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景德镇瓷器的制作过程可以分成八步,先看下面这张作为原料的瓷石,把瓷石用水碓之后,就可以用来制作瓷器。
碓,是像水车一样靠水带动而产生的动力,利用这种动力把瓷石打碎之后,再进行淘洗。经过淘洗之后比较精细的瓷泥就是做瓷器的一种原料。
剩下比较粗的原料会继续打碎,重复几次后淘洗过滤,做成这张图片石头左边像砖块一样的东西,这被称为墩子,属于景德镇特有。
第一步:过滤
现代企业的过滤装置非常精良,一平方厘米有3000到5000个孔洞来进行过滤。但宋朝古人肯定没有这个条件啦,不过他们很聪明,会用马尾毛做成滤网过滤,还会用吸铁石把里面的铁去掉。
为什么要除铁?因为泥料里面如果含有大量铁,烧出来的瓷器会形成褐色,透过釉面还会形成褐斑或者铁锈斑,特别是在影青釉和白瓷上出现时,简直格外难看,所以一定要先把铁去除。所以早在五代时期就采用这样的加工方式了。
第二步:陈腐
首次过滤之后,顺着水槽流下去的泥浆经过二次过滤就会变得非常精细。但这时泥浆还含有大量水份,还需要放置一周左右的时间,等水分蒸发掉后形成浓稠的泥浆,再拿到一个池子里,这个过做叫做陈腐。
顺便提一句,清朝康熙时期的胎是历史上最细腻的胎土,摸起来会给人一种糯糯油油的感觉。这是因为康熙时期的胎陈腐时间大概是三到五年,有的甚至会到六七年,因此它的胎质才格外细腻。
第三步:拉胚
瓷泥经过陈腐之后就可以直接拉坯,景德镇窑口的瓷器拉坯一般分为这两种方法:
一:把泥料放在辘轳车旁边,利用车的惯性让转动的轮子进行拉坯。使用这种原始的慢轮儿辘轳车进行拉坯动力很有限,手不给他施加压力的话转两、三分钟就结束了。
如果用手在拉坯过程中对他使劲。这种作用力会让它变慢。你越使劲辘轳车就越慢,你不使劲那它就开始匀速转动。拉坯过程当中所呈现的纹路会呈现螺旋状向上延伸,而且并不均匀。
二:用脚踩泥。制作元代瓷器时就是把陈腐的泥料拿出来用脚踩。
泥料要踩成什么样子呢?踩成莲花瓣儿,菊花蕊。也就是泥巴心儿要踩得像“菊花”一样,而外面要像莲花瓣儿一样的形状。
脚踩泥主要是为了除去泥巴里的空气,因为元代采用硬坯,而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做大件。泥坯的空气不除掉一烧就会让釉面起气泡,甚至产生窑裂。
第四步:晾晒
拉坯之后必须把坯体搬到外面进行晾晒,工人们先把坯体放到用木头搭建的晾坯架上面,然后把晾晒架搬出去,并在下面打造一个水池,这样晾晒坯体过程中水气往上蒸发,坯体保持湿度才不容易开裂。
宋代坯体晾晒到半干状态后,工人会拿一个专门的瓷泥模具(这个模具烧成温度不高,只有 700-900度)把器物放到上面进行拍打,这是为了规范模具里的形制,让里面变得光滑并且让规格大小保持一致。
刚刚拉完坯的碗,工人会把它拿出去晒到半干,然后放到上面进行拍打。
所以宋代相同种类的器物大小规格都一样,就是因为有这种模具规范它。
如果碗里面不是印花而是刻,就把这个碗用刀在修好的坯上直接刻花。这个碗是已经刻好花的,可以看出来还是很漂亮的。
第五步:修大型/修外坯
上图的碗内圈已经修好,下一步要开始修大型。因为拉坯时厚薄并不均匀,所以要拿利坯刀把外面修一下。
宋代的器物只修外,很多人说景德镇的陶瓷工艺有 72 道工序,其实并不是说制作所有的瓷器、每一个品种都要用这么多工序,而是说整个工种大的工序是 72 道啦。
图中的瓷器圈足没有修,这是因为圈足留给了下一步,如果这时修圈足,那工人下一步操作的手就“无处安放”了,所以圈足会先不修。这个圈足也叫把着,就是抓着方便的意思。
第六步:修足/沾釉
在修完外坯没有花纹的情况下,工人再开始沾釉。修足是单独的一步工序,修完足之后,再开始浇里釉和浸外釉。
第七步:补水
工人们会拿毛笔蘸着水刷土坯底部,这就是补水工艺,从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出现,发展到永乐年间已经非常成熟了,瓷器底部这时也已经光洁细腻,只差最后一步啦。
第八步:烧造
上述所有工序结束后,就把瓷器放到匣钵里面去烧。
上图中外面的容器叫匣钵,匣钵是用来陈放没有烧造的器物。五代时期可以看到器物上会有落渣,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属于正常现象,也没办法避免。
而北宋时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开始大规模的使用匣钵。先制作一个容器,然后再把要烧的器物放到里面,同时外面再做一个盖子,把它盖起来进行烧造,相当于现在我们给手机加上了一个保护壳。
然后只要等待烧制完成就可以啦。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名扬天下的景德镇瓷器只有经历这些繁琐的流程之后,才能从小小的景德镇走出,跟随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去到五湖四海。
最后,除了景德镇瓷器,其他宋瓷也可以了解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