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张克侠,何基沣为什么建国后未能担当大任? 第1页

  

user avatar   hai-dai-shui-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退出军界转入地方就叫“未能担当大任”?

新中国已经建立,工作任务有了转变,地方工作也很重要。解放军首任军长、政委中的很多人都从军队转业到中央部委或者地方的省委担任省部级领导干部。例子太多了,比如,第4军军长王世泰任铁道部副部长,第9军政委张仲瀚任农垦部副部长,第10军政委王维纲转业到高法担任副院长,第14军政委雷荣天转业任地质部部长助理,第17军政委赵健民转业任铁道部副部长,第19军政委张邦英转业任民政部副部长,第30军政委李干辉任上海市档案局局长,第33军政委韩念龙转业任外交部副部长,第51军政委杨春圃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第61军政委徐子荣转业任公安部副部长,抗联的冯仲云任水利部副部长。另外,何张的年龄与同级别的军队干部相比比较老,不太适合在军队工作。第1点理由不成立。

2.担任副职就叫“未能担当大任”?

职务正副是由行政级别决定的。张何在解放军中的职务是军长级别,此前在国军的级别只是陆军中将、徐州“剿总”下面的第三绥靖区的副司令官。何基沣所在水利部的正部长是傅作义,傅作义以前在国军是陆军二级上将、担任华北“剿总”司令,是独霸一方的新军阀,比张何级别高很多。张克侠所在的林业部后来调任的部长刘文辉曾是四川独霸一方的军阀,比何张的级别也高。因此,张何到国务院的部委担任副部职是合适的。(从第一条其他转业的解放军首批军长政委的副部级职位也可以看出。

另外,即使是正职也不一定就如何如何,傅作义、刘文辉虽然是正部长,但不是党员,无法参加党组;何基沣、张克侠虽然是副部长,却是党组成员,有党内职务,能参与党组的讨论和决策。张克侠还在林业部下属的林科院兼任了分党组书记。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在回忆水利部领导班子时明确区分了党外人士傅作义以及党员副部长们(包括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原华东军区副参谋长周骏鸣、原抗联将领冯仲云、地下党员何基沣等)。

而且,中央一些部委的正部职位是专业人员担任的,比如,林业部部长是梁希先生。

即使按“起义将领”来看,当时在中央部委任部长、副部长职务的“起义将领”其实也只有不到十个人而已(其他人更多是安排在地方):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何基沣;林业部部长刘文辉、副部长张克侠、副部长陈离;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国家体委副主任卢汉、黄琪翔、蔡廷锴。这些人任职的部委的确是离政治中心相对远,但是如果把他们安排到离政治中心近的岗位上,他们足够熟悉中共党史吗?恐怕是有难度的。张、何虽然是老地下党员,但是他们在身份公开前是“中共特别党员”,即不过组织生活,不编入党支部、不能发展其他人入党——这点与绝大多数地下党员的情况不一样。1956年,张克侠、何基沣都在中央党校的省部级高级研究班学习过。张克侠的秘书问他:您还需要进修吗?张克侠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国民党待的时间太长了。当然,张克侠、何基沣去上这个中央党校的省部级高级研究班,也说明他们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国民党起义将领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班的其他学员主要包括:程子华(1926年老党员,正部级)、谢富治(解放军上将)、解学恭(中共中央国家机关监察委员会书记)、刘建勋(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等下属机构负责人)、区棠亮(曾任团中央书记处 书记等职)、龚饮冰、刘子厚等等——这些学员基本上是老党员;而那些一般的国民党起义将领没必要也未必愿意去上这个研究班。

依照张何二人的职务,副部职是很正常且合适的安排,第2点理由不成立。

至于林业,可能还真就是张克侠喜欢的。他在抗战时期的日记中表露过想法:



3.独立自由勋章是授予八路军和新四军等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有关干部的。张何抗战期间的所在部队是第三十三集团军,虽然他们的确是共产党员,但工作单位很显然不是八路军或新四军。新四军五师政委任质斌曾经在内部谈话中说,在编写新四军军史时应编写一部《挚友谱》,记录对新四军有帮助的国民党友军中的左派人士,如何基沣张克侠等。所以,他们没有独立自由勋章是正常的。第3点理由不成立。

