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政权在各时期的政策制定和统治目标及与清朝异同
新兴的奴隶制的金国在奴隶主贵族粘罕(即完颜宗翰)的领导下,采取所谓“中外一统”的战略,积极发动侵宋战争,以攫取利益。
从金国1125年10月发动宋金战争开始,到兀术渡江的1129年10月,已经有四年了,自南宋朝廷建立后,侵宋战争已经是第三次了。
首先应该明白金国为什么要南侵南宋。金国在灭亡北宋后,因为在侵略两河时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并没有选择直接治理,而是采取了建立傀儡政权的形势,拥立张邦昌作伪楚皇帝。
因此,金国对两河以外的土地,采取设立臣服的傀儡政权的方式来间接统治。这其实是华夷体系的变体,只不过华夷倒置了,女真为主,汉为属。
那么,在南宋建立以后,金国的政策转向何方呢?
首先,南宋政权是一个继承了腐朽落后的北宋王朝的地主阶级政权,这个政权摆脱不了历史的继承性,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不能改弦易辙,只能苟延残喘,这样就给了金人灭亡赵宋,另立傀儡政权的自信。
南宋政权在初立的几个月内,在朝中主战派尚有一定权力的条件下,下达了联络两河义军,积极进取的命令。这不仅不符合金国“中外一统”的战略,对金国直接统治两河地区也很不利。因此,在南宋政权建立之后,金国一方面扫荡两河义军,一方面积极准备侵宋,其目的之一在于掠夺人口财物,之二在于摧毁赵宋政权,另立傀儡。
金国的这种战略目标,与清入关的既定战略是很不相同的。清入关时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多尔衮,在入关时力排众议,将清所有人口一个不留,全部迁入关内,换句话说,把国家搬入了关内,以此来确定其征服中国的决心。而多尔衮在入关后急不可耐地实施剃发易服政策,并在反对声音出现后放言:“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其蚕食中国领土之野心跃然纸上。而在其摧毁大顺、弘光两个政权后,又急不可耐地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可见两点:一,剃发易服是清既定国策,是表明国民是否臣服的标志,二 ,清入关的目的就是占据领土,而且能占多少就是多少。这与1644的清是一个高度封建化的政权是分不开的。而金国则急匆匆地将统治区的人口、财物搬往上京,以清的行为为准绳来参考,多少可以说明金国志不在中原,只要中原政权能够臣服就够了。
二、影响金政权行动的因素
须知粘罕的野心是很大的。一方面,他代表女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拼命发动战争,以掠夺人口、财物,另一方面,他掌握重兵,在金国政府中有很强的话语权。这两点综合来看,可知战争规模越是扩大,胜利次数越多,就越对他有利。只要南宋朝廷没有被摧毁,那他就会不断发动战争,只要战争能够取得胜利,那他就会不断将战争推进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改变金国既定目标的一定是外力,是人民的战斗,是人民挽救了赵宋朝廷。
且不论在金国前两次进攻中被彻底扫荡、被南宋朝廷彻底抛弃的以五马山寨为代表的两河义军。就在完颜兀术第一次独立领军,带着军队气势汹汹地南渡长江,以为可以抓住赵构,彻底摧毁南方政权时,江南义军的斗争给了他当头一棒。
在金人南侵过程中,淮南、陕洛义军也在敌后战场打击敌人,支援南宋。
金国在江南烧杀抢掠,根本没做统治领土的打算。兀术在南方赚得盆满钵满,正事却没做成——竟然连赵构这个乌龟王八蛋都没有抓住!!!这真是历史的讽刺。他的十万大军带着财物撤退时却被韩世忠八千水军狙击在长江上长达四十八天,真可谓“出师便遇真敌手,不敢觊南望北愁”!
在这种局势下的金兀术,谈何继续南进呢?金人用兵,多在秋冬出兵,初春便撤回,以北人惧天气炎热之故。
综上,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金人的目标不在征服全中国,而他们的软硬实力都没有清强,运气又没有清好,当然就不能够继续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