没钱。即便是后来的解放军,淮海战役时也不过发动群众“用手推车推出了胜利”,而不会蠢到直接把没有武器的平民拉入军队作战,而国军在西南危机之时也发起过“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也是云集响应,迅速拉起了支战斗力不错的部队。
另一个原因是作战形式与欧洲不同。我看过上千幅德军二战的照片,就看到过一张照片显示两个党卫军士兵上了刺刀——这不是因为刺刀不好用了,而是因为在这种火力密度之下刺刀显得毫无意义,因为刺刀作战对士兵密度和空间有较高要求,散兵坑这种环境下作战刺刀还没工兵铲好用。于是欧洲人开始从一战时的营级冲锋改成了二战时强调班级战术,每个步兵班里至少一挺机枪,德军部分精锐部队还有两挺机枪,甚至是全部由突击步枪组成,再加上规模庞大的空军和炮兵部队,日军的那种营级冲锋就是送人头。但在中国战场日军就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些,这就很能说明抗战的火力级别了。
最后一个原因是,抗战明面上打了8年,但这8年并不像苏德战争一样双方不是在会战就是在赶往会战的路上。比如有段时间是日本想停战,而蒋也派出虚假的外交使团拖时间,直到等到美国对日本的制裁;当日本发现劝降蒋无效后则采用分化中国的方式,一方面扶植汪伪政府,另一方面则暂停或减少给蒋的军事压力,从而使蒋共有时间精力发生摩擦——要注意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而日军在37年12月就占领了南京这个“安徽省会”(网络段子),换句话说,当时日本兵力少到连完全占领南京周边地区都做不到。类似地,日军在1941年4月才发起针对上海周边的浙东沿海战役,4月20日占领宁波(市区),26日才占领蒋介石的老家奉化,5月21日国军反击收复浙江诸暨(杭州附近),之后两军便在这附近进行对峙——而37年的淞沪会战中日军便是从杭州湾登陆袭击国军侧翼导致国军崩溃,可直到4年后日军才开始尝试占领整个浙江,这就很能说明日军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了。某种意义上,抗日战争就是菜鸡互啄,这样的日军换到法国可能3个礼拜就被德军屠杀得只剩刺刀了。
德国人口是八千万左右,硬生生爆出来千万大军
美帝也是千万大军
苏联更不用说
大家就奇怪,为什么中国这么多人,人口数量几乎是美苏德之和,而且人均寿命低,大多数人都是青壮年。仍然把国共顽伪土匪甚至壮丁等等都加起来才千万?
一,农业国,养不起
农业国一个人如果消耗是三的话,自己生产能力也就是四或者五,
换句话说,就算年年风调雨顺,也要七八个人养活一个脱产的人……
曲阜周围几万人,养活的也就衍圣公一家几十口脱产的人
而美苏德都是工业国,一个人的消耗是十,生产能力都是二十多甚至更高
极限状态下一个人养一个脱产的都行。
二,民族意识还没有建立。毛主席说感谢日本人拿着机枪教育我们就是说的这个。真的绝大多数人都以为是平常的改朝换代。一直到日军的屠刀下来才知道。
要不是蒋公熟读历史,下手快,衍圣公会不会学习先贤可就说不准了了
三,组织动员力差,别说近代社会了,比古代社会都强点有限,自春秋以来,还真没有一千壮丁运到前线路上能死八九百的……
组织动员力是什么?你有一百的实力,能发挥出来八十
差是什么?连一都发挥不出来,比如明末,就是发挥不出来自己的实力。
对比下就是鸦片战争时候的英国和清朝,三千龙虾兵啊,打的清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以上就是原因了。和欧洲战场的血腥比起来,亚洲战场,还停留在一战前的水平……
两千多年了,儒家治理下组织能力不光没上升,还下降了……
提这个问题说明你去过香港,但没进香港人家里看看原因。
原因很简单…人家房子小啊!
20平能隔出三室一厅,100平的,那都叫千尺豪宅了。基本我们看见最多的是30-50平的居民楼。这面积在大陆这边的高楼是单身公寓,可人家香港这边可能四世同堂啊。
你想想,每个房间10平不到。分体空调最小也1p了,装起来开冷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