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如果思宗有儿子南下,南明未必会如此“短命”。
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真的“未必”。
福王朱由崧按照朱元璋的《皇明祖制》,他是100%第一皇位继承人,唯一可以和他相比的是惠王和桂王这两支。
如果东林党真的遵守“明朝宪法”《皇明祖制》,那么即使他们不同意福王即位,也应该推举惠藩和桂藩。
然而,东林党推荐的是谁?
潞王是明穆宗的孙子,明神宗的侄子,在有神宗直系血脉的情况下东林党居然提出应该立潞王。
这是公然蔑视和践踏《皇族祖制》的行为。
我这里可以提一个反例,清穆宗同治帝死后有人提出立清宣宗道光帝长子隐王系的溥伦为嗣皇帝,理由是溥伦是清宣宗道光帝长曾孙,孝钦和孝贞还没有说话,宣宗第五子惇王就公开提出反对,理由很简单“溥伦疏属,不可!”
惇王为什么反对?因为溥伦的父亲载治不是清宣宗的血脉,是过继的,所以溥伦在血统上并不是清宣宗血脉。
尽管宗法上载治过继给清宣宗长子,就是宣宗长孙,可涉及到皇位继承,就要看真血脉了。
孝钦一辈子被人说跋扈,但是她可从来没选宣宗血脉以外的宗室来做皇位继承人。
从清朝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出皇位继承是多么敏感的事情,就连宗法上的子嗣都不行,一定要真血脉才行。
可东林党就敢于在明神宗还有不少亲孙子活着,在法理上第一继承人还健在的情况下提出立潞王。
这一方面说明东林党是真跋扈,一方面也说明明朝政局南北矛盾有多么严重。
大家知道明朝不管是迁都北京还是科举南北分榜,其实都严重损害了长江以南富裕地区的利益。
文皇帝迁都金台,盖天下万世之大势也。盖天下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戒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所以宅中图治,足食足兵,据形势之需要,而为四方之板者也。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无敌于天下矣。
明朝迁都北京后,属于典型的政治军事中心与经济文化中心分离,而这种分离给长江以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当今江南民力困于漕运,请还都南京,以省供亿!
明仁宗才即位就有大臣提出重新迁都回南京,深层次原因就是江南人不满“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这种统治形式。
而明思宗之死,大顺军攻占北京可以说让明朝接近300年的南北矛盾冲突终于爆发了。
在江南人看来,“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这种统治模式已经随着明思宗之死而宣告失败,那么明朝要保住江南这片残山剩水就必须要江南人“话事”。
而南渡的宗室、勋贵、大臣们不认为自己要让出话语权,毕竟江北四镇全是北方将领说了算,就连东林党也不得不依靠“北方人”左良玉。
体现在当时现实政治里就是东林党与福王为代表的“北方派”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后两边发展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马士英甚至喊出了“宁亡于清,不亡于左”的口号。
这和南宋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要只看宋高宗赵构是唯一南渡的宋徽宗皇子,更要看到在秦桧南渡之前,南宋军政大权都掌握在谁的手里。
南宋中兴四名将里除了岳飞这个河南人,其余全是西军出身。
也就是说南宋最早期(最危险),军政大权都在南渡北方人手里,在大政方针上不存在分歧和矛盾。
而秦桧的上位以及岳飞之死,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南渡北方人集团本地化的过程,这方面推荐寺地遵先生相关著作。
寺地遵先生认为“岳飞之死”标志着南宋从全国性政权转变为实际“江南国”政权,我深以为然。
综上所述,南明之所以没能变成南宋,原因有很多,但是从明朝内部而言,就是没能解决好政治上南北矛盾。
这种结构性矛盾绝不是明思宗亲儿子乃至太子南下就可以解决的,因为就算明思宗太子南下,东林党一样可以争取辅政权,最极端也不排除“靖难”嘛,反正我带明有“靖难”传统。
第一点,军队。当时靖康没把大宋野战军全干掉or逼降,西军也好韩世忠也好,还有不少成建制的野战部队没被干掉。但是大明的野战军被一系列骚操作送的差不多了,死的死降的降,剩下一群匪兵乱民打正儿八经野战军,就算人数差一百倍也没用,一样一触即溃,
这也是为啥南明时候战斗力最强的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的部队,因为这些人不止吸收了大明的部分野战部队,并且就算流民打了那么多年也是老兵了,有战斗力有组织度,而南明那堆皇帝手里都是啥玩意呢,溃兵、土匪、烂透了的卫所兵,拿啥打?