另外,张克侠在抗战初期其实曾经想去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也与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例如宣侠父等人说过这件事。但是,他有军职在身,以他的身份不是说想当八路军就能当的,需要各方面批准,最后没去。张克侠还曾经想托他们把女儿送到延安的抗大去上学,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也没这么做。

4.何基沣、张克侠的党员身份在他们去世之前很多人是不知道的。当时没有互联网,不存在上相关部门官网一查就能查到领导干部履历的情况。别说是题主了,就连他们曾经的一部分同事和下属、受过他们保护的共产党员此前都有可能不知道。出于各种原因,国家需要他保持旧军政人员的身份。中央有各种宴会时,何基沣一般是和董其武、刘文辉、杜聿明、黄维这类人归在一类作为“爱国民主人士”出席的。统战部总结的在国务院各部委担任部级职务的“民主人士”名单时,经常把他俩也算进去。

张克侠单位的人知道他是党员,但是单位以外的很多人并不知道,知道他是党员的大多也不清楚他的入党时间。例如,文革时期林业部的红卫兵曾经找李先念询问张克侠是不是党员,李先念表示:“在抗战的时候,张克侠、何基沣的部队和我们有联系。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共产党员。是否与中央单线联系,我不清楚。”【据《李先念年谱 第4卷》】红卫兵还去问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韩念龙表示,张克侠肯定是党员,否则上级不可能通知他参加军党委,但是不清楚他的入党时间。韩念龙去问外交部长陈毅,陈毅表示,张克侠是老党员,但是我也不清楚他具体什么时候入党。张克侠曾经的下属、国军贾宗周副团长写过:我是八十年代才知道张克侠是共产党员。五十年代台湾的中将副军长兼师长刘铁军(刘铁军是四绥区司令官刘汝明的儿子。三、四绥区是西北军中的兄弟部队,而且刘汝明与张克侠是同乡)曾经托在大陆的旧部杨鸿儒给张克侠转寄信件,希望把自己的通讯地址告诉张克侠,但是帮忙转信的人不知道张克侠是共产党,怕和旧军政人员打交道受牵连,把信烧了。被张克侠保护过并且猜测他是党员的地下党郑速燕曾多次询问上级张克侠的身份,上级没告诉她张是不是党员,只说可以依赖,直到七十年代末郑速燕才确切知道张克侠的确是党员。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苏联林业部副部长雅科夫列维奇1975年回忆《关于对中国进行的访问》,写到张克侠时特意用括号注上:“他曾是国民党的一名将军”。

由此可见,在大多数人眼里,他们是原国民党军政人员,而且他们也的确曾是。

隐蔽战线中一些资料的解密是八十年代之后的事了,即使到今天,解密的也只是一部分。张何的事迹出名,是八十年代以二人为原型的电影《佩剑将军》上映后的事情了。其实这部电影的很多情节不真实也不合理,中正剑也不是什么稀罕物。这部电影不但炒火了何张,而且炒火了中正剑(此后市场上赝品特别多)。此电影火了以后,一些媒体提到何、张时才冠以“佩剑将军”的名号,最开始媒体还加引号表示此二人是影片主人公原型,这无可厚非;但是传着传着引号就省略了,这个说法严格来说其实是不符合史实的。

5.隐蔽战线情报员的职务不能以通常的标准衡量。国家需要他们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做统战。可以看看李宗仁副总统回大陆时中央新影拍摄的纪录片:解说词中专门提了一句前来机场欢迎的还有“何基沣、董其武等国民党起义将领”——出于统战需要,当年何基沣经常被当做“国民党起义将领”的代表在各种场合被搬出来(对于党来说,总要搬些国民党起义将领出来,选一个自己人何乐不为)。对于他们来说,成为无名的丰碑就够了。有关部门曾经在西柏坡纪念馆开办过名为《无名丰碑》的展览,其中有张何二人的名字和介绍,他们完成了情报员应有的使命。

何张的职务安排,其实是综合了中共地下党(“白区党”)和国民党起义将领(“爱国将领”)两个身份。这两人在共产党内此前长期没有党内职务,不是隐蔽战线领导,只是没有任何官职的情报员而已。副部级是按国军起义将领的级别(陆军中将)、转业时在解放军内的职务(首批军长,后来是副兵团级)、以及白区地下党(特别党员)身份综合定的正常待遇。

