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一点吧。
在2021年这个时间节点,如果说未来只能有两个国家再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话,这个国家只可能是印度和巴西。只能有一个的话,那就是印度。
至于可能性大还是小,看天意。
决定完整的工业体系上限的其实不是技术,而是人口。
在现代工业体系内,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至少要涉及数百万乃至于数千万就业人口。几百万、几千万人口的国家,靠几个产业链就可以活得很好,有的甚至只需要做产业链上的一环就可以生存下来。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也决定了工业体系的上限,因为如果人不够,一切都白搭。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拿美国的战争潜力来说事。我丝毫不否认如果美国爆发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美国肯定可以调动大量的工业产能去用于作战,而依靠几百年积累的底子,美国的战斗力依然会极其强大。但问题在于,这跟完整的工业体系没关系。美国一旦爆发战争,其主要的资源还是会用于军事工业,这不代表美国就会因此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美国现在有3亿多人,这个规模其实还是很大的。假如战争爆发,美国至少恢复70%领域的内的工业产能应该没多少问题。但总人口就这么多,总会有一些边边角角的产业是无法完全搞起来的。如果这些不搞起来,你也不能说它恢复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当然,我说印度是未来唯一一个可能再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估计很多是瞧不上的。然而,尽管从当下的节点来说,这个几率的确不大,可印度将来会不会有天降猛男,谁也不知道。
另外,如果美国未来的人口会暴涨到6~8亿人,或者是美国可以在几乎全部的工业领域实现自动化,以上所有结论全部作废。
很多人说,中国人的民族性是种菜。原因呢?有人说是农耕民族的基因。
我觉得原因不对,农耕民族的基因,我也没见谁回家包块地种。我认为,种菜有个心里因素:不求人!
自己能在自己家里做的,就自己做,不会出去找人。门口种点菜,不见得有什么收成,但给人心里安慰:没菜了可以顶一顶,不用出去。
这种经济叫小农经济,这种心态叫小农心态。
但西方没有。
比如英国,这地方老下雨,阳光不好,种不了葡萄,产不了葡萄酒。在过去,葡萄酒不仅是必需品,还是均需物资,非常重要。所以,英国人想办法让葡萄产得好。
有个英国人却说,如果实在不行,就不要种了。咱们这里不是老下雨么,草地茂密,咱们养羊就得了,然后用羊毛跟别人换葡萄酒。只要咱们的羊毛做到最好,做到无人可以取代,咱们也是有议价权的,根本就不用担心。没必要什么都做,我们要跟别人交换。
什么都做,但什么都做不好。X
只做擅长的一样,把它做到极致,然后跟别人交换。^
这一理论就是现代所有经济学的基础,约三百年前提出的。
新大陆本来是西班牙葡萄牙发现的,贩卖黑奴也是西班牙葡萄牙干的,但他们的目的是过去捞一笔,挖点金子挣点钱。所以英国很快后来居上,建立全球贸易网络。
PS: 并不是批评小农经济,真遇到了极端情况,中国人就可以顶一顶,西方就到处破产乞讨。但世界不会一直在极端状态。
看到很多评论谈到自豪感,所以歪个题。
如果这种“唯一性”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power,那么这种唯一带来的自豪感看起来更像是自嗨。
真正应当感到庆幸和自豪的是什么?
