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再给诸葛亮二十年时间,历史就能改写。
诸葛亮区区六年的北伐,也可以称得上是颇有胜绩。
如果用轻快的语言描述一下,诸葛丞相的北伐风格就是“左手右手一个假动作,右手左手假动作重播。用北伐给世界带来笑容……”
诸葛亮北伐首先对上的对手,是在曹丕时代擅长“督诸将”建功而被称为名将的曹真。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派赵云邓芝出箕谷,“左手右手一个假动作”,曹真以为是主力马上被吸引过去。接下来听说陇西失陷,曹真惊慌失措,马上向曹睿求援。曹睿派张郃收拾马谡,郭淮也在列柳城击败高翔,曹真亲自追击赵云、邓芝,取得毛毛雨一般的战果。
街亭之战,诸葛亮一是用人不当,二是低估了张郃的行军速度,本以为马谡能来得及在街亭修好工事,把张郃堵在陇山上过不来。毕竟丞相刚开始北伐,经验不足,结果这次败绩,一下就错失了出其不意夺下凉州的机会,真是可惜了。
街亭位于陇山要害之处,理论上只要守稳街亭,魏军援军就无法越过陇山进入凉州,但马谡实在不给力。
蜀军损失不小,但也从凉州迁走了1000多户人口,削弱了魏国的战争潜力,算得上有得有失。
二伐和三伐实际上是串联起来的,认为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纯粹就是数万大军被曹真安排的郝昭阻挡,实属暴论。
按诸葛亮的《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重,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人。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则诸葛亮攻陈仓,是秃子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看出来需要什么眼力?从诸葛亮修小谷开始,就已经很明确了。
228年八月石亭之战爆发,曹休大败。随后魏国欲伐吴报复。按【司马宣王治水军于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郃晨夜进至南郑,亮退】,魏国把伐吴的张郃火速调来救援陈仓,解了吴国之围,诸葛亮的战略目的完美达成。
且诸葛亮的二伐三伐并非分开的军事行动。228年冬诸葛亮从汉中出发,229年春围攻陈仓并撤退,与此同时229年春陈式已经率偏师进攻西面的武都阴平二郡。
和一伐一样,“右手左手假动作重播”,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就连曹真同志中计的方式也几乎一模一样——一直带着主力蹲在长安,准备给陈仓的军队作后继,等同挂机。
张郃解围陈仓,陈式拿下二郡,郭淮跑去支援二郡,结果发现诸葛亮早已赶到严阵以待,郭淮差点被围歼,仓皇跑路。虽然郭淮机灵,诸葛亮诱歼魏军的目的没有达成,但是至少武都阴平得以收复,曹真这次又中了诸葛亮声东击西的连环计了。
也许是被诸葛亮戏弄多次,又挂机太久,曹真想要一洗前耻,【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曹真应该是对面魏延的粉丝,【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结果路果然不好走,【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当然大雨还是小事,最大的问题估计是子午谷那么窄的地方竟然走主力,也亏曹真想得出来,不堵在里边无法动弹才怪。
正面率领主力和曹真对峙的同时,诸葛亮顺便让魏延吴懿深入羌中,于阳溪之战大破魏将郭淮、费曜。阳溪之战扩大了蜀国在羌人中的影响力,增加了蜀汉的马匹来源,后来姜维也屡次跑到羌中搞事。另外,阳溪之战还夺取、烧毁了魏军一定数量的粮草物资,四伐时魏国粮秣不足与此有点关系。
经过此次丢人之后,曹真同志光荣气死。
到了四伐,司马懿先生出场,就是我们喜闻乐见的“甲首三千”时间。司马懿先派费曜、戴陵等人带4000人占据上邽,并拒绝张郃分兵后方雍、郿2县的建议。可诸葛亮亲自击破费曜、戴陵等人,开始抢麦。
由于之前阳溪之战的损失,已经魏国的凉州地区已经有半年时间少雨,所以司马懿不得不向曹睿求援,同时派郭淮率军进入羌中征集粮草,分散了兵力又浪费了时间。
割完麦子之后诸葛亮来了个漂亮的伪退,吸引司马懿追击到卤城,结果诸葛亮华丽反杀,司马懿惨败而退,诸葛亮又回到上邽逼压到司马懿脸上,才真正撤军,路上在木门道射死了来追击的张郃。
又有人认为,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没能直取长安,被司马懿拖在五丈原,最后拖死,是司马懿比诸葛亮高明的表现。
的确,司马懿曾经说过【若孔明出武功,依山而东,则吾等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则无事】。
但这纯属司马懿的心理战术,完全是说给部下听以表现领导智珠在握,必胜可期的打气话,将对手已然或者唯一可行的选择说成是“下策”罢了。
如果诸葛亮真的出武功,他就会说:“亮若据五丈原,分兵屯田以为久计,我等皆殆矣……”
各位看看地图,就知道所谓的出武功直捣长安,是个极为冒险的打法。
对比这两张图,各位就会发现,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选择了褒斜道,走五丈原,而司马懿所说的出武功,是走傥骆道,直取长安。
这种打法看似可以切断司马懿部与长安的联系,切断司马懿的补给,但也把自己的补给线完全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而且司马懿部还能从西方的凉州获得补给。
懂军事而且谨慎的诸葛亮,绝不会拿蜀国的国运做这样的军事大冒险。
他选择走褒斜道,目的很明显是逼迫司马懿再次决战,取得又一场野战胜利,以提升蜀国的士气,如果司马懿表现不佳,这一战可能打成大型歼灭战。
之所以司马懿能够安然做缩头乌龟,也并非他自己比诸葛亮高明。
魏将郭淮认为蜀军必会争夺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结果郭淮正在抢修营寨的时候,蜀军就到来,被超水平发挥的郭淮击退。
如果郭淮战败,司马懿就不得不出营打野战了,请问面对诸葛亮,他又有多少胜算?
也就是说,五丈原之战,司马懿能拖死诸葛亮压根不是因为他比诸葛亮聪明,只是他的部下郭淮偶然猜破了诸葛亮的战略行动,并且超水平发挥,与司马懿毫无关系。
虽然进取渭河以北的计划失败,但蜀军在渭南于魏军眼皮子底下屯田,收割粮食,司马懿亦毫无办法。如果诸葛亮不病逝,蜀军无疑要在渭南驻留更长时间,使得魏军消耗更多粮草物资和国力。
下面我们开始推演,如果诸葛亮多活20年又会如何?