而且,张何的旧军政人员身份不只是他们两人自己的事,还牵扯到随他们起义的2万多人的切身利益——关于“起义人员”的认定,要看他们参加了哪次重大起义——如果何张不算“国民党起义将领”,那么参加“何张起义”(贾汪起义的别称)的人怎么办。所以,他俩既是中共的老党员、老干部,又是原国民党军政人员,这两个身份同时存在,他俩不是非红即白。中共史料里一般这么写:我特别党员、敌陆军中将XXX。换言之,他们能以中共党员的身份盖棺定论,但是国军陆军中将的身份也的确是存在的——国军1947年的资质簿里明明白白有他们的档案。1984年7月19日,人民日报给张克侠讣告中的盖棺定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讣告很长,但是通篇也没提他是什么时候入党的——这很少见,一般的党员的讣告中会有入党时间。直到8月14日,在中共中央组织部指示下,中央林业部党组发出《张克侠同志的生平革命事迹》材料,材料中写到:“张克侠同志去世后,对张克侠同志的入党时间……等,没有公开发表。”情报战线的有些事情不要用一般标准衡量。

张克侠当林科院分党组书记这事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张克侠的一些子女是民革成员而非共产党员。民革发展成员,以“同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关系的人士、致力于祖国统一的人士以及其他有关人士”为对象。你说张克侠的子女是因为张克侠的什么身份而加入民革呢?(当然,张克侠的子女加入民革也可能与冯玉祥遗孀李德全女士以及其他亲属有关。)

综上,题主所说不成立。因为这两人的职务对于他们的身份和经历来说是合适的。如果实际职务低于适合的职务,叫做未担大任。如果实际职务与适合的职务相符,叫正常的安排。


6.反对匿名答主关于何张没有革命贡献、贾汪起义不算成功的说法。

就抗战期间而言,张克侠、何基沣所在的三十三集团军支援了新四军很多人员、武器、资金等。李先念到江南组建新四军第五师之初,人枪很少,从何基沣部队借了些人枪。后来成为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即新四军第5师)第三团{团长朱军,PLA开国少将}的其实就是何基沣77军的七七工作团{团长朱大鹏,其实就是朱军。他用两个名字当着两个部队的团长,这两个番号是一套人马。与KMT联系时用朱大鹏的名字,在新四军内部联系时用朱军的名字}。何基沣给新四军送过好几批武器和军饷,中共湖北省的地下电台骨干很多是33集团军电台培训班出来的。陶铸等领导经过国统区去延安开中央的会议,用的是77军的证件和身份。后来的中组部副部长曾志在荆门能活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克侠以及其他33集团军领导的保护。史沫特莱之所以能到当时被国民党宣布为不存在的新四军采访并写出《中国的战歌》,是张克侠等人帮忙与新四军联系的。李先念在关于编写新四军五师战史的讲话中多次表示过,何、张的部队对新四军帮助很大,是真正的友军。

至于贾汪起义是否成功,那位答主得出所谓不成功的理由估计包括: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三绥区司令冯治安没有跟着起义;三绥区部队只起义了一多半,不完整;何、张没有在所部建立起党组织。

但是起义成功与否绝不只是看人数,更要看影响。毛泽东在给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中都说了:“北线何张起义是第一个大胜利。今后数日内歼灭黄兵团全部,将是第二个大胜利。”朱德说贾汪起义是安排得最合适的起义。美国军校研究员Gary J. Bjorge写的淮海战役研究著作《Moving the Enemy》,把第三绥靖区起义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研究,并且归结为淮海战役中共胜利的一大原因。这还算不成功吗?况且,当时解放军对贾汪起义的预计是,最好结果为一半部队起义,其次连不起义只让路都可以接受。贾汪起义最终三个半师起义了2.3万人,超出了解放军的预期,非常成功。八十年代纪录片《淮海千秋》中,淮海战役指挥者之一的谭震林政委接受采访时对贾汪起义作用的评价也很高。要知道,国军部队里,副职的实权是小于PLA里的,何、张作为副司令官,能够带走一多半部队已经很不容易了。

