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日军占领东南亚? 第1页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隐约记得自己以前写过类似问题,当时说了很多仔细想想有待商榷的胡话,现在在翻译一系列帝国防卫委员会的文件准备另找一个号发一下,于是顺便在这里弥补一下吧。

首先说一下时间线:众所周知间战期间大致分为20年代和30年代(喷了,说完觉得像废话);20年代或者说所谓的间战早期中,22年华盛顿会议确定了共同裁军计划,23年国联勉强解决了希意的科孚冲突,27年日内瓦谈判继续,28年中国内战大致结束,而到了30年新一轮裁军仍有希望。这一时期虽然冲突在逐渐积累,但是整体上来说新一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仍然微乎其微。也是基于此,1930年帝国会议(英)上,各个成员确认了“十年规则(未来十年内不会爆发主要战争)”的存在。然而30年代中,形势迅速恶化,这包括30年国内战争再次爆发(第一次反围剿开始),32年上海事变(一二八事变)和满洲国的建立。33年德国开始再武装,苏联第个次五年计划,35年开始阿比西尼亚危机,欧陆战争愈加现实,由此引发了英美的再武装:英国开始于1935年,美国开始于1936年。37年中日战事全面升级,年内帕纳事变后日美矛盾继续。1939年世界大战再次爆发,此后在1941年延伸到远东:41年内的日美冲突升级,年初开始有英美ABC系列会议和英美荷ADB系列会议对远东战争的构想,直到年底战争爆发。

其次解释一个常见的误区:一个常见的基于民国积贫积弱的叙事视角的观点是;间战时期的中日冲突某种意义上是偏远地区无关紧要的冲突。仔细想想我大概对这种叙事视角也有推波助澜之罪:既然民国政府是孱弱无能的腐败政府,那么民国政府参与的冲突自然不会是世界冲突的中心。这种说法严格意义上是不准确的。远东地区对于北美或者欧洲国家而言虽然“偏远”,此时的远东冲突却并非无关紧要。一方面,远东事端牵扯此时几乎所有主要军事国家,包括直接发生的国内战争,中日冲突,中苏,苏日满洲地区的冲突,日本对法属印支那,英属马来亚甚至印度和澳新,荷属东印度的威胁,也包括旷日持久不见终点的日美矛盾。这其中有重大经济冲突,比如在华商业利益,也有重大政治承诺,比如UK不得不考虑的澳大利亚防务问题。另一方面,尤其要注意到直到至少32年以后德国再武装开始后,帝国时期的日本仍然是军事实力最强的侵略主义国家之一,只有间战中期以后的苏联可以与之相比。而与德国不同的是,无论是英法美荷还是苏联,都很难在远东地区集结足以威胁日本的军事力量(注意日本帝国军同样不可能威胁华盛顿或者伦敦——于是战争本身如何结束也是此时重要的问题)。以35年(UK开始真正大规模重新武装的第一年)为例,远东问题是三个主要战略问题之一(其二是德国再武装和苏联对阿富汗的威胁)。

而远东问题或者说题目中东南亚地区(暂不考虑印支那以西)的防卫问题的,在这个情况下,是远东症结的关键之一。

而简单来说,其防卫最基本的逻辑是这样的:1,集结陆军登陆日本解决战争在此时的环境下是不可能的;所以远东战争注定要在海上解决。

2,如前所述,虽然RN/USN有能力集结一支规模相当的舰队与IJN来袭舰队交战,但是他们没有能力把这样一支舰队永久性部署在远东地区。香港,新加坡,科伦坡等地的港口在前无畏舰时代是有一定能力运行二等主力舰或者大型巡洋舰的,但是到了20-30年代,超无畏舰或者USN标准战列舰这样的大型战舰,其重大维修不可能在这些港口中进行。这是客观条件。进一步来说,国内政治上很难以解释将主力舰队部署于保卫菲律宾/马来亚(而非本土)的部署方式。最终在国际政治上当然有刺激日本的风险。

