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元元年(公元89)六月, 窦宪、 耿秉以汉军锐骑8000、 南匈奴3万余骑、 羌胡8000余骑,并辎重车1.3万余辆,组成一支适应漠北作战的骑兵部队,分三路出师,会于涿邪山,北伐匈奴,大破北匈奴,燕然勒石。
总共4.6万人的北伐军里边,汉军只有8000,其他全都是匈奴羌胡军队,而南匈奴军队更是占据了3万
这应该是历史上比例最大的伪军了吧
南匈奴为了利益给汉朝卖命打北匈奴,可以
汉八旗为了利益给清朝皇帝卖命打汉人,不可以?
给权,给钱,给女人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都是分配利益的工具而不是结果
记住一个真理,每个人的立场都是由他所在的屁股决定的,即使有那么个把圣人,也绝对占不了主流
我就举一个相反的例子
汉人是如何令匈奴人为他们卖命打匈奴的
早期:
匈奴单于能开出价码,汉朝皇帝开不出价码
这个时候匈奴能动员二十万骑兵南下,冒顿已经击败东胡成为草原的霸主,实力极其强大。
而此时的汉朝刚刚结束战争,人口锐减,马匹稀少,大臣坐牛车上朝,内部还有大量的异姓王同姓王虎视眈眈,汉朝国家贫弱,无力与匈奴决战,只能和亲息事宁人
从刘邦到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基本都在采取这种措施,但是也在削弱异姓王同姓王这些地方势力
这个时期勾结匈奴的简直不要太多,几乎所有北方异姓王都在勾结匈奴,就连七国之乱赵国也勾结匈奴,中行悅也投靠匈奴当了带路党
中期:
匈奴单于开的出价码,汉朝皇帝也开的出价码
匈奴经过一百年的发育,实力更加强大,不光原来地盘,还占据了西域河套等等,衡量游牧帝国实力的人口,马匹增加了一倍有余
汉朝经过七国之乱,马政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央集权,也有了几十万匹马,人口从一千万涨到了三千万,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力
双方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战争,结果在天才将星卫青霍去病的带领下,匈奴节节败退,丢失了河套西域河西漠南等等在内的大片地区
虽然后期在漠北立足多次击败汉军,但是国力军力已经大不如前
这段时间,双方都有不少人互相投靠,有的是为了利益,有的是不得已而投降
比如李陵 卫律 李绪 李广利 …
比如浑邪王,赵信…
大名鼎鼎的八校尉其中的长水校尉和胡骑校尉这二校就是由匈奴人组成
后期:
汉朝开的起价钱,匈奴开不起价钱
汉朝强大起来了,没有办法劫掠汉朝了,和亲这条收入也没了,又爆发了天灾,匈奴分分钟爆发内战互相劫掠
汉朝却经过昭宣之战国力大大提升,而且新开辟的河西河套漠南大片土地都可以耕种放牧,而和农耕民族离不开土地一样,游牧民族也离不开草场。
既然草场在汉朝手中,那么依附草场生存的匈奴人给汉朝打工合情合理,至于匈奴单于民族主义?那能当饭吃?