第二点,财政。靖康时的宋朝财政出了问题,但是问题出在宋徽宗大搞享乐主义大搞面子工程,问题是自上而下的,但税收系统没烂透,基层官僚系统还没烂透,江南巴蜀有造反的但是没成气候的,完颜构一路跑到扬州又跑到杭州,但是流亡小朝廷仍旧能收上来不少税款粮食。有钱、有可战之兵,就还能苟。
而南明就没这待遇了,崇祯时官僚系统、税收系统就自下而上早烂透了,江南两广这些最繁盛的地方并没有提供强劲的赋税粮草,到了南明,就更收不上来了,收不上来还得养手里的一群溃兵游勇,只能放任军队抢自己百姓。要钱没钱要能打的兵也没有,自然就是带清打哪儿哪儿没,就曾经的农民军还有点战斗力,多撑了会儿。
第三点,凝聚力。完颜构这个人再怎么渣渣,但是血脉和继承顺序摆在那儿,就算栓条狗能让大家都服它当皇帝,最少也能让官僚系统放弃明面内斗,做转起来。
而南明…皇帝太子都挂了,继承顺序混乱,好几个皇帝、监国抢正统,带清还没打过来自己先打成一锅粥,把本来就没几个的兵和钱粮消耗一波,带清来了,要点脸的临危一死报君王,不要脸的直接水太凉当藩王。
第四点,民心。北宋末的时候,老百姓被宋朝祸害的还不够,过的还不够惨,徽宗丰享豫大烈火烹油的锦绣繁华才搞没多久就被金军教做人了,底下老百姓有反的但是没赤地千里弄出好几股横扫几省的农民军,虽然也是遍地开花,但是没几个big bang。
而明末…天灾配合三饷等一系列操作逼出李闯张献忠一堆boss,南方也对接连加税怨声载道,一波波的流民、土匪、溃军也把老百姓仅剩的忠君爱国之心折腾没了,老百姓认你朝廷,结果你加税就算了,特么朝廷的军队抢钱抢粮杀人比农民军和清军还猛,我认你个鬼。
第五点,金清政策区别。金军打下河北等地之后,压根没把汉人当人,连特么奴隶都没当,当的是牲口!还特么不如牛羊的牲口。结果就是太行冒出来几十万“义军”,金军主力来了就进山,走了出来攻城抢钱杀官,还搞出岳飞等一系列从死人堆爬出来的高分将领去给南宋续命。
而带清的政策,扬州嘉定等野蛮残忍行径有之,然而更多的威慑反抗者,目的是把头铁骨头硬的物理超度,手动筛选钱文魁这种“识时务者”,而不是杀干净腾地方,战略政策整体上缓和不少,最少汉人是奴才了,不是猪狗不如了……并且对士绅地主、剃头的文官武将大量封官许愿,一副剃了头你还是人上人的样子,加之有大元成例,拉一批打一批杀一批之下士大夫、武将阶层反抗不大,加上明末朝廷、士绅、流寇、溃兵把百姓糟蹋太狠了,农民军、溃兵、清兵几遍下来把中间商也折腾差不多了,带清延续明朝政策竟然收上来的钱比明朝自己收多不少,同时百姓负担实际上比明末下降不少,底层百姓反抗也没那么激烈了。
当然上面几点只是比较直接的几点,比如人口大量增长,南方经济作物又大量挤占粮食作物导致土地兼并和人口压力巨大,外贸商业繁盛但朝廷收不上商税关税,对皇权的认同持续下降,但限制或者反对皇权的新理论尚未建立,比如文官系统其实逐渐摸索到搞定皇帝的路子但是不那么清晰并且权责不对等(文官系统、士族能通过各种手段行使部分皇权然而出了事有皇帝背锅,并且极不稳定,比如皇帝能随便杀高官换宰相但无法制定文官士人不支持的政策,就导致这些人更多的用这种权利去谋私而非谋公),士绅商人力量也没成长到可以替代皇权形成资本主义的地步,纲常名教渐失人心但民族主义、人权觉醒等尚未成型,思想转型期整体凝聚力处于局部低点(所谓心学乃亡国之学其实就是从这儿来的),等等等等。
总之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是众多因素导致的综合结果,并且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因素,有必然有偶然,很难明确的概括出一个具体的原因。同样的事儿再做一遍结果可能不同,每个人对相关历史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所以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最好还是自己去查当时的史料,然后自己推测,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是你最能接受的。