基于这两点,从20年代开始到1941年,一个南亚地区防卫最基本的前提是:在战争爆发后,其注定要沦陷。唯一的问题是可以坚持多长时间,舰队可以迟滞敌军多久——以及关键基地(比如新加坡要塞)能够在围攻中坚持与否。


在新加坡-香港一线/菲律宾一线作为缓冲区或者迟滞区的前提下,USN和RN之间进一步有防卫上的重大区别。在基地上,RN持续性投入新加坡要塞的建设直到36年中,而USN在20年代中开始逐渐意识到菲律宾各基地(“大西方基地(Great Western Bases)”)不可防御。反之,在舰队实力上,虽然两者此时处于所谓的“单强标准(One-power Standard)”中,换言之,其舰队应当拥有不弱于任何其他舰队的实力。然而USN的主要战略方向集中于太平洋地区,而RN则同时有多个主要战区。于是对于USN而言,最关键的任务是保证舰队抵达太平洋西部时仍然拥有足够强大的兵力击败IJN(同理,IJN需要削弱USN的舰队兵力到其可以在舰队战中取胜)。而对于RN而言,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其他地区军事存在的基础上仍然能够确保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可以抵达东方(对比USN下,IJN没有能力“珍珠港”RN在地中海或者本土的海军基地)。

22年来第一批值得一提的南亚地区防卫计划的要素是巡洋舰问题,这一点在之前一些问题下已经解释过了。如果IJN快速主力舰队和大型巡洋舰队得以扩张,则舰队(RN)需要其战巡(甚至光荣)来保卫己方交通线,袭击敌方交通线,阻吓敌舰队前进的进度。而华盛顿条约中,虽然主要议题的主力舰的数量限制,RN成功地取得了USN的支持拿到了10000吨排水量,8寸主炮的巡洋舰“上限”,于是严重限制了单艘巡洋舰能够实现的作战能力。这一方面解放了老式主力舰以拆解/改造航母/用于地中海地区,一方面也意味着己方大型巡洋舰可以被用于机动作战以迟滞敌方舰队的攻势;也就催生了庞德计划的巡洋舰攻势防御。RN由此将建造一批条约下许可的吨位/口径上限的巡洋舰,续航力上可以承受16节航速从新加坡补给(香港很可能会沦陷/位于轰炸范围内)抵达东海进行巡逻,速度上要大于IJN反制的主力舰(金刚级外加计划中的4+4=8条重巡,也就是日后的古鹰/青叶+妙高/高雄),而建造时间上要至少追平IJN的第一批重巡(29年前)和老式巡洋舰退役时间(12年-22年间入役的巡洋舰队)。这就是日后的郡级。理论上,郡级将足以应对任何敌方巡洋舰(或者,至少有能力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USN的计划与之类似——或者说情况当然要糟糕一点。虽然8寸巡洋舰本身的设计在22年前已经开始,但是直到1924年第一批条约巡洋舰才得以动工,部分原因是因为再设计开始的较晚,主要原因是敌在国会山。相比起里里克拉普相对保守的4座双联装的设计,USN起初采用12炮(4座3联装)设计,在25年修正之后仍然有10炮(2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火力,强调续航力和绝对火力,这就是日后的彭萨科拉级。后续的南安普顿火力仍然达到9炮(3座3联装)。这些巡洋舰和奥马哈(10艘,对应C/D/E级)在同时期完成,将为西进舰队执行舰队巡洋舰的侦查/掩护驱逐舰队的职能。