显然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颇有岳飞和金兀术对决的味道,司马懿也是当世名将,但比起诸葛亮就是逊色一筹,能挡住诸葛亮,但挡得并不漂亮,左支右绌,难免出幺蛾子。
魏国内部稳定,百姓并不愿意响应蜀汉。理论上魏国国力远胜蜀汉,只要魏军没有毁灭性的大败,不至于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但我们不要忘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异族。
雍凉之地本来就是胡汉杂居,难安易动。东汉后期因为朝政混乱,朝廷将河套和上郡(陕北)放弃给了羌胡,并州也被南匈奴渗入。因此,雍凉实际上处于各路胡人势力的全方位包围之中。
如果诸葛亮持续北伐,对魏保持压制并不断取得一些小的战果,胡族势力就会相信蜀汉的实力。魏国的精兵强将会在一次次小败中不断消耗,而蜀人则能从胡人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物资和战马,弥补蜀道艰难转运不易的问题。
此消彼长之下,笔者认为,如果诸葛亮多活20年,司马懿即便能避免毁灭性的惨败,最后随着雍凉地区魏国威望实力的削弱,蜀国终会联合诸胡从四面八方包抄夺下雍凉。
有人又会讨论胡人的危害,但从蜀汉以暴力和恩信将胡人治理得服服帖帖的情况来看,季汉王朝对于异族的管理水平是远胜曹魏和后面的西晋的。如果诸葛亮利用胡人力量夺下雍凉,随后一定会对他们进行限制和管理,不会令胡人肆无忌惮。
假设能夺下雍凉,季汉将打通丝绸之路,获得丝路的收益,在战马数量上也会超过失去了雍凉的曹魏。但以诸葛亮来说,以小攻大,也就能做到这一步。
潼关无论是从东向西还是从西向东进攻,都是天险。金蒙交战时,失去了河北山东的金国仅仅凭着河南和淮北拒关守河,都使得蒙古屡遭挫折。
假设季汉夺取了雍凉,那么可能靠着南匈奴的里应外合,拿下并州(山西)。曹魏因为军事压力增大,在南线采取收缩,可能会放弃当时人口不多的淮南地区。
但就孙吴的战争实力而言,拿下淮南无疑是其极限,攻取易守难攻的襄阳都无法看好——孙吴的军队大多是诸将的世袭部曲,而江东诸将们更愿意攻击山越掠夺人口,扩大自家的产业,并不愿意北伐。
即使失去了雍凉和并州,占有肥沃的华北平原的曹魏仍然将拥有三国中最多的人口,更能凭借太行山、潼关和淮河进行内线防御。而华北的人民已经习惯了曹魏的统治,即便季汉节节胜利,也应当不会出现像岳飞北伐时四十万河北义军那种响应的力量。
著名的曹操传mod姜维传的幻想线中,姜维北伐成功是建立在司马氏灭蜀失败后仍然篡魏,结果魏国余部在河北起兵,与季汉军队呼应前提上的。如果司马懿被诸葛亮击败丢失雍凉,司马氏不可能崛起,曹魏内部也就不可能发生诸如淮南三叛一类的变数。
所以笔者的看法是,如果诸葛丞相多活20年,在有生之年应当能击败司马懿,拿下整个雍凉,乃至并州地区,而孙吴也有可能从曹魏手里夺取淮南。但接下来季汉还能取得什么成果,则取决于继业者的优劣,以及曹魏接下来是否会出现北齐后主高纬那样水平低劣的领袖了。
很多回答忽略了一点:诸葛亮的五伐其实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困扰汉军很久的后勤问题。
所以嗦统一天下倒不能确定,毕竟变数太大,但是诸葛亮的北伐取得相当程度的成功,改变汉魏两国的态势还是很有可能的。
第五次北伐是诸葛亮出兵最多的一次,却反而全程没有受到后勤问题的困扰。
分析历史离不开历史地理学。汉军北伐之所以后勤困难,在于从汉中到祁山—关中一线的各通道都没有水运可以借助,只能走崎岖难行的山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古代陆运相较水运的成本本来就高十倍不止,更别提汉军北伐的路线全程是崎岖难行的山路。
这里提一下汉中北伐关中唯一成功的案例:韩信还定三秦。之所以刘邦出兵时没有受到后勤困扰是由于当时汉中有一个天池大泽,由于天池大泽存在汉中和关中是有水运相连的。
汉水上游的略阳一带在当时有一个巨大的山间湖泊,被称为天池大泽。由于天池大泽储水抬高水道的原因,汉水上游的各个河道,大多通航,水路交通便利。从汉中出发,逆流而上,舟行可以抵达陇西,顺流而下,行船可以一直抵达西楚。
在刘邦出汉中之后二十年武都大地震,地貌改变,天池大泽不存在了,汉中和关中的水运也不存在了。这也是汉军前四次北伐被后勤困扰的原因。
可是这一切伴随着诸葛亮的技术发明被改变了。诸葛亮其人在政治家,军事家之外还是顶级的技术发明家。(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在第五次北伐时大大解决了汉军的后勤问题。木牛流马当然不是小说中神乎其神的无能源自走机器,但仍然是汉军的后勤神器。
木牛其实就是独轮车,这在山区的道路行走上非常有用。第四次北伐时已经派上用场。(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若非李严拉跨,则四伐结果就未可知了(注意:不是没粮也不是运不上)
独轮车直到上世纪在不少偏远山区仍然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独轮车相较于之前只可人力肩挑身背,当然是大大增加了运输量,而且还让人轻松了不少。
而流马则更为关键,流马实际就是一种运输艇,这是诸葛亮为了蜀道专门定制的。
实际上天池大泽消失后不是没有人试图恢复关中汉中的便利联通。汉时就有人疏通褒斜道。褒斜道就得名于褒水和斜水。但是疏通后的褒斜道水路仍然发挥不了作用。这是因为褒斜道的水路属于山间河流,水流湍急,无法行船。(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而流马就是针对这一特殊水路的工具,有了流马,蜀道可以借助水路了。汉军的后勤问题将大大改善。(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这也是为什么五伐诸葛亮改变之前的行军路线,而是走褒斜道进关中的原因。因为可以借助水运了,诸葛亮认为终于可以有直接进攻关中的资本了。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第五次北伐是五次北伐中诸葛亮出兵最多的一次,但全程没有受到后勤困扰的原因。
