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小小的沛县居然拥有萧何、曹参、樊哙这么多优质人才?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国前三十年,中国最优秀的一批技术工人基本上都在东北。

改革开放头二十年,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的造富速度远远超过东北和西北。

广东人和东北人,谁是更优质的人才?

要是这一点还说不明白,就看看快递界的桐庐帮吧。

这都不是同乡的关系了……这就是一家人搞出来的物流帝国啊。

这也不是桐庐人天生就爱干物流,还不是因为靠着杭州嘛……


user avatar   peng-yu-f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这不是孤例。

朱元璋的主要班底也就是凤阳人,太平天国的主要班底就是广西金田人,孙中山的主要班底是香山人,蒋介石的主要班底是奉化人,我党开国将帅中黄安县的有一百多人。

建立一个朝代,搭建朝廷的管理框架,一个县的人才就够了。绝大多数时候,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最稀缺的人才是开国皇帝,也就是伯乐。至于文武百官这样的人才,一个县都能给配齐。

长期跟基层打交道的人就会发现,哪怕小到一个村,都有能人。从一千个人里就能挑出一个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可造之才。他所欠缺的只是历练和施展才华的机会罢了。

不是为什么小小的沛县就有这么多优质人才,而是太多太多的优质人才因为没有机会而只能默默的埋没罢了。


user avatar   wuye01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在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过,你可能就不会太奇怪。

你会发现,一个村里几十几百个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的中年人群里卧虎藏龙。

有管理天才,有经商天才,有谈判天才,有社交天才,有军事天才,有设计天才,有艺术天才……

这些能力是学习学不来,考试考不到的,他们只是缺一个更大的平台,但即便在农村,集体活动也能让他们崭露头角。啥,军事天才?当年农村村际械斗也是蛮严重的……

为什么是农村?因为农村人群有着天然的多样性。为什么是八十年代?因为当时集体活动多;人群主力是40后、50后,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几乎没有人出去打工。所以样本比较科学。

一个年薪千万的职业经理人可能会把另一家公司搞垮;2000年时,最有名的投资人也不会想到当时火到飞起的门户网站首次盈利居然靠傍移动通信公司做手机短信;2004年报纸上每天一篇社科院专家文章声称房价太高必崩盘,还有什么马刀驴刀十多年来一直嘴硬房价要跌到现在,也没打扰他的影响力。

你所在的公司,你觉得从上到下一堆尸位素餐的寄生虫、关系户,可公司居然运行良好。古时的军队将领,可不也一堆堆的关系户,比如卫青、霍去病……

所以,我想说的是:一、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优质人才并不稀缺,基本盘优秀的人比比皆是。其中大多数泯然众人只是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当然,良好的基本盘是前提。

二、不要神化高级别人才。顶级领袖往往是历史的选择,那是真有本事,比如刘邦,但高级别人才往往由天时地利人和之势造就。试问,如果萧何、曹参、樊哙之流不是当年助刘邦起事的老哥们,在刘邦跟前能得到超越他人的信任和宽容,他们会有后面的平台和机会吗?

这个世界的实操规则往往比想象中简单,许多人仅凭“少想多做”就能跑到大多数人前面。当你站在上帝视角往后看时,不免平白生出许多神话,就像《三国志》可比《三国演义》寡淡多了。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名反对底下一堆平台说机遇说的。

真正的原因是,沛县非常幸运,出了萧何这种政治天才。

中国宰相榜里面,萧何的历史地位保底前五,很可能第二,仅次于诸葛丞相。

有句话叫“得国正者,惟汉与明”,这句话对错不论(其实就是错的),但是有一个问题:

历史上“开局一个碗”的反贼不知凡几,为什么成事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

刘邦同时代的,前有陈胜后有项羽,朱元璋同时代的,张士诚陈友谅,还有瓦岗那一堆黄巢宋江方腊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那一堆。

为什么成事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

然后,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不约而同的把首功给了自家的后勤部长,西汉首功萧何,朱明首功李善长?