但是如果只讨论这种完整工业体系的唯一性的话,真的没什么可骄傲的。因为——
3. 工业体系的完整性不断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冲击。
最后还想多说几句:
还是那句话,我们的体制和体量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很多问题是我们这个体制和体量的专属,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但必须见贤思齐;同样我们的很多优势,也是这个体制和体量的专属,我们不必谦虚回避但绝不能妄自尊大。
我自己在国外,感受有一点,如果单独拿一个国家出来比较工业,中国毫无疑问占优,哪怕比起美国,就工业生产中国无论是数量还是门类都是占优的。 但是中国比之欧美发达国家差在什么地方呢? 大概是差在网络。欧美构建了一个发达国家俱乐部,俱乐部里的会员可以共享资源,目前中国不在这个网络里,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也不会进去。
举个例子说吧,如果一个澳洲或是加拿大的企业有了一个想法,它可以去伦敦,纽约或本土上市筹集资金,去南非或美国的大学做实验,去中国或者东南亚找找有没有厂家可以量产,然后卖到几乎任何国家的市场。 在这个过程当中,经过了过去百多年的经营,发达国家的企业之间有一种默契,一种信任,大概类似于,这笔买卖你应该赚哪笔钱,赚大概几个点,我拿多少,他拿多少,大家各拿个的,不要踩过界,也不要去想动别人碗里的。 我个人感觉这种合作在欧美企业间,尤其是英系国家之间,要比中国要容易的多的多。 尤其是在技术合作,上下游企业并购,政府交流,法律援助等方面。 很多企业哪怕知道中国产品好,也不想或不愿和你合作,其中原因比较复杂,不在这里讨论。
所以中企要走出国门,并不是和一个单独国家,如美国在竞争,而是和一整个发达国家网络在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美国在国内没有或者做不出全工业门类的产品,不代表美企没有或者做不出买不到。这点我们一定要清醒。
中国的优势在两个,一个是国内市场巨大,这个很多人都说了,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得哪怕我走不出去,我集中发展国内市场也可以成为巨头,做大后再来发展吸收技术要容易很多。巨大的市场也让全工业门类成为可能,一定程度上是给逼的。
第二个我个人觉得中国市场很灵活。我们比方要做个什么机器,澳洲美国德国产的质量好,说能用十年,但是中国能找到质量差一些只能用两年的。 关键是中国的便宜啊,比国外产的便宜何止一倍。 有些东西能便宜十倍。 当新技术新产品刚出来的时候,我不需要它能用很久,我只要它便宜。 比如我想造个东西,机床就要卖我十万美金我可能就被劝退了,如果机床只要一万美金还可以根据我的想法改造,那就很好。 长此以往,不灵活的,贵的,技术好些的反而容易死。
所以我觉得川普要反全球化,有利于中国,反全球化就是出来一对一单挑,对不起,单挑的话我不是说美国,我是说在座的和中国比都是垃圾。。。
我是一个汽车设计师。
我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图打交道。
我出方案要画草图。
竞标方案是画了效果图大家一起评。
方案中了以后,开始进入三维阶段。工程师,数字设计师给我的是数据截图,我给他们的是我在截图上画出来的线。无论是调整几毫米还是几厘米,我都在画图。
我给油泥模型师的也是图,画出来形面的走势,来表达我对形面的理解。
有了数据以后,我有时候会找RTT的同事帮我截三维渲染好的图,在这个基础上画图会更准确,效果也更好。
我要画一轮一轮的图来参加各种会议,向各种领导汇报。
直到快上市了,我还要找RTT的同事来截图,以这个为基础画用来发布的图。
……
我是一整个设计流程中的一个环节,需要找很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工作。
但有的时候,会面对这样的情况:
数字的同事们在忙其他项目,或者临时有事情不在公司。数据的工作无法进行下去。
RTT的同事也可能在紧急帮助另一个项目,去打扰他帮我截一张图,实在于心不忍。
于是我不得不等待他们,等他们有时间把我需要的东西做出来,我才能继续工作。
后来我慢慢学会了自己调整数据,自己做三维渲染。我不仅和图打交道,还有三维数据,和渲染模型。
虽然从经济角度上说,我拿的工资没有变化,但做的事情变多了,是“有点亏”的。
但实际上,我节约了沟通成本,节约了时间。我不用拿着我的图去解释一遍,让对方尽量理解我的想法。也不用在他们可能无法马上做我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干等着。我反而可以因此更早下班。
全球是个巨大的产业链,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好比上面的一环。但国家之间不同于公司里的同事,国家互相提供什么是进口和出口,是要花钱的。国家需要进口一些东西才能生产处自己的产品。若你需要的东西因为技术等原因奇货可居,那么你就没有议价权。一台机器说500万就是500万,还得是美元。甚至有的时候不要钱,就要xx政策优待。
同时国家面对的问题不只是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更有政治环境因素。比如你的上一环突然翻脸,跟你不在一个政治阵营了,或者突然因为某种原因瘫痪了,这时候国家就会很被动。
兔子这么多年以来,其实也是被一环环给逼出来的。
“但凡给我两千块钱工资,就没有今天的郭德纲了”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今天的工业体系和100年前,50年前,20年前的相比有太大的不同,涵盖的面更广,门类变得更多,门槛变得更高,分工更加精细,专门人才愈加匮乏。
一要有足够的工业人口,才能覆盖如此庞大的工业体系,这一关直接筛除掉了亿级以下人口的国家,因为无论工业水准多高,也不可能饱含所有门类。
二要有足够的资源禀赋,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注定在能源基础行业是有短板的,这个标准就把一大堆票靠山无海或者岛国就被筛除了
三是要有足够大的内部市场,因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作用,国内市场才是猥琐发育的温床,比如中国的汽车产业就是在政策保护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培养出来的。这个就把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国家剔除了。
四要有足够的内生动力,这里指的是精神动力,许多国家看来造不如买,有钱买得到的干嘛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健全体系。中东各国就是这么想的。
就这四个大过滤器,就问你还有谁?