而且在五丈原诸葛亮军还在当地屯田,在即将收获时因为诸葛亮去世退军而没有发挥作用。不然后勤补给将更好解决。
所以在后勤问题得到大大缓解的情况下,如果诸葛亮的寿命延长,那么司马懿的拖延战术还能否发挥作用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实际上司马懿在五伐时已经几乎没有办法了,唯一寄希望的就是诸葛亮的寿命。这里如果诸葛亮延寿,那么司马懿如何退敌?这一难题将转移回司马懿一方。
其实很多人印象中的诸葛北伐其实受固有印象影响,忽视了诸葛亮五次北伐的不同和进步。
实际上纵观一下五次北伐,诸葛亮的进步是相当不小的:
一伐的时候统领全军之间还略有一些瑕疵,仅仅面对身为前军的张郃部就损失不小(当然也有马谡猪队友的原因),撤军时还有不小的损失。
二伐时撤军的时候可以反杀王双了,汉军自此进退自如,也开启了诸葛亮“反杀狂魔”的标签。需知撤退战是最为复杂的战术形势(科涅夫语)。
三伐的时候可以打爆魏军的地方军了(三伐破郭淮),还占领了二郡,增加了人口还可以威胁凉州。
四伐的时候已经可以在主力会战中战胜魏军主力了(甲首三千,也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唯一一次正面决战)。从战后魏军诸将咸惧的记载和司马懿五伐的表现看,魏军对在正面决战中战胜诸葛亮已经不抱希望了。并且撤退时还杀了魏国仅存的五子良将张郃。也可以说,这一战方才代表了诸葛亮治军的大成。
五伐的时候则到了军队一出魏国天子就忧之,马上派出中央军支援的程度。魏军已经认为必须集中郭淮的地方军+司马懿的关中主力+中央军的支援才可以面对诸葛亮了。而且五伐还大大解决了一直困扰的后勤补给问题。
可以说,诸葛亮北伐实际上每一次都有相当不小的进步,而且局面正在一点点转向有利。哪里是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站在当时来看,如果不开上帝视角,完全没理由认为接下来没有希望,反而认为下一次有更大的战果更有可能。
其实诸葛亮也是被三国演义坑了,小说中因为“天命”问题着重描写了诸葛亮的无力回天,将诸葛亮塑造成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英雄。实际上诸葛亮的北伐哪儿有那么悲情!现实中在他治军大成后他的北伐反而是逐渐有利起来了。
而很多人受既有印象影响,只认为他是一次次碰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鞠躬尽瘁。诸如后勤天险决定了北伐不可能成功,司马懿只要拖死他不出战就好等等都是被这影响了,忽视了五次北伐之间的不同。
第二、魏蜀之间的国力差距问题
很多观点动则言魏蜀之间是九矿打一矿,根本不可能胜利。这是把国力和军力混为一谈了,也是把有完善动员体系的现代的情况和古代混为一谈了。
在古代,没有完善的动员体系,国家的主力往往就是那么几万到十多万人,只要把这支主力歼灭了,古代国家根本没法短期内恢复,往往一个国家就此灭亡或者由盛转衰。
在三国来说,魏国的军制是世兵制,军民分开的,军户世代当兵。这意味着兵源来源是有限的。这才会出现当两代士兵年龄限制世代更替的青黄不接的时候魏国的军力短期内暂时大降的情况。
很多分析动则以国力来谈,断言不可能,实则是认为魏国有像二战苏联一样动员全国为军的能力,仿佛不把魏国的血耗干就不可能胜利。但是这实在是高估了古代王朝了。
波斯的国力是亚历山大的多少倍?然而亚历山大高加米拉战役歼灭几万波斯主力,就一战灭国了。
金朝的国力是蒙古的多少倍?野狐岭一败就束手无策了。
明朝全国人口一个多亿,国力不知道是努尔哈赤的多少倍,然而萨尔浒损兵五万多,就丧失进攻能力了。
实际上,一场决战改变形势才是古代的常态。
当时的曹魏军力主要分为雍凉军区、淮南军区、防备游牧民族的北方一线和中军四大部分。其中雍凉军区、北方一线和淮南都各有任务(分别面对蜀汉、游牧民族和吴国),全国兵力虽多,其实不过是几万中军才可以四处支援。曹睿一朝由于战事频繁,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中军四处支援作为救火队。面对频繁的调动,当时魏国的中军实际上是有些疲惫不堪的。
同时代的吴国大鸿胪张俨就看出来说:“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需要注意的是,五伐相较于前四伐的区别就在于,魏军高层的谋划已经认为光靠司马懿和郭淮的雍凉军区是没法单独对抗诸葛亮的了,所以曹睿才会一听说诸葛亮北伐就立刻又派中军两万支援。(天子忧之,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帝节度)
如果诸葛亮的寿命延长,那么耗不起的一方就将转移为魏国一方。因为魏国是四战之地,中军是需要四处支援的。而有赖于诸葛亮成功的外交谋划,汉军则只用面对魏国一方。
实际中,五伐时诸葛亮还联络了鲜卑和吴国一起发兵,因为诸葛亮死而作罢。现在诸葛亮寿命延长且后勤解决,那么诸葛亮可以与魏国长期相持而魏国一旦其他方向出事(或鲜卑或东吴),魏国的中军支援将变得捉襟见肘。到时按奈不住必须寻求决战的反而是魏国一方,怎能说没有战略决战的机会呢?
而诸葛亮只要能抓住机会赢得一两次战略决战,改变形势是很有可能的。若能得凉州甚至关中,蜀汉的局势就全盘活了,后续天下相争,则胜负犹未可知也。
我的回答是可以。估计听到这个不服的人,人数足以绕地球一圈。
五伐打了个寂寞,曹魏皮毛都没掉一块,再打三十年恐怕季汉自己先撑不住了吧?