楼主这个前提就错了。明明是南宋形式比南明好太多了。
南宋什么开局?赵构即位之初,河北大部分地区不仅还在宋军手中,陕西河南山东荆湖更是都在宋廷控制下。而从靖康二年到建炎四年,宋军在开封地区的溃兵被整顿起来之后,竟然在建炎元年就击退了金军主力的第三次进攻。而河北山西的义军,在南宋朝廷见死不救的情形下,竟然还牵制了金军主力一年多,而且在沦陷十年后还可以组织起几十万义军。南宋从靖康二年到最终南渡,完全是赵构自己一步步作出来的。
南明什么德行?开局的时候大顺还在,张献忠的大西还在,南明控制的也就是江南一隅之地。而且依靠的左良玉、江北四镇之类的,早在崇祯年间就各种调不动。就这德行,还跟赵构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前面几位答主分别从军事上、经济上、人事上分析了南明相比南宋的劣势。还有一个更要命的劣势是政治体制上的。
靖康之变后,宋朝中枢被打散,高宗得以“一张白纸好画图”,新建一套战时政治体制以应对时局,并且能够相对自由的以一系列动作调整这一体制,最终彻底奠定南宋立国的根基。
南明就没这个好条件了。朱棣迁都之后做了一系列政治体制的改革,但遗留下了南京六部这一对帝国显然是冗瘤的系统。南京六部不是什么帝国中枢的备份系统,而是靖难的历史遗留瘢痕。一代人做一代事,朱棣处理不了南京六部无可厚非,但此后200年的诸位明帝没有一个能割掉这一长得像个大脑,实则帝国之瘤的累赘,南京六部成了南京瘤部。
和平时期养着这个良性肿瘤也就罢了,顶多输送点营养,不会要命。到甲申之变时,本可以像宋高宗班子那样组建一个全新战时体制的明帝国因为有南京瘤部而在法理上失去了组建战时体制的可能性,只能用瘤子做大脑。
南京瘤部从体系上是个承平时代的社会治理体系,而不是战时军事政府的体系;从DNA上是两个半世纪前面对北方叛军以绝对优势条件崩溃的劣质基因,和满清的八旗制度这种纯粹的战时体制怎么对抗?结局还用说吗?再来一遍呗。
后来永历朝廷的战时体系以西南一隅之地,绝对劣势的资源对抗清廷十六年,可见战时体制对战争年代的重要性。其实永历的局势才更像宋高宗,但掌握的资源和敌人的体量已经不是一个级别了。
所以,南明之亡,亡于南京瘤部。
第一个,因为宋还没有烂透,虽然北宋矛盾很严重,可看那架势,估计再活四五十年破二百年问题不大。
南明?明朝都活了276年了!就像人已经九十岁了一样,本来就是回光返照,应该由李自成的顺搞朝代更替。问题在于清军横插一杠子在明朝刚灭亡顺朝刚建立的时候突然杀进来。明朝挂了,但是顺朝还没建立有效秩序呢,大量的明朝残余势力还没清剿呢。(当然这跟李自成本身发展太快也有问题,根基不稳,要是换了朱元璋,北元逃跑后把清军平移到那时候的东北,老朱能顺势打穿大清。)
第二个,南宋初立时只有一个皇帝,赵构。虽说再不齿他的为人,毕竟是唯一合法继承人。能怎么办?捏着鼻子就这样吧。
相对来说,南明有很多个选择,往往自己杀的昏天黑地。要是给南明个赵构,又没有其他人竞争,划江而治不成问题。
赵构水平其实不差,但是人实在是太烂了,极度自私和恐金。
第三个,南宋实际上是一套新的军政体系,和北宋只有名义上的继承关系,实际上基本上不一样。北宋的三冗问题全没了,兵是新招的(旧军队都送人头送完了),官员是新任命的(大量旧官吏被金国人俘虏了)。等于某种意义上的自残式改革。
南明不是啊,它还是老一套,原来的南京就有一套班子,六部尚书配的很齐。也可能是没空搞这个(时间太短且忙着内斗)。
既烂透了,又不改革,还有多个皇帝内斗不断。
顺便说一句,明朝的体制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稳定了近三百年。在此之前,只有唐朝达到了289年的寿命(还要算上武则天那十几年),其他的王朝也就是两百年出头,而且唐朝中后期基本失控,很多藩镇自把自为,唐朝中央也没有什么办法。相比之下即使是明朝末年,中央还能基本控制大部分地区(比如征三饷本身就代表有那个能力征,你让唐朝中央去藩镇征个饷试试?)
