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朝如果向皇太极服软,稳住皇太极,再集中力量镇压掉农民军,是否还有延续的机会? 第1页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皇太极凭什么被稳住?

只要不涉及当时皇太极根本接触不到的领域,只会有现代人想不到而皇太极想得到的问题,不会有皇太极想不到而现代人想得到的问题。努尔哈赤连日本的情报都打探过,皇太极会不知道崇祯面对的是什么情况吗?

别人进了你的办公室,撬开了你的保险柜,拿枪顶着你,你还想和他谈判?以为自己是燕双鹰吗?

这不是P社的世界,崇祯割了辽东,赔了款,皇太极游戏界面上的出兵按钮就不能点了?前脚割了辽东,后脚清军又进关抢一波,崇祯能拿皇太极怎么办?强烈谴责?

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里还有什么经济封锁、收买蒙古、收买朝鲜,只能说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打击走私都能打击出海贼王的大明朝搞经济封锁?又欠边军的军饷又不许边军走私,是要军阀和士兵们都发挥封建主义大无畏精神吗?又要搞经济封锁,又要收买蒙古,这精神分裂得治啊。至于朝鲜,还用收买吗?朝鲜一直很忠心,可朝鲜的忠心有什么用?朝鲜两度被清军屠掠的时候,能指望明军解救他们吗?既然不能,朝鲜人凭什么拼着亡国也要为明朝送命?

还有那些指望皇太极和明朝和谈之后就专心去打索伦人、蒙古人的,你们难道没意识到这和“希特勒会专心去打苏联”是一码事吗?直隶和山东有金银财宝、绫罗绸缎、壮丁牲畜、美女姣童,唯独没有能保护这些的强大军队,想指望清军的信用来保证安全?你们可以先听一听郑芝龙、孙可望、田见秀、尚之信的看法。

靠和谈拖个一年半载是可行的,如果拿割地赔款当成什么救命的锦囊妙计,那结果只有一个:“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而火不止。”

第二,农民军为什么总能在关键时刻逃出生天、起死回生?

就以资料最全的李自成为例,看看他每次失败都是怎么东山再起的。

第一次,崇祯四年四月,李自成此时还是不沾泥张存孟的八队队长,不沾泥被明军马科部打败,损失惨重,不沾泥出卖同伴双翅虎、紫金龙投降,李自成不肯降,翻山而走。不沾泥的部下有很多不肯随张存孟投降,二队的李友、四队的吴汝义等人全都投奔了李自成,李自成再起,纵横山西。

第二次,崇祯五年十二月,李自成被明军尤世禄部包围在了辽州。闯军拼死抵抗,尤世禄和他的儿子尤人龙都被闯军射伤。付出阵亡一千三百多人的代价之后,闯军终于撕开了包围圈,突围而走。随后会合其他六部农民军,以数万之众杀入直隶境内,京师震动。

第三次,崇祯六年正月,李自成在涉县被左良玉击败,部将张成战死。李自成随即与张天琳联合,来找左良玉报仇,在武安之战中歼灭左部七千余人。不久农民军盟主紫金梁王自用战死,其部两万余人投奔李自成,李自成遂成为农民军中的一流豪帅。

第四次,崇祯六年七月开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遭到曹文诏、左良玉等部的围剿,损失惨重,被一步步压缩到黄河边。农民军以诈降计突破黄河。这一直被视为“流寇狡诈,反复无常”的重要证据。然而,农民军投降是在十一月十七日,突破黄河是二十四日,短短七天的时间,让曹文诏、左良玉敞开了打,难道就能把农民军都消灭吗?再说了,黄河又不是高迎祥开的,农民军能过,曹文诏和左良玉为什么不能过?如果他们真的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追过去把农民军消灭?

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河南的情况。根据吕维祺在《中原生灵疏》中的描述:

“秋既无收,麦又难种。野无青草,十室九空。于是有斗米值银五钱者,有工作一日不得升米者,有采草根树叶充饥者,有夫弃其妻、母弃其子者,有卖一子女不足数餐者,有自缢空林、甘填沟渠者,有饿死路侧者,有鹑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枕比而毙者,有泥门担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残食者。”

那么大明朝采取了什么救灾措施呢?还是《中原生灵疏》中的记载:

“而且加之以诛求,重之以供应,而且责之以兵粮、器械、米豆、刍茭,悉索敝赋以应河北之求。而且正赋之外,有加派焉,而且尽追数年之旧逋,而且先编三分之预征,而且连索久逋额外抛荒之计禄。旧额未完,新饷已催;新征甫毕,旧逋又下;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呼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朴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触耳有风鹤之声,满目皆荒惨之色。欲使穷民之不化而为盗不可得也,欲使奸民之不望贼而附不可得也。”

范景文也在《备陈中州地方情形疏》中说:

“向来中州号称无事,自臣入境而后知非无事也。河之北苦旱,千里赤地,河之南苦水,一望白波,饥民已不聊生矣。而两河间皆苦盗,绿林啸聚,日不绝闻。民穷而盗易起,盗起而饥民附之,将祸至之无日也。”

正因为如此,农民军一旦来到河南,曹文诏和左良玉就拿他们无可奈何了,遍地的饥民蜂拥入伙,农民军在兵力上顿时碾压官军,曹文诏和左良玉面对如此情形只能望河兴叹,过了河也是去送人头。李自成来到了卢氏地区,得到了这里山民、矿工的响应。矿工由于其纪律性优于农民,加入农民军以后组成的部队战斗力也更强,李自成在河北地区遭到的损失不仅完全补足,而且实力还变得更强。这之后,李自成转战陕西,声势大振。

第五次,崇祯七年十月,李自成拒绝了明朝的招安,随后遭到明军左光先部突袭,损失精锐骑兵四百四十余人,李自成退往河南。此时各部农民军都在向河南集中,李自成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杀回陕西,歼灭了明军杨正芳、张上达所部,声势复振。

第六次,崇祯八年三月至四月,李自成兵败乾州,部将新来虎被俘,在关中一带无法立足,西走陇右,联合张天琳、高汝利、拓养坤、郭应聘等部,先擒王继勋,再斩艾万年、柳国镇,曹文诏自尽,其部几乎被全歼,只剩两千余人。李自成遂横扫陕西,屡破明军。

第七次,崇祯八年八月,李自成部将高杰叛逃。洪承畴集中兵力围剿李自成,双方连续交战,互有胜负,李自成陷入苦战,曾试图东渡黄河,但没有成功。可李自成的实力却不减反增,因为这一年陕西大饥,百姓造反者不计其数,李自成的本队增加到三四万人,加上和他联合作战的其他各部,已有十万之众。崇祯九年二月,宁夏的明军士兵因为欠饷杀死了巡抚王楫,洪承畴不得不分兵镇压兵变。李自成趁此机会再入河南,河南的农民军廖三、袁世儒、李玉石热烈欢迎李自成,帮助李自成补充了兵力,李自成又杀回陕西,夺取明军战马数千。于是洪承畴这大半年的努力算是彻底白干。

第八次,崇祯九年四月,李自成被左光先、曹变蛟击败,返回陕北老家,歼灭延绥总兵俞冲霄部数千人。

第九次,崇祯九年五月,李自成攻打榆林,被贺人龙击败,部队亡失,只剩刘宗敏、张能等数百人。但是他的内弟高一功带着上万人前来投奔,李自成打回了米脂老家,家乡父老“从乱者如归”。李自成再起,并在高迎祥被杀之后成为了陕西农民军的总掌盘。

第十次,崇祯九年十月至十一月,李自成在洪承畴的重兵围剿下连续失利,李自成决定于次年开春大举反击,在宝鸡击败明军,进军西安,驻军泾河之畔,洪承畴调集白广恩、曹变蛟、左光先、祖大弼等部会剿李自成,双方大战七日,始终不分胜败,但是粮食都吃没了,于是各自退兵。到四月,李自成与左光先、曹变蛟再度大战,又拼了个两败俱伤,粮食耗尽。到了五月,关宁军祖大弼部中了李自成的埋伏,部队死伤大半,李自成第十次成功再起。

第十一次,崇祯十年八月,洪承畴与孙传庭从全陕调集精兵猛将,决心彻底消灭李自成,在宝鸡附近,李自成与明军交战两次,一胜一败,随后李自成又在汉中败于曹变蛟。李自成决定放弃陕西另寻出路,联合十七营农民军南下四川,歼灭四川总兵侯良柱所部。一个月攻破三十八座城池。

第十二次,崇祯十一年正月,洪承畴调集七万大军入川追剿李自成,李自成接战不利,于是突出奇招,从松潘一带的雪山草地返回陕西,洪承畴又扑了个空,急忙返回陕西。

第十三次,崇祯十一年二月,在明军的重兵围剿下,李自成被逼入河西、青海一带,本地的羌人与农民军、明军三方连续混战长达二十七天,全都精疲力尽。与李自成联合作战的高迎恩投降官军,李自成严重失利,在渡洮河时遭到曹变蛟的攻击,所部溃散。李自成身边仅剩三百余人,在左光先、马科的追击之下翻山而走。李自成的很多部下以及与他联营的其他各路农民军纷纷叛变。李自成聚拢残部,竭力作战,但还是每况愈下。直到十月,李自成的部下仅剩一千多人,在潼关南原被孙传庭伏击,身边只剩下刘宗敏、田见秀、李过、谷可成、高一功、张鼐、刘汝魁、张能、王文耀、李友等十八人。李自成进入了人生的最低潮,他一度前往谷城会见已经受了招安的张献忠,劝说张献忠重新起兵,张献忠资助了李自成衣物马匹,送他离开。李自成率领少数残部隐遁于商洛山中,缓缓恢复实力。