麦子一年就长这么多,丞相就算很节省,官僚都很清廉。可是打仗就要多收民众麦子。多收民众麦子,民力就要消耗,人心就会不稳,逐渐北伐就会崩溃。
其实不止现代的人要这样发问,就连当时的人也是这样问的,谯周是蜀地经学大师,当时颇有人望不也站出来质疑,国家本来就如此不堪,还穷兵黩武的北伐去打几倍国力于自己的曹魏,国家还能经营下去么?民众还不造反了!
这些分析和声音真不能说他们错,古代基本是农业国的思维。困在这个思维里去思考诸葛亮北伐的事情基本上是只能得出负面结论的,就算非要找个正面的借口,也就只有一句—以功为守。坐以待毙只会亡得更快。
可是我今天要说的是,用现代经济学的思维来看,诸葛亮北伐手拿把攥,司马懿龟缩防御其实正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
其实古史是有缺陷的,不是专业的人写的专业史,往往用臆想替代史实。
其实史官如果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或身居高位,指挥过战事,往往不知其中运行规律。如果如实记录也就罢了,部分写史的人,还喜欢自己文学二次创作一下,再加上一些个人主观评价,所以常常偏离事情的真相。
三国志这里其实就有这个问题,农业国思维经学专家,看到了一个商业帝国的运行成果,估计是没法搞清楚怎么回事吧。
最简单的一个矛盾点,季汉人民是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么?季汉天天北伐,搜刮民脂民膏。对内残酷镇压,严刑峻法。不到一百万的人口,养了十万的兵,外加四万的官吏,那年代田里产的还是小米和豆子,产量低到感人。这么一个恐怖统治的军政府死了头头,民众居然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突破严酷的禁令,私自街头祭奠,还一祭就千把年,到今天都忘不了人家的好。这么撕裂的一个事实,为啥就不能好好想想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是上面演的戏,魏忠贤的祠堂人没死透就拆得差不多了吧?更何况季汉政府可是明令禁止私祭诸葛亮的,如果不是四川人民魔怔了,那就只能说明季汉帝国找到了不依赖农业税的新的财政来源!
答案就是以蜀锦为代表的新兴手工业,以及直百钱为背后支撑的进出口贸易。
这些近现代都是有研究成果的,东汉末年,董卓开始的烂铸小币行为,直接导致了劣币逐良币的货币大崩溃。汉五铢崩溃之后,整个经济大厦直接崩塌,多数地区基本都开始了依赖粮食,金银等这种硬通货交易的时代。
货币是人类得以社会大分工的前提,因为有了稳定的货币,所有其他工种的从业者都能稳定从事特定行业来赚取作为基本等价物的货币来换取自己的生活所需,反之大家都只能去种地。否则做什么的都不稳定,定价权在粮食所有者手上。
而且实物税调运绝对是一个灾难。有船运还好,没船呢?运食物的人和牲口在路上可能都把东西吃完了,更别说古代的治安还奇差无比,钱的体积小,重量轻,调运的效率绝对不是其他东西可以比拟的。再说了为了换点七七八八的,农民还得背着几十斤豆米进城,各方面的消耗都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曹魏才这么兴军屯,自己养自己。否则都像明军那么要饷,曹家早就破产了。
可以想见,曹魏东吴的国家状态有多糟糕,地方上除了官办军需的部分产业,靠实物结算着勉强支撑,其他从业者估计各个都跑去种地了,经济凋敝,贸易断绝。所以关羽打个襄樊就威震华夏,四方响应了,诸葛出山,陇右四郡一口气投降了三儿,仅剩的一个门口挂一个牌子,你绝了陇道我们就投降。连武侯自己都震惊了,原来你们这么渴望我们的解放,那今后我常来哈。
魏和吴不是没有尽过努力恢复货币,但是劣币逐良币在古代乱世是个死结,因为防伪技术不行。铜钱都长那么一个样,我少加点铜,轻一点,谁看的出来呀。又不是像金银那么贵重,买个菜,给几十个铜板一个一个过秤好像也不太讲究,再说了我掺点铁什么的进去,你不也没法认嘛。除非官方禁绝,大力打击私人铸币。然后对手铸一堆,偷偷运进来……孙十万更狠,自己铸烂币,大泉当千当万不断刷新大伙三观。最后肯定跟法币一样,当柴火烧都嫌弃。
那季汉是怎么稳住直百币值的?一句话推广桑植,手工兴业,官办集市,垄断资源。
这是现代经济学的领域了,稳定币值,靠禁断私铸在乱世是行不通的,因为外面有人给你使绊子,只能在流通领域想办法,官办集市是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说设置官办的集市,规定直百钱只能在这里面使用。来这里的买卖的双方都登记在册,名下得了多少直百钱都记录在案。这样伪币就无效了,得了多少,只能用多少,多出来的部分就是伪币了,会直接犯法坐牢。而且收商业税变得简简单单。至于乡村间的普通交易,以物易物就行了,国家也不管。
可是怎么确保都来这里交易呢?特别是别国的,谁大老远来这买卖东西呀,那就只能垄断资源了。在国内垄断盐铁铜等,在国外就依靠蜀锦为代表的手工业贸易了。而且蜀锦在古代是属于比较长链条的产业链,从种植桑树开始,到锦官城里的手工纺织。大量民众都获得了工作和收入。就算是种田的也能从桑树种植中分到一杯羹。
而国外要交易蜀锦等手工制品,不出点像粮食啊,马啊,金银之类的硬通货是不可能的。于是商业的繁华不止民众的税负大大减少,而且还能从产业链中分到一杯羹,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壮举,我是四川人民,我也得记这样的丞相一辈子,更不用说他执法必严必公,自己不留余财,清廉爱民。
实证就是各地汉末三国的古墓都有出土季汉直百钱,可是大泉当千这类滥发的货币就只有吴国人自己有。魏国更干脆,魏五株钱发行失败之后,直接倒退到以物易物的蛮荒时代了,这里埋一个梗,因为魏国的这种经济模式就是其会被诸葛亮打崩的最重要原因。
魏文帝更是直接下诏希望魏国贵族不要再买蜀锦,给季汉输送弹药,更是强调了蜀锦的质量越来越差了,连游牧民族都不喜欢了。不过自欺欺人的结果恐怕是不太好,无论是蜀锦残骸还是直百钱,魏墓都不断的在出土。
好了,从商业国的角度出发就很好看这个问题了。诸葛亮五伐终于找到了必胜之法。之前寻求战略决战的方法,魏国是绝对不会应的,因为打不过。四伐已经很明显了,司马懿绝对优势兵力对孤悬在外粮道断绝的汉军发动钳形攻势,结果一路败过了卤城北的木门道,甲首三千,玄铠五千领送了。什么概念?西汉武帝时给军队配装玄甲三千领,史书还要专门记录给个特写。武帝时绝对是华夏历史的一个黄金时代,十万骑兵一起奔出边塞这种事情历史上也就只有他搞过。我看到的是无数的黄金在那晃动。以曹魏的经济状况,这种配置的绝对是中军亲兵。
亲兵都那么惨烈了,那些懒得统计的人头要堆叠多少?更别说,后面木门道丢了个车骑将军,曹魏军事官职第二高的二号人物被人射死了,实在是不讲究。有言论说是司马懿故意送的,可是送谁不好,送中央军的代表张同志。司马懿后面还想带队伍么?