一些生活艰难的匈奴人就投靠汉朝当了雇佣军和南匈奴,然后带头攻打匈奴
比较典型的就是汉朝军队里边的匈奴人,呼韩邪附汉,南匈奴等等
汉朝皇帝能动员十几万骑兵漠北决战靠的也不是民族主义空话,而是将领封侯拜将,士兵重重有赏
其明年,大将军、骠骑大出击胡,得首虏八九万,赏赐五十万黄金。
匈奴单于能动员二十万匈奴骑兵劫掠汉朝靠的不是民族主义空话,而是实打实的粮食布匹女人,只不过匈奴单于得大头而已
综上:利益才是永恒的,吃谁的饭给谁干活天经地义,指望民族主义空话让人拼命是没有效果的
明朝为什么不行了,因为贪污腐败开不出军饷让军队卖命,这里说的是士兵实际领到的军饷,朝廷拨下来一百万军饷其中八成让贪污了,这和只发二成军饷没区别
当然这里有两种贪污方法
1.人数满额,贪污八成,也就是只发两成军饷,那么全部人都没有战斗力,还极容易爆发兵变
2.人数八成是空饷,但是剩下的二成人发足了饷,而且将领还用自己贪污的给一部分亲兵家丁发双饷,遇到战争就是亲兵家丁带着二成军队出战
明朝大多数情况是第二种,所以很长时间明朝战斗力依然可圈可点,但是仅仅限于几千几万的规模。
大明朝一百万军队,哪怕吃八成的空饷,二十万军队对抗分裂的蒙古女真也不是问题。
二百多年蒙古就也先彻底统一了一次,也先称汗不到一年被部下杀死,蒙古重新大分裂;达延汗统一了东部蒙古,达延汗分封六万户,死后土默特部和察哈尔部互撕;
女真更是有明一代一直大分裂,建州八部,海西四部,野人三部,各部下边还有小头领,民不过万,兵不过千。
明朝最后唯二能打的军队
孙可望李定国在云南鼓励生产,可以提供军饷粮饷
郑成功通过海外贸易和厦门台湾,也可以提供军饷粮饷
这二个都是解决了物质基础,满足了军饷粮饷,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装备精良的装备,然后才迸发强大战斗力的
假如你是个崇祯年间的大明军户,你平时要承担比普通佃户高得多的租税,征召你去打仗了,你就要无条件的自行承担前往部队集结地的路费——这基本上足以使你破产了。为此,我大萌太祖朱重八还很自豪:吾不费一文而为国家养百万兵。
部队集结完毕,要出征打仗了,沿路官民都把你们当贼防着,为了防止你多吃多占,行军粮食这么给你发:只有你全天都在一个县内行军,这个县才给你供应粮草,按天计算,克扣后发放。如果你今天下午离开了甲县,进入了乙县,那不好意思,甲乙两县都不会给你供应粮食;要是你走得快,明天到了丙县,那就意味着你要连饿两天。而这么做的理由是防止你冒领军粮,多吃多占。
终于,你到了前线,每顿还是最多吃个半饱,军饷被七折八扣的还经常拖着不发,给你发的棉袄里面塞的是根本不保暖的芦花,手里拿的刀枪比你爷爷岁数都大,锈的一晃就要断掉;想要火铳不炸膛,只能少放火药,结果弹丸飞出去连鸡都打不死。
作为一个普通军户,因为不是将门世家,靠功劳升迁之类的事情你就别想了,唯一可能的上升渠道就是当将领的家丁——也就是从名义上来说,连自由人的身份都失去了。想再进一步,那就要给将领当义子了——也就是要改姓,祖宗都不要了。
就算是走了狗屎运,当了官又如何?一品的总兵跟七品的县令说话也得客客气气的,要是遇见个五品的员外郎,就得跪地上喊大人了。
然后,你投降了大清(皇太极年代的),最起码终于吃得饱饭了,兵器也不再是破破烂烂的,打赢了靠劫掠还能发一笔小财。打得好的话,靠功劳也真能一刀一枪博个前程。
你说,你有什么理由不为这个大清奋战?
大明兵丁连活着都不怕,还怕挨骂吗?