人家都开局一个碗了还在讲平台?真以为平台是充话费送的?

底下还有人说,萧何就是个师爷的水平?这就是不读书的结果。

萧何是什么人?

有一年秦朝中央派了个御史下泗水郡考察工作,御史跟泗水所有的县吏一级的基层公务员谈了一次之后,把萧何排在第一

秦朝一共就三十六个郡,郡第一就是省状元。

注意这还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省状元,是把几十年的省状元聚在一起考出来的状元中的状元。

这不是御史和萧何商业互吹,御史走的时候就准备把萧何上调中央。

什么概念,以秦朝唯才是举的习惯,以萧何在后续的表现,保底萧何是省部级大官,当大秦丞相也不是小概率事件。

然后呢?萧何嫌大秦平台不好,没去。

萧何那个时候是什么地位?沛县本土派老大,沛县所有人惟萧何马首是瞻,为什么?因为硬实力在这里放着。

萧何为什么不去大秦这个平台呢?因为他想自己造一个平台玩。

大汉就是萧何一手创造的。

要建立一个朝代,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找一个老大。

我们要注意一件事情,刘邦不是一开始就是老大的,刘邦是被沛县中央决定成老大的

为什么呢?因为萧何发现了一件事情:刘邦这个人干啥啥不行,当皇帝第一名。

萧何也不是一开始就看好刘邦,实际上最开始萧何也觉得刘邦就是个混混,但是萧何很快就发现了刘邦的优点,当初刘邦是亭长萧何是县吏的时候,刘邦出差,别的人都送三个大钱,萧何却送了五个。

吏皆奉三,何独以五

实际上,当初刘邦只有一百多个亡命之徒,是萧何曹参在沛县和他里应外合,杀了立场不坚定的沛县县令,和刘邦会师一路。

按道理,这个时候老大不一定就是刘邦,当时萧何实力比刘邦强,但是萧何还是推举了刘邦当老大。

有一种俗的说法是萧何曹参怕被抓杀头不想自己挑头,我觉得这把萧何看轻了。

都造反了,以秦朝的性格,你是不是首恶都是会被杀头的。

真正的原因是,萧何判断,刘邦更适合当皇帝

很多人说刘邦是个流氓,确实,流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什么都无所谓。

所以,刘邦分钱分官分赃分得特别爽快毫不含糊。

刘邦甩锅的时候,老婆孩子爹通通都可以不要。

这就是老大的基本素质,格局。

萧何看重刘邦的,就是格局。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刘邦这个人除了格局啥都没有,论统御不如韩信,论智力不如张良,论政治不如萧何,这是刘邦自己钦定的。

但是没关系,有句话说得好,创业公司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老板的问题,老板靠谱了,一切好办。

刘邦会治国么?不会。那好,打下咸阳,刘邦集团所有人都在抢钱抢女人,只有萧何,知道去抢图书档案。

刘邦手下那么多人,大家平台都差不多,为什么只有萧何知道去抢治国软件呢?

然后,当初项羽封了那么多王,每个王手下都有那么多人才,好多都是六国贵族之后,人均985的文武双全之士,为什么只有刘邦成事了?

因为项羽太能打了啊。

项羽是什么人?

有一个历史的注脚叫章邯,秦末天下起兵造反,章邯带着骊山的囚徒,就是立场都有问题新兵蛋子,把秦末的反贼一一干翻,围攻赵国,群雄去救,宋义连宅了四十六天,谁都不敢上。

然后项羽,宰了宋义,破釜沉舟,四万对四十万,把章邯灭了。

打完之后,诸侯不敢走着去见项羽,是跪着一点一点挪着去见项羽的,

真正意义上的收下了诸侯的膝盖

七十余战,未尝一败,天下无敌,(除了韩信)

这种人刘邦打得过吗?打不过啊。

所以刘邦跟项羽打,多少次都输的光了裤子,

甚至刘邦老婆孩子爹都被抓了,项羽说砍了做回锅肉吃,刘邦说我们也是当过兄弟的,我爹就是你爹我老婆就是你老婆我孩子就是你孩子,现在猪肉这么贵,你真杀了做回锅肉吃也分我一份。

流氓都耍到这个份上了。

最后刘邦怎么翻盘的呢?

