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楼主的问题恰恰击中了曹魏政权为什么短促的要害之处。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实上,在科举制度完善之前,由于皇帝生长于禁中,他继位之后最可信赖的人恰恰就是身边的宦官、母族妻族的外戚、以及骨肉兄弟。虽然身边宦官、外戚和兄弟掌握大权也存在种种弊端,可如果身边最可靠的人失去被任用的机会,这也意味着皇帝极易沦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下面我们来看看魏文帝曹丕对曹魏帝国做的制度设计。曹丕吸取汉朝的弊病,为了防止宦官、外戚和宗王败坏朝政,威胁皇帝权力,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1,为了避免宦官干政,曹丕要求“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三国志 · 魏志 · 文帝纪》),不准皇帝身边的宦官参与国事,这固然杜绝了宦官干政,但也实际上剥夺了后代皇帝,通过任命身边可信之宦官巩固皇权的可能;
2,为了避免皇帝母族、妻族干政,曹丕要求(九月甲午,诏曰):“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三国志 · 魏志 · 文帝纪》)。这固然杜绝了外戚掌权,但也使得后代皇帝无法任用自己相对可靠的母族、妻族,来夯实自己的权力;
3,西晋政治理论家袁准(字孝尼,裴松之注为“袁凖”)在《袁子正书▪经国》中论及魏制分封诸侯时,言:“魏兴,承大乱之后,民人损减,不可则以古始。于是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志。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既违宗国藩屏之义,又亏亲戚骨肉之恩。”如此,使得曹魏皇家最重要的政治根基诸侯王,处于完全无权、无兵的尴尬处境。一旦皇权有难,曹魏诸王就只能俯首待死了。
因此,曹丕的政策,实际上将曹魏皇帝变成了近侍不可用,母族、亲族不可用,兄弟无所依托的真正孤家寡人。明帝曹睿死后8岁的曹芳继位,尊郭氏为皇太后。郭氏的父亲郭满和叔辈的郭立、郭芝,以及堂兄弟郭德、郭建均是小官,根本靠进不了权力中枢,也没自己的势力,郭太后是没有背后势力支撑其称制的,曹爽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郭太后和曹芳告别时也只能相对哭泣。反倒太后的名号成了权臣们可利用的工具了。司马懿以郭太后令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司马师借太后名义废黜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昭弑曹髦又以太后名义立曹奂为帝。
再考量曹魏的官员选拔制度。公元220年,尚书令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该制度,直到隋朝被废止),曹丕大力推动,该制度使得世家大族们可以轻松通过门阀相互举荐亲信,获得远超过皇帝亲族的政治能量,尤其司马家族兄弟八人,各个精明强干,位高权重,身居要冲,其政治基础已经能与曹魏集团平起平坐,以致到了后期司马师要求废掉曹芳,郭太后不悦,但却无力阻止。
那么,当一个孤零零的帝王掌握着天下豪强觊觎的至高权力时,其危险性就无异于一个孱弱的病人背着财富进入土匪窝,权力的易手是迟早之事。
补:
回复 @于谨 之异议:
1,关于题主提出的曹睿死后郭太后为什么没有称制的问题,贵文中并未给出切题的答案,至于其他有关史料,倒是可以进一步商榷。
2,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创议时间,史学界一直没有定论,目前的四种观点各有史料支撑, @于谨 引用了韩国磐先生的“曹操始建说”来武断地否定唐长孺先生的“陈群始建说”,就以为统一了史学界争论已久的课题了?那张旭华的“魏武萌芽说”和刘访师的“始于寿张之战说”该如何自处呢?本人只是倾向于认同唐长孺先生的观点,《三国志·魏书·桓二陈徐卫卢传》:“(文帝)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唐先生据此认为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时间是在曹丕未篡汉时即延康元年(220年)二月。既然 @于谨 能引经据典,怎么就偏偏无视《三国志》的记述呢?
3,本人非常赞同知友 @塞密拉密斯 的那句评论:“皇帝制度一定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古代王朝不可能稳定不可能千秋万代。”本人并未批判九品中正制,每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有其历史原因,有其进步的、积极的一面,也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九品中正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其积极意义非常值得肯定。但辩证地看,其弊端也是存在的,尤其当权的司马懿提议设立州中正(《通典》卷32:“晋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其用人甚重。”),至少便利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虽然两晋时期门阀士族阶层的形成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但该制度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该制度的研究和论述,诸多大师级人物的著作不胜枚举,本人旨在回答题主的问题,没必要展开阐述吧。就好像,当今社会的公务员选拔制度,难道就是完美的?只不过,谁又有更好的办法呢?
4,再说说曹丕对亲族的严苛限制。这种限制没必要偏激地认为必须立竿见影地就收了诸夏侯曹的权力,这是有一个逐渐衰落的过程的,或者说是限制了夏侯曹势力的发展的。 @于谨 以曹真曹休为例是不能佐证这个事实的。从长期看,到了魏国后期,曹氏的势力确确实实就凋落了。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在论及“八王之乱”时提到:“曹魏削弱所封诸侯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我们暂且不论这个原因是否是曹魏亡国的决定因素,但能写入教科书,至少是研究者们趋于认同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于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驻守州郡重镇,以及后来的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大乱,致使中国进入长期的大分裂时期,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另有一种说法,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字伯南),曹操收养曹真,变易其姓,才转姓曹。
5,本人在回答原题主的问题时,并没有指责或批判曹丕限制宦官和外戚干政政策的意思,作为亲历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以致演变为兵戎相见的曹丕,当权后为了规避这种现象而出台一些政令,这很正常呀。只不过,到了曹睿死的时候,郭太后家族作为外戚没有形成巨大的势力来支撑太后称制而已。
6,在此,本人非常感谢 @飞天小鹿 对文中错别字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