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罗汝才重新起兵,李自成也再度出山。十二月,香油坪之战中,罗汝才、李自成联军歼灭明军罗安邦、杨世忠所部。次年杨嗣昌调兵重重围困,李自成烧毁辎重逃走,之后大半年的时间中与明军数度交战,互有胜败。十一月,李自成与张鼐率五百人突袭左良玉部,大胜,就此冲入河南。

此时河南的情况比六年前更加惨烈。《辉县志》记载:

“至己卯旱、蝗,自秋至明年不雨。其年庚辰又蝗,仅能种而禾实不稔。斗米直可千钱,民间素所藏蓄者一时搜掠都尽。瓜果枣柿不待熟而残,渐及草根、木皮、糠秕、山蔬,侈云富贵家粮也。十月之交,环辉山皆盗,以人为粮。千夫长擒来戮诸市,人争啖之。至二之日大寒,人益困,有父母食子女者,子女食父母者,夫妻、兄弟、朋友、乡邻互相食者。余人之衣冠动静犹昔,性情惊疑为豺狼。过岁春事益奇,人死已归土,丘垅欲乾,取厌朝饥;未成人孺子转盼不见,则已在釜中矣。孀妇单丁,诱杀充食者无宁日。辉之四围,村落并无,居人十存一二者皆住郊关。每中夜徬徨,或闻呼号啼救之声,皆奸人用计噬人,人每不敢救。食肉多爨人骨,间亦有以人头颅灰作面同人汁噉者,余骨弃野外。首骨如东陵瓜垒垒无算,特少蔓耳。胁臂小骨,狼藉于道,每郊行,足履于上,搰搰有声,如在麻秸上。伤心酸鼻,尝不忍过。”

吕维祺在《复劝倡义赈荒疏》中说:

“今流亡满道,骴骼盈野。阴风惨鬼燐之青,啸聚伏林莽之绿。且有阖门投缳者.有全村泥门逃者,有一日而溺河数百者,有食雁矢、蚕矢者,有食荆子、蒺藜者,有食土石者,有如鬼形而呻吟者,有僵仆于道而不能言者,有集数千数百人于城隅周道而揭竿者。”

郑廉在《豫变纪略》中说:

“岁乃大饥,人益不敢粜谷,谷以踊贵。米麦斗值钱三千,禾二千七百。人相食,有父食子、妻食夫者,道路无独行之客,虽东西村亦不敢往来。其颠顿死于沟壑者群聚而刲割之,顷刻而骨骸相撑矣。官吏捽而捶杀之垒垒焉,不能禁也。其桀黠不逞者遂相率为盗。于是鼠窃狗偷千百为群者不可胜数,如一条龙、张判子、宋江、袁老山之属,众皆万许。而临颍一条龙、寿州袁老山,其徒尤众,斩木折钧,往来梁宋之郊无虚日,日以益多。”

此时的河南已经遍地都有人揭竿而起,但是这些河南本地的农民军大多都由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民组成,毫无军事经验。李自成的部队则不同,虽然此时李自成只有一千多人,但他的军队以陕西边军的逃兵为骨干,经过八年与明军的战斗,从当年的数万大军之中大浪淘沙,此时能剩下来的全都是对李自成极为忠诚、战斗力强悍而且运气极佳的人。李自成杀入河南之后,本地的农民军一斗谷、瓦罐子等部迅速前来投奔,李自成遂横扫豫西。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兵临洛阳城下,洛阳城内的下级军官田虎、任继荣等人高呼:“王府金钱百万,餍粱肉,而令吾辈枵腹死贼乎?”打开城门迎接闯军入城。李自成处死福王朱常洵,宣布:“王侯贵人剥穷民,视其冻馁,吾故杀之,以为若曹。”随后开仓放粮。“远近饥民荷旗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这是李自成第十三次在失败后重新崛起,也是最后一次。自此之后,除了三打开封、郧阳之战等少数战役外,李自成取得了大部分战役的胜利,主力始终没有遭遇重大杀伤,越战越强,直到清军入关。

崇祯十四年二月,一打开封失利。

崇祯十四年三月,在伊川之战中击败猛如虎。

崇祯十四年七月,在淅川之战中击败左良玉。

崇祯十四年九月,在项城之战中消灭陕西总督傅宗龙。

崇祯十四年十月,在北舞渡之战中消灭李万庆,在叶县之战中消灭刘国能。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在南阳之战中消灭猛如虎。

崇祯十五年正月,二打开封失利。

崇祯十五年二月,在襄城之战中消灭陕西总督汪乔年。

崇祯十五年五月,督师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集结十八万大军,号称四十万,在朱仙镇与李自成、罗汝才决一死战。农民军掘壕围困明军,明军粮尽,军心涣散,左良玉率先逃跑,正中农民军埋伏,导致全军溃乱,左良玉、丁启睿、杨文岳等仅以身免,明军降者数万。