贵萌将士开拔当天不开饭,到达当日不开饭。吃着青柿子和闯军作战,西军跋山涉水来北京勤王连顿热饭都不管。
对面是酒饭管饱装备精良的满洲重步兵,您这厢腹内空空,兵刃残钝,棉袄里塞的是芦花。身上的棉甲破了几十个洞,从库里领处来的时候还“漂没”了七成。百户千户以下有甲的都少。火器千奇百怪口径不一,火药配比一塌糊涂,放少了就算正中都打不穿,放多了炸膛。
打赢了未必有赏,打输了皇上不敢拿军头怎么办但是督师就该扑街了。
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爱新觉罗也是一群关外来的王八蛋,那么给老朱家这群王八蛋当兵,还是给野猪皮当兵,是不是看谁能给吃饱穿暖,为了老朱家饿死全家?呵呵
八旗汉军不是汉奸,满清以前也没有“汉奸”
根据《汉语大辞典》的说法,「汉奸」一词出现在宋人王明清的《玉照新志》卷三之中:「桧既陷此,无以自存,乃日侍于汉奸戚悟室之 门。」但是,查《玉照新志》以下的七种版本,就会发现该书并无「汉奸」一词:
1、明万历十四年秦四麟抄本《玉照新志》为:「张逊于虏之左戚悟室之门。」(卷五);
2、《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汪新森、朱菊如校点本《玉照新志》为:「托迹于金之左戚悟室之门。」(卷五);
3、尚白斋镌陈眉公订正秘笈二十种四十八卷第十一册,沈士龙、沈德先、沉孚先同校本《玉照新志》为:「张逊于虏之左戚悟室之门。」(卷六)
4、清抄本《玉照新志》为:「托迹于虏之左戚悟室之门。」(卷六);
5、《四库笔记小说丛书》中《玉照新志》为:「张逊于金之左戚乌舍之门。」(卷六);
6、《丛书集成初编》王云五主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初版《玉照新志》为:「托迹于金之左戚悟室之门。」(卷五);
7、《钦定四库全书》中《玉照新志》卷六为:「张逊于金之左戚门。」(卷六)
4。
《汉语大辞典》所列出的内容出处也与各种版本有出入。 从同样一个人名却可以使用「悟室」与「乌舍」两种文字表达的现象可以看出,「悟室」显然是一个生活在汉字圈之外金朝的女真人皇亲国戚,中国历史 上根本不存在「戚悟室」此人。
王明清,南宋人。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记其「庆元(1195年)间寓居嘉禾,官泰州倅,有《挥麈三录》、《玉照新志》、《投辖录》、《清林诗话》」
5。 王明清另一代表作《挥麈录》与《玉照新志》同为笔记体杂文,其中也大量地记述秦桧之丑恶。 但是在汲古阁影宋抄本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内的穆公校点本《挥麈录》中,同样没有「汉奸」一词。 也就是说,秦桧这个中国人心目中最大的汉奸,很可能在宋代并没有被称作「汉奸」。
子突欲去卫朔而反遇四国之毒吝也。 然志在辅正,于义何咎? 李固欲去汉奸而反遭群小之毒吝也,然志在去奸,于义何咎? 葛亮欲殄汉贼而反遭街亭之毒吝也,然志在殄贼,于义何咎?
李固为东汉冲帝时的太尉,冲帝死,因不附大将军梁冀,建策立清河王被免官,桓帝即位后被捕,遂死于狱中。 很明显,此处的「汉奸」是「汉朝廷奸臣」之略称,并无「出卖民族利益予外国外族」之意。 换言之,这与建立在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汉奸」并非同物。 这种用法只是一个特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词汇。
这种现象说明:从汉代到明代,「汉」一直没有成为民族共同体的概念。 事实上,按照各种辞书给「汉奸」一词所下的定义,只有在「汉」成为一个民族集团概念和符号之后,「汉奸」之意才有可能成立。
「汉」,最初不过是王室的符号。 例如:「丁,火,汉氏之德也」,说的是刘氏王朝的干支五行;「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说的是汉遣宗室女江都公主与乌孙和亲一事。 「汉家」一词也在《史记》与《汉书》中频频出现,前者十四次,后者五十四次。 如「汉家隆盛,百姓殷富」等,均指王室。
元朝将属民分为蒙古、色目、汉及南人四种。 但是,《元史》记载忽必烈提出以下的标准:
以河西、回回、畏吾儿等依各官品充万户府达鲁花赤,同蒙古人;女直、契丹,同汉人。 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
田雯,字纶霞,山东德州人,清康熙三年(1664)进士,二十六年授贵州巡抚,三十年因丁母忧去职。 其《黔书》撰写于康熙二十九年,时为贵州巡抚任上。 田雯喜好标新立异,《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曾在《古欢堂集·提要》中特地指出:
王士祯《居易录》尝称《黔书》篇不一格,有似《考工记》者,有似《公》、《谷》、《檀弓》者,有似《越绝书》者 ,如观偃师化人之戏。 然与《长河志籍考》,实皆祖郭宪《洞冥记》、王嘉《拾遗记》之体,是亦好奇之一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田雯处理贵州「苗人」问题时,他以「汉奸」一词谴责部分汉人「通敌」。 这说明他认为「汉」与「满」在苗民问题上有着共同利益,反抗清朝就是损害汉人的利益。 当然,这与当时田雯所处地位有关。
清朝在南方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是为了集中精力处理北方的问题。 康熙中期,清朝统治者依然将「汉人中的坏人」称为「奸民」,这说明他们还没有将自己定位于一个与汉人王朝完全一致的王朝。 但是清朝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主要依靠汉人官僚。 尤其是在「改土归流」的政策中,有更多汉人官僚被派进苗地,「苗区」也开始推行儒学教育。 尽管当时其他官僚没有说过「汉奸」一词,但可以肯定:「满洲人─汉人─苗人」这一民族等级模式的出现,开始使一部分汉人官僚有「满汉一体」的错觉,甚至以为清朝就是汉人王朝的延续。
(雍正五年)谕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督抚、提镇等:狆苗素称凶悍,加以汉奸贩棍,潜藏其中,引诱为恶………………
雍正时代,「汉奸」问题见于国内的民族关系。 《大义觉迷录附录》中有这样一段雍正六年的朱批:「就其言论天下时势光景、朕之用人行政,一些不知未闻之人,非是苗疆内多年汉奸,即系外洋逆党。」
但是到了道光年间,帝国主义的侵略让「汉奸」走出中国国内民族关系的圈子,变成了中外国际关系上的「通敌」问题。
钦差大臣林则徐一到广东,立即发下一道〈密拿汉奸札稿〉的指令,开门见山就说:「照得本部堂恭膺简命来粤查办海口事件,首在严拿汉奸。缘外夷鸦片 之得以私售,皆由内地奸民多方勾串,以致蔓延日广,流毒日深。」1841年,三元里抗英之时刊布的〈广东义民斥告夷说帖〉称:「尔勾通无父无君之徒,作为汉奸,从中作乱。」「今用我国人为汉奸,非尔狗之 能。」「尔所用汉奸,皆我天朝犯法之徒,或杀人逃走,或舞文弄弊,平日极无本事,天朝所屏弃不用者,尔乃重用之。」
值得注意的是,从「无父无君」、「国人」、「朝」、「犯法」等词语中就可以看出,此处的「汉奸」一词毫无种族上的意义。 「汉奸」一词使「义民」感到愤怒的,不是出卖了「汉人」的利益,而是出卖了「天朝」的利益。
甲午以后,虏廷不绝如线,而康、梁以痛哭流涕之妾态,倡伪维新之论,保皇之名。 种族之历史不通,国民之原理不晓,惟鳃鳃鼓其「开明专制」、「政治革命」之丑论,以作君王怜妾之宫怨词,……。
甚至连革命派也承认:他们所说的「汉奸」,其性质与「改土归流」时期的「汉奸」、鸦片战争时期的「汉奸」、义和团运动中的「汉奸」都已相去甚远:
汉人称汉奸者有之,外人称汉人为汉奸者亦有之。 积自二千年来,传至今日,汉奸名号,未有定评。 故往往有视爱同类为汉奸者,泾渭不分,殊甚痛叹!
只有处在现实中为多民族国家,而又不顾现实追求单一民族国家形式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怪圈中,才可能出现「汉奸」式的话语,因此发生许多令人啼笑皆非之事:中国的鲜族 ,在翻译中文作品中的「汉奸」一词时,要么译为「卖国贼」,要么照葫芦画瓢音译成「朝奸」,要么生搬硬造「汉奸」(hangan),至今没有一个定例。 蒙古语中也没有「蒙奸」一词。 蒙古人将出卖自己民族利益的人称为"olsaan Hodaldagqi"(卖国贼)或"olbagqi"(叛徒)。
毛文龙虽是浙江人,但起家辽东。初为辽东巡抚王化贞部下的游击。天启元年( 1621) ,率兵从海上袭击金国的镇江( 今辽宁丹东) ,取得镇江大捷,被明廷授予总兵官,命其进驻皮岛。文龙募集辽东逃民十余万及溃散的辽兵辽将,组成数万人的武装力量。部下将官百余人,多数“皆冒毛姓,为其子弟裔孙”。这支“毛家军”,利用皮岛位于明、金、朝鲜三国之间的交通要冲,在努尔哈赤晚年,多次从背后袭击、威胁金国,成为钳制金国后方的一支力量。皇太极即位后,为解除毛文龙对金国后方的威胁,从天聪元年下半年开始,就派副将王子登去皮岛做争取毛文龙的工作。时逢明廷政局变化,天启帝去世,崇祯帝即位,魏忠贤失势。曾攀附魏忠贤并受其庇护的毛文龙深感处境危机,为保存自己的实力,亦欲密与金国交通。
朝鲜文献载: “毛将之心,凡三变,魏忠贤当权时,自结忠贤,及新皇帝即位,欲为自权之计,潜通于虏。”如毛文龙欲与皇太极联合行动:金国攻取山海关,他袭取山东登莱。然后各自独霸一方。就皇太极而言,想通过密约争取毛文龙及其所部,故对文龙的主张并未作出积极反应。天聪二年三月,文龙就此事催促皇太极: “汗未思之乎?山海关为北京之前门,登莱二府乃北京之后门也。岂能为此小故,而弃天下之大事乎?”