美中俄,普俄已经自废武功变成已经是个资源国了再也不求全求大了算是主动退居二线了。而美国不同,因为美元霸权的关系,通过金融手段割全世界的韭菜实在是太容易了,能放高利贷,我干嘛转苦哈哈的赚钱,当下美国工业确实存在空心化的问题,只是他不是干不了,而是不想干。
再说回我大中华,1840年以来……反正就是被欺负怕了,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特性,什么技术没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睡不安稳,什么工业要是没有配套就是被人抓住了睾丸,咬咬牙,就算再难也要有,一个个技术突破,一个个自主研发,一个个全部国产,才有你今天的这个问题。
所谓的工业化,其实就是协作 - cooperate。
而所谓的协作,指的是劳动力的协作。所谓的劳动力,指的是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的,起码认字,有基本的科学素养,能完成加减乘除的人。
一个国家的工业有多强,要看这个国家能组织起多少劳动力。
这个地球上,目前只有中国的劳动力最多。
因此上,不是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的问题。而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这么多劳动力。
按照郭德纲的说法:
不是我们有多优秀,都是同行的衬托。。
啥时候可以问,
“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完整知识产权的国家,美国不是吗?”
“为什么说中国老百姓早上九点起床,下午四点下班,每个人都读课后班,出轨也不犯法,过得那么自在,我们美国什么时候落后的?”
改革开放初,重工业就没追上机电一体化。现在,财经新闻里都是芯片断供。“完整”?还“唯一”?
最令人悲观的是,我们对世界的悲观的预测总是成立。
华为的老本行是通信,后来做了手机,结果做着做着,海思成了中国最顶尖的芯片企业。做手机为啥要做芯片?你看OV米不也活得很好吗?只要膏通供货——“只要”,假如有一天膏通不供货了呢?假如有一天,手机里上千个零件买不到了呢?
结果,这事还特么就真的发生了,一个做手机的通讯公司,被迫成为了一个拥有“完整手机工业体系”的巨无霸。
从经济学上说,这是非常不经济的,别人已经研发出来的东西,你要重新研发一遍,把别人踩过的坑再踩一次,这部分成本要分担到消费者头上,所以华为搞起自研芯片之后,是越来越贵了。而且华为本身为了弯道超车,996多年,透支着自己员工的健康,它的竞争对手也被逼得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搞研发,不然一旦被华为超过,迟早要领一张病危通知书。
鬼知道川普一顿神操作,华为居然被钦定成民族企业了,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再嘴硬的鸭子也只能承认,华为的自主研发道路是正确甚至颇有远见的。
中国对完整工业体系的执念比华为做芯片的执念还要大。
清末开始挨打,因为工业太弱。
建立了民国,还是挨打,你喊两句自由民主,西方国家就不来抢劫了?
建立了共和国,还是挨打,不过好歹老大哥给了点家底,能打个有来有回了。
和老大哥闹翻了,差点又要挨打,投了美帝,希望能给个机会。
美帝弄死了老大哥,轮到我们了。
等到我们不挨打的时候才发现,哦豁,我怎么混入帝国主义的队伍里了?
从1840开始,中国这憋屈了多少年?挨打,可以说是我们祖辈,父辈记忆里最深刻的恐惧,想要不挨打或者少挨打,只能把自己的短板一点点全部补上,挨打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用技术收割也是挨打的一种。任正非当初为什么要做起华为这个企业,因为国外的交换机卖的太贵了,你看,中国人就是不肯做安安韭菜,还想要螳螂奋臂。
中国的整套工业乃至国家体系就是为了世界大战准备的,假如有一天,全世界都站到了我们的对立面,怎么办?假如中国被全面封锁,怎么办?对于一个一出生就被封锁,甚至已经被变相封锁了几十年的国家,不产生这样的想法才是怪事一件。
中国不是没有试图打开自己心灵的枷锁,但是最令人悲观的是,我们对世界的悲观的预测总是成立,比如说,特朗普。
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中国也只有两个盟友,农业和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