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年脱欧公投,支持脱欧的占51.9%,支持留欧的占48.1%。
这种比例,看似是脱欧派赢了,但实际上没啥区别。只要一声量再大一点,能从对方争取几个不坚定分子,这局势就完全逆转了。
而当年之所以要举行脱欧公投,就是因为国内的脱欧呼声很高。而且,脱欧派的宣传都是成组织的,有着明确的宣传策略和利益诉求。脱欧派可以直指英国社会痛点,描述脱欧的好处,比如“让移民滚出去”、“不要难民”等等,但是留欧派能获得的就是维持现状而已。对于大多数下层英国民众来说,脱欧派的宣传策略是很有效的。
而且,脱欧派在宣传的时候,也故意回避了脱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脱欧之后英国没有了关税优惠,很多日用品的价格可能上涨,去欧洲其他国家工作也会变得更麻烦一些。大多数老百姓哪知道关税政策、工作签证这些东西。
换句话说,虽然实际上支持脱欧的比例不高,但脱欧派成功的争取了一大批摇摆分子。尽管在这次公投之后,很多人都反对这个结果,要再次公投。但是木已成舟,说啥都没用了。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比如我觉得高考分省划线制度不合理,要求废除这一制度。要是把这个事组织全民公投,肯定大比例通过。因为仅山东、河南、广东、浙江这几个高考地狱难度的大省的人口加起来就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了。可是,高考分省划线虽然有弊端,也有其合理性,只不过我在宣传的时候绝对不会告诉你他的合理性,只会跟你说江苏人考470就能上北大,这特马还有天理吗?
再往大一点说,全民普选制的民主在理论上容易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阶层的撕裂。因为在选举中,双方为了强调自己的立场,可能会采用两个完全不同的宣传方式。比如某个竞选人A承诺要增加关税,保护民族工业、增加就业,竞选人B承诺要降低关税,让老百姓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商品。增加关税和降低关税,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政策方向,如果最后A能得票80%,B得票20%也就罢了,可要是A得票51%、B得票49%,那就证明这个国家已经形成了两个截然对立的利益集团,强行推行一个方向的政策就会让国家落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如果说的还不够清楚,那不妨拿美国举例。据统计,2017年美国有色人种的新生儿数量首次超过了白人。设想30年以后,出来了两个候选人,一个候选人主张要降低有色人种的高等教育录取率,一个候选人承诺要增加有色人种的录取率——那时候,有色人种的人口数量已经与白人相差无几,这两个候选人所代表的的两个利益团体不撕起来才怪。
而比起中国来,英国更麻烦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联合王国。英格兰、苏格兰等对于脱欧、留欧的利益诉求是不太一致的。苏格兰支持留欧的比例占到了62%,差不多是三分之二的比例。所以现在苏格兰的态度是,如果一定要脱欧,老子独立算逑。
总之,脱欧这种大事,设定50%的投票比本身就是作死。正常来说,至少得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通过,才能保证社会不出乱子。
PS:
关于三分之二决议的问题,其实很多行业以及国家都有三分之二多数原则。比如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时间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TG党章》规定“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决定”,我国《公司法》规定“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你看,这种涉及国家法律、高阶党员、公司章程修改之类的重大决议,无论中外都知道不能轻动,只有三分之二通过才能保证不出乱子。
至于像国际间的战争及其他的重大事务,就更为极端,必须五大国一致。否则,如果按照多数通过就行的话,美英法抱团岂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所以,三分之二多数是有传统的,不是一拍脑袋就定出来的数字。当年英国人公投没这么搞,也许有可能他们真没觉得脱欧是个多大的事吧……
PS2:
怎么有那么多人纠结在江苏多少分能上北大……
我说江苏470上北大意思,是说有些故意带节奏的人,会刻意隐瞒江苏总分远远低于其他地区总分的客观现实,只强调江苏考生的总分低。这就跟很多人故意说中国从来不纪念314海战的烈士是一个道理。
定居伦敦的人说一下吧。
注: 所有民调我选择的都是YouGov也许他们也不公正,但是比各种报道我觉得要公正。 我不会回以任何报纸民调作为依据的理论, 除非可以给出两边的报纸都是这么说。
不管是当初的投票还是现在,英国人对于脱不脱欧都大概是一半一半,所谓的大规模反悔并没有发生。
我们看一下Yougov的民调
虽然认为英国脱欧是错误选择的人更多,但是双方并没意义拉开差距。可以看得出来,从2016年公投过后的将近三年,英国人对于是否应该离开欧盟还是双方阵营,并不存在任何大规模反悔之类的。
2016的公投只是问了英国是不应该离开欧盟,对于其他的欧洲组织,比如说single market (唯一市场? 可以让人员,资金随意流动)是不是离开? Custom Union (关税联盟)是不是离开? 这些是没有问的,所以也不能说选民就是要这些。
