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k(重名太多圈不到)在答案里说: 从1949年建国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从上到下对南京大屠杀保持了集体“缄默”,研究南京大屠杀成为一个学术禁区。 真是一派胡言!南京大屠杀什么时候成“学术禁区”了?下面形形色色污蔑中国共产党故意让中国人民淡忘日军在南京暴行的答案也都听风就是雨。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高兴祖是新中国期间对于南京大屠杀研究第一人。1960年,高兴祖等四名南京大学教师带着七名学生在南京大学及周边的人群中进行调查。1962年,高兴祖完成了书稿《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这也是新中国研究南京大屠杀最早的书稿。
《人民日报》在1966年以前提到南京事件十几次,当时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个专有名词,而是称为“日军在南京的屠杀”、“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日军在南京对和平居民的屠杀”等。 实际上,@Stark自己在答案里引用的《1949-1976<人民日报>非主流关键词》就有:“从1950年到1960年,南京大屠杀作为关键词在人民日报一共出现了18次,再往后……,1982年才重新出现。”
1966年以后,虽然《人民日报》没有再提及这一事件,但是中学教科书中仍有提及。 1972年,也就是中日建交的这一年,广东省编纂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当时中学教科书分省编写)提到“南京沦陷后,日寇屠杀了大量中国和平居民”,以此批判入侵的日军和溃退的蒋匪双方。 而大学历史教科书则从1950年代开始就一直有记载南京事件。
至于说官方提得太少的,抗日战争已经胜利、国内革命尚未成功,批判对象也要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总会有人记得。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 糖丸!
太好吃了!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吃药,我一边乖乖站队一边奇怪为啥没人哭,后来到我了,吃了一颗,哇(๑ŐдŐ)b!好好吃!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以为从此一天吃一颗……然后希望破灭……>_<
什么叫合格的生活条件呢?
月收入1000的农村家庭里,能保证孩子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合格了
但是在月收入10000的打工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在城里上菜小,以后能读个中专甚至大专才算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6000的城市小市民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报个补习班考上本科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000的白领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有学区房,或者上私立小学国际双语学校考上211或者出国留学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万的家庭里,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人家的生活
所以什么才是合格呢?
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超越自己的出身,比自己的爹爹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吗?
话说回来
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我他妈的生你干什么?养个干女儿不好吗?比你便宜多了,还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