侧面的一个实证,五丈原司马懿真的是不敢打了,结果手下几乎就不听他的,逼得他千里请命,让皇帝特使来帮他节制三军。
这还不够惨?其实四伐的时候陇右交代定了,内奸李严都急眼了,跳出来两边骗,演了这么一出。把后主和丞相都搞懵了。
五伐诸葛亮直接在阵前和魏民一起其乐融融的屯田了,搞军民建设,背后是最新科技成果木牛流马以及源源不绝的粮草。
很多人说诸葛亮送司马懿女装是急眼了,求司马懿战略决战。可是回头想想一套女装就能让人家出战么?司马懿是什么人?能在这里犯点低级错误?
那为啥送女装?司马懿四伐时,其急如风的逼近诸葛亮的时候,已经大失格调的忽然一个转向掘营自守了,还被手下嘲讽畏敌如虎。中央军的领导,军事二号人物张合同志还两次发表了不同看法。本来就颜面大失的情况下勉强发动了进攻,然后一口气被人家撵过了卤城。损兵折将就算了,还不听张合同志劝阻,强行命令追击,然后把曹魏军事二号人物送了。
这次五伐再次不敢出战。手下已经公开挑战他的威严了,这时候送女装难道不是搞心态来的么?要的就是他颜面扫地,军心大乱啊。
曹魏收实物税的,几十万大军开在野地那里动弹不得,运税赋,运粮草累死人啊,拼消耗看谁消耗大!如果诸葛亮真的在那里挂机几年,魏明帝绝对要换将,然后就是新的长平之战。
否则不可能选五丈原这种地方的,处于陇右和关中两大军团的夹击中,诸葛亮从这里出山,走远了后方和粮道根本就保不住。诸葛亮一世英名,根本不可能选这种死地出兵,难道赌曹魏跟他战略决战?不可能的!四伐刚被打出心理阴影,司马懿五伐又玩一次?
还有人说为了横绝陇道,至少郭淮是这么想的。也不可能的,看看地图就知道了,两面夹击的态势,横在中间莫不是嫌命长。就算成功了,哪还有余力抽调出机动兵团去横扫陇右?
季汉最差的地方就是人口不行,兵力不足,诸葛亮为了省点兵力,几乎连攻城这个按钮都抠掉了,有这个余力早就统一了。
这就是丞相选五丈原的原因了,背靠秦岭,护住粮道,可进可退。深入魏地可以拉拢魏国子民搞屯田,搞魏国心态。离长安又足够近,中央军不可能不出,左边还随时威胁陇右,让陇右军团一起来陪跑。调动这么大家子人出来搞野炊,一年半载的还好说,三年五年呢?烧完商业的积存,季汉还能烧农业的,还能超发货币换军粮。魏国怎么办?
如果三五年后打个翻版长平之战,魏国一泻千里,让季汉得了陇右。以诸葛亮的少数民族关系处理手段,重开丝绸之路卖卖蜀锦也不是不可以。云南清末的时候,那些土司反抗外国侵略还喊着团结在诸葛亮旗帜之下的口号(阿祖阿公)。羌民一起拉进贸易链条中来,马也有了。
魏国那边又破窗效应被东吴那边爆锤南边。然后有骑兵加成的诸葛八阵再次出征。曹魏不就交代了?
好最后贴例证,其实最好多读《食货志》特别是晋书的食货志,一切问题都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的,打仗打的就是兵马钱粮,而且军队打仗,百分之七八十都在组织,装备和训练上。只有这些工作做足了,自己的兵才能背比别人更重的装备,更快的跑更远的路。才能跑出来战术,才能跑出来合围。
好废话不多说,贴些浅显易懂的例证,其他的建议大伙自己去翻晋书,特别是食货志。
世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之,利公富国。
这是诸葛亮北伐前的魏国状态,具体参考食货志。
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
这里还有个侧面例证,司马懿准备动辽东的时候,大家已经觉得供不起四万大军出征了,注意,跟季汉交手的时候哪一次不是十几二十万的。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我知道这个是张俨的一家之言,但是他的核心思想绝对是对的。诸葛亮率四川一省的部分兵力出击,在魏土内来去自如,曹魏打也不敢打,甚至放任人家在魏土上跟魏民搞联谊,一起种地。就算吴人看不懂这里面的玄妙,感觉是不会错的。魏国越打越穷,不得安宁,那季汉呢?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
我只摘了经济相关的,政治相关的不摘了。与论题不符合。
我知道大家会举吴使向孙权报告的事情来说,但是那是季汉最后的光景了,班台上诸葛亮的老班底是一个都没有了。姜维主外,长期在汉中搞事,也没法兼顾朝野。宫府之争更是已经到了姜维要屯田避货的程度,而且别忘了上一任吴使因为夸奖季汉而获罪,这一任怎么说也不能再夸奖了吧,又不是二愣子。而且也就是这种时候了,即使绵竹失守,各地的军团还想着怎么勤王,如果腐败到那种光景,各地还不造反了,等着后主一个一个去帮司马家劝降?