Yougov在上个月就不同的脱欧情况做过一个民调:
其中紫色被认为是好的结果,绿色是可以接受,而红色是不好的结果。
我们看“no deal"(硬脱),最左边的, 参加民调的人有22%表示这个结果很好,16%表示可以接受,49% 表示不好,剩下的就是不知道日或者没有给出意见。
接下来中间靠左的是梅姨的Deal(就是那个被议会否了三次的),看得出来不得人心。
中间靠右的是软脱欧,就是离开欧盟但是留在single market 和 custom union 里。 这个是反对最小的。
最右边的是留下,可以看到这个和前面的民调一样,非常两极化。但是认为好的(40%)和坏的(41%)也是非常接近的。
从这两个民调可以看得出来,英国人从16年到今天,对于脱欧都是比较极端的。 梅姨的Deal算是折衷,可是结果是双方不满意。
如果说2016年保守党还有多数,2017年的大选让保守党失去了多数票而不得不和北爱的DUP(中文不知道)结成联盟, 而DUP强烈反对把海关设在北爱和大不列颠之间。 所以这就造成了梅姨的一个难处。
如果英国选择硬脱,那关卡就会在北爱和爱尔兰之间。 英国和爱尔兰的恩怨可以写一本书,我就不阐述了,但是几乎所有人认为不可行。 所以很大一部分脱欧问题是围绕在北爱该怎么办。 其中一个解决办法是北爱尔兰留在关税联盟和唯一市场中,这就等于把边境设在了爱尔兰海,这个也是一个这种的办法但是北爱并不愿意(毕竟当初北爱是选择留在英国而没有加入爱尔兰的)而北爱的DUP也坚决反对。 如果让整个英国都留在关税联盟和唯一市场中,大部分的脱欧派又不愿意了,因为他们想通过脱欧解决的移民问题就完全没有解决,英国还丢掉了在欧盟会议的席位。 留欧派也是觉得如果这样那有何必脱。 所以梅姨的法案三次没有通过。
现在BoJo上台, 他直接说不管怎么样十月底一定脱,如果欧盟不让步那我们就硬脱。 欧盟现在说他们不会让步,所以硬脱的几率上升。 但是同样,民调也显示英国人并不想要硬脱。 除了上边的民调说明只有22%的人认为硬脱是好的结果,底下这个民调也说只有25%的人认为硬脱是他们的首选:
这个是几个月前的了,我也没有更新的。
事实上,这张图已经显示出来为什么英国在脱欧上这么纠结了,因为没有一项结果是大家都认可的。 留欧派37%看似最高,可是和16公投结果相反。 而其余那些选择软脱和梅姨法案的如果在硬脱和留下之间怎么选我们也不知道。
所以说,当任何一个结果拿出来单独投票的时候,永远是反对票多。 民调如此,议会也如此。 在今年的四月初,议员们就不同的脱欧方案进行了表决,结果是没有一个过半数:
其中温和派保守党Ken clark提出的脱欧但是留在关税联盟中以3票落败,可以说是最接近的。
所以是,如果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那还可以少数服从多数,可是这种不止一个结果的选择,就很可能导致所有选择都通不过。
没有什么是一次冥煮的投票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再。。。。
不好意思,拿错台词了
我一直认为英国脱欧公投这个事情,能够充分反映出票选政治在某些情况下的程序僵化和愚蠢,51%对49%这能叫民主?这分明是假民主之名,一半人对另一半人的暴政,脱欧这件事根本就没有达成社会共识,不然怎么会闹到如今这个场面。
为什么现在又反对脱欧了呢?拜托,不提这三年来民意的起伏,不提当年的投票率究竟有多少,就说当年反对的那将近一半人,那些人也没死啊,反对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脱欧从来就不是英国的全民意愿。
这种涉及国家前途命运的事情,且不说应不应该付诸公投,就算要公投,至少也应该对投票率设限,并需要大比例通过,比如三分之二支持甚至四分之三支持,比照许多国家宪法修改的高度来,脱欧这事至少应该设置多个选项,看看有多少人是选择中立的。而且,要知道英国本就是一个联合王国,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民众对脱欧这件事的看法完全不同,这样简单粗暴的让全体民众选脱或不脱,不分地区,不管投票率多少,2%3%的总票数差距,就决定了如此重要的事,简直如同儿戏;以英格兰人口优势,绑架苏格兰和北爱脱欧,不顾几个成员国政治现状、经济结构和对欧盟依赖程度的不同,完全不负责任;政客们为了一己一党之私,造成社会撕裂乃至国家分裂,原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并不奇怪。
ps:贴一篇BBC的文章,看看英国人自己是怎么说的。
英国全民公投脱欧时,中国也干了一件全民公投
投了啥呢?
网上投票第二艘航母应该叫什么名字?
按jfj的命名规定,这种级别的船应当省份或者直辖市的名字来命名,例如辽宁号
可是晚上获得票数最多的名字是“皮皮虾”号航母
所明白为啥了吧?
经提醒错别字修改了一下
最后最多的是“台湾号”,我没记错的话当时最初的到票数最多的是“皮皮虾”,后来网民知道必须以省份命名后“台湾号”的票数狂增。
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想做很多的解释
——————————更新—————————
虽然公投跟投票是好像两码事
但我更新一个评论
第三次更新
埃及总统选举时百万人把票投给利物浦前锋萨利赫,票数高达百万
四更——其实很多东西不分家的
去查了评论区的“黄焖鸡”事件
别的不说,特朗普画的出神入化
我每次只是针对大家提出的不同意见找出相应例子供大家讨论
后话:写了一大堆又删了……
问题太模糊,你这个样子学什么都不会好,首先先定义下,在你看来什么叫做好?生活安逸叫做好,事业辛苦,但是发展有前景也叫做好,首先要看你自己偏好什么东西。其次你所追求的是什么档次的学校,光看专业没有任何意义,有些专业一线学校叫做好后面的学校就不好。
美国领事馆这个周末必须加班。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