崇祯十五年九月,三打开封获胜。

崇祯十五年十月,在柿园之战中击败孙传庭。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在汝宁之战中消灭保定总督杨文岳。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在襄阳之战中击败左良玉。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根据地,杀罗汝才、贺一龙、袁时中,统一了除张献忠以外的所有农民军。

八月,孙传庭率十万秦军出关,与李自成进行最终决战。

九月,汝州大战,孙传庭兵败,退回潼关,仅剩四万兵马。

十月,潼关决战,孙传庭战死,李自成遂夺取全陕,于西安建国称帝。

接下来便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轻而易举地扫平了整个北方,占领北京。随后清军入关,李自成被这个前所未遇的强敌击败。

从崇祯四年加入张存孟麾下到崇祯十七年攻克北京,李自成和明军作战了十三年,平均每年被明军打败一次,但是别忘了,他打败明军的时候更多。李自成被打败十三次,能东山再起十三次,一次是因为流寇运气好,两次是因为围剿官员心慈手软,三次是清军帮忙,难道连着十三次都是因为这些借口?

其实“李自成运气好”这个观点还是有道理的,李自成的运气确实好,农民军首领是得亲自上战场的,指不定哪飞来一支冷箭就被干掉了。王自用就属于运气不好的,中了一箭,当时没事,结果伤口感染了,于是他的家底就都归了李自成(这个剧情好像在《水浒传》里看见过)。张献忠也是中了冷箭,当场就死了,李自成也中过冷箭,但是他运气就好,只丢了一只眼睛。李自成最后死其实也是因为运气不好,手底下还有几万部队,结果在侦察的时候被一个小地主打死了。

但要说李自成能成功是因为明军没有全力围剿他,那真就是胡说八道了。首先说调关宁军进关打流寇这个办法,一个毫无军事经验的平民百姓上两天网都能想得到,崇祯能想不到吗?否则祖大弼为什么会出现在陕西?祖二疯子在关宁军中也是有名的猛将,打死过清军的前锋佐领,打死过清军的巴图鲁,但是他对战李自成的战绩如何?还赶不上陕西明军呢。

明军镇压不了李自成,是因为没有厉害的武将、没有精锐的部队吗?根本不是这码事,曹文诏、左光先、曹变蛟、孙守法这些人和他们的嫡系部队哪个比关宁军差了?就比如说崇祯十年那次,洪承畴和李自成大战七天七夜都没分出胜败,把粮食吃没了,只能放弃战斗。在这种情况下,调关宁军来有什么用?关宁军能从辽东自带干粮来参战?

傅宗龙为什么败给了李自成和罗汝才?因为他的部队断粮了,分散到各处村庄去抢掠,李自成和罗汝才就在这个时候来袭,明军正忙着抢劫呢,既没有阵型也没有指挥,于是一触即溃。

孙传庭为什么败给了李自成?明朝官府为孙传庭筹粮,已经到了“催逼严急,里老有自缢而死者,运夫有淹没河中者。人情汹汹,莫知所措”的程度,可孙传庭的部队还是绝粮了。孙传庭不得不撤退就粮,结果撤退就成了溃逃。

这哪里是调关宁军来就能解决的问题,就算崇祯神通广大,调清军给孙传庭指挥,最后饿得走不动路,结果也是一样的。

那么闯军为什么没有朝廷发军饷还有饭吃呢?李自成造反的第一战,杀的就是米脂县的举人艾应甲,靠艾家地窖里挖出来的小米让自己免于饿死,也为自己招募的第一批部下。但是明军就不敢这么干,人家艾老爷的儿子是堂堂的武举人,神木参将艾万年艾将军,敢惹艾老爷,一张片子递出去,立刻叫你们这群丘八吃不了兜着走,一个个穿箭游营打军棍,杀你们几个兵痞以儆效尤就如同碾死蚂蚁。

张岱在《石匮书》中说:

“贼令严明,将吏无敢侵略。明季以来,师无纪律,所过镇集,纵兵抢掠,号曰‘打粮’,井里为墟。而有司供给军需,督逋赋甚急,敲朴煎熬,民不堪命。至是陷贼,反得安舒,为之歌曰:‘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由是远近欣附,不复目以为贼。”

李长祥在《天问阁集》中说李自成:

“能假仁愚百姓,百姓当他贼过,人畜巢卵靡有孑遗,即官兵过亦不下贼。惟闯贼过则家室完好,亩禾如故。百姓竟德之,竟多归附,势益大。”