如果不考虑外敌的话,北宋的寿命差不多也就是两百年出头了。到了北宋末年,已经有方腊这种级别的农民起义了。这才一百五十多年啊!
明朝的话估计能到三百年,因为没有外敌的话不会急速诱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像万历年间江南反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有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但是没有不灭的王朝,明朝三百多年也就到头了,各方面矛盾要么用一场新的战争来重新分配,要么用新的生产力关系调和。
出发点就反了,南明局面比南宋差远了。
首先,北方崩溃的原因不同。
北宋是亡于休克,钦宗皇帝命令部队从城头撤走,让道士召唤六丁六甲天兵守城,结果被女真一波带走,堪称宋代迷惑行为大赏。女真俘虏皇帝后,初期甚至不敢进城。
明朝从崇祯开始,被流民和满清反复拉扯,民心尽丧,军队面对流贼都打不动了,何况八旗大哥?
其次,军队忠诚度不一样
北宋灭亡时,勤王军还在路上,各路军头还没自己的班底,相互间还能制约;等到班底稳定了,朝廷的文官们已经控制住财权。
反观南明,左良玉在崇祯时代就不听调遣了,江北四镇也是离心离德。军队根本打不动,清军一来立即投降。
第三,对手不一样
满清比金强太多了,也聪明得多,带路党用得飞起。
北宋时,女真崛起太快,内部架构还不成熟,首府还在会宁府(黑龙江),出兵一次得多跑上千公里。
明亡时,满清已经控制蒙古、朝鲜,有三顺王、平西王开路,入关后当年就把老巢搬到北京;一年打垮李自成,江北、湖广望风而降,南京根本守不住。
而且爱新觉罗家也大气,武将顺手就封异姓王,一个王爷实封一个省,其他公侯一堆。这手笔自刘邦以后几千年都没见过了吧。大伙可不干得起劲?
反观老朱家,对自家人一堆王爷世袭罔替,对臣子开国封公靖难封侯,后面大多伯爵,差太远了。
第四,南明朝廷不会跑路(永历除外)
可能是南宋被骂太惨了,也可能南明皇位竞争太激烈,南明头几个皇帝还没学会厚脸皮跑路就完蛋了。
弘光要有完颜构的跑路技能,搞事能力没准比国姓爷强。先跑宁波再跑舟山,再不行买个船票去台湾甚至吕宋,绝对一帮大臣跟着。等清军回北方修养,剃发令、文字狱后,江南民乱风起云涌,郑成功攻南京那次要有弘光在,说不定有机会的。
如果还是不行,就带着一帮大臣呆在吕宋或新加坡,再不行澳大利亚,直把澳洲作汴州,名声虽然不好但苟活着呗。弄块地盘吸引移民,好好传播华夏文化,未来可以选择文化胜利嘛。苟到1864年,曾国藩打下南京,这时嫡系弘光后人带着东南亚侨民的捐款回到祖国,把淮军、湘军整合起来,翻盘做个虚君也行嘛。
当然,前提是郑芝龙不会半道把弘光劫了送北京。
我的看法和 @重楼百尺卧玄德 一样,还是那句话:“邓艾被冤杀和有没有人恨邓艾是两码事”。为毛有人恨?因为邓艾不是money,不可能做到让人人喜欢。哪怕是润公都有人恨,更何况邓艾呢?无非是人数问题比例问题,不会做人的,恨他的人自然就更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恨他的人自然更多。
唐彬的话可能有夸大其词,但是大体上是符合事实的,总不可能陇右那群人要造反然后唐彬故意说他们不想反吧?什么?你说那是因为司马昭大军在这儿所以他们不敢反,那请问大军走了以后呢?有人反吗?秃发树机能反叛的时候有邓艾旧部跟着反吗?也没有吧?邓艾这么多的同事下属里面才几个申冤的?占比多大?刘虞边让死后一堆人给他报仇的,邓艾有没有人给他报仇呢?
