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是UW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的心理学学士,GPA3.94,GRE333(165+168+5.5),托福107;
后DIY完成博士申请,目前在UWM就读临床心理学博士。
当初我一共申请了七个博士项目,被其中四个全奖录取,它们分别是:
1、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Counseling Psychology, Professor Richard Lee
2、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 Social Psychology, Professor Barbara Fredrickson
3、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Health Psychology, Professor Steven Heine and Professor Frances Chen
4、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Clinical Psychology, Professor James Li
能够拿到全奖offer是我的荣幸,也是对我申请期间努力与付出的肯定。我相信肯定有很多正在读本科的学弟学妹,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读博或是已经决定但不知道申请博士需要做什么,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我的申请历程和总结出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为大家的求学之路点亮方向。
出国对于每个人以及每个家庭而言都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所以在决定出国前,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出国?想学到些什么呢?
特别是对于申请硕士或是博士项目的人,在国内读完本科或者工作几年后,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
这其中所花费的金钱和时间成本都是巨大的,所需承受的压力也不小。
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我们才能在这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上独自前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标是一个定义广泛的词语,从我们留学党的角度来讲,我们出国留学,也许是想要提升学历、增长见识,或者是为了毕业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亦或者单纯的喜欢相关的学术研究等等。
我读本科时,时常感到迷茫与困惑:不知道要不要读博,读博要选什么专业;不知道怎么维持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家乡对父母的思念。读到这里,你肯定想问,让我坚持下来的目标是什么?
其实我的目标并不那么明确,只是在当初选择出国时,我心中的一份信念,一份一直支撑着我走下去的动力。
所以,无论是在申请时,还是在被录取后,我们都要时常思考,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出国?在国外的几年想得到些什么?我相信这将是我们很多人的动力来源,是帮助我们化解留学道路上难题的答案。
一开始我对读博是犹豫的、不确定的。
即使我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对我要求很高也给予我深厚的期望,加之在本科期间对于心理学领域的认知与了解,我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兴趣,燃起了读博深造的想法。
但是,申请博士需要很优秀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这无疑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可以吗?我足够优秀吗?申请不上的后果是什么?
在那段犹豫期,类似的问题涌入我的大脑,使我陷入自我质疑与否定的状态。
此外,博士与硕士不同,硕士项目的时间一般为两年或一年半,而博士则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心理学博士平均的完成时间则是六年。
虽然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博士项目都是免学费的,并且给学生提供生活上的补贴和工资,大大减少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是六年的时间,相当于本科四年加上硕士,而且结果是未知的,我不知道在这巨大的时间成本中我能不能找到我真正喜欢的研究领域和项目,找到合适的导师,最根本的,我值得花费六年的时间去读心理学博士吗?
心理学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不像商科或是经管类专业有很大的工作适配性,如果我不继续读硕士或者博士,以本科的学历毕业后我大概只能在人力资源管理、文字编辑和整理、数据分析师等少数岗位上做选择。
另一方面,美国开设心理学硕士项目的学校非常少,而且所涉及的领域也不全面,大部分都是应用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而博士的研究领域则比较宽阔。
如果我选择了读博,研究哪个方向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更有利呢?博士毕业后,我想要从事什么工作?
