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9 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评选?今年各位候选人都有哪些亮眼的表现? 第1页

  

user avatar   youkaic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6年,当我刚入学时,学长学姐告诉我们:“清华是一个舞台,但是你们不要只当一个观众。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清华是一个舞台,众多清华学子在上面奏响华美乐章,学习、社工、科研,样样有人精通,有人样样精通,他们每个人都是我们想活成的样子。我们被陈立杰老师惊艳,被韩衍隽大神惊艳,我们献上膝盖,我们发出欢呼,然后呢?那我们自己呢?

我仔细咀嚼着那句箴言:我不能只当一个观众。

我还记得,2017年,知乎上有个问题:“清华大学有哪些大神?”,当时我给出的回答是:“与其整天沉醉于别人的故事,不如自己安心多学一些,也留下点自己的故事。”这句话,我一直践行到今天。学堂路上的特奖候选人海报换了又换,我一次也没看他们的答辩视频(不过为了准备我这次答辩,得去看看了……)。

我清楚地记得大一的充实而忙碌的生活,那一年我瘦了20斤。我就读的是软件学院,但是我没有编程基础,我就把K&R/C primer / C++ primer plus/python学习手册 等大部头/经典书籍啃了个遍。第一个学期的专业课,别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做不出来。之后学期的专业课,我的平均绩点3.99/4.00,能够给学习吃力的同学办辅导讲堂。忘不了,寒假回家,我妈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别再看书了”。

我无意在这里兜售励志的心灵鸡汤,但是必定会有很多学弟学妹能找到这个答案。我想说的是,希望你们不要沉迷别人的故事,做好手头上的事情更重要。

我的一句座右铭送给大家:“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分割线:下面是对题主的回答---------------

1.有一些实力很强的人没有申请特奖,包括但不限于:姚班的金策同学(陈立杰老师的水平),计算机系的杜政晓、翁家翌等同学。

2. 今年对于申请材料的审核确实严格了很多,准备材料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很长。部分同学因为忙于申请,不愿意花时间精力来申请特奖。

3.候选人名单上也不乏实力强大的,比如化工系的王力铖同学,有6篇SCI论文在手。

这份名单,比不上特奖巅峰的陈立杰等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也应该足够撑起特奖的名声。

------------ 11.16 update ------------------

答辩的时候有准备一些问题的答案,这里一并放出来吧。

为什么不能只当一个观众?安静地当一个观众不好吗?

当观众也是可以的,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站在舞台上。怕只怕,当久了别人的观众,在自己的舞台上,也无法站上去了。


你们候选人的履历看起来都差不多,总结起来都是学习社工科研都很好,有什么区别?

如果只给我们一个字来描述自己,那都是“人”;给我们一百个字来描述自己,那都是“学业科研社工”;给我们十分钟来描述自己,我们能展现出一些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故事;给我们每个人写一本自传,就能看到,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都是高维向量,投影的空间越小,重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借用李蕉老师的话:“谁说优秀千篇一律,我看各有魅力”。看起来千篇一律,只是因为给予每个人的描述空间有限。如果认为候选人都是千篇一律,那么所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千篇一律,都是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顺便也说说过勇老师的发言,我觉得非常有深度。(不是过勇老师原话,我自己回忆的)

特等奖学金虽然是清华给予本科生的最高荣誉,但是不可能希望它承载太多。一些多元化的方向例如创业,因为难以量化而可能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学校里面是有其他奖项/荣誉来表彰这些方面的成绩的,比如年度人物、文艺体育类奖学金等等。