《居延汉简》记载“帛千九十匹三尺五寸大半寸,值钱三十五万四千二百,每匹三百三十钱,是为中档价格”,而此时一石粮食约为几十钱而已。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这是丞相自己说的。季汉核心区也就四川大半个省加上汉中,夷陵前刘备还总动员打汉中,夷陵后还把刘备的百战兵团烧了个七七八八,光靠这点土地和人口,种田再补到十万人左右的军队规模。可不民贫国虚么。如果再靠收农业税去北伐,四川民众都不起义还有天理么?刘备驾崩前后都反了好几个地方,反而诸葛亮时代频繁北伐以后造反就没了?事出反常必有妖,除了用剪刀差剪吴魏的羊毛来北伐,否则我想不出季汉军队,是怎么隔三差五的丢掉农活,兵精粮足的端着诸葛AK连驽千里迢迢的翻山越岭的去突突曹魏的。
居然还有专业的木械运输大队提供VIP后勤保障服务。丞相五伐还想站定五丈原跟司马懿比看谁先眨眼!我就想这帮人都不做农活的,田地难道不荒的么?丞相是怎么混得【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这种名声的。
只可能是蜀锦的长链条生产链提供了大量城市的工作岗位,以及货币经济带来的社会大分工,促使了人们走出了田间辛苦的劳作,或者从事运输行业参与到贸易和军需物品运输的链条中来。又或者女的前往锦官城纺布,男的走向了职业化的军旅生涯。甚至季汉有可能优先给予军嫂锦官城的工作,让军户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普通农民,促使更多的人踊跃参军。
如果不是社会大分工带来的大量闲散劳动力,武侯去哪变出来这么多人力投到前线去,还不影响农业劳作?
至于蜀锦出土和太平直百,直百五铢等的出土,比比皆是,最远到龟兹,蜀锦出土最有名的就是那个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了。
其实中国搞商业的天赋自古有之,管仲就是集大成者之一,《管子》一书还详细记录了一部分手段。可是搞来搞去,仿佛五胡乱华之后我国封建王朝只剩农业立国这一条出路了。
可悲可叹,孔明其后无人知孔明矣。
幸亏近代我们又重新崛起,否则一段尘封的历史也许没有人再能解读。
————————————————————————————————————————
收集了很多朋友的评论,这里举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图表对不够明确的地方做一些补充。
首先已知一汉铢等于0.673克,五铢大概是3.4克。
《居延汉简》记载“帛千九十匹三尺五寸大半寸,值钱三十五万四千二百,每匹三百三十钱,是为中档价格”,而此时一石粮食约为几十钱而已。
《秦汉经济史(上)》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那就很简单了,假设现在三十钱换一石米。也即钱粮交换比为30X3.4=102克钱能换27斤米。
好,先从最简单的一边开始论证,据考据
魏武帝初兴,实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法令:每亩粟四升,户绢二匹、绵二斤,余皆不得擅兴。晋武帝(265~290在位)统一后,于280年颁布《占田令》,规定:丁男(十六至六十岁)按五十亩缴田租,丁女按二十亩缴田租。如户主为次丁男(十三至十五岁,六十一至六十五岁)按二十五亩缴租,为次丁女的不缴租。五十亩,收租税四斛,即每亩八升。除田租外,还要缴纳户调,丁男作户主的,每年缴绢三匹、绵三斤;户主是女的或次丁男的,户调折半交纳。
因为没有这个时期的田亩数据,我们按照相隔不远的晋武帝的制度来考据,因为他按户收钱的。我们知道曹魏的户数啊!
《通典》记载魏国有66万户,人口443万。
全部按照丁男户算,财政税收应为50X4X27X0.01X660000=35640000斤粮食(曹魏是每亩四升),绢棉不算先了,搞得太复杂,大家都乱了。
好下面看一个税收体系表。
古代的税收是逐级递交转运的。现在为了简化模型,暂时不考虑各级的常平仓问题,假设全部资源上交中央。那么曹魏总共占有九个州,我就算你一个州平均6个郡吧,一个郡下面8个县吧。
请打开导航,选择你附近的县份。基本上都平均50公里以上吧?偏远一点的,100多公里的大把。市区去省府更加了,平均都在几百公里。我现在取平均的,县到郡75公里。郡到州大概200公里,州到中央算你500公里,你交一次税相当于把35640000斤粮食运送9X6X8X75+9X6X200+9X500=32400+10800+4500=47700公里!!!就算算上各级县,郡,州留存的库数,除以一半,那也是17820000斤!而且运输成本是老百姓承担,我中央定的这个税,是我要收到我手上的数目。对你没看错,运输耗损要老百姓负责。
如果是收货币呢?35640000斤粮食=35640000/27X102=134640000克=269280斤钱,如果算上留存的库数仅134640斤钱。运粮怎么样都是千万级别的大项目,就算实际中有部分运输靠河可以采用水运,但是那也是部分郡级及以上的运输,县级运输基本还是要靠人力走陆运。而且我运几千万斤粮食和运十几万斤钱,消耗量不可同日而语。
好现在季汉的直百币铜重是汉五铢的四倍,币值是100倍。用直百币运是什么效率?35640000斤粮食=35640000/27/100X102X4=5385600克=10771.2斤,算上留存库数,大概是5385.6斤。
懂了吧?曹魏想跟季汉拼消耗?开玩笑吧?!
————————————————————————————————————————
这个问题要回答,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粮从哪来,第二是谁来运输。
前面已经假设过了,30钱一石粮食。假设我现在提高到60钱一石粮食,你猜猜那些权贵,大商人会疯狂到什么程度?
来请出我们的《资本论》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如果你是大商人,你是季汉或者吴魏权贵,你看到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你会管走私的风险么?你只会思考怎么提高你的利润吧?那怎么样才能提高你的利润呢?还不明显么?缩短你的运输距离啊!于是你祭出了你的杀手锏!商屯!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三国到底有多少人口!《三国志》记载的蜀汉有28万户,人口94万;东吴有53万户,总人口230万。《通典》记载魏国有66万户,人口443万。那么加起来,整个三国时期的人口也不过767万。
可是这里要注意《晋书》记载280年灭吴后,全国有245万户,人口1616万人。
好家伙晋朝一统的时候,人口突然翻了一倍。这是外星物种入侵么?如果不是,只能说明,可恶的士大夫地主阶级隐藏了大量的人口,而且晋朝是不可能把所有的隐藏人口都查出来的!也就是说,隐藏的人口往往就是三国政府所掌握的人口总数的2-3倍!
