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盎格鲁撒克逊后世为什么普遍被称作盎格鲁(英格兰),而撒克逊这个称呼几乎消失? 第1页

  

user avatar   ku-er-wo-ta-sen-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言

好吧,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简化一下问题就是:为什么不列颠岛南部的这片地区今天一般被称为盎格兰-Angland,而不是撒克逊人的土地-Saxland,以及为什么泛凯尔特人称呼其为撒克逊人。

七国时代及之前的盎格鲁-撒克逊身份构建影响因素

罗马-不列颠的崩溃与日耳曼人入侵

早期(至少在六世纪之前)北海东岸和南岸的日耳曼族群是很相似的,这些日耳曼语人口依照地域形成了略有差异的部落。这四个主要的民族——朱特人(北段)、盎格鲁人(中北段)、萨克森人(中南段)和弗里西亚人(东南段)都是沿海的民族,他们依赖北欧地区相对先发的航海技术通达到北海沿岸的每个角落,后来萨克森人成为了半内陆民族,但这是后来向南开拓的结果——萨克森人与图林根人战争[1](531年)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四个民族虽然存在自我认知,但是对于熔铸在更大的共同体中——北海日耳曼、泛日耳曼世界中——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

从383年马格努斯·马格西穆斯率领不列颠军团前往高卢争夺罗马的统治权开始,罗马-不列颠的衰落就不间断的开始了。虽然我们平时使用盎格鲁-撒克逊这个习语,但这其实有偷懒的嫌疑,是盎格鲁、撒克逊、朱特和弗里斯兰[2]四个主体民族一起入侵了不列颠——这在地缘上才解释得通。不列颠人与入侵的四个日耳曼部落的争斗略过不表,毕竟这也不是我们的重点。

大约到五世纪末或六世纪初期,英格兰七国时代的格局正式稳定下来。我们能观察到,这个时代的英格兰日耳曼部落的自我认同仍是不稳定的和混乱的。在最初使用 angli(表人群)和 anglia(表国家)的是7世纪的拉丁语作家,但这两个词只被用来形容盎格鲁人(国家&人群)。

七国时代使用的部分称谓

但是,七国时代的第一位霸主肯特的埃格伯特——无疑是一位朱特人国王,被(教会)称为 rex anglorum 即盎格鲁人之王,但不排除这个称谓是为了表示对他在亨伯河[3]以南的英格兰盎格鲁人地区的控制力的承认。

Angl is later found in Old English as both Angel- and Engl-. In the Alfredian translation of Bede (Book IV, Chapter 26), for example, we find the phrase on translating Latin in regione which meant ‘in the country of the Angles’. Bede never used Anglia for the country as a whole: his name for it was Britannia (‘Britain’).

angl 在古英语中可以被写成 angel&Engl 两种形式,在比德(Bǣda)(672-735)[4]的作品中,出现了‘盎格鲁人的国家’这个代称,而对于整个国家(指大不列颠岛)他使用了‘不列颠尼亚’一词。

松散和泛化的族群认同

盎格鲁-撒克逊诗人热衷于在整个日耳曼世界寻找英雄形象,比如《贝奥武甫》就取材于斯堪的纳维亚的历史传说英雄,他们的视野是(日耳曼)世界性的,而非局限于中南不列颠,这同样展现了英语民族此时的松散特征。古英语虽然是除爱尔兰岛上的盖尔语之外最先部分应用于书面领域的通俗欧洲语言,但是在民族统一性的构建上并没有起到(现代人)预期中的作用。

多元化的地方政权及依附其上的方言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英格兰的古英语是多元化的,比德(虽然他认同英格兰民族统一[5])和约克的埃赫温( Ealhwine)[6]是诺森布里亚(北方盎格鲁王国,意译为亨伯河以北的王国)人,而威塞克斯王国也有基于古英语威塞克斯方言的教育体系[7]。在强大独立政权的支撑下,古英语发展出了四种口语方言,每一种都有其文学遗产(肯特方言的遗产比较少)。

教会与宗教中心

教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肯特郡的坎特伯雷一直是不列颠岛上的天主教宗教中心,在肯特的埃格伯特率先皈依基督教的时代,教会称之为 rex anglorum 也存在希望这位国王将基督教的影响力扩张到整个英格兰的期望在内。除了坎特伯雷之外,盎撒时代的英格兰还有三个重要的基督教中心,分别是麦西亚的莱斯特、威塞克斯的温彻斯特和诺森布里亚的林迪斯法恩岛和约克,这些地方的教会组织,在制造并使用对本地居民的称谓、贵族的称号、保留本地的通俗文学作品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英格兰的地理交通环境及其与大陆的交流

英格兰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个岛屿的对外交往模式,不只是南岸是开放的,整个英格兰东海岸都是平原,而且存在很多条沟通了内陆与海洋的河流,东海岸沿岸各国在面对欧洲大陆的地位上与南岸的威塞克斯并没有本质差异。

