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只能说认可个屁吧。
1、北方普通百姓(这种思维也包括南方百姓)
生活在中国北方的老百姓(长江以北也包括生活在所谓的燕云十六州的人民)根本没有人搭理所谓的宋朝是谁或者他们归属那个皇帝管辖。
生活在北方燕云十六州的汉人没有一点民族意识概念,
当然宋人也是没有一点民族意识概念。
因为当时的时代,压根就没有现代这民族概念。
“燕人自古忠直者鲜,辽兵至则从辽,宋人至则 从宋,本朝至则从本朝,其俗诡随,有自来矣。虽屡经迁变而未尝残破者,凡以此也。”——《金史》金世宗。
(马扩,北方汉人,武将,武举人出身,北宋末年1120年曾跟谁父亲做为使臣促成宋金海上之盟,建炎二年(1128年)入五马山寨(今河北赞皇境内),马扩被举为河东、河北各路义军的首领。兵败后逃到南宋,后为官,秦桧时期辞官。)
南宋使臣楼钥出使金朝时,
留心到金朝的汉人接待依旧使用半金宋的礼节,但是由于金国的官话是燕京口音,所以中原口音有一点燕山口音的影子,
仅仅是这就引发了宋使的悲伤:承应人各与少香茶红果子,或跪,或喏,跪者北礼,喏者犹是中原礼数,语音亦有微带燕音者,尤使人伤叹。
南宋使臣程卓在《使金录》里提到:“打者,犹战也”,意思是表达战斗的意思,南人一般是言“战”,但是女真人一般是言“打”,
这种细微差异,都是南北文化交流冲突的体现。
北方汉人使用用木杆穿透白狗身体,以此消灾祛病,而这是女真萨满风俗,这也令宋使胆战心惊。
当然最刺激衣冠上国的使者的,是曾经本国属民的衣冠胡化。
“虏中多掠燕、蓟之人,杂居番界,皆削顶垂发,以从其(契丹)俗。唯中衫稍异,以别番汉耳 ”。——这是南宋使臣对所谓的燕云十六州里的汉人描写。
南宋使臣范成大在路过东京开封府的时候,他感叹:“民亦久习胡俗,态度嗜好,与之俱化,最甚者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
这让我想起,明朝朝廷怎样对待辽人:辽人皆贼也。
这当然导致大批辽国汉儿对北宋寒心,最后当然要加入了灭宋队伍。
真正对南宋朝还怀有特殊情感的仅仅是个别的遗老遗少而已,
很多辽国汉人士大夫已经心向辽朝了。
这样的回应,无疑狠狠的还击了北宋的认同绑架。
对于文人士大夫来说,
金朝开科举,
文人士大夫自然就获得了科举升迁的途径,
于是也成为了金朝朝廷政权的维护者。
宋朝诗文中,燕民痛骂安禄山的胡化和石敬瑭的献土,很大程度出自宋朝人自己的一厢情愿的揣测而已。
一些宋朝人写的历史记载,例如《北行日录》《揽辔集》等等,
在这些所有记载里,都没有体现出金朝统治下大多数汉人心向南宋,或者渴望南宋北上收复失地,顶多只有抱怨之语。
古代最普通的百姓绝大多数人数文盲,在宋朝很多人连个名字都没有,一些人只有姓氏而无名字。
他们对谁向他们征税和劳役都无所谓,
唯一要求就是税赋、劳役不要太沉重,
统治者不要太苛政,
老百姓能活下去就可以。
至于是宋朝还是辽朝,还是金朝,还是元朝都无所谓。
所谓天下是谁的跟他们没有一毛钱关系。
谁得天下他们都要纳税,服劳役。
所谓南宋灭亡时,十万百姓崖山赴死都是胡扯八道的事。
实际投海的也就是百十号人而已,
主要是陆秀夫这样的王公大臣们。
《宋史》记载:
十六年正月壬戌,张弘范兵至崖山。庚午,李恒兵亦来会。世杰以舟师碇海中,棋结巨舰千余艘,中舻外舳,贯以大索,四周起楼棚如城堞,居昺其中。大军攻之,舰坚不动。又以舟载茅,沃以膏脂,乘风纵火焚之。舰皆涂泥,缚长木以拒火舟,火不能爇。
二月戊寅朔,世杰部将陈宝降。己卯,都统张达以夜袭大军营,亡失甚众。癸未,有黑气出山西。李恒乘早潮退攻其北,世杰以淮兵殊死战。至午潮上,张弘范攻其南,南北受敌,兵士皆疲不能战。俄有一舟樯旗仆,诸舟之樯旗遂皆仆。世杰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军。诸军溃,翟国秀及团练使刘俊等解甲降。大军至中军,会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所谓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这完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春秋笔法。
事实是,忽必烈在征服日本的过程中失败以后,
开始征服宋朝,
当时忽必烈的政策是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当时绝大多数南宋地区都是望风而降,积极归顺。
实际是抵抗甚微而已。
清朝灭掉明朝也是这样,
明朝百姓根本不当回事,
十几万清军依靠投降的明军就拿下人口近一亿左右的明朝天下。
例如清军占领南京以后,嘉定也曾“结彩于路,出城迎之,竞相用黄纸书“大清顺民”四字揭于门,旋缄邑篆并册籍上于郡”。
谁管你那啥朱家明朝的生死啊。
中国古代只有天下没有国家。
天下就是皇帝老子的,
谁坐都跟百姓没有一毛钱关系。
所以,
别拿今天的现代国家观念来衡量古代历史。
那是有巨大区别的。
2、读书人
以南宋举例子。
生活在南宋的读书人士大夫们认可北方(包括燕云十六州)归属于谁,
当然是归属宋朝(南宋)了。
一些人还念念不忘。
哪么生活在北方的读书人呢?
