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曼主要是被定位为盟军一方转势的开始,政治意义确实大于军事意义。
蒙哥马利的巅峰是诺曼底地面部队总司令,就这一战而言他确实无愧于名帅。诺曼底可以说是Panzers精英尽出,毕竟帝国兴废系于此战啊,在几百辆坦克虎视眈眈之下强行两栖登陆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但D日英联邦登陆场从准备到发挥再到运气都可以说是完美,直接就完成大势了。战役结果是西线装甲集群只剩十位数的坦克撤过塞纳河,真的库尔斯克都没打成这样过。
此外21集团军群的战损也是可圈可点,在多数时间抗击6、7个以上德军装甲师的情况下,三个月下来才伤亡8万多人,甚至明显少于美军(12万)。德军损失说法是20多万到50万不等,个人认为50万之说是把各地海岸要塞城市守军都算上了,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蒙哥马利在西线最具决定性的战役起了关键作用。
巴顿是非常优秀的集团军司令,但是集团军司令跟集团军群司令比来比去,细想之下是有点搞笑的(其实可以入选知乎“二战最搞笑的事”的候选,因为在英语世界这事的知名度,其实比其它事高太多了),事实上美军的唯一大兵团统帅是布莱德雷。之所以存在感如此之低,一方面这人很低调,一方面大概是美国人自己也觉得阿登实在扣分太多。布是进攻计划专家,但这场防御战就没起什么作用,基本两个集团军各自为战,而且几乎完全没预判到德军进攻,甚至还有看着德军进攻的地图把桌子一拍:“希特勒到底是从哪弄出了这么多德军?”的段子。
所以我想两相比较之下的结果,就是把巴顿刻意捧出来跟蒙蒂对抗了,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老兵抱怨美国文化里他们没存在感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巴顿确实没有大的过错和败仗。
其实看独立战争各种晚节不保就知道,英美文化对大团圆和完美主义的要求甚至远胜国内,英国人也觉得完美的名将就不能打败仗(各种黑市场花园),亨利五世马尔伯勒威灵顿这些人造成的历史压力也是相当的大。其实我个人认为如果考虑到古典战斗更容易体现将领能力,此外拿战主力战线也是俄奥普那边的话,威灵顿可能还真未必比蒙哥马利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