很惭愧,无非就是萧何做了三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你刘邦不是不会治国么?好,我萧何帮你治国软件+数据库一起搞定。

你刘邦不是打不过项羽么?好,你送多少人头,我萧何给你补多少。

什么,你刘邦还是打不过项羽?好,我帮你找个人,这个人叫韩信,你拜他做大将,肯定能打赢。

然后就霸王别姬了。

这里就看出来萧何当初选刘邦的眼光了,萧何说韩信能当大将,就是刘邦的首席军事主官,刘邦连和韩信的面试程序都不走,就直接拜了韩信当大将,拜完之后再问后面怎么操作。

充分信任手下的专业人士并且放权,几个老板能做到?

萧何和刘邦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讲道理,王朝末年的反贼,刘邦的敌人项羽基本上属于历史第二强敌(第一是李世民),之所以刘邦最后能成事,没有这两个人亲密无间的配合,不可能的。

洪秀全和杨秀清心里要有刘邦萧何一半的x数,太平天国也不会死那么快。

至于曹参周勃樊哙这种,好歹也有985毕业的底子,跟着萧何混了这么久,有点长进也正常。

我们这种芸芸众生,说说平台论就算了,

最顶级的人,都是自创平台的。

还是那句话,那么多人开局一个碗,为什么只有刘邦和朱元璋成事了?

还是要学习一个啊。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刘邦给他们提供了一份符合成长的职业规划。

很多人没有时间概念、职场概念。大多数时候,野心、能力和规划是同等重要的。

刘邦从公元前209年10月占据沛县,到公元前207年10月破武关,接受子婴投降,实际上只有短短的2年时间。其中任何一个阶段发展规划有问题,就会措施良好机遇,就会泯然众人,因为项羽那边很快就要打赢巨鹿之战了。

比如,刘邦、萧何等人如果一开始和大部分地方割据势力一样,只是想守住沛县,就可能浪费半年时间。要知道带兵打其他县城是冒风险的,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如雍齿带着丰县叛变了周市。

但是这期间的决策真的是一刻不能耽误。因为如果耽误哪怕一个月,大家安图享乐,刘邦就没有资格问项梁借兵,也就没有资格成为项梁的一个大将,就无法以后当西征大将。毕竟,这期间其实只有半年多的时间。

早期的整个刘邦团队,只有刘邦接有顶层设计思维的。早年的刘邦曾经慕名投奔战国四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可惜信陵君已死,所以刘邦逃奔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刘邦在张耳那里住了几个月,两人关系颇佳。

决定秦朝命运——巨鹿之战的缘由,就是章邯等人破项梁之后觉得楚国威胁不大,北上攻赵,宋义、项羽来久。那么此时赵国谁当家呢?当时张耳就是赵国丞相,实际一把手。同样,韩国丞相的张良见丢了丰县的刘邦一见如故。这两件事都从侧面反映刘邦当时的思维是顶级的。

没有刘邦的野心和规划,萧何、曹参等人可能和旧县长一起,守着沛县一起等收编。而刘邦带着这群人,一个月也不耽误的兼并周边县城,然后顺势投靠项梁。

给你一个比刘邦小的多的任务。假如明年你们单位A科室副主任退休,大后年B科室主任退休,大家都没背景,请问你知道自己做什么事会得到大领导赏识,从一群同事间脱颖而出,顺利三年升主任么?扪心自问,恐怕除了埋头苦干份内工作,大家都不知道做什么才能出众吧。

很多人不理解野心和规划的重要性,因为大家很少在职场上遇到高人指点,而总是听一些无用的心灵鸡汤,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相比于A工作,B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牵扯到咱们公司今年的C总体规划落实情况。如果你三个月内单独完成B,就一定有机会陪老大出差,给上级汇报B规划落实情况。期间老大肯定会单独问你很多业务工作。这样你肯定很容易出头。