不久,刘兴祚叛金逃至皮岛,告知文龙,金国与之交往的真实意图是招抚其归顺金国。对此,毛文龙正中下怀,求之不得。他给皇太极信中谈及归附的条件时说: “你如何待我,如佟、李之隆,我不肯。”提出如归金国,其地位要高于此前归附的佟养性、李永芳等,要求皇太极封他为刘豫式傀儡王。
天聪四年,在攻永平战役中,皇太极成功地争取了一批明官、明将。是年正月,金军攻永平城时,皇太极下令军中: “敌兵不降者杀之,归顺者毋妄杀。”金军攻下永平城,皇太极又派遣济尔哈朗率文臣达海等宣令: “毋杀城中官员,官民俱令剃发。”于是,城内明15 名文武官员及官兵400 人归降。皇太极大摆庆功宴,亲自以金卮酌酒敬归顺的明军将士。对其云: “朕不似尔明主,凡我臣僚,皆令侍坐,吐衷曲,同饮食也。”皇太极所言令归附明军将士深为感动,纷纷表示: “感皇上不杀之恩,自当竭力图报。”如副将孟乔芳归附后,隶汉军牛录额真。天聪五年,设六部,为刑部汉承政。皇太极对明永平文武官员的成功争取,产生极好的影响,附近州县的明文武官员皆来归降。如建昌参将马光远率部来降,皇太极赐马光远“貂裘、黑狐帽、玲珑带、玲珑刀、玲珑撒带、貂鞍马”等。光远归降后,为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积极建言献策,在征明作战中,多建战功。崇德年间,皇太极建八旗汉军,“分汉军为左右翼”,授光远为固山额真,辖汉军右翼
天聪五年,大凌河战役中,皇太极又成功争取了“祖家军”。七月,皇太极发动了大凌河围困战。大凌河城为明对后金作战的前哨阵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朝为加强锦州防线,重修大小凌河城,并派辽东总兵祖大寿率重兵坚守。
祖大寿,辽东宁远人,初为明宁远参将天命十年,协助袁崇焕守宁远,击败努尔哈赤的进攻,取得“宁远大捷”。天聪三年,任锦州总兵官,时已 60多岁,在明末辽将中是一位资历最深的将军。大凌河守城辽军将领多是祖大寿的兄弟子侄和亲信,号称“祖家 军”,有“骑 步 兵 及 工 役、商 贾 共 三 万 余人”。这支“祖家军”是明末辽东军事集团中最有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军事力量。皇太极深知,如能争取到祖大寿就等于争取到“祖家军”,争取到“祖家军”就等于争取到辽东的辽将。所以,皇太极对祖大寿的争取工作早在大凌河战役前就已开始。天聪三年十一月,皇太极入关围京,巧施反间计,袁崇焕蒙冤下狱,祖大寿率 部东奔,皇太极乘机对其进行争取。
攻下永平后,皇太极听说祖大寿族人在永平,便立即派人寻找。果然在永平城外一村落找到大寿一兄及兄子二人及亲戚数人。皇太极“俱给房屋居住,恩养之”。并通过大寿亲属几次致书大寿,希望其归降金国,共谋大业。翌年三月,皇太极又派大寿叔父以镇守永平贝勒阿巴泰的名义致书大寿,书云:
我汗前两次致书于将军,可曾阅乎? 如已见之,将军意下如何? 其书中之言,若与尔意不附,不妨以所欲言遣人告知于我。恐前书未达,故致此书。将军莫以为我将弃此地而归。天畀之地,岂有弃之而去之理耶? 宜熟计之。
由此可见,在此信之前,皇太极至少已两次致书大寿,而大寿都未回音。直至大凌河之战前,皇太极仍通过各种方式致书祖大寿,积极做争取工作。大凌河之战,皇太极改变以往八旗兵架云梯强攻的战术,采取围城打援的新战术。八旗众将士环大凌河城挖沟,筑成四道壕堑,将大凌河城围得水泄不通。至九月,大凌河外援断绝,城内粮绝薪尽,兵民相食。皇太极再次遣人致书祖大寿进行劝降。书曰