让我们看看生活在金朝时期的读书人是怎么看的?
金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的朝代,
因为人家自认代表正统,代表中国,所以要有所为。
惊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金朝时期,在学术思想方面,赵秉文(金朝大儒)被称为“儒之正理之主”,他批评汉以来的传注之学,充分肯定周濂溪、二程(程颢、程颐)建立的北宋理学。
在政治思想方面,赵秉文认为王室与列国、华与夷、中国与四境的关系都是可变的;认为有公天下之心的都称“汉”,认为社稷与民相比,民贵而社稷轻,反对唐开元末“祸始于妃后,成于宦竖,终于藩镇”的提法,认为祸害的根源在“明皇”。
“独周、程夫子,绍千古之绝学,发前圣之神奥”,“此前贤之所未到。”——《遗山先生文集·卷18·》。
并且将佛教、道家与理学思想融合一体,以卫道统名于金。
李纯甫(金朝大儒)著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其思想先是由儒教转向道教、最后转向佛教,“号中国心学,西方文教”。 他说:“学至于佛则无所学”,以为宋伊川诸儒“皆窃吾佛书”。
为了达到以佛为主的儒、道、佛三教合一,大胆地向两宋理学开战 。 ——中国文明史编辑部编,《中国文明史·宋辽金时期·金代·〈第五章·文教事业的发展〉》,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第1865页-第1883页.
王若虚(金朝大儒)认为统一中国要讲“曲直之理”。
王若虚认为欧阳修不讲曲直的统一,是“曲媚本朝,妄饰主阙”。
王若虚认为国之存亡可付之天数,但不能以守忠节犯食人之罪,并且赞许司马光对传统正闰观的批评,“正闰之说,吾从司马公” 。
这是生活在金朝的北方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
他们认为金朝才是代表中华正统性,
而南宋那不过是南蛮而已。
金朝对自己代表中原文化的正统性非常有信心。
金朝经常对南宋称为南蛮。
你说北方读书人认可南宋吗?
另外,元朝以后,
元朝把南宋地区的现在的汉人称为南人,生活在北方(金朝)现在的汉人称为汉人。
当时南宋皇帝们秉持着前辈宋真宗自导自演天书封禅的壮举意志,
南宋士大夫也高扬着“华夷之辨”澎湃气势。
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嘴战,
这实际是贯穿南北宋整个时期的闹剧。
可想而知当时南宋和金朝谁也不服谁。
最后在元朝建立以后,
元朝修史时谁是当时的正统性代表双方继续争执不下。
一派认为南宋是正统,一大堆理由,
一派认为金朝才是正统,一大堆理由,
好像都很有道理,
最后元朝朝廷决定搁置争议,
也不用争了,
都按照正史来编撰。
让南北宋,金朝,辽朝,三朝分别独立编撰正史,
于是便创纪录的同时编写了《辽史》、《金史》和《宋史》三部正史,
之后这三部史书也皆被列入中国历朝历代里正史,也就是今天的二十四史。
所以,不能以现代观点来衡量古代历史很重要。
认!可认着认着也就不认了,再不认下去,也就认不得了。
台湾问题,不能一代一代得拖下去。
如果说燕云十六州的人民不认可宋,恐怕就没有人认可宋了。
宋朝哪次北伐燕云十六州的人民没有去迎接宋军?