特奖也就是一个奖,没得,生活得继续;得了,生活也得继续。

这,不是终点。在这里成功,不代表人生的成功;在这里失败,不代表人生的失败。


user avatar   zibuyu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忍不住还是想来分享下最近的一些想法。最近70周年国庆,国家颁发了一批“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当然不乏让人钦佩的战斗英雄、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基层干部和国际友人。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工作属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在各学科坚持钻研耕耘的学者们,像屠呦呦、袁隆平、南仁东、樊锦诗,等等等等。他们都已年迈,走上授奖台时步履蹒跚、驼背迟缓,可正是这样普通的身躯,各自用一生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前几天恰好去敦煌开会,由于行程匆匆没能目睹莫高窟,但有幸在敦煌研究院里面做了场报告。期间与研究院工作人员交流,也听说了樊锦诗前辈的很多事迹。回来后念念不忘,于是最近买了这本樊先生(这里为敬称可男女通用)的自述,刚开始读不过已经相信是一本好书推荐给大家。

我从网上找了一段樊先生的生平事迹,短短几句话很难想象这期间都经历了多少艰辛。在没有通电的那十几年里都是如何工作生活的?到60岁开始领导敦煌数字化工程,又会经历哪些技术上的困扰需要不断学习钻研。

为什么能坚持几十年呢?她说,这是宿命,是从小到大一直的向往。这正如前几天看到的,美国大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给青年科学家的20封信》中一封信题目就是“先有热情,再谈训练”。

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人生的宿命,也便不屑于糊弄人、乱忽悠,自然像樊先生口述说的,严谨诚实、有定力、有担当,不跟风,走自己的路,看清楚重要的是什么,关键时候不糊涂

樊锦诗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她对北大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口述中有一整章都在讲在北大的经历和对师长的回忆。这次“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有六位北大校友,似乎只有一位清华校友(南仁东)。我最近经常思考,除了建国后大部分时间里北大作为综合大学培养人才更加全面、而清华由于1952院系调整成为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略有狭窄的原因外,是否也与北大更加个性自由、而清华更加务实的精神有关呢。

回到特奖评选的话题,无疑入选者都是2016级同学中的优秀代表。我觉得,特奖是要评出那些经过清华生涯找到了人生的热爱、并开始为之奋斗的优秀同学们,像吴佳俊、陈立杰、矣晓沅他们那样。无论学习、科研、社工、公益、国际交流、还是文艺体育,并不是集卡打怪升级,而应当是围绕着找寻人生目标和为之奋斗而展开。

特奖评选,并不是为社会大众造神或提供谈资,而是为同学们提供学习榜样。我近距离接触过很多优秀同学,可以负责任的说,从来没有什么大神,都是他们在热爱的事业的驱动下,以高度的自律和坚持来实现的。希望更多同学能像樊锦诗先生等前辈和很多特奖同学那样,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和“宿命”,为之奋斗一生终会有所成就。

对于参选同学,很高兴看到今年申请材料更加务实严谨,没有此前为评上特奖而包装夸大或局部优化。也很高兴看到很多优秀同学选择不参评,可见他们找到了更重要的事情做。参评特奖是对大学生活很好的一次检视机会。而至于是否能上,也许没有那么重要,毕竟要走好的,是我们的一生,而非只是大学四年。共勉。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南京邮电大学某学生冒充北大学生,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考清华北大真的是要靠天赋么? 
  清华女生朱令被投毒事件,是孙维所为吗?证据有哪些? 
  清华大学发布 2021 毕业生就业报告,超五成清华毕业生选择京外就业,反映了哪些趋势? 
  如何看待江苏卫视《新相亲大会》男嘉宾陈凯自称是清华大学历史系在读硕士,而实际清华查无此人? 
  如果可以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学府真的不用在乎学什么专业吗?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非美院学生对美院存在的潜意识歧视问题?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2020年招生宣传片《追光少年》? 
  那些靠外籍身份进了清华北大的人,在校期间和毕业后过得怎么样? 
  如果你因为见义勇为获得保送清华机会(假设你水平在普通一本左右),你会接受吗? 

前一个讨论
剪辑初学者如何开始学习视频剪辑?
下一个讨论
怎么评价高晓松常说的「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