另一个20年代中围绕远东战争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潜艇。与大型巡洋舰类似,潜艇也被认为是减缓IJN前进速度的有效手段。UK和日本本土都严重依赖海运进口粮食和重要资源,双方都希望远洋潜艇和巡洋舰队可以封锁对方航运,同时均担心本身的航运会被对方封锁(USN进一步担心对日潜艇战引发RN在日本一侧参战,一如USN在大战中在RN一侧加入战争)。然而相比之下,UK(和美国)在南亚没有能够运行主力舰队的军港,至少在新加坡要在在30年代中期竣工之前没有——于是潜艇对其远东战略更加重要。如果香港,新加坡——甚至科伦坡在舰队能够抵达(从马耳他或者亚历山大出发)前沦陷,则潜艇是最后一道延缓敌舰队前进速度,威胁其补给线的防线。尽管潜艇在舰队行动中的价值在远东远小于北海地区(具体来说,即便是潜艇发现了敌舰队行踪,在主力舰队能够抵达前进基地之前,舰队仍然没有做出反应的能力。中国舰队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反应,而东印度和地中海舰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及时反应),远东地区理想情况下仍然需要一支强大的潜艇舰队,由新式的远洋潜艇组成,不会因为南海/东海春夏之交的升温影响机器效率。在1922年辛克莱尔和贝蒂开始正式考虑新潜艇的战术需求:具体来说,15节水面航速/12节经济航速,9/10节水下航速,以及在南海/东海活动时能够直接与新加坡/香港联络的通讯能力。23年RN开工了O 1原型舰,在25年完成了O级设计进入量产。

1923年科孚危机爆发,意大利对希腊采取了侵略性地外交压力,并且威胁退出国联以强迫国际仲裁做出对其有利的立场。由此证明在地中海舰队部署一支强大的舰队以制衡意大利海军仍然是必要的。1922年USN重新整合为单一“美国舰队”时,RN基本部署方式是海外分部,大西洋舰队,以及本土舰队作为前者的预备。23年以后,舰队在地中海重新增强了主力舰存在。地中海舰队将执行两个任务:1,对意大利海军形成威慑;2,在情况需求时,其主力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远东(并且就地转换指挥),以加入对日作战。这包括舰队中所有的“新式”主力舰,也就是铁公爵/老KGV之外的主力舰队;而理论上其将提前本土增援两周抵达东印度分站/新加坡。


1933年防卫需求委员会以及35年的帝国防务委员会年度回顾标志着英/美再武装的开始。而此时远东防卫形势的变化非常明显:其一,随着IJN主力舰翻新计划和更多更现代化的重巡洋舰的入役,20年代的攻势防御以及不再可能。其二,随着德国再武装和欧洲局势的动荡,以及35年以后与意大利的冲突,很明显舰队将无法在保持相当的远东存在的同时解决欧洲局势。1935年7月RN全舰队集中进行阅舰式时,海军开始策划新部署计划的可行性。具体问题为:(在本土保持一定规模的主力舰队对抗再武装后的德国海军的前提下),马耳他防卫的需求和远东战争时可能的最大的兵力集中。当然我们知道最终的结论是地中海舰队在当年8月撤至了埃及海域。显然地中海舰队没有足够的兵力同时在意大利航空兵袭击范围内保卫马耳他并且前往远东解围/收复新加坡,至少不可能在本土舰队被决定性削弱之前做到。

这一点在年底到次年中埃塞尔比亚战争或者说阿比西尼亚危机的高潮时表现得更加明显。舰队的基本预计很简单:如果法国无法在冲突中按照英方需求为地中海(远东/北海)提供强大兵团,则RN将需要独自面对RM(和KM);同理,USN无法在远东战争中可靠地为新加坡一线提供增援力量,所以远东舰队部署需要至少能够独立威胁IJN可能的进攻兵力。在阿尔巴尼亚危机中,地中海舰队(增援后)和东印度/中国分部总计可以提供RN15艘主力舰(在38年开始,考虑轮替和改造,约12艘左右可用)中的7艘,7艘航母中的3艘(舰队在39年前会继续订购6艘舰队航母),30艘巡洋舰(伦敦条约下50艘计划中的百分之六十,伦约基于21艘IJN巡洋舰的前70艘总需求的百分之四十),8支驱逐舰队(16支总需求)和25艘潜艇。这一兵力有能力在法国舰队不参战的前提下对抗意大利海军(事实上,在法国投降后,远小于这一规模的地中海舰队(三分之一左右)仍然未被意大利海军压倒),同时在本土保留相当数量的主力舰。同样的,当整支舰队抵达远东后,除非IJN倾巢而出,其将有能力威胁IJN能够派出的强大兵力——然而舰队无法做到的是同时在本土,地中海和远东部署;在未来可以预计的时间内也难以同时对抗德日双方的威胁。在舰队抵达远东的前提下,预计在1940年到41年开始本土将仅有BCS,2艘纳尔逊,以及任何能够完工的新式主力舰,对抗3艘装甲舰,2艘沙恩霍斯特,和2艘俾斯麦级,以及任何其他德军能够完工的主力舰(实际结果是截止41年0艘俾斯麦,整个战争中完工了0艘其他主力舰)。这也就是RN所在意的所谓的“危险年份”。