大陆上的政权对英格兰的主观印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英格兰的前三位霸主,肯特的埃格伯特(被称为盎格鲁人之王)、麦西亚的奥法王(与法兰克王国互动频繁)和诺森布里亚的奥斯威(势力直接延伸到英格兰岛东南最靠近大陆的肯特)都不是撒克逊人国王,相反他们身上都有盎格鲁标签,而等到威塞克斯的埃格伯特崛起之时则相对晚很多了。

Angelcynn的出现

England一词的前身,Angelcynn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在855年,一份授予伍斯特(Worcester)城教堂的麦西亚王国特许状中,Angelcynn被用于指代那些本土的盎格鲁人(英格兰人),这个词是同时是拉丁语中Angli的同义词[8]

但是这个词的首次运用并不意味着其今后的含义就已经充分的显现,在分裂远大于统一融合的七国时代,这个词更多得被用来指代麦西亚王国治下的日耳曼族群——即便不列颠岛上日耳曼族群的融合趋势早已出现了。

英格兰半壁的政治统一和文化融合

概述

政治统一的契机随着异教徒一同到来,诺斯人的到来直接改变了英格兰的政治格局。关于他们是如何击碎不列颠岛上的这几个地区强权的暂且略过不表,但是在东海岸直面维京人的三个王国——北方强国诺森布里亚、前霸主麦西亚和占据沼泽之险阻的东盎格利亚全部毁于一旦。这直接将多国混战,时有霸主的英格兰秩序改变成为了双强对峙的局面,威塞克斯王国(代表不列颠岛上的基督教盎格鲁撒克逊人)与丹麦法区(代表异教徒、诺斯人)构成了这个局面中针锋相对的双方。

在这样一个局面下,Angelcynn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代表了所有不处在丹麦人占领区内的英格兰人。换言之,Angelcynn这个身份并不是在独立生成的,而是在丹麦人的铁锤把原本松散的英格兰诸民族(王国)挤压在一起时,在面对共同敌人的前提下形成的身份认同。由于这个认同出现的时间尚且很早,因此基督教与异教徒(丹麦人)的分野为这种认同的形成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此时公民意识远未形成,因此这种认知也是在宫廷的强力推动下形成的。

文教与融合

阿尔弗雷德王推行了教育改革和复兴工作,是为了促进英格兰的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古英语的使用。阿尔弗雷德在致他王国内的主教们的信的序言中将他的臣民描述成:教皇格里高利的Regula pastoralis中无忧无虑的盎格鲁人(这位教皇就是称赞盎格鲁人长得像’天使‘的那个)。阿尔弗雷德希望英格兰人回忆起他们以前的幸福时光,期待能唤起他人民的集体记忆,提醒他们拥有共同的过去。他说:“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自己不珍惜学习(神学和知识?),也不把它传授给别人,我们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他倾向于认为这种天谴的现实载体就是丹麦人)。[9][10][11]

他在同一篇序言中要求他的主教们帮助他让所有“英格兰自由民”都能读基本必要的古英语文献,这同时也在英格兰中南部推广了以威塞克斯方言为基础的书面语。

His solution was to urge his bishops to assist him in teaching 'all the free-born young men now among the Angekynn' to read English, for which project he was translating,or arranging to have translated 'into the language that all can understand, certain books which are the most necessary for all men to know'.[12]

这种有意识的民族构建政策推动了威塞克斯王权之下的英格兰诸民族的融合统一。

吞并与附庸——英格兰南部的政治统一

时间回到在丹麦人来临之前,霸主威塞克斯王埃格伯特已经控制了英格兰南部的诸多小国——苏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肯特,在丹麦人击溃了麦西亚这个北方的庞然大物之后,威塞克斯人派出’副王‘来接管这个王国尚处于盎撒基督徒手中的西半部分(参考上图)。883年,麦西亚的附庸领主Æthelred仪式性地向阿尔弗雷德臣服,并且娶了阿尔弗雷德的女儿Æthelflaed之后,意味着威塞克斯已经成为盎撒英格兰唯一的政治中心。

称谓升格

在成为了盎撒英格兰政治和文化的双中心之后,威塞克斯王阿尔弗雷德才在886年不再使用rex Saxonum这个旧称号,而是使用代表了威塞克斯全方位霸权的rex Angul-Saxon

Asser[13] described Alfred as 'ruler of all the Christians of the island of Britain, king of the Anglo-Saxons'.[14]

随后,这位国王在与维京人领袖古斯鲁姆的谈判中认为自己是:'king over the whole English people except for that part which was under Danish rule'[15], 称他自己为所有英格兰人的代理人'ealles Angelcynnes witan'。基督徒:撒克逊人、盎格鲁人和肯特人在共同对抗异教徒丹麦人统治这个事业下团结了起来,他们这个集体被称为angelcynn

于是在九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中,这个词因威塞克斯宫廷的推动变得普遍起来,并且成为英格兰一词的前身。

关于称谓上倾向于盎格鲁一词的几点思考

我们能轻易地观察到这些事实:

  • 两个盎格鲁王国(麦西亚和诺森布里亚)在七国时代地绝大多数时代都占据着不列颠岛上的主导性地位;盎格鲁的力量能够辐射到英格兰的每个地区,但是撒克逊王国通常只能蜷缩在西南角。
  • 撒克逊国王优先选择了贴近AngliAngelcynn一词来代指他多样化的臣民,而且在rex Angul-Saxon这个称号中,盎格鲁也被置于首位。
  • 比德在他的教会史中认为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三个民族形成了英语民族'gens Anglorum',当然了这也是他自己(归属)的民族:'nostrae gentis'
  • 有关盎撒人最有名的宗教故事中,教皇格里高利只是将'gens Anglorum'称为“天使”。

因此只能做出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南部的撒克逊各国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排斥Angli这个身份,毕竟第一个包含了英格兰地区日耳曼各族的概念Angelcynn是在维京时代之间由麦西亚(盎格鲁王国)人提出的。而这个词盛行之时正是盎格鲁人最衰落的年份:也就是丹法区建立时、三个盎格鲁王国有两个半沦陷于丹麦人,而剩下半个(即西南麦西亚)被威塞克斯派副王联统的时代。此时,威塞克斯完全可以自行其是地建立撒克逊人的王国,没有任何外力相阻拦。但他们却没有这么做,威塞克斯王阿尔弗雷德与丹麦人古斯鲁姆谈判的时候就声称他代表Angelcynn,自己也使用Rex Anglo-Saxonum的王号(撒克逊排在后面),他们(威塞克斯人)几乎是不假思索使用和认同了盎格鲁这个大身份,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历史的惯性。

另一种解释

阿尔弗雷德“大帝”——简中喜欢这么翻译——其实只是英格兰半壁的国王。真正统一了包括诺森布里亚在内的整个英格兰要等到他的孙子埃塞斯坦的时候了。但是埃塞斯坦继承英格兰王座的时候却很不顺利:阿尔弗雷德的儿子长者爱德华死前决定让儿子们分国而治,长子Ælfweard拿威塞克斯,而后来统一英格兰的Æthelstan(在麦西亚长大)拿麦西亚。然而Ælfweard只比他父亲多活了16天,Æthelstan自然去威塞克斯继承他哥哥的王位。然而威塞克斯的贵族不支持他,Æthelstan加冕地点只好选在麦西亚和威塞克斯边境上的一个地方,威塞克斯的大主教温切斯特主教直接没去他的加冕仪式。他是依仗了麦西亚这个盎格鲁王国的力量才当上了Rex Anglo-Saxonum(924-927)和Rex Ænglia(927-939),因此他很可能更偏向和认同盎格鲁人。这个第一次统一了整个英格兰的国王正式创建了英格兰王国,他对英格兰的命名具有一锤定音式的影响。

泛凯尔特人普遍称呼英格兰诸民族为撒克逊的问题

我的个人看法是这样的:你得研究一下词源,

再跟历史结合一下。


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相关回答:



参考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rmanafrid
  2. ^ FRYSKE AKADEMY - LJOUWERT - 1981,FRISIANS IN ANGLO-SAXON ENGLAND: A HISTORICAL AND TOPONYMICAL INVESTIGATION
  3. ^ https://www.zhihu.com/pin/1410658895358963712
  4.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de
  5. ^ It was Bede who first articulated the idea of the English people. In 732, he wrote his 'History of the English Church and People', in which he treated the inhabitants of lowland Britain, whether Saxons, Jutes or Angles, as one English nation. (找不到拉丁语版本)
  6. ^Alcuin of Yor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cuin
  7. ^ THE MAKING OF ANGELCYNN: ENGLISH IDENTITY BEFORE THE NORMAN CONQUEST
  8. ^ a charter of Burgred of Mercia dated 855 by which he granted the minster at Blockley to the church of Worcester, freeing it from various obligations including that of lodging all mounted men of the English race (& ealra angelcynnes monna) and foreigners, whether of noble or humble birth, which freedom was to be given for ever, as long as the Christian faith might last among the English (apud Anglos).
  9. ^ Alfred, prose preface, ed. Whitelock, 5.
  10. ^ Keynes and Lapidge, Alfred the Great.
  11. ^ R.I. Page, 'The Sixteenth-Century Reception of Alfred the Great's Letter to his Bishops', Anglia, CX (1992).
  12. ^ THE MAKING OF ANGELCYNN: ENGLISH IDENTITY BEFORE THE NORMAN CONQUEST
  1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ser
  14. ^ Janet Nelson, 'The Political Ideas', 155.
  15. ^ Anglo-Saxon Chronicle.



  

相关话题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为什么不该被遗忘? 
  为什么台湾地区如此发达? 
  如何客观评价拿破仑三世? 
  如果你醒来发现自己是朱元璋,你会怎么发展近代文明? 
  哪款武器最能代表非洲国家的暴力美学? 
  如果基辅罗斯提前向西伯利亚扩张会怎么样? 
  如果穿越到法国大革命时的法国,你可以给任何政治派系一吨物资,你会带什么去? 
  古代中原政权是如何在侵略性不强的情况下实现领土扩张的? 
  59式主战坦克的实战数据是怎样? 
  你所敬佩的历史人物是谁?并说出敬佩的原因? 

前一个讨论
威塞克斯是如何征服麦西亚、约克、和诺森伯兰的?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英国古代从温切斯特迁都伦敦?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