当兵的领不到军饷,就得靠抢劫吃饭,官兵成天抢老百姓都吃不饱,李自成不抢穷人却有饭吃。因为他专抢官兵不敢抢的人,专挑士绅、宗室开刀。因为他追赃助饷,因为他有刘宗敏的夹棍,因为他让士绅们痛斥“流贼暴虐无道”。李自成可以不在乎士绅骂他,可是孙传庭不能,李自成敢干杀藩王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孙传庭不敢,所以李自成的兵有饭吃,孙传庭的兵没饭吃。孙传庭的兵没饭吃,孙传庭就得死。

“你们四十三家,都是害国之贼,斩首示众,家产充公!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百姓饥饿,皆因无地可耕。得人心者得天下,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心吗?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员。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输个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连一回都输不起!”电影中的孙传庭终于忍受不了官场游戏,怒而掀桌。而现实中的孙传庭终究被他的身份限制,不能对抗整个大明朝的统治基础。如果他真的敢杀士绅清田亩,雪片般的奏章立刻会把他参到菜市口去。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已经有能力建立根据地了,他的粮食来源除了抢之外还有种。

“贼又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牲,务农桑,为久远之计。民皆附贼而不附兵,贼有食而兵无食。”
“贼以禁杀课耕,张官设吏,簧惑民心,立定根脚。禁杀人,偿命;且约杀牛一只,赔马十匹。”
“抚流亡,通商贾,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

孙传庭出关之际,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和李自成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可是李自成有后手,他在去年年末赶走了左良玉之后就着手恢复生产,开春之后尽管农民军发生了内讧,但是冲突规模很小,没有耽误湖北西部地区老百姓的春耕。孙传庭也想先耕田,先存粮再打仗,可崇祯没给他这个时间,就算给了,孙传庭依靠十室九空的陕西和大明朝的官府与李自成比种地,难道就比得过吗?随着战争的持续,到了崇祯十六年的秋季,明军的粮食吃尽,闯军的土地却有了收成,明军的将领士兵纷纷表示这还打个六啊,想返回陕西去吃粮,于是就在饥饿与混乱之中被李自成歼灭在了半途。

崇祯可以向内地战场增加兵力,可以把辽东的精兵猛将都调过来,可他凭空变不出粮食,孙传庭就算有百万大军,也只能饿死得更快。崇祯十四年十二月,左良玉的兵马路经裕州,城内百姓已经投降了李自成,给城墙浇上水,冻成了一个大冰坨,抗拒左良玉。左良玉派人喊话说要花钱买粮食,城里的百姓表示你丫蒙谁啊,没听说过官兵买东西还给钱的。等到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打襄阳,驱逐左良玉,襄阳老百姓“又复抵死为贼抬架铳炮,协拥大队过滩”。这种仗,把吴三桂、祖大寿调到关内难道就打得赢了?不要自欺欺人了,李自成能打进北京,就是因为明军真的打不过李自成。

第三,关于南迁之议。

先看李自成在打下北京之后发布的《招江南明将檄》:

“大顺国主应运龙兴,豪杰响应,吴三桂、左光先等知天命有在,回面革新,朕嘉其志,俱赐彩缎黄金,所将兵卒先给四月军粮,俟立功日升赏。抗命周遇吉,身具五刑,全家诛戮,刑赏昭然。尔等当审时度势,弃昏投明,身享令名,功垂奕世,孰与弃身亡卤,妻子戮辱。大福不再,后悔噬脐。檄到须知。”

把自己代入一个明军小兵的身份想一想,你选给崇祯尽忠,还是选四个月口粮?

题主所说的“南方一带受战乱影响也小,也没那么烂”是不成立的。且不提崇祯中期的湖南矿变、安徽奴变、江西密密教之变、湖南武冈民变、湖北奴变……就说崇祯十七年这个时候,江南的奴仆正在绑了士绅游街呢,闽赣交界的田兵在反对加派,争取永佃权,罗霄山脉周围参与“铲平王”运动的穷人们“入高门,分据其宅,发仓廪散之”,要“铲主仆、贵贱、贫富而平之”,广东的社兵、浙江的天萌国和李刀三……要说南方没有北方烂倒也对,但是南方绝非不烂,南方的老百姓也已经被逼到欲做奴隶而不得的地步了,只是还没像北方那样变成人间地狱而已,南方大部分在三百年后成为革命老区的地方这个时候都有农民起义,只不过没有北方那么大的规模而已。

题主认为崇祯如果去了南方,“总比隆武、永历那帮人强”,也是不成立的。隆武刚一上台就改“借虏平寇”为“抚寇御虏”拉拢李过、高一功,永历虽然历经无数撕逼,好歹最后总算明白只有李定国才能救自己。而崇祯永远不会明白这些,他这样的人不会改变,只有死。

崇祯去了南方之后,能让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左良玉的战斗力变得更强吗?能让田雄、马得功、李本深、李成栋、左梦庚对大明更忠诚吗?

崇祯去了南方,能想出既增加财政收入又不增加农民压力的好政策并成功执行吗?