当然在最糟糕的前提下,舰队可以将所有主要单位撤离地中海前往远东,放弃地中海制海权而无需担忧RM主要舰队突破苏伊士/直布罗陀进入其他战区。在1942年间主力舰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部署在直布罗陀的H舰队将声望转交本土舰队,剩余所有R级前往印度洋,以及厌战和潜在的勇士。2艘舰队航母抵达印度洋,另有一艘在计划中(均为光辉级),同时所有其他航母潜在有前往远东的可能。而此时直到年中前,地中海舰队没有任何一艘主力舰在列。但是这并非理想情况。如35年参谋长会议的报告所言:除非美国或者中国提供积极支持(且日本在满洲不再受到俄国牵制),则决定性对日胜利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意味着所谓的印度洋三角的出现——舰队在“东帝国防卫(精罗狂喜,笑)”中的第一要务转为保护印度洋地区的航运而非马来亚一线。

而最终这一点在1941年完全应验:一方面,年内的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确保了IJA在满洲地区不会有任何主要军事压力。另一方面,中国战区虽然没有完全崩溃,但是相比起37年以来华北地区逐步陷入沦陷,对日有效反击可能性微乎其微。而1941年的ABC和ABD会议最终确定了USN的投入。

ABC-1,通常被认为是确定美英联合行动“先欧后亚”思想的基础,强调了对德作战的重心,以及尽快将意大利逐出战斗的设想。这些确实是会议的重要内容,考虑到1941年初对日开战的时间,以及是否会对日作战,仍然无法确定。但是如Boyd所强调的,该会议同时强调了USN对南亚/西太平洋地区防卫投入的底线:在美方核心地区外,USN对英投入仅为“保卫英联邦完整”——这意味着其舰队不会积极向马来亚一线增援决定性的兵力。反之,新加坡-香港地区的海上防卫和马来亚/新加坡要塞的陆空防御将仅由UK/帝国军提供。ADB-1的失败进一步阻碍了在荷属东印度地区联合行动的可能。再加上ABC-1中确认的USN只会在美国对德开战后决定性向大西洋地区投入兵力,最终的结果是对日作战前RN增援兵力抵达的太慢(1941年10月开始R级抵达印度洋,反击等随后),RAF和陆军兵力也低于预计。

年底对日作战开始后,Z舰队成功地冒进北上被歼灭,珍珠港袭击一次性将太平洋舰队主力舰兵力逐出战斗,最终结果当然是所谓的马来亚-菲律宾一线屏障几乎失去有效海军掩护,尽管盟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抵抗,最终仍然相对迅速地崩溃,迫使RN/USN不得不做出其不断试图推迟的大规模舰队部署——也就是印度洋掠袭中东方舰队和珊瑚岛/中途岛的太平洋舰队得到的大规模增员。


问题是:东南亚防御战略最终的结果如何?如果成功了,在多大程度上成功了。如果失败了,在多大程度上失败了。进一步来说,在41年底前,马来亚-菲律宾一线的兵力究竟是部署的太多了,超出了拖延敌军这一基本任务的需求,最终导致了惨重的损失,仍然未能有效阻遏日本开战的尝试——还是部署的太少了,未能形成预计的防线,最终导致IJN/IJA达成了快速突破,迫使舰队在血腥的消耗战后(对于RN,2年的消耗战;对于USN,珍珠港)阻击敌军主力舰队。