:金国汗致书于祖大将军:兵,乃凶器也。战,乃危事也。岂有不愿太平而愿战争者耶? 即便获胜,岂若与妻孥与家安居之乐乎? 屡遣使议和,明朝君臣,自视如在天上,而视我如鸟兽,竟无一言回报。遂忿而兴师焉。自古以来,两国构兵,不出战与和二者。今议和既绝,我遂坚固国家,乃留兵居守,亲率长驱直入。幸遇将军于大凌河,似有宿约。我内心仰慕将军久矣,盖天欲我二人和好,以共谋前程,故欣然遣使致书。我之所以仰慕将军,因我起自东陲,惟知军旅之事,而不知养民抚兵之道,未谙山川地势之险易。战争之事,我自任之。示教之事,求将军任之。休戚与共,富贵同享。此我之愿也。我曾向银柱言,安得闲暇,劝尔主与我同谋等语。将军若不信,问银柱可也。倘将军以我言为是,望速回音。惜哉,士马亡毙殆尽。惟将军熟思而独断之,勿轻信众言。
此时被困在大凌河的“祖家军”已危在旦夕,但皇太极在信中仍十分诚恳地希望大寿弃明投金,共同合作,“休戚与共,富贵同享”
至十月,大凌河守城官兵及工役商贾由先前3 万人,因战死、饿死,存者止11682 人。祖大寿在与部下将领商议后,决定投降。杀死拒降的副将何可刚,遂派副将四员到金军大营商讨归降条件。双方迅速达成协议,并举行盟誓。皇太极保证“祖家军”归降后,“官军人民家口,俱获保全”,祖大寿也保证部下归降后,不叛不逃。当晚,祖大寿亲赴金军御营拜见皇太极。皇太极以抱见礼相见,极表尊重之意。酒宴上,皇太极捧金卮酌酒敬大寿,并将身着黑狐帽、貂裘、金玲珑、缎靴等物赏给大寿,对大寿言:“出来归我,宜拜天地,以礼相见。因暮夜,不能成礼,且在戎行,携物无多,不能以嘉物相赠也。”大寿十分感激,答曰: “蒙皇上优待若此,夫复何言。我虽至愚,岂木石等耶”,遂定计取锦州之策。
大凌河战役后,皇太极对城内汉人及归附的“祖家军”均予以妥善安置。六年二月,皇太极谕户部贝勒德格类: “大凌河汉人,可分隶副将下各五十名,参将下各十五名,游击下各十名,尽令移居沈阳,以国中妇女千口分配之。其余令国中诸贝勒大臣,各分四五人,配以妻室,善抚养之。”
大凌河之战,明辽东主力“祖家军”中除主帅祖大寿本人诈降脱出归明,迟至崇祯十五年才真正归降大清外,大多数将领都被皇太极所争取。
随后,皇太极又成功争取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辽将。崇祯二年( 1629) 六月,毛文龙为袁崇焕所杀,其势力迅速瓦解。孔有德、耿仲明都是文龙亲信。文龙死后,他们转投登州巡抚孙元化部下,被授予参将。有德、仲明出身辽系,至山东后,受当地军官排挤,心中愤愤不平。崇祯五年,孔有德奉命率兵赴援大凌河城,师至吴桥( 今河北吴桥) ,因兵饷不济,哗变叛明。遂还军,连陷山东诸县,攻登州城。耿仲明作内应,内外夹攻,城被攻破。后孔有德称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攻城略地,一时间山东大乱。孔有德、耿仲明叛明,举朝震惊,崇祯帝调集重兵前往围剿。六年初,明总兵祖大弼率兵数万包围登州,双方相持五月有余,终因众寡悬殊,无法突破明军的围攻。有德、仲明决计突围投奔金国。
十一月,有德、仲明携带家眷,率万余将士,分乘数百艘战船,从登州突围。在海上漂流数月,于翌年春,驶向旅顺。驻守旅顺明总兵黄龙严阵以待,率水师截击。有德、仲明等被迫退守双岛龙安暂住。时,有德、仲明已派亲信向金国联系投顺。皇太极得报,十分欣喜,立即令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率兵赶赴镇江( 今辽宁丹东) 迎接,并带去2000 匹马,供其上岸乘骑。济尔哈朗等率军到镇江时,正遇明宁远、登州、旅顺口明军乘船从海上尾追而来,朝鲜也派军队助明截击。济尔哈朗率军与明军隔江立营,明军与朝军见金兵势盛不能敌,便慌忙退去。
至此,毛文龙属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所部都被皇太极成功争取。