贾汪起义对于淮海战役的具体影响包括:1. 贾汪起义令解放军迅速通过三绥区防区,包围黄百韬兵团。粟裕说:“我南下部队如在贾汪耽误4个小时,黄伯韬就可能退到徐州,那样战局就不一样了。”2. 贾汪起义打乱了徐州“剿总”的计划。朱德在PLA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的讲话(1948年11月26日)中说:“冯治安部的起义,对战局影响很大,使敌人原来的部署大为混乱,这是兵家大忌,特别是对大部队更是不能马上把部署调整好的。所以冯部起义正适合时机,是我们的同志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引用来源:《朱德军事文选》P671】国防部巡视官李以劻也回忆,贾汪起义后徐州剿总的计划被打乱,乱作一团,影响了刘峙对于部队的调动。3. 贾汪起义对国军的士气打击很大。刘峙慌了。杜聿明说,他去徐州之前听说贾汪兵变,感觉自己“以赴刑场之心情上战场”。徐州“剿总”的副参谋长文强在得知何张起义后,写了一首《无题》诗,颔联是“何张造反名其谋,刘杜悲慌悲几许”,“刘”指刘峙,“杜”指杜聿明。这些都说明贾汪起义是成功的。

起义部队的稳定性看,贾汪起义更是成功的。那位匿名答主也许想说贾汪起义后有些国军跑回去了。然而这不足为据。开国少将陈锐霆当国军团长(有三个营)时曾领导起义,但是部队只带过来一个营,起义后几个领导被顽固分子用刀杀死,陈锐霆也被捅了好几刀。同样是淮海战役中的起义,廖运周部队“有一个副团长的警卫看到这个副团长在我们教育下思想有所改变,表示要跟共产党走时,竟乘机对他的团长连砍三刀。”(袁血卒《110师喜获新生》)。很多部队起义后还发生杀掉共产党派去政工干部的情况。程潜、陈明仁领衔的湖南起义中,陈明仁兵团7万人逃走了4万,4个副司令官都跑掉了,军长、副军长们也跑了,部队跑了很多,过程中反反复复了很多次,但是,湖南的起义仍然是有意义有影响的。而贾汪起义的主官和派去的共产党员最终都没出事,说明部队相对其他起义算是比较稳定了。

党中央对起义部队的定性也可看出。毛泽东曾指示胡乔木说,国军绝大多数起义本质都是缴械投降,只有极少数部队是真正的起义,如何基沣、廖运周。可见党中央对贾汪起义的评价在国军众多起义中是非常高的。

至于何、张没有在所部建立起地下党组织,这点更容易解释:何、张都是“特别党员”,他俩不能编入党支部、不能过组织生活、不能与地方党组织发生组织关系,不能发展其他党员。这也是张、何与廖运周的区别。廖运周是1927年在基层入党的一般的党员,是可以参加组织生活、可以发展其他党员的。

由此可见,那位匿名答主说贾汪起义不成功、何张没什么革命贡献是武断而错误的。当然,他说何张没什么专业技能(林业、农业、水利)是正确的。但是专业是否对口并不是政府官员任职的唯一标准:有些国家的政府官员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专业对口的是事物官,专业不对口但是把握决策的是政务官。何张是党员,又是知识分子,当政务官是合适的。

—————————————————————————

再补充两条微妙的:何基沣最初接触的中共(前)领导是被开除党籍后的陈独秀。张克侠是留学苏联的白区党、国际派,与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情报部的不止一位人员有工作联系,与王明比较熟悉。

何基沣的哥哥何基鸿是1933年发起公葬李大钊的北大教授中出力最多的。张克侠的连襟是西北军军阀冯玉祥。张克侠的入党介绍人张存实曾经是契卡(苏联的秘密警察),还曾参加陈独秀的反对派中央,一度被开除党籍,40年代恢复党籍,在解放后职务是果树研究所所长。




  

相关话题

  刘璋昏庸无能,刘备取西川是不是小菜一碟? 
  中国古代战乱时期的普通百姓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为什么西方极左痛恨民族主义,中国极左却拥护民族主义? 
  十二章国徽怎么样优化下更美化,更符合现代审美? 
  抗战时期,蒋介石有没有过投降或者议和的意图? 
  如何评价梁武帝萧衍? 
  如果穿越到法国大革命时的法国,你可以给任何政治派系一吨物资,你会带什么去? 
  伊斯兰文明开始由开放包容变得排外自闭的关键节点在哪里? 
  中国历史不乏惊艳绝伦的人才为何近代比西方慢了整整俩个世纪? 
  在古代,对于朝廷来说,百姓意味着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马拉多纳对阿媒说“世界杯就是一切”,如果没有世界杯他是不是就是哈姆西克、默滕斯和马赫雷斯这档?
下一个讨论
不考虑史实,《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合情理之处?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