以上的种种问题,在我下定决心要读博后,甚至是现在的学习期间,还是会在心里感到迷茫与困惑。为此我也曾与朋友交流,我发现,他们也时常有同样的疑惑,甚至是已经在所研究领域发表了有影响力的论文的学姐学长,也会在读博时产生自我怀疑和迷茫的情绪。
用一个英文单词概括,即“imposter syndrome”,自己并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优秀,并且对于未来,大家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恐慌。
选校定位是申请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即根据自身的条件及打算研究的方向去选择学校和导师。
博士项目和本科、硕士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博士期间更加注重的是我们的科研能力和成果,所以选择一位好的导师非常重要。
当初我选校时,用了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US News排名前五十的学校的心理学专业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类,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录取要求和每个实验室的特色,在进行系统性的筛选后,我最终将目标范围缩小到了十五所学校。
在博士的申请过程中,导师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他的研究领域,还在于在录取过程中,他是否愿意招你。虽然录取的结果是经过学院讨论后决定,但是导师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大的话语权。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导师了解我们,知道我们对其研究的内容有很大的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让导师了解并认可我们呢?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套磁。
一般来说,套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学术套,根据你选择的研究方向来筛选教授,阅读他们最近发表的论文或是了解他们最近的研究团队进程,就其中的某一点向教授请教,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发套磁信并附上自己的CV,;
第二种是广撒网型,就是叙述你的个人经历、学术研究能力和对未来的规划,附上CV,然后向多个教授发送套磁信。
当初我选择的是第一种方法,在详细地看了我感兴趣的三十多个教授的个人简历后,我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发了一封邮件,表达了自己对于其研究内容的极大兴趣,并询问他们的研究团队在接下来的一年有无招博士生的意愿。
发这封邮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导师知道我们这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导师的研究室是否还需要招生,如果导师并不打算招生,那么即使我们再优秀,花费再多的精力,被录取的可能性也很小。其次,我们表达了对导师研究内容的了解与兴趣,这样就更容易引起导师的注意,我们得到回复的可能性也更高,在之后的录取过程中,导师对我们的评价也更好。
一旦得到导师的回复,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最后的筛选。个人建议最好申请八到十所院校,因为这个数量不会让我们在筛选时耗费很多的精力,同时,增加了我们选择的多样性和申请成功的几率。
在完成选校定位后,我们就要开始文书准备了。
申请博士的文书与申请硕士时的PS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要写自己的经历、兴趣爱好外,我们要强调的是读博目的、科研经历以及对专业的认知,特别是对导师所研究领域的认知和兴趣。
当初我很幸运地得到了本科时的教授和博士学长的建议,同时利用了学校写作指导中心的资源,反反复复修改了五遍后,终于完成了初稿。
这篇初稿包含了文书的基本内容,即我的背景、研究兴趣和相关技能。但是前面已经提到过,博士申请的文书需要特别关注导师的研究方向,而且每个研究室对于文书的要求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写终稿时,要根据导师,对初稿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这时,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去学校官网,一般项目官网会有导师的详细资料,包括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科研成果等,此外,我们也可以在一些论文、刊论上的reference上去找导师,对导师的研究成果和现在的研究内容作详细的了解,写进文书,这样就更容易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同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你要选他的实验室而不是其他的,你的研究兴趣和他所研究方向的契合度有多高。
这是使我们的文书变得与众不同的关键步骤,当初我写完终稿后,也询问了我本科的教授和博士朋友的意见,因为我需要有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这篇文书,给我更加客观的建议。如果只是单纯地自我判断,我可能不能看出文书的语言准确性和描述的精确性。
除了选校定位和文书准备这两个最重要的步骤外,我们还要准备推荐信、简历、申请表格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规划好时间去完成,特别是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最好弄个备忘录记一下,以免遗漏。
根据我个人的申请经历,我有两点建议想要分享给大家。
第一点,想说一下时间安排的重要性。
单就选校和文书两部分就已经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再加上其他一些琐碎的事情,整个申请过程可以说是占据了我大量的学习和生活时间。
所以,合理安排每一步真的非常重要,不然面对突然被打乱的生活节奏,很多人都会不适应,而这个不适应的状态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申请进度,从而影响申请结果。
我在deadline之前的几周就完成了所有需要准备的东西,早早就提交了申请,在那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我已经尽我所能了,这样,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我都不会有遗憾。
第二点,接受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在申请的过程中,我们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目标项目的情况,包括导师情况、学校学习环境和地理位置、所需经费等等,这些肯定与我们刚开始的预期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难免会给我们心里带来一定的落差,但是我们要学会去适应,去调整。
其中由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我们的研究兴趣不一致导致的偏差,我们没必要特别执着地一定要选择哪个学校,哪个老师,而是要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做出对于自己的最优决策,关于这个决策,有时候是需要我们妥协并调整的。
最后,希望我是经验能够帮助到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顺利拿到心仪的offer!
导师背景
UW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心理学学士。
DIY完成博士申请,方向为临床心理学。
目前在UWM就读临床心理学博士。
曾收到包括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等博士录取。
专注以学术研究以及高等教育为导向的留学申请,拥有丰富的文书书写,面试,及心理学研究和相关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