Douglas Austin(就是《马耳他和英国战略政策 1925-1943》的作者)显然强调远东防卫削弱了地中海地区RN/RAF对抗意大利威胁的能力。同样的思路下,太平洋舰队和亚洲舰队的重新建立以及41年的兵力集中也影响了大西洋舰队增援大西洋之战和地中海地区的能力。马耳他在35年被认定无法在战时承担舰队运作之后,一直到1939年亚历山大才获得浮船坞逐渐建立类似的舰队维护能力。而埃及对英帝国在其港口的特殊地位的认可度远远低于马耳他对帝国防务的认可。在传统的新加坡失败论中,显然在要塞中一次性损失如此之大的部队,损失地如此之快,显然是帝国军事史上最惨重的失败之一(Warren语)。

Cirrelli Barnett(就是《与敌军在更近距离上交火》的作者)的观点大概更加主流:那就是虽然整体上新加坡战略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41年最后时间里庞德和丘吉尔强调把主力舰送到最一线(而非印度洋)的决定是值得商榷的。虽然如前所述,Barnett对丘吉尔的评价比较矛盾,对庞德大概有比较大的意见(Barnett在其诸作品中反复表达对庞德领导方式甚至个人的不满)。Z舰队的损失以及H舰队无法前往好望角/印度洋的结果显然是东方舰队最终严重缺乏现代化舰艇。萨默维尔在竞技神/2艘重巡沉没后开始策划对袭击舰队的反击时,其舰队仅有2艘舰队航母,1艘现代化改造战列舰,4艘老式战列舰,11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尽管最终IJN未能定位东方舰队将其击败,其最终撤离与舰队损失,萨默维尔夜间袭击的威胁,以及锡兰防御的增强和RAF从损失中较快的回复速度有关,而并非在战斗中被击败(是所谓“无敌/不败”的机动部队,当然年内就中途岛了,“快了”)。此时IJN机动舰队反而处于远离其本土基地的环境下运作,而东方舰队另有至少1艘舰队航母,1艘现代化改造战列舰在内的增援部队在抵达途中(而此时 RN老式炮舰/16寸炮舰理论兵力仍然达到IJN的百分之百(8(实际可运行4-5)+2:8+2(印度洋地区4)),快速主力舰兵力净数量超过百分百,舰载航空兵仍有约IJNAF三分之二的兵力——并且有远多的即将完工的载机舰);继续战斗反而不符合IJN本身在印度洋的基本定位和计划。同样,一如IJN对印度洋航运造成了惨重损失,IJA也在缅甸战区造成了重大损失。这包括缅甸军(Burma Corp)本身的损失也包括紧急抵达的我远征军的损失。而缅甸防卫极度空虚部分是增援部队被优先导向新加坡的结果。如果这些资源转而用于印度洋-缅甸战区,IJN/IJA或许会遭遇重大失败,或许会重新考虑其行动本质(从IJN角度来看,这一点当然是有可能的),至少该地区的防务会更加稳固。