反过来,如果你面对a、b、c三项日常工作,顶头上司只给你说好好工作,你根本不知道B工作的存在,那么努力工作有多大收益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根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刘邦知道。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小的安徽凤阳;

小小的湖南湘潭。

---------------------

我补充几句吧。

隋朝末年,杨广的媳妇萧皇后,其实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后。活了80岁,横跨了后陈、隋朝、唐朝,一直活到贞观后期。在帮助杨广上位的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萧皇后对杨广失败一直不服气。杨广死了之后,她在杨广的墓前一直守灵。

后来李渊登基之后派刘文静去请他到长安。刘文静当初在李渊老家晋阳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刘文静到了萧皇后那里,看见萧皇后在自己织衣服。说织衣服好啊,且大且小。

萧皇后问:何解?什么是小什么是大?

刘文静说:小是织衣服遮体;大就是摆弄经纬

听了刘文静这句话,萧皇后想到刘文静在隋朝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在李渊手下却能够成为宰相级人物。感叹隋朝该亡。


一个人能发挥多大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台。


user avatar   mu-han-7-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看看琅琊王氏

王祥王览王戎王衍王敦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

曾先后出过8个皇后,与皇室公主联姻的有20多人。

在整个六朝时代,山东琅邪王氏家族,为官做到五品以上的,有161人。其中,做到一品官的,达15人


你再看江西龙虎山老张家,出过六十三代天师,直到现在天师没了但依旧姓张。

山东孔家世世代代圣人。

这能说明啥?能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平台,人才得有平台,闪光点才能得到发挥。

即使你没那么有才能,但有好平台,依旧能飞黄腾达。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势。

为啥季汉全是人才?

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徐庶法正张良姜维马超黄忠庞统糜竺

难道刘备是开buff了?

为啥朱元璋遇到的全是人才?

常遇春徐达蓝玉汤和冯胜傅友德

为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

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有一大把书研究他的学问和生平。

自古开国之人,哪个不是身边全是人才?

时势造英雄,老铁们。

这个道理千百年来已经被验证了无数次。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user avatar   te-li-de-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说古代了,就拿现在的阿里巴巴来说,当年阿里创业的时候,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用马云的话讲,只要“四肢健全,智力正常就行”,别说大学生了,大专生都得当宝,高中进去也不难,一流名校对阿里压根不屑一顾。

今天呢?别说高中学历、大专学历了,就是浙大本科被刷下来的也是不计其数,刷他们的领导,很多就是当年的高中生。

你能说,那些高中生都是天才?怎么可能?无非是有了平台有了历练,只要不是特别傻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说句不客气的,如果是今天的阿里面试当年的十八罗汉,除了有一定资源人脉的老马和蔡崇信,其他基本都要扑街。

乔布斯也说过,如果是今天的苹果面试当年的我,我根本进不了苹果。

刘邦集团道理也如此,狗屁的人才扎堆沛县,无非是熬到最后没死,不是人才也给你锻炼成人才了。

知乎以前有个问题,为什么当年留美幼童这么厉害,随便抓一个都是大拿?

一堆答主瞎几把吹天才,结果督公直接拿出干货啪啪打脸,原来当年选拔的时候,除了实在没门路没希望的穷人,但凡大家族,提供的孩子一定都是最没出息最没用的孩子。

因为脑子聪明的都得准备科举,家族不会放走的,结果呢?

这些成色最烂的孩子反而因祸得福,你能说是他们天纵奇才?无非是平台不同罢了。

老汉奸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得意的说,湖南一地竟出了这么多人才,地气用尽,以后一百年再也不可能有什么人物了!

结果才几年,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那一批湖南革命领袖,随便拉出一个都能把老曾脸给打肿了!