崇祯去了南方,南京朝廷倒是不会为了继统撕逼了,但会为了顺案撕逼,会为了前线战局撕逼,会为了借虏平寇撕逼,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大明官员撕逼。孙可望处决大汉奸陈邦傅(杀害永历皇帝的救命恩人抗清名将焦琏,炮打永历御船)都能被弹劾,哪怕跑到了缅甸,还有杨在、任国玺这俩道德表演艺术家弹劾沐天波有辱国体。

崇祯到了南京之后,既变不出兵马,也变不出粮饷,那么他为什么要去南京?在紫金山上吊风水更好?

崇祯死在北京是件好事,给自己争取了一个壮烈的结局。如果他去了南京,那就会代替弘光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因为从陈新甲事件来看,假如崇祯成功逃到南京,“借虏平寇”的政策八成就由崇祯提出了,他会由一个悲剧的殉国皇帝变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流大汉奸。

现在世人普遍评价崇祯“虽然努力,但是无力回天,只能迎来一个悲哀的结局。”因为他最后选择了自尽,人们会看到他的努力,知道他不可能以一人之力带动腐朽的大明朝,可是如果“借虏平寇”这事真出自他的手笔,有了这个巨大污点,没有谁会体谅崇祯,左良玉、贺人龙这些军阀的暴行也都会一股脑全算在崇祯头上,借着三饷大发横财的大小官吏的贪污也都会算在他头上,大小藩王、勋贵、太监的罪行统统算在他头上。这样的话,他会得到如下的评价:

“在位期间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常年拖欠军饷,令士兵衣食无着,纵容叔父朱常洵、岳父周奎、亲信太监王之心等人贪赃枉法,敛财如山。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当中大肆屠杀起义军和无辜群众,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却屡屡丧师失地。在农民军的打击下放弃首都逃亡南方之后,竟丧心病狂地提出‘借虏平寇’政策,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清军南侵之际,他无所作为,只能一索子吊死在紫金山,导致半壁江山沦丧,无数百姓膏于锋刃。”

如果这样的话,崇祯差不多可以比肩汪精卫了。他死在北京是件好事,为自己争取了体面,为明王朝争取了尊严。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末和满清议和,并没有实际可行性。自古能战始能言和

多少后世之人提到明末痛史,无不以为从努尔哈赤起兵,明朝萨尔浒、广宁诸战惨败后,辽东就已经成为大明王朝流血不止的伤口,难以痊愈的恶疾,因此与其将举国精兵强将、大量财政支出白白耗在此地,修建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城堡壁垒,养一支只会用大炮守城的“关宁铁骑“。

倒还不如学习宋朝和辽国签订和约那样,答应皇太极的求和,和满清罢兵修好,先把重心放在平息关内十三省的内乱,哪怕放弃辽东千里沃土,也好过真实历史中大明亡国的地狱场景。

然而,这只是事后诸葛亮,一厢情愿。明末和满清议和,并没有实际可行性,只能是徒然取辱,绝不可能挽救国家。

凭什么总有人就认为作为当时整个远东地区谁与争锋的不世枭雄,皇太极难道不比我们后人更清楚,真等近亿人口的大明朝压制了民变,理顺了内政,只有几万本族兵丁的小小满清,就只有被这个庞然大物碾死的下场?

对游牧民族渔猎民族最大的偏见,莫过于认为他们是一帮不懂计谋的蛮子。其实那种远比中原更严苛的生存环境,从来只有最精明狡猾的人才能存活下来。纵观历史,即使最为守信用的蛮夷——契丹人的辽帝国,其实在百年和平期里,不还是一样三天两头来敲北宋的竹杠?

满清更是远比辽国金国更狡猾的对手,不客气说,和他们议和,除非你是让他们鞭长莫及的列强,否则无论崇祯、南明、郑家还是吴三桂,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成功,至多只能是短时期休战。

宋辽澶渊之盟的前提,是萧大王萧挞凛战死,十几万辽军精锐连同他们的皇帝太后孤悬敌国,危如累卵; 宋金绍兴和议虽然足够无耻,泱泱天朝竟向蛮夷称臣,那也是建立在岳飞、刘锜等中兴名将们把金兀术轮着刷了一轮战绩的前提下。

这些和议能达成的前提,都是宋军能战敢战,前后野战连续数万计地割对手人头,对手摄于汉人王朝的武力,不可轻忽,才不得不议和。

而如靖康之变汴京围城的时候,宋徽宗宋钦宗倒是极有和谈诚意,都亲自送上门了,金人怎么对他们的? 昏德公、重昏侯;南宋临亡国前也企图称臣、称孙于蒙古,但求苟安,可那时的忽必烈又怎么可能答应?

