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抗战前国民党政权把共产党几乎剿灭干净,抗战八年后却只有三年就失去了大陆领土,退守台湾了? 第1页

  

user avatar   an-de-lie-gong-jue-j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提问主语不清,容易歧义。
user avatar   wang-tao-tao-91-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提问主语不清,容易歧义。
user avatar   imwulv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提问主语不清,容易歧义。
user avatar   xiao-sheng-17-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提问主语不清,容易歧义。
user avatar   yuan-lei-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提问主语不清,容易歧义。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中华民国空军军史馆记载,在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期间(1946-1949年),国军空军出动66,259架次,取得了辉煌战果,击毙共军2,282,578人,并曾多次空袭中共领导人驻扎的延安根据地。

图片见下,来自网络。



这份珍贵的文字介绍,完美诠释了中华民国空军的精确打击力度和作战能力,不仅给解放军造成重大杀伤,而且能够做到在歼敌人数上世界首创性的精确到了个人。



国军空军还整理出来了历次战役的战果,虽然有点模糊,但依然可以识别。例如在徐蚌会战中,仅仅国军空军出动3828架次,击毙匪军272850人,击毁车辆2266辆,重挫匪军。各项战果依然可以精确到个位数。历次战果累计歼敌2282578人(228万多人)。




上图讲述了国军空军一起空战的战损比例:1:31!
就是说,在八二三炮战(金门炮战)期间,国军仅仅损失1架战机,就可击落共军米格战机31架,可见全歼共军空军并非难事,不过吹灰之力。
但国军不仅仅是威武之师,同时也是仁义之师。在给共军造成巨大杀伤,并创造了1比31的压倒性优势,打的共军空军溃不成军之后,国军的飞行员内心大彻大悟、立地成佛,不忍心给敌军造成巨大杀伤,不忍心生灵涂炭,所以功成身退,退出大陆东南沿海空域,主动退守到海峡中间线以东。






对此,有人赞曰:

援美十年捍卫民主,

歼兔一亿虎据台湾!


user avatar   lu-peng-fei-5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中华民国空军军史馆记载,在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期间(1946-1949年),国军空军出动66,259架次,取得了辉煌战果,击毙共军2,282,578人,并曾多次空袭中共领导人驻扎的延安根据地。

图片见下,来自网络。



这份珍贵的文字介绍,完美诠释了中华民国空军的精确打击力度和作战能力,不仅给解放军造成重大杀伤,而且能够做到在歼敌人数上世界首创性的精确到了个人。



国军空军还整理出来了历次战役的战果,虽然有点模糊,但依然可以识别。例如在徐蚌会战中,仅仅国军空军出动3828架次,击毙匪军272850人,击毁车辆2266辆,重挫匪军。各项战果依然可以精确到个位数。历次战果累计歼敌2282578人(228万多人)。




上图讲述了国军空军一起空战的战损比例:1:31!
就是说,在八二三炮战(金门炮战)期间,国军仅仅损失1架战机,就可击落共军米格战机31架,可见全歼共军空军并非难事,不过吹灰之力。
但国军不仅仅是威武之师,同时也是仁义之师。在给共军造成巨大杀伤,并创造了1比31的压倒性优势,打的共军空军溃不成军之后,国军的飞行员内心大彻大悟、立地成佛,不忍心给敌军造成巨大杀伤,不忍心生灵涂炭,所以功成身退,退出大陆东南沿海空域,主动退守到海峡中间线以东。






对此,有人赞曰:

援美十年捍卫民主,

歼兔一亿虎据台湾!




  

相关话题

  过去的国统区、沦陷区、苏区这三区的老百姓生活怎样? 
  《辛丑条约》签订 120 周年,身为中国人,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祖国的繁荣昌盛对个人有何意义? 
  中国有哪些传统习俗是真正有上千年历史且基本没有变化的? 
  中国古代打仗为什么没有像欧战那样的雇佣兵? 
  铁托打压塞族到底是帮了还是害了南斯拉夫? 
  究竟何为「内卷化」?生活中或者历史上有什么通俗易懂的内卷化的例子? 
  从古至今,有没有仅靠民兵、志愿者队伍就打赢强敌的成功例子? 
  如何评价梁武帝萧衍? 
  为什么古代三妻四妾,女性那么多吗? 
  如果你穿越回到晚清做皇帝,你怎么挽救大清帝国? 

前一个讨论
如何有效聘请好律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曾国藩?





© 2025-04-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