公众号:特例的猫

微信属于私域,不给任何推荐,只能通过这种办法像更多人展示存在,喜欢请关注。


user avatar   xi-xi-xi-6-95-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有出了社会你才会知道什么叫

用你你就是人才不用你你就是废材

才会知道平台的作用是非常非常非常大 的

很多事情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专家的,多做,多想,多总结,多历练才成为的专家

这种事情你仔细一看,没什么奇怪的,都不扯古代,就本朝,将领也多少湖南四川江西,少见其他地区的。

再往前,老蒋用人不用说,多少江浙沪皖一带,再加个广东? 原因一想不要多说

大清更是不用说了,八旗本身就是军事组织,你不会问为什么大清的将帅多是东北的吧

太平天国也是,你仔细一看,本身也多是两广一带的人,这个不属于zz敏感,可以谈谈你看洪秀全和冯云山都是广东人,在广西桂平起兵造反,那些乱七八糟的王,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曾天养,陈玉成都是广西桂平那一带的人。

所以说有时候跟对了人,干对了事,很重要,正如马云说的,当初跟他的18罗汉,在当时也未必就是什么天资过人的人。


user avatar   kai-ch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史记》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大约也是喜欢时间最久的,从刚读完论语,一直到今天,已经有小二十年了。我收藏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这种通读版的《史记》,也有梁玉绳《史记志疑》、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正》这样偏学术的作品。

之所以喜欢这么久,是因为它既通俗,又隽永。文学性强,作者的认识又经常是超乎史学,而展现出一种惊人的务实与敏锐兼具的品质。

比如《李斯列传》里记载了一段轶事。李斯当年还只是个小吏,浑浑噩噩,落落寡合,心中常有不平之意。有次去厕所的时候,看见厕所里的老鼠只能吃些脏东西,而且一见到人或狗子走过来,就吓得逃之夭夭。后来李斯又去粮仓,看到粮仓的老鼠天天五谷杂粮喂着,吃得饱饱的,看到人和狗子过来也并不害怕。随后李斯感叹道: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你看这句话,写得多好,一唱三叹,似将心中块垒一泻而出。

一个人是否贤能,就跟这老鼠一样,(并非是他能耐大不大),主要是看他身处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社会环境啊!

李斯这话说的很在理。接近权柄的人,会有更多历练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身处下位的时候,不高出众人还好,但凡有点才能,也往往表现为一肚子牢骚。只有到了那个位置,调度的人力和资源多了,事儿才能越做越顺手。这是其一。

其二,人做事的成功,无不是在反复试错中成长的。有句话说的好,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连子弹都不给提供,怎么练成神枪手?有无处事的干才、征战沙场的能力,也是得先把人推到那个位置再说,历练的多了,不行的自然会淘汰下来。

能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连串的考验与正向反馈中成长起来的。

萧何跟李斯一样,都是小吏出身。有秦一代,号称以吏为师。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培养了许多吏才。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吏和官完全不同,是两条泾渭分明的成长线。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吏,需要有过人的干才,处理实务的能力。这种人天天跟社会的三教九流、黑白两道打交道,对真实社会的运作非常门儿清,知道关节在哪。

当年吕后的父亲搬过来,举办party,萧何就被邀请过来了。为什么?一是当地有名望的人士需要攀附拉拢这些吏们,再是作为能吏也必须熟悉这些重点关注对象。《红楼梦》里,贾雨村刚刚到任,寻思凭着一腔热血,为民做主,结果一个还俗沙弥拦住了他,交给一张“护官符”,上面写着当地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

沙弥在这里,就充当了一个吏的职责。

《水浒传》里的宋江也是小吏出身,你看他对于当地的社会关系就非常精通,并且混的如鱼得水,故而能把县老爷也蒙得团团转。

举凡吏的作用,就是要有干才,精于处理杂务。

这种人天天陷身于各种乱七八糟的人情和事务中去,要没有安排的能力,他也就吃不了这碗饭。有了这种能力,再赶上风云际会,就有可能逐步攀升,打怪升级,乃至于位极人臣了。

司马迁把萧何安排到世家里,很高的待遇了。而刘邦看得最清楚,他是怎么说的呢:

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逐鹿天下,在刘邦眼里就是打猎。其他人的功勋,类似于逐兽的猎狗。萧何的功勋则近乎猎人。

这个发踪指示,虽然不比上阵肉搏,但是需要处理各种线索,并基于已经掌握的线索和能够调度的工具,去完成整个流程的贯彻。比上阵肉搏要难多了。

史载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外征战连年,是萧何为其坐镇后方,确保粮食、士兵供给不断:

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诸位,部队打仗打的是什么?后勤啊。

刘邦的后勤保障,全在萧何这里安排。你说他功劳多大。

而转输粮食、供应士兵之类的事情,岂非萧何初为小吏时就在做的事情吗?

再说曹参、樊哙。

史书上司马迁对于曹参的评价其实是不高的,低于曹参实际所具备的能力和建立的功业。太史公言,曹参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其实主要是韩信带的好。韩信自己后来又永远健康了,这些功劳和盛名,自然就落在曹参这边。

即便如此,你也仍旧可以看到,曹参早年,没遇到韩信那会儿,就已经经常拿先登之功。先登什么意思,各位不妨自己百度。把个大活人投入到这种环境里历练,只要不死,一路扛过来,什么人他也能活成精啊。樊哙更不用说了。鸿门宴大家自小学过,属于亲随级别的武将。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是真的要看历史进程。

再比如革命年代的才溪,一个5000人的乡,出了9个军级干部,18个市级干部,号称是九军十八师的将军之乡。可这背后是什么,是80%的青壮男子都参了军。结合这个背景看,你还会诧异怎么一个小地方出这么多优质人才吗?

你要是能这么水里火里趟过来,那你也是条龙啊。

小小沛县是出了萧曹,可是还有更多的人在跟着刘邦连年征战中死去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这个事情还有另外一个位面。

刘邦要举义旗,抗暴秦。这是砍头的买卖,又不能在猎聘网上发招聘广告,从哪拉起团队?

那肯定是有乡谊的、靠得住的、谈得来的,从这里面挑啊。你当刘邦的选择空间很大吗?像雍齿这种的,刚出道就把刘邦给卖了,最后怎么样?

还不是得一直用着,直到诸将论功,封什邡侯。刘邦但凡不是人才紧缺,也不至于忍着满肚皮的窝囊。并且雍齿还活到了惠帝三年才去世。

所以啥叫风云际会,这就是风云际会。有天选之人要做事,你正好在视野范围之内。机会来了,接住了,就能翻身!

《后汉书》里记载过一个小故事,刘秀打完天下后,一次宴请群臣,席间刘秀问大家,如果不是赶上这改朝换代的年头,诸位现在会是在做什么?

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帝曰:"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余各以次对,至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

多年之后,当陈平辅佐汉文帝,为天下宰,一定不会忘记他在河南原阳县给老乡分肉的那个下午。




        

相关话题

  如果将一个秦朝出生的婴儿带到今天,他能否正常成长,没有智力和社交等问题? 
  如果没有冉闵,中国将会怎样发展? 
  亚洲(主要东南亚)诸国国民对日本(旧日本帝国,现今日本)的态度究竟如何? 
  人类航天史上有什么趣闻? 
  意大利为什么没有继承罗马的尚武精神,战斗力 让凯撒看了都会哭泣? 
  有什么具体事例能证明日本人善战? 
  拓跋圭的能力是否在冉闵之上? 
  爱因斯坦为什么能在“不少人认为,物理学理论已经接近完成,今后最多在数值测定上在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的时代里颠覆牛顿的理论? 
  古代有没有公路(不算秦直道)?有的话,是什么样的? 
  如何评价越南共和国军(南越军)?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腾讯「新闻哥」关于 vvip 的文章《中国人不配拥有精神生活!不配!》?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历史研究院称「北京猿人代表的古人类,确是现代中国人祖先」?有科学依据吗?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