咱们就不说宋朝前期的那两次北伐了。那个时候燕云十六州的人民积极配合宋军,不仅当向导,还到处击杀契丹官吏军队。
咱们就说辽朝末年,要不是燕云十六州的人民各种联络宋朝,为宋朝提供各种辽国和金国作战的情报,并且积极穿针引线引导宋金结盟。恐怕这燕云十六州宋朝连个毛都捞不到。
在宋辽最后一场大战,幽州城巷战中,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为了能帮助宋军,积极为宋军指明城内情况,并且积极协助宋军行动。
甚至,在宋军被辽军打的大败要溃败的时候,为了能让宋军重新振作起来,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拆除了幽州护城河上的吊桥,为了就是能让宋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宋军宁可淹死在幽州的护城河里,也不愿意回身与辽军血战。
对了,这个攻打幽州避实击虚的计策还是辽朝降将郭药师提出来的。结果因为宋军战斗力太弱,愣是没实现。
燕云十六州的人民对宋朝可以说是仁至义尽。相反,倒是宋朝一次又一次把燕云十六州的人民给卖了。
赵光义打幽州
战争经过如下
当时,30万宋军集结完毕,向 幽州城发起了猛攻,幽州守军快要被打得崩溃,如果不是韩德让指挥出色,幽州就得被宋军攻下了。
幽州作为辽国的南京,战略地位自然重要,面对宋军压境,首先就派出了三路兵马快速增援幽州。
宋太宗正在幽州城下指挥得来劲,各种攻城炮具都用上了,把辽军打得龟缩城中不敢探头。现在,听说辽国援兵到了,宋太宗就更来劲了,就决定先不打幽州,大军立即开拔去打辽国援军。
虽然辽国援军到了,而且还是三路,但总兵力不过10万,自然不是宋朝禁军的对手。辽军从没见过中原王朝这么多兵马,攻势太猛,抵挡不住,纷纷向北逃窜。
三支救援幽州的辽国援军败退,一直逃到白马岭,幸好耶律斜轸率领的第四支援军赶到,救下了败退的辽军。
耶律斜轸是一代名将,头脑比较冷静,就避开了宋军锋芒,突然在后方奇袭宋军,暂时遏制住了宋军攻势,并在距幽州城仅20里的清河沿线布防,与宋军隔河对峙。
宋太宗虽然没有一举歼灭四支援军,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就留少量兵马与辽军对峙,大部队回去继续攻打幽州。
不得不说,耶律斜轸的出现,是一场及时雨,至少给了幽州城内的韩德让坚守的信心。虽然宋军攻城战术很专业,如登云梯、挖地道、垒土山等,其攻势都被深谙兵法的韩德让一一化解。
城内的辽军拼死抵抗,城外的援军又被30万宋军层层阻隔,根本就靠不近幽州。随着时间的推移,援军开始失去了耐心,甚至有的向宋军投降,如辽国的铁林军一部及渤海军降宋,渤海军投降宋朝,不意外,他们本身就是辽国的少数民族,忠诚度小情有可原;但是,铁林军是辽国最精锐的重装骑兵,竟然也会投降。由此可见,辽国人是有多么绝望。
幽州城里的辽人投降,但是守城的确实汉人。
再看辽亡时候。
乌克兰人认可罗斯联邦共和国吗?幽云十六州就是中国的乌克兰啊,所以,朱元璋和朱棣功不可没。
当然是认可的
蒙古大汗对彻底占领宋的意愿似乎不是特别强烈,能收钱就行
但燕云人民可是一定要收复南宋的
当金军南下侵宋占领燕云后,继而攻至河东内地时,之前被北宋安置到河东内地的十万余燕云汉人,因为平时经常受到北宋的欺凌和歧视,早就想反宋。当金军攻至河东,金军还没来得及攻城,城内的燕云汉人就率先逮捕了城内企图抵抗金军的北宋守将,主动打开城门向金军投降,争当内应带路党,甘做金国的灭宋先锋。朔、武、代等州都是以这种方式投降的。
“初,宣抚司招燕、云之民,置之内地,如义胜军等,皆山后汉儿也,实勇悍可用。其在河东者约十万馀人,官给钱米,虽诸司不许支用者亦听之。久之,仓廪不足,以饥而怒,官军又辄骂辱,其心益贰,俟衅且发。至是金人南侵朔、武之境,朔州守将孙翊者,勇而忠,出与之战,未决,汉儿开门献于金。至武州,汉儿亦为内应,遂失朔、武。长驱至代州,守将李嗣本率兵拒守,汉儿又擒嗣本以降,遂破代州。及至忻州,州守贺权开门张乐以迓之。宗翰大喜,下令兵不入城。”
——《续资治通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当北宋花重金从金国手中收复燕云大片领土后,并没有在燕云实行仁政,而是在燕云地区地区刮地三尺,搜刮民脂民膏,并纵兵劫掠,逼得燕云土著穷困到人吃人,尽失燕云汉人之心。