但是曹魏的税收来源只能是来源于自己掌握的66万户,人口443万。
那好办了!大家都懂,曹操征汉中回去以后,把汉中的民众搬空了,田地全荒。关中和陇右靠近季汉的部分也搬空了,比如武都,阴平。好嘛,地全空出来了,请开始你们的表演。
到汉武帝后期全国才统一行大亩《盐铁论"未通》。战国、秦汉六尺为步。汉尺约合今23.2厘米。则汉代一大亩为(6×0.232)2×240=465.0393平方米。今一市亩则为666.67平方米。
仅现在汉中一个市就有212374X10000/465=4567182.8汉亩的土地。如果全部开发,按照魏国税制可以供应4567182.8X4X27X0.01=4932557.42斤粮食,按照晋朝税制可以供应9865114.84斤粮食。为什么这么估算?因为国家这样收税,老百姓还没直接饿死,说明这个供应力度有一定的可行性!当然晋朝那个不能这样算的,因为他是户税,不是曹魏的地税,实际不会这么高,真这么收应该要死人的,曹魏同理。
但是季汉的商屯不一样。
这里的粮价是其他地方的两倍。只要佃户饿不死就行,根本不会像普通农户那样要留出家里的吃穿用,存粮,存种子什么的。我是佃户,是劳动力!我只身来这里打工种田,卖了粮食赚了钱,农闲时带回老家,或者直接寄回老家都可以!我能买一倍的粮食!一家老小在老家直接飞升成为小康家庭!
而商人雇了佃户,赚到了平时的一倍60钱,只需要付佃户30钱或者20钱就行了!自己纯赚30-40钱!而那些地主呢?总收益才30钱,佃户可能分到10钱么?地主自己的收益也才20钱左右!你是佃户你跟着商人跑?还是地主跑?更何况那些大商人往往自己就是某某大官,当朝权贵!
这还仅仅只计算了汉中的情况!就能供应千万斤级别的粮食!其他地方呢?周边那些相邻的魏土呢?武都阴平的空地呢?权贵雇佃户在那里种田,然后走私进来不好么?如果季汉出3倍价格收购呢?天!那些掌握着比三国政府更多人口的地主们,还不来这里搞钱?
而我季汉只需要超发货币,就什么都有了。而且一切的交易都在我的官市或者军市中发生,我还能直接收税。运输税也好,商业税也罢。我商屯户那里收个20抽3或者5钱,商人那里收个40抽5或者10钱。谁会有意见?
资本为了利润可以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
所以要多读资本论啊!!!日俄战争时,日本工人没日没夜的挖煤,结果卖给了正在开往他们本土,准备炮轰他们的俄国舰队!钱真是一个坏东西!
这里必须要明确!所有这些人口,都是隐藏人口!因为官方人口,都是挂户籍的!没有官方命令不能随意迁出的!所以季汉本身的94万人口,一个没动,该干啥,干啥!
好!同理,假设你当兵能领一份军饷,打赢了除了战利品还有奖励。然后你老婆还能进入锦官城工作,织锦拿到报酬。天,你还愿意去给地主当佃户?又不是自己的田地!我肯定跑了!加入季汉军方。运输只要给够钱,或者要求商人必须出人力运到五丈原前线我才给钱,佃户们大量投身运输还有问题么?这些都跟季汉的94万纳税户口没关系,都是隐藏人口提供的,所以北伐能影响农业生产么?只会促进吧?这里面收益那么大,民夫和商农的劳动积极性是佃户可以比的么?而且这一部分你之前也收不到啊!都进入地主自己腰包了!
所以这里提供的军粮都是来自于之前隐藏的部分。属于季汉那94万农业人口税收体系以外的,额外的收入!!!
94万的原本农业户口自身还可以种植桑树,提供蚕丝给政府换取好价钱!是不是也是非常开心?!
这里唯一不高兴的是谁?士族地主啊!佃户都跟人家小姨子跑了,你不得下血本加钱留人?你如果加到20钱,你得的都没有佃户的多,你乐意?加到30钱你都可以破产了!而且商户的崛起,自己进一步政治经济双边缘化。所以我是季汉的士族地主,我能不跟他拼命么?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季汉的百姓冒着杀头危险也要上街给丞相烧香的原因,而且一烧一千多年。这也就是为什么四川当地的士族地主们对季汉政府那么不感冒,天天想着曹魏来解放他们!
好这就能解释季汉灭亡时候的光景了!主力军们忠诚的要命,三大边军的姜维北伐军听说投降了,气得拿刀砍石头!后面还想拉拢钟会造反!东边军团的罗宪刷东吴人头直到后主投降命令传到。他本可以卖个更好的价钱给东吴。南中军团霍弋积极组织准备北援,后面又积极备战,拒不投降,直到后主平安幸福的消息传来,才开城。
当朝权贵也意志坚定。坚推诸葛瞻帅禁卫军出城迎敌。北地王自焚的例子虽然极端,但是也可以看出端倪。
但是同时带路党也遍地,士族地主们纷纷开门迎接曹魏解放。还提供粮食给邓艾,否则坚壁清野,邓艾那点人,野战是猛,可是打算爬谁家的城头?朝堂上的谯周等人,虽然职务不重要,但是嘲讽和忽悠全部拉满。
这才能解释问题,只是套腐败啊,各地方性派系的内部斗争啊这种宽泛的原因,是没法解释清楚的。更何况古今大家都习惯性的,直接把锅扣死太监头上。
———————————————————————————————————————
官市作为一个记账终端,不一定只有成都才有啊。我说的官市只不过是官方设立的一个有官方监察的交易点,账本也是可以带着走的,定期去成都对账就行了。比如军队就是一个流动官市,我军队的军需官买了多少粮,花了多少币,我会记录的,然后回成都对账就行了。我官方的所有采购行为都能记账然后回成都对账,所以季汉的官市不会只有一个的,我在汉中设立一个也没问题。
铜币作为一种古来有之的货币,其使用是有惯性的。就像金属货币切换纸币,纸币切换电子货币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谁会去信纸上的记录呢?大家更愿意去相信拿在手中的金属货币啊。所以季汉也不能免俗。不可能几十年就提前跑步进入电子货币时代。虽然纸质记账的底层逻辑跟电子货币有点像。
这个东西还可以推理的更加远一些。有点像期货合同的二三级交易市场。如果在吴国和曹魏的黑市上发生直百币交易的事情,那也是有可能的。当然吴魏肯定会官方禁止这类交易。如果黑市上发生交易,卖出方可以派一个季汉和自己都认可的中间人带着买方的使者,持盖有自己印信的书函前往成都更改记录。事实上在成都的交易,有很多应该也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毕竟很多大佬,甚至他们的代理人都不一定天天有空往成都跑。
印信作为一种直到今天都没淘汰,使用了几千年的防伪手段应该还是值得信赖的。
————————————————————————————————————————
先更新那么多后面再补。
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和五伐的过程论证放在这里,欢迎指正。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毛文龙可以嚣张跋扈,屡战屡败,瞎几把吹,只要他在敌后能牵制后金,
袁崇焕可以不要监军巡抚节制,可以辽事一言而决,一年领几百万军饷钱粮,只要他能控制那帮狗日的辽西军阀,不让后金破山海关是明庭的底线。
辽事败坏的大锅在于辽西军阀卖国卖友军,几十万明军死在辽东,只有关宁军转进如风。
袁崇焕可以杀毛文龙,只要他能控制东江军配合他在辽西的筑城,在他指挥下东江军能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但是毛文龙死后东江军内斗崩溃,旅顺被攻破,三顺王投清送上重炮水师。
督师平辽平到京城了,烧的不是你家房子,死的不是你家亲戚,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1个人干6小时的活,原本4个人就能24小时轮换
现在1个人干18小时,顶了2个人
然后领导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另外两个人)干
你不死谁死?