【陆秀夫等至大元军中,求称侄纳币,不从;称侄孙,不从。】【遣监察御史刘岊奉表称臣,上大元皇帝尊号曰仁明神武皇帝,岁奉银绢二十五万,乞存境土以奉蒸尝。】

常有人怪崇祯帝不识时务,或怪士大夫如黄道周等误国,没有和满清议和,好腾出手来先安内。以明末局势而论,不客气说:全系妄想而已。

崇祯朝中后期是什么战局?清军出入华北各省四处抄掠扫荡,如入无人之境。

如第三次阿济格入关,抵居庸关,克昌平,扫荡京畿,直逼北京城下,抓回人畜十八万,临出门给拥兵不敢前的明军送上「诸官免送」的牌子;

第四次多尔衮入关,五个月内转掠二千里,攻下包括济南在内的河北山东七十余州县,害死孙承宗、卢象升,抓走德王朱由枢、其子郡王朱慈颖,并人畜四十六万,掠得金银百余万两。

最后一次阿巴泰入关,扫荡山东全省,连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逼得鲁王朱以派上吊,抓走人三十七万,畜五十五万。而且还将鲁藩五个郡王千名宗室集体斩首,这已经是完全不再留与明朝谈和之余地的表现了。

这几次清军入关,明朝将帅拥兵观望,眼睁睁看者清军掠去大笔人口牲畜,满载而归。除了卢象升卢忠烈公举五千天雄军与之死战,巨鹿殉国外,竟再也没有一支敢与之野战的明军部队。

其实大明王朝传到了崇祯年间,二百多年积累的体制弊病,早已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十余位皇帝薪火相传至此的军政体制,已经完全适应不了当时局势的切实需求,亦跟不上生产力水平发展了。

就引卢象升巡视九边后,汇报给崇祯帝的一段奏折:

【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拿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典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绔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

这就是大明朝的前线支柱武力、西北边军将士当时的状况。一群平日卖儿、鬻女、典妻、乞讨,或与将主为奴来维系生存的乞丐和奴隶,指望他们保家卫国到几时?一个连帝国核心武力都弄成这样子的政权,可能长久持续下去么?

所以,皇太极口头上是有很多和谈要求不假,可是只要明军还是一天打不赢清军,甚至连野战的胆子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达成的所谓”和约“对满清的侵攻会有任何约束力可言么? 撕不撕毁还不就只在皇太极的一念之间么?

正因双方如此悬殊的战力比,明朝想和满清议和,是根本没有任何如宋金和议一般成功的可能的。就算真达成了所谓的“明清和约”,那也必然是建立在明朝之所失、满清之所得远比清军破口所掠更多的前提下。

除非崇祯皇帝去学清末的满清当局那样,彻底不要脸,当个满清代理人性质的卖国政府,——那样的大明亡了也罢,即使如此,又能苟延残喘几年?怕是只会比真实历史上灭亡得更早。而这样一个彻底出卖国家与民族的朝廷,更会留下千秋骂名,永为后世耻辱,更让后人蒙羞。

是以,崇祯帝可能确有很多施政不当,但唯独不和满清议和这条,(或是虽一时动摇,有陈新甲事,但很快改弦更张),看得清楚,无可指摘,当得起“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君王死社稷”的毅宗烈皇帝之名。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明朝廷已经是癌症晚期。


user avatar   qu-xiao-y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稳住皇太极,还有林丹汗,就算皇太极帮大明国干掉了林丹汗,还有西北几十年后就会做大的准格尔部,稳住了准格尔部,你觉得大明有多少信心抗住不到一个世纪就会直接见面的俄罗斯人?更不要说此时荷葡西三国早就来了,而两百年以后,英法诸国就要来了。就内部而言,大明国从正统年间,民变就在全国各地前仆后继的发生了,搞定了李自成,张自成怎么办,至于大明脑残的财政体系和地方行政制度,早在明代中叶就已经弊端丛生了,要不然大明国的户部尚书怎么没几个有始有终的呢。

所以,千万不要指望一个病态的政府可以依靠运气活下去。


user avatar   acel-rovsi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北方异族文明的组织方式,从秦汉时期,到唐宋,再到明末是一个变迁的过程。

在早期,秦汉定基本盘时候,与北方部族的冲突(主要是匈奴),实质上呈现于这么一种情况,北方游牧族生存模式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大部分游牧民族的子民都是天生战士,组织形式也注定了他们可以快速形成相对坚固的战斗力,生产时代的人口分布零散,但由于马匹驯服使得可以快速聚集,并形成早期冷兵器时代战斗力强大的骑射兵种。而这种状况下,中原王朝很多时候都形成劣势,但是为什么中原王朝往往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于农业文明强大的组织能力,一个作为大体量的农业文明,从皇权-贵族,士族-地绅阶级-市民阶级的精密古典统治机器,帝国式的经济产出和自组织能力,使得中原王朝在长期冲突中相对于松散的游牧帝国组织力占据优势,一旦游牧民族的进攻锋芒被挡住,中原王朝可以爆发最大组织能力的反攻。