Andrew Boyd(就是《皇家海军在东方海域,胜利的关键 1935-1942》的作者)的观点大概更像是针对新加坡战略质疑者的反击。Boyd强调,传统意义上批判新加坡战略本身存在内核缺陷是不可取的。新加坡战略(以及地中海/远东调度)本身是合理的,而在其预计的情况下,其可以发挥预计的效果。从这个角度强调最终新加坡战略的失败源于两点:1,对日作战时间的问题。战前(或者说33-35年间)新加坡战略从来就没有设想过在对德意进行2年血腥的舰队消耗战后启动。挪威,克里特,马耳他均绞肉机级别的拉锯战,41年中更是有丹麦海峡,亚历山大掠袭等等一系列主力舰损失;而反潜战占用了UK造船业重大的资源以在USN加入战争前提供第一批轻护舰级别的护航舰,这些舰艇数量及其巨大,某种意义上是确保盟军护航系统在日后护卫舰/护航航母这些更加“花哨”的舰艇甚至Hunt级入役之前没有崩溃的关键。2,Boyd强调ABC-1是英军(和帝国军)增兵马来亚一线的重要原因。这一决定并非丘吉尔和庞德在真空中做出的,反之,是在考虑美方压力后做出的决定;而且菲利普本人要为舰队的损失付重要责任。这个视角显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南亚一线注定是要沦陷的,而最终也沦陷了;反之,尽管在过程中付出了惨重损失,印度洋地区并未决定性地被IJN长期控制,USN也在珊瑚岛和中途岛后的瓜岛战役中守住了澳新一线并发起了反击。需要强调Boyd的书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比如他未能意识到RN航母不同的使用教条,或者IJN晚期重巡洋舰重大的质量优势;但是他是少数的准确地指出印度洋掠袭造成的重大航运损失的作者。42年初印度洋地区的损失并非一带而过。与大西洋地区的损失合并后,结果是相较于41年底巨大的机器/人员/和物资的损失。即便是IJN撤离之后,其影响同样迫使舰队继续部署数量相当的护航舰队以迟滞其威胁。


终于需要强调一点:41-42年以后的太平洋战争某种意义上是整场战争里最按照轴心国(这方面不太应该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战前预计发展的战区。

日本帝国是轴心国中唯一在间战早期就开始准备对美作战的一方。至少在海军方面,比起30年代中刚刚复活,舰队重建尚未完成,潜艇部队规模过小的KM;比起战略位置受限,而假想敌调换而舰队储备严重不足的RM——IJN在41-42年中求仁得仁地与其数十年来的第一号假想敌USN进行了激烈地攻防战。此时满洲地区没有苏联军事压力,国府正面战区步步后撤,而珍珠港+马来亚闪击战更是取得了无法想象的优势,正是其战前预计中无法想象的优势局面——虽然43年开始起路基航空兵和护航系统开始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但是直到44年其舰队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战斗效率。相比起进入印度洋陌生的水域在缅甸或者肯尼亚与UK打对方最擅长的殖民地战争,或者在西伯利亚恶劣的补给情况下吃雪,由唯一一支进行过长期战争准备的军事力量进行其进行准备的战争可能反而明智一些。

最终的问题大概是太平洋战争的无可避免性。这一点部分是因为自治领(尤其是澳大利亚)对日的敌意确保了UK和英帝国作为一个整体很难对日做出更多让步,部分是因为美日矛盾的积重难返,当然主要是因为日本扩张主义注定会引发战争,这是此前世纪里英,荷,美,法,俄在扩张主义野心的驱使下最初抵达远东地区时已经证明的事情。当IJN在3月份开始思索袭击草案,当9月份舰队指挥官开始细节讨论的时候,其本身已经将和平逐出了解决方案之一。说到底,无论是德国对苏作战(某其他邀请)还是日本对英美的战争,最简单的解决方案都是“不要尝试征服世界”。只可惜——这不总是某些人脑中的可选项。在这一点上,历史从未改变也从不会在未来变得明智许多。改一下先生对拿破仑的评价就是:

“征服者看起来好不威风,可惜在他背后死了许多兵。”




  

相关话题

  最强的二战德军步兵师的战斗力如何? 
  意大利人自己如何看待“意大利打仗极弱”的流言? 
  教皇他有几个师? 
  如果当年德军的军队作风和美国大兵一样,那么现在这个世界又是如何? 
  血战钢锯岭中,日本兵为什么不把爬岭的绳梯锯断? 
  为什么IJN在山本上台后改变了战略? 
  怎样客观评价希特勒? 
  十个德国能打赢同盟国吗? 
  英法为什么能成为五常之一? 
  德军有没有缴获过t-34/85?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德国H-44超级战列舰?
下一个讨论
除了杜立特空袭,还有什么大飞机上航母的例子?





© 2024-11-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