工贼不杀天理难容好吗
续书又不是原著,我就顺便分析一下
第九十七回 次日,薛姨妈回家将这边的话细细的告诉了宝钗,还说:“我已经应承了。”宝钗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
但是,这个并不是宝钗知道和宝玉婚事的时间,而是宝钗知道和宝玉婚事将会怎么操办的时间,这种骗婚的婚事操办方法,宝钗肯定不愿意,但是已经没有她说话的余地了,
宝钗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和宝玉的婚事呢,第八十五回就知道了
这里贾母问道:“正是。你们去看薛姨妈说起这事没有?”王夫人道:“本来就要去看的,因凤丫头为巧姐儿病着,耽搁了两天,今日才去的。这事我们都告诉了,姨妈倒也十分愿意,只说蟠儿这时侯不在家,目今他父亲没了,只得和他商量商量再办。”贾母道:“这也是情理的话。既这么样,大家先别提起,等姨太太那边商量定了再说。”
……
那黛玉留神一看,独不见宝钗,便问道:“宝姐姐可好么?为什么不过来?”薛姨妈道:“他原该来的,只因无人看家,所以不来。”黛玉红着脸微笑道:“姨妈那里又添了大嫂子,怎么倒用宝姐姐看起家来?大约是他怕人多热闹,懒待来罢。我倒怪想他的。”薛姨妈笑道:“难得你惦记他。他也常想你们姊妹们,过一天我叫他来,大家叙叙。”
既然薛姨妈愿意,不可能不告诉宝钗,从来就没有寡妇私自答应女儿婚事,对女儿根本不说一声的道理,所以在林妹妹这个生日的时候,薛宝钗已经知道自己和宝玉的婚事了。
宝钗为啥不来,不好意思见宝玉,因为她已经是要许婚的人了,更不知道怎么面对林黛玉,
然后这一回,正好在宴会上收到薛蟠被判罪的消息,
这下就算宝钗有犹豫,薛家已经彻底完了,夏金桂这个泼妇,也没留下薛蟠一点点骨血,薛蟠被流放,她肯定带着嫁妆回娘家,然后逼和离,一个被流放的罪犯,也不可能执掌族里的事情了,
宝钗嫁给宝玉是唯一的选择,薛姨妈老了还有依靠,和王夫人姐妹作伴,如果嫁给别人是很难把母亲接过来奉养的。
宝钗唯一的牵挂就是母亲,就算嫁给宝玉没什么好结果,但只能跳进去,
第八十七回 她写了一封书信给黛玉,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宝钗对黛玉是歉疚的,如果她有更好的选择,她也不会嫁宝玉,但现在她更没有选择,
唯一能做的,是写一封言辞真挚的书信给林妹妹,盼望林黛玉知道真相的一日,还记得这封书信,不要怨恨自己,
(为啥我着重提这个,因为我觉得宝钗的书信,和黛玉的回歌都太有文采了,尤其是那一句“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语义双关,不是高鹗能写的出来的,应该是曹公的原文,
就像某个评价说的,你看宝玉见北静王,高鹗写的跟老大爷串门一样,再看宝玉贾兰贾环第九十四回做海棠诗做的什么烂诗,因为高鹗根本没那个文采。
宝钗说“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这意思再明确也没有,宝钗为什么说何去何从,因为她知道婚事了,你让我何去何从,你让我能怎么样呢?
“失我故欢”指的是林黛玉,这件婚事一揭露,林黛玉永远不可能成为她的朋友了。所以“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宝钗告诉林妹妹,和你的友谊破裂,将是我的永伤。
然而黛玉根本不知道宝钗是什么意思,做了四阙曲子回歌,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这句太绝了,焉字双关,一个意思是你和我的心啊相投,一个意思是你和我的心啊怎么能相投。
最后一句,“素心如何天上月!”简直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一个性质,写出诗人宁为玉碎的高迈。你看高鹗笔下黛玉的哭啼啼哪有这种风流态度?宝钗书信这种古人高士的楚辞味道也不是他能写出来的)
所以第八十五回就知道的婚事,知道自己只能瞒着生平最欣赏的林妹妹,你说她九十七回被加个骗婚还能有什么心理波澜?都麻木了。
千红一哭,只剩麻木。
(注:如果这封书信和回歌是曹公真笔,曹雪芹的剧情,确实有是宝钗知道婚事后,和黛玉的寄信对答,但是贾母那么疼爱黛玉,撮合宝黛的态度不可能立即变化,只可能是上面有变动,林黛玉可能另许他人,贾家没办法推辞,
而林黛玉最后一句 素心如何天上月,可能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呐喊,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人生如轻尘,幻想置身天上人间,这简直是决绝的离世之意,说是死前绝笔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