而到了两宋时期,这个组织方式就变了。辽金开始进行类似于宋的地方改革,主体民族和汉族的二元统治,以及城镇商贸的建设,并且很快地通过学习和模仿来适应农耕为主要生产力,同时兼顾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并吸纳汉人的农业技术,手工业和部分文化,也就是王朝化改革。这个时代的游牧民族已经不是当年的一波流南征的时代,这个时候的中原王朝已经比较吃力了。

而作为渔猎-采集民族,并且同样有定居和城镇雏形,并且兼顾粗放农业和纺织业的后金,从东北三部的内部崛起开始,就具备以上北方异族王朝化改革的底子。在皇太极时期,包括八旗扩展,吸纳汉人工匠,保证占领地商贸的农耕生产,等等,做到了极致。皇太极时期,后金占领区实际上是一个稳定的农耕文明王朝,并且吸纳了本地大量汉人工匠,农人进行底层技术革新,政制改革也比较成功。也就是说,关外的后金是一个稳扎稳打的后起异族王朝,其组织能力是大于文人阶级和君权分裂,税政压民不压官,流民乱起的明朝的,而且在努尔哈赤时代,虽然太祖身死,但是征明之战,对于后金是收获颇丰的。这种组织能力,注定了此时明朝组织的边防是无法靠赢得几场战役来阻挡拥有庞大后被组织力的后金的,这不是明几支精锐边防军就能够挡得住的。

更何况在战术上,对蒙古各部进行分化,并消弱林丹汗主要势力,三次征伐过后,漠南蒙古作为生力军加入到后金,并且整个北方地缘态势已定。此时八旗扩张,汉八旗蒙八旗入列。其中汉八旗成型依赖于降将的直接任用和汉人工匠组织的军备,包括红衣大炮,以及相当比例的火器装备,弥补了早期攻辽时期,在攻城战上的战损比。军备,战斗力,战斗经验均是明边防部队中上乘,并随着南征的胜利不断扩大。相反,明军的边防组织力是在走下坡路。

所以事实上,此时崇祯未必不想求和,而且某次“乌龙事件”也说明了其实崇祯有求和之意,而不了了之。而崇祯事实上此时也没有什么谈判本钱,弱势方向强势方谈判的基本条件是,弱势方能够长期守住底线,而强势方可能会被迫陷入长期的消耗战,但是当时并不是这个情况。后金势力逐渐扩大,明内部流民四起,税政博弈,使得无法从文人官僚阶级,地主阶级,和底层商业士绅阶级,无从财力平内和攘外。。即使崇祯和皇太极议和,皇太极接受得可能性很低。退一万步,皇太极真的接受了,他真得会傻傻等着你明朝慢慢平内乱,最后恢复元气吗?你确定他不会明朝平内的关键时期,撕毁信约?要知道皇太极可是个应变能力极强的政治家。。


user avatar   zhu-jing-2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不是反过来?向农民军服软,死扛皇太极呢?

按理说中国大一统王朝末期都有一个蕃镇阶段,一般能持续几十年。在王朝后期出现地方统治不稳的情况下,蕃镇可以给王朝续命,汉朝唐朝清朝都是如此。

然而明朝这个奇葩,到死都拒绝蕃镇。李自成已经给崇祯提了条件,给他封地他就反过头帮朝廷做事,然而崇祯拒绝了。于是李自成只能造反造到底,把明朝推翻了。所以得国正如明朝,也没有比唐朝清朝活得更长。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user avatar   dong-kai-9-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与荒谬相反的,是符合理性,或说,符合逻辑。

谁的逻辑呢?人。当然,这里使用的是流俗意义上的逻辑,而不是那个最高的罗各斯。

可是,这种逻辑却仅仅是各种表象的合理化,它远离本真之物,越是合理越是远离。人类生活在自己创造的谎言之中。

所以,当人觉得荒谬时,恰恰是真实侵入了人类虚构的世界中,而理性和逻辑还来不及去掩盖它,因而让人产生了不安和怀疑相夹杂的荒谬之感觉。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相关话题

  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勤政导致中国在19世纪远远落后于欧洲吗? 
  求问以下几场抗日战争末期战役的详情? 
  如果哥伦布当时到达的是亚洲,能否征服明朝? 
  你为什么去博物馆? 
  中国历史只有4000年左右为何学界要虚化成5000年? 
  秦始皇究竟是千古一帝还是残忍的暴君?他的功过相比如何? 
  如何评价 911 事件 19 周年,微博上相关话题下却全都是庆祝? 
  波兰领土、人口、历史都不差,为何近代以来没有成为欧洲大国? 
  怎么看待台湾名嘴宣传炸垮三峡大坝? 
  看地图会发现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河流、山川、国境线) 

前一个讨论
从地理上看,希腊占据了所有土耳其周边的海,为何土耳其只对中东阿拉伯人动武,而不对欧洲部分发动战争?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没有别的群体效仿犹太人的教育?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