萨尔浒战役后,明朝对后金的战略由进攻转为防御,防御的重点是构筑一条坚固的宁锦防线,守住辽西,以拱卫京师。关于辽西防御战略,明廷内部曾有过激烈的争执。争执的焦点是依靠谁防守辽西,恢复失地。王化贞等人主张借助蒙古势力以抗金兵,妄言朝廷只要“发帑金百万,亟款西人,则敌( 后金兵———引者) 顾忌不敢深入。”孙承宗、袁崇焕等坚决反对,主张依靠土生土长的辽人、辽将守卫家乡故地。这是切实可行的战略防御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金兵,使明廷由被动为主动,收复失去的辽东地区。天命十一年( 天启六年) ,努尔哈赤发动宁远之战,袁崇焕率辽军将士,誓与宁远城共存亡,努尔哈赤惨败而归。〔58〕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发动的宁锦战役又以失败而归,明廷取得“宁锦大捷”。〔59〕金国两次战役的惨败,雄辩地证明,只有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辽人”、“辽将”才是防御金兵的有生力量、然而,明廷自万历中叶以后,政治腐败,党争激烈,收复失地的孙承宗被阉党高第所取代,敢言战守的袁崇焕遭离间冤死。
而皇太极汲取两次战役失败的教训,认识到:金国与明的战争,夺取城池、地土、财富固然重要,但最终决定双方胜负是争取到生于斯、长于斯的“辽人”、“辽将”。基于以上认识,皇太极积极争取“辽人”、“辽将”,并成功争取祖大寿的“祖家军”、毛文龙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所部的归降。至松锦决战祖大寿的归降,标志着辽东的“辽人”、“辽将”已被皇太极所争取,而明廷“以辽人守辽土”的防御战略彻底流产。其次,皇太极对辽官、辽将的成功争取,使金国得以装备火器,组建操纵火器的军种,全面提高了金国的作战能力。金国的军事装备与明朝相比落后。努尔哈赤时代与明作战,军事装备基本是弓箭、刀枪、云梯小车、皮牌等。努尔哈赤之所以能连克明以火器设防的辽东数城,主要是金兵诱引明军出城野战。野战中,金国的骑兵和弓箭发挥了作战优势,而明军的火器却无法发挥作用。另外,攻城前金国多诱使城内明将叛降,以作为内应,从而顺利攻城略地,取得成功。“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明军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撄城固守,充分发挥西洋大炮的威力,致使以骑兵、弓箭擅长的金军惨败而归。战后,皇太极汲取两次战役金国缺少火炮攻坚能力的教训,积极寻求先进火器和组建熟练使用火器的军种。天聪五年,皇太极依靠归抚的辽人、辽将终于铸成“红衣大将军炮”同时,积极组建熟悉使用火器的汉人军团。
第三,皇太极成功争取的辽官、辽将,在清入关统一全国、建立地方政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清入关征服各地武装力量中,辽官、辽将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孔有德、耿仲明为例。顺治元年( 1644) ,有德、仲明率“天佑军”随多尔衮入山海关征李自成农民军,自成率军败退。〔66〕顺治二年,有德等随豫亲王多铎追击自成农民军至潼关,自成败走。随后,渡淮河,攻扬州,下江南。