辽国统治期间燕云地区四百文钱就能买盐一百二十斤,而大送统治燕云后,大送官员为了榨取民财,居然把燕云地区的盐价提高到每斤盐售卖二百八十文钱,又放纵宋军侵夺燕云土著的田地和民宅。当燕云本地土著请求大宋官员约束宋军军纪时,大宋官员只是坐视而已。这可是宋朝自己的史书《三朝北盟会编》有记载的
而同时大宋官员们却借官方盐引给自己手下的那帮亲旧们,让亲旧们一起来燕云赚大钱发财,数钱都数到手抽筋“乃引其亲旧,密借官引,令兴贩牟利,上下通同。”而攀附上了到燕地做官的大宋官员,来到燕云地区刮地皮的那群大宋官员的亲旧里随便几个小人物不需要本钱就在燕云地区赚到了万缗“皆本空手而来,致此丰富,有至钜万者”,此后赌博的时候都是豪掷一二千缗。
至于燕云本地土著居民们穷困到人吃人的情况,大宋官员们才不关心呢。
大送通过暴政把燕云地区压榨的民不聊生,民心尽失。在大送统治期间燕云汉人的处境是“燕山(今北京)大饥,父母食其子,至有肩死尸插纸于市,售以为食”——《三朝北盟会编》
燕云汉人都被暴送逼到了这个份上,活得还不如契丹人统治时期,对于此时的燕云汉人来说还不如让金国来统治自己。就算金军不打回来,燕云汉人迟早也会为了活命,而起义反抗暴宋。
不知道的还以为大送是到了敌国领土内搞三光政策。最后金军打回来后,燕云百姓居然是喜迎大金王师来把他们从暴宋手里解放出来。
“金人已得燕,则盐法尽仍旧,常胜军屋业田土尽给前主,燕人归心焉”
赵宋视燕云汉人如猪狗,燕云汉人当然不可能认可赵宋。跟当时的其他燕云汉人相比,郭药师已经算是大宋忠臣了,至少郭药师是在力战金军,不敌后,才投降的。跟在金军到来前就望风而逃,不战自溃的很多大宋官军相比,郭药师也算尽过力。
燕云被辽国统治时期,反而是燕云汉人对北宋认同度最高的时候,在没有被北宋收复之前,一些燕云汉人对北宋有过认同。但在北宋收复燕云后,因为北宋自己作死,搜刮燕云百姓,尽失燕云民心。
别的时候真不好说,不过北宋末年的燕地人民是完全不待见宋朝的。尤其是燕山府,燕山府(京津一带)人民完全不想理你并向你扔来一个郭药师。
根据1120年宋金达成的海上之盟,宋金两国约定以长城为界,合击灭辽,事后给辽的岁币转赠给金。可架不住我宋战五渣,集中15万禁军精锐打进了析津府(归宋后改为燕山府)以后,又被只剩最后一口气的辽军杀了个回马枪,撵了出来,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我打不过你,好,你等着,总有人能废了你。于是大宋发动了传统艺能:撒币。金人哪见过这么多钱,于是同意了宋朝的请求。金军一来,辽军一个滑跪,他们直接不战而胜。谁承想金人占了析津府就不想还了,于是腐朽至极的宋廷加大了代价才得以换回了原先商定地区的一部分,期间又被白宰了几十万两银子。宋朝的无能在战争和谈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道是趁你病要你命,这种拉胯的表现极大地刺激了金国的侵略野心,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新一轮侵略的种子。
后来金军撤退的时候将析津府的人口财货劫掠一空,就差把地皮卷起来带走了。1123年,赵官家依约恢复了对幽云十六州南部地区的统治,改析津府为燕山府。面对饱受战争蹂躏的当地人民和十室九空的燕京城,赵官家不仅半句安慰没有,还顺手把地皮都卷起来收走了,在当地大肆侵夺民田,用于供给辽国降将郭药师。说好的王师,这来的都是些什么???宋朝派来的官员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们趁机大肆贪污,中饱私囊,极大地加重了当地人民肩上的负担,许多人因此破产,挣扎在生死线上,凡此种种让老赵家在收复区丧尽了人心。老百姓为了活命,随即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宋斗争风潮。
1125年冬,金兵南下,反骨仔郭药师吃了败仗后又叛宋降金,当地人民坐看宋军土崩瓦解,两天后燕山府就陷落了。陷落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这一情况的发生与宋朝在当地丧失民心有着莫大的关系。真要认可大送,怎么没人站出来和女真蛮子盘盘道呢?
