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先投井后推墙,而是先推墙再投井。
赵云推墙掩埋、使糜夫人入土为安的细节,《三国志平话》中就有了:
夫人言毕,南至墙下,辞了赵云、阿斗,于墙下身死。
赵云推倒墙,盖其尸。
但平话中只说了糜夫人自杀之处在墙下,并未交待自杀方式。
通行本中的糜夫人死于投井的说法,是到嘉靖本才改出来的。
在更早的版本中,糜夫人是撞墙而死[1],叶逢春本中保留了这一内容:
糜氏弃阿斗于地下。遂将头撞墙而死。
赵云就推土墙而掩之。
先撞得脑浆迸裂,再被土墙压得血肉模糊,这对一位美丽的女性来说,太残忍了。
所以改写者要尽量地将糜夫人之死改得优雅体面,具有诗意。
改为投井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它在逻辑上合理,有墙的地方,即百姓生活居住的地方,有井是合情合理的,并不牵强。
投井发生在一个瞬间,同样让赵云不及救援。
更重要的是,这能将糜夫人的死状与读者的感官拉开距离。
同时能让赵云的推墙成为一种不失尊敬的掩埋。
那倒下的土墙,再也不会伤害到糜夫人了。
这是改写者对糜夫人的温柔。糜夫人配得上这样的温柔。
面对赵云,她不像甘夫人那样嚎哭,更不像孙夫人那样呵斥,尽管她真正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身受重伤、自知无幸的她,心里却在为丈夫的半生漂泊感到心疼。
夫人曰:妾今幸得见将军,此子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的父亲飘流半生,止有这点骨肉。将军可护持此子,交他见父一面。妾死无恨矣。
她的伤让她失去了逃命能力,她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让赵云留下她,带着阿斗突围。
忠于职守的赵云怎么可能这么做?
但这个困境如果持续下去,最后三个人一个都活不了。
赵云的道德义务和糜夫人的理性分析,就这样陷入僵持。
再僵持下去,曹军大军到来,三个人都会死。
赵云急得不顾君臣尊卑,而对糜夫人大喝。
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不肯上马。
四边喊声大举。
云大喝曰:如此不听吾言!
赵云急,糜夫人更急。
曹军马上就到谁都知道,但听赵云的话,三人一起逃生,可能吗。
既然我活着,赵云就不会肯放弃我,那我就死吧。
这一刻,这位温柔的女性,展现出了皇叔夫人的气概。
像周仓在麦城自刎一样的决绝和壮丽。
让阿斗深陷险境的道德难题,被她完全破解。
贤哉糜氏,内助刘君。
言辞不失,进退有伦。
心如金石,志似松筠。
身虽归土,名不污尘。
千载之上,德配湘君。
所以,作者怎么可能忍心让她暴尸。
早在平话中,就有了赵云推墙的举动。
后来的改写者更加不忍,于是把撞墙改成了投井。
美丽的女性,像水一样的女性。
温柔,坚韧,外表柔弱,内心却无比强大的女性。
尘归尘,土归土,泉归泉,水归水。
她没有死去,她只是回家了。
更多演义回答:祁达方的《三国演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