可见入关之初清廷对辽兵、辽将、辽官的依赖程度。这些辽兵、辽将在征服各地武装力量,统一全国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综上所述,皇太极即位后,针对其父对辽东汉人政策的失误所采取的一系列对汉人的调整政策,赢得辽东汉人的支持与拥戴,皇太极对明辽东辽官、辽将的成功争取,使明朝在辽东军事上优势逐渐丧失,而金国则获得明清战争的主动权,“松锦大捷”金军彻底摧毁明宁锦防线,从而得以顺利入关,在清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辽官、辽将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切不能不归于皇太极对辽人、辽官、辽将争取政策的成功。
引自
《论皇太极对辽东汉人政策的调整———以对辽官、辽将的争取为中心》
〔作者简介〕刁书仁,1954 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人看;给饭吃。
我之前也很纳闷,清代的新疆本土贵族们为什么那么拥护清廷,清廷统治者跟自己不同族不同语言和不同宗教和文化,而且他们同时还普遍鄙视清廷的官员。(注意那个时候可没有现今的国家主义)
后来想明白了,古人没有民族主义情感,古人也很明白现实主义。清廷从入疆到灭国,一直坚定不移的保持跟地方贵族们的结盟互助,从来没有威胁到贵族们的地位、权力和经济利益,反而帮助他们巩固地位 扩大权力和经济政治上给予更多的优待。不仅全面承认他们的家族封地和种种特权,还每年不间断的发放薪水。
清廷不仅用实际利益满足了他们的贪心,在虚无的面子上也做足了工作。每次我疆伯克贵族们入京,沿途有军队的护送,各地官员的盛情接待和进献贵种礼品,谁都不敢怠慢他们,而且伯克们的品级普遍比他们高,这些官员们还需要向伯克们行大礼。
清廷皇帝又年年给进京的贵族们丰厚的赏赐,这些赏赐往往超过了他们在自己封地一年的收入,还给如骑马到什么门之类的特权,所以进京成为有些伯克们赚钱的途径。
我想汉八旗也跟这些维吾尔伯克贵族们想的一样吧。
对了,国家定义这些维吾尔伯克贵族们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英雄。
有钱分,工资给你翻十倍你干不干。其实翻了十倍都不止。相对于孙传庭军队没钱开饷银,最后兵败的悲剧。满清翻了几十倍的饷银。而且,顺治,康熙都重用包衣和汉八旗。
八旗汉军担任督抚最多的时间是在顺治初年到康熙20年,在这期间一共清朝任命了65个总督,其中有56人都出自八旗汉军,比例达到了86%;任命了131个巡抚,其中汉军巡抚人数是120人,比例占到九成。
清朝前半截,包衣控制国企和经济,承担明朝矿捐太监的责任。汉八旗控制行政和军务。满族仅能解决三千多个好职务。剩下的都是汉八旗。就问你干不干。到了后半截,湘军,淮军,楚军又崛起。
按时发饷,
再困难都按时发饷,
为了按时发饷,不惜追比明朝欠税,把一票江南大儒抄家夷族。
让汉八旗那群武夫丘八们感受到“老子们的饷钱都比那群文人的命重要”,没受过两百多年“以文制武”鸟气的人理解不了这种舒坦和感动。
大清不得士人心,不得民心,但它颇得军心。
之后屠刀开路,得了天下。
满人(✘)
皇太极(✔)
人懒,不想打太多字,就举两个例子吧,不说汉人将官,只说对普通军民。
天聪八年正月二十八日,皇太极召集满汉蒙大臣开会,是为了安抚来降的长山、石岛二地明朝军民,一共3871名。皇太极让诸大臣出粮纳捐,并命八贝勒先出粮四千石作为表率。
还是天聪八年,皇太极出征宣府大同之战,明军陆续俘获了几十个汉军,审问时问他们为啥给奴虏卖命,他们如此回答——
每人发老婆一个牛羊八只驴一头…
皇太极时期可以说是鞑清汉人待遇最好的时期,全靠他整合,是认真的在搞民族融合,虽然说完全平等还差点。
八旗能入关逐鹿全靠他,多尔衮就是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