燕云十六州人民怎么看大宋?
水旱蝗汤初代目呗。
那必须认可宋啊,说个不客气的:古代的民族主义远远超过了现代的民族主义,起码古代汉人和现代汉人是这样的。按如今确定皇汉的标准,大部分历史名人可能都无法逃脱皇汉的标签。“胡无人,汉道昌”,亦或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有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教胡马度阴山”等....大家觉得现代才有民族主义,近现代有激进程度可比拟上述诗句的言辞吗?而诗人敢大张旗鼓的提,老百姓敢毫无压力的说,别的层面的民族主义只会更深刻。
今天大家搞的民族主义,基本就是在翻老祖宗的旧活儿,历久弥新,简直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样民族主义爆表的话,直接学的2000年前的古人,“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换个词就能直接用。“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喊了两次,一次是元末,隔了500年原封不动地再喊一次是清末,你说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靖康之耻可以成为千古奇耻?古代王朝覆灭真的没有比这更凄凉的吗?徽钦二宗能苟活如此之久,已经好过不少亡国之君了吧?再不济还有辽国天炸帝的结局摆着呢,怎么大家偏偏就记了这个靖康之耻? 若不是因为金国是异族,靖康之耻能被大家记这么久?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知名度最高,是不是也与靖康之耻这一背景有一点点关系呢?
为什么是千古奇耻?正是因为从靖康二年开始,这件事扎了这一千年中的汉人的心。
这事被狠狠地记住了。
有人说封建王朝只是封建君主的家天下,但北宋遗民会觉得靖康只是皇帝一家的耻辱吗?这件事最终打击了谁的自信?我能说这份耻辱甚至波及到今天的你了吗?而且,今天的你面对靖康之难的耻辱感,远没有古人般刻骨铭心。所以,古人怎么会比现代人还不懂民族主义呢?
再比如,汉人在古代当臣子,继而易主,很多时候并不是件多么严重的事情,顶多被嘲笑下三姓家奴,但这个“易主”要是易到了“异族”,那性质可就大大的变了(请注意, 我说的是“易”,从一开始就没换过的不算)。因为“易主”易到了“异族”,可不止止是皇汉惦记,古人也记得门儿清。北宋名将杨业,自幼追随北汉,北汉覆灭后,杨业就投降了赵匡胤。。但你知道有关杨业的是什么?你记住的是杨业有个儿子叫杨延昭,人称杨六郎;你记住的是雍熙北伐时,杨业被辽人俘虏后,决食三日!你记住的是杨家将!
为什么杨业可以投降赵匡胤,转投北宋后依然忠义,却宁可绝食而死也不降辽?你觉得原因是什么?而后来的你记住的是后面的事情,更是这件事的关键,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记忆选择的结
一个很大的群体,从来不会是铁板一块
关键词:开禧北伐,宿州之战
此战是宋军北伐,攻打金朝的宿州,活跃在宿州一带的忠义军(一支金地的农民军)前来帮忙
守宿州城的兵士,绝大多数当然是汉人
攻城的宋军当然是汉人
前来帮助宋军攻城的忠义军,是汉人
最初看起来,守城军vs宋军+忠义军。这仨都是汉人。
这就是两股对立势力了,铁板一分为二
接下来攻城,忠义军很猛,悍不畏死,攻城爬墙非常给力,宿州马上不得行了,要攻破了
这时候,宋军将领突然一拍脑袋:MD,破城的功劳要被忠义军抢去了!
当然不能被抢(手动狗头
于是宋军将士纷纷搭弓,瞄准城墙上那些忠义军兵士的后背,纷纷放箭……
剩下还活着的忠义军失望至极,直接脱离战场。铁板这时候又成了三块
宋军这块铁板最后也没维持住,他们没攻破宿州,只能没头没脑地撤退,金军追击
被追的宋军兵败如山倒,只能乞和,金军的条件是杀掉勇将田俊迈,宋军主帅郭倬照办,把田俊迈绑起来送到了金军大营…
至此北伐全线溃退
当然那时候的韩侂胄权力还在手,比较狠,把这个郭倬斩首了(这个郭倬也是个奇葩,平时自命“诸葛亮”再世,拿把扇子,天天扇着玩,扇子上题有杜甫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但是过了没多久,韩侂胄自己的首级也被送到了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