至于杜预的话,未必就是因为和关系好才给邓艾说话,可能纯粹是因为看不惯邓艾被冤枉。
如果陇右想反却不敢立马反,那唐彬应该跟司马昭说需要留兵留将(而且还要是可靠的将帅)长期镇守才是;应该和司马昭说要提防陇右造反才是。为了讨好上司却隐瞒实情,要是出了事可是得不偿失啊!
再来从一个细节窥探一下邓艾对待手下是什么态度吧。
《三国志邓艾传》:使於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人家为国捐躯视死如归,你倒好,连场像样的葬礼都没给人家,反而把手下的士兵和绵竹战死的蜀兵一同筑了京观,可见你邓艾也没多尊重士兵嘛,感觉这能和唐彬说的邓艾平时不尊重身份低微的人对得上嘛。
还有一条记载非常微妙,不知道是否和唐彬说的话对得上?
《三国志董允传》:及邓艾至蜀,闻(黄)皓奸险,收闭,将杀之,而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也不知道邓艾的左右给邓艾说了什么话让邓艾放过了黄皓,不知道能否和唐彬说的“顺从者谓为见事 ”对得上?而邓艾任用这种受贿的人本身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要是诸葛亮这一类型的人会用这种贪污受贿阿谀奉承之人吗?毕竟诸葛亮“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呢。
总说唐彬无中生有,我看未必。
至于有人说由于邓艾很多事亲力亲为所以不会御下严苛,这未必吧?亲力亲为和御下严苛不矛盾的,给你们一条史料参考吧。
《陈书程灵洗传》: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
回复一下评论:
1.评论区有一大半不知道鸿蒙系统是啥,去看一下隔壁技术大佬的解释,很全面,我这里就不重复说明了。
2.谷歌“卡脖子”的问题
其实就一句话:任何手机厂商如果想借助谷歌生态在全球卖手机,必定受谷歌限制。
例1:苹果手机全球销售,但是苹果不借助谷歌生态,苹果不受谷歌限制。
例2:国内没有谷歌生态,不需要借助它来卖手机,国内的类似于8848手机这种厂商不受谷歌限制。
例3:华为、小米、OPPO、vivo等有国外业务的手机厂商,为了借助谷歌生态在海外卖手机,都主动去接受谷歌限制。后来华为被美国制裁,被剥夺了使用谷歌生态的权利,“被迫”不受谷歌限制。
所以,受不受谷歌限制跟你用什么系统没半毛钱关系,只跟你用不用GMS开拓国外市场有关系。
所以,突破谷歌限制也跟你发布什么MIUI系统、鸿蒙系统、XX系统......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跟你能不能让老外接受没有GMS的手机有关系。
3.小米宣传问题
数据说话:上有题主,下有80%评论都不知道MIUI和Harmony OS2性质上是一样的。我说小米不懂宣传门道都太高看了小米了,这已经不是宣传不到位的问题了,这是彻头彻尾的宣传事故、宣传大溃败!
------------- 以下是6月10日原回答-----------
鸿蒙系统?指的的是哪个鸿蒙系统?
如果是手机上的Harmony OS2,那么小米已经有MIUI了,而且版本比Harmony OS2高。。更何况MIUI是Harmony OS2的前辈,毕竟人家2010年就商用了,比Harmony OS足足早了10年。
如果是华为参与的开源项目openHarmony,小米也有自己的小米vela,应用场景基本一样。。而且小米米家已经有很好的生态基础,发展前景还不错。
最后多说一句,你不知道不能怪你,是小米太笨不懂宣传的门道。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