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感觉荀子比孟子厉害啊?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说打拳吗


user avatar   zheng-yi-pin-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战国时期的齐湣王自负才高,信任谄谀,政令凶暴,最终落得个身死国亡的下场。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湣王自负才高,信任谄谀,政令凶暴,百姓怨愤。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秦、魏、韩、赵四国,讨伐齐国,史称“济西之战”。齐湣王逃亡到卫、鲁等国避难,又因为骄不逊礼,处处受逐。楚王使淖齿将兵救齐,而后淖齿与燕国,平分齐国,执拿到齐湣王,当面数其罪过,并将其诛杀在“鼓里”一带。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对于这件事,作出了以下一段评论。

据《资治通监·周纪四》记载,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

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分崩离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湣、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必稽焉。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荀子这段话的意思是:

国家,是有利于行施权力的地方。按照正道去掌管它,就会非常太平,非常荣耀,也是积德扬善的源泉。不按照正道去掌管它,就会非常危险,非常祸害,有它不如无它!等到无路可走,将要失去它的时侯,(那时做君王的人)即使想做普通的百姓,也是得不到的。齐湣王和宋献王就是这样。

所以说,治理国家的人,遵循礼义立国,就可以称王天下;恪守诚信立国,就可以称霸诸侯;依靠权谋(欺诈、争权贪利、阴谋诡计)立国,就必然会灭亡。

举国上下,都提倡礼义,就不会出现祸害。仅行一次不义之事,仅杀一个无罪之人,就能够得到天下的做法,仁义的人,是不会干的!

德、业虽然没有完全树立,仁义虽然没有完全具备,然而天下的治理,大致已有了节奏,赏罚只要明信于天下,臣民都会清楚地知道君王可以相信。

举国上下,都热衷于功名利益,而不致力于提倡仁义,不依靠诚信,唯利是图,对内,肆无忌惮地欺诈自己的百姓,而去求取小利,对外肆无忌惮地欺诈他国,而去求取大利;在国内,不管理维护已经得到的东西,然而却总想得到别国的东西。这样,下臣与百姓,也就无不以诈心去对待上边。上边欺诈下边,下边欺诈上边,这样就会分崩离析。一邑(一个地区)形成了这个局面,敌国就会轻视,盟国就会怀疑,随着权谋的日益盛行,国家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危害和削弱,走到极端而导致灭亡,齐湣和宋献,就是这样。他们以前采取强大齐国的办法,并非修礼 ,并非本分政教,也并非为天下着想,而是绵绵不断地组织对外侵略。本来齐国非常强大,南足以破楚国,西足以屈服秦国。北足以败燕国,中足以攻宋国,等到燕、赵两国联军,进攻他们的时候,就像摇动枯木一样,遭到身亡国灭,成为天下莫大的耻辱。后世评论天下罪恶的时候,必定会将此引为例证。这不是因为别的原因,仅只是他们不遵循礼义,而凭借权谋,才造成的呀!

以上所讲的仁义、诚信、权谋:这三种做法,圣明的君王之所以要谨慎选择,仁义的人之所以要清楚明白,是由于:善于选择者,制人;不善于选择者,制于人。选择了仁义和诚信,就是善于选择,就会制人,治理好国家;选择了权谋(欺诈、阴谋诡计、争权夺利)就是不善于选择,就会制于人,即被坏人利用、操控,而灭亡!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研究荀子的人少,现存的文献,最早的是唐代杨倞

后来就没了,一直到清末,因为清朝文字狱,研究现在会被杀头,只能研究古代

才有卢文弨、王念孙、顾千里、刘台拱、郝懿行、俞樾、陈奂、洪颐煊这些人研究荀子

到了王先谦才大成,写了荀子集解

近代是北大的北大的《荀子》注释小组编写的《荀子新注》


而孟子不同,古代多少人研究孟子啊,一句话都能研究一屋子出来···一句话七八个解释,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解释方法,或者说,根据谁给你塞钱多,就用有利于他的办法来解释


荀子就没这个待遇了,主要原因是荀子讲究的比较实际,继承了黄老学说那种,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就不好发散思维了

而且荀子的书,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讲的很清楚,不向孔孟,只给因为是好人,所以就怎么怎么

比如荀子说: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後,年谷复熟而陈积有馀。

而孟子就单纯的,尧舜禹都是圣贤,所以才怎么怎么样····

康有为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观看南美各国和美国政策都差不多,为什么和美国就是天差地别呢

结果得出了一条原因:美国开国的都是圣人

好吧····你赢了


因为荀子提出了因为什么,

所以后人才能改进,继续来推理来验证

韩非子就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比荀子的物少而欲寡,更近了一步


也就是说,不管是对是错,他们都迈出去了这一步

而他们的错误,也是能验证的

我们能说出来,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失败的

后续应该怎么改进


孟子的问题就是,没办法验证

知乎上的儒粉,十个有八个最后只能是:他们不是真正的儒家,没有用真正的孔孟之学

话说朝代这么多,试也该试出来了吧···



那么为什么,出现了题主说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明明荀子比孟子厉害,但是历史是相反的啊


因为孔孟的书,可以后人随便顺着自己的意思随便编

荀子的就不好编了

孔孟里边民可使由之这句话,各种不同的解释都有····

法无可恕情有可原还是情有可原法无可恕,全看你钱赛的够不够··


荀子的就不好发散思维了


也就是说,荀子其实是一个人,对抗这千多年,每个时代,最聪明的那批人···

这批人连一个圆圈

都是发散出来一屋子的书

几万光年外的五百个大茶壶,已经讨论的很清楚了

你怎么和他们比?


而且更重要的是

不管是黄老之学,管仲姜子牙黄帝老子张良萧何这些人····《素书》(人人都在遵守自然规律)

管仲: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还是荀子:老天爷不会因为尧存在,也不会因为纣而灭亡。

还是后来的马子、恩子、列子、斯子等大贤:“共产主义者从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马恩全集(第三卷)》


为什么你觉得荀子厉害?

因为可以逐渐进步啊,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在进步啊·····

为什么儒家不行

因为孔子画了个圈,就没人敢出圈了···

“师儒相辩于学,曰孔子有言,则寂然不敢异同矣”




  

相关话题

  为什么汉武帝评价这么高呢? 
  历史上有哪些【叛军守国门】的事件? 
  如何评价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抗战史上有哪些令人绝望的时刻? 
  对比中英历史,为什么英国会出现君主立宪而中国却走向君主集权? 
  在朝鲜丁卯之役和丙子之役中,朝鲜有没有像壬辰倭乱期间那样向明朝求助呢? 
  战争中国家有罪,平民无罪,这句话是正确的吗? 
  如何评价康熙大帝平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三征葛尔丹等等一生的功绩,个人认为其可排进中国皇帝的前五? 
  有哪些像《极简欧洲史》这样好读又深入的历史类书籍? 
  科学和数学的关系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美剧以「季」的方式播出?
下一个讨论
中科院院士金力任复旦大学校长,将会给复旦大学带来哪些新气象?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