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有问题」的人改变了世界的走向? 第1页

  

user avatar   cecilia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回答这个问题感觉诚惶诚恐,因为我做的真的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压根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人。


2014年,我初为人母,开始学习育儿资料的时候,发现各路专家的说法互相矛盾,而且经不起深究。


比如,如何科学地晒太阳。

当时,北京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无一例外建议新生儿要多晒太阳,每天至少晒够两个小时,以补充维生素D。经常在公园里也会看到一些父母或老人,将新生儿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曝晒,这跟我们一直以来所知道的「防晒」这一常识是相违背的。


又要给宝宝防晒,又要让宝宝晒太阳,这样的说法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我很好奇,于是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气象组织组织(WM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以及国家气象局、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官网查询相关资料,结果发现:

尽管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但世界卫生组织牵头的全球紫外线项目(INTERSUN)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将会带来包括太阳灼伤和皮肤变化、眼晶状体白内障、皮肤癌、皮肤恶性黑素瘤等健康风险。虽然深色皮肤的人患皮肤癌的风险较低,但仍容易受到紫外线辐射的损害,特别是眼睛和免疫系统。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2 个月以下的婴儿应一直呆在阴凉处!

树荫下也有透过树叶的光斑,路途上也会经过阳光直射的地方,并且紫外线还会有反射,因此宝宝即使呆在阴凉处,也能接触到一定量的紫外线,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这可就和民众认为专业的儿科医生的建议——「多晒太阳」,大相径庭了。

作为一名有「严谨」强迫症的理科生,我还考虑了更多的因素,比如:

  • 时区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2点的时间段,但由于我国横跨好几个时区,却统一采用北京时间计时,因此应该避开本时区的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例如,四川所在的东七区需要避开早上11点到下午3点的时间段。
  • 纬度因素。高纬度地区辐射弱,低纬度地区辐射强,高海拔地区辐射强,低海拔地区辐射弱,干燥地区辐射强,潮湿地区辐射弱。
  • 天气因素。中国疾控中心指出: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综上,如何科学地给宝宝晒太阳就很明显了,简单来说就是:

- 要晒,就避开本时区10-14点,尽量在树荫下晒;

- 不晒,就给婴幼儿每日补充400-800IU的维生素D。


比如,莫扎特音乐非常适合胎教?

我一直很喜欢听爵士和摇滚,但我爸妈非要我怀孕后改听莫扎特,说是对孩子的胎教好。他们给我转发了很多奇怪的微信文章,甚至还打开某度搜索了这些结果,这让我对此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听音乐有助于胎教?孩子能听得到吗?为什么非得是莫扎特?巴赫不行吗?肖邦不行吗?


我又开始查阅文献。

2013年,美国纽约市的非盈利性私立大学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的尼古拉斯·苏里克在其论文中指出,一项针对20-25岁年轻人听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实验表明,这些曲子对提高记忆力并没有什么帮助。
2014年,美国权威的神经脑科学家约翰·梅迪纳撰文称,尚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莫扎特音乐对促进胎儿大脑发育有任何作用,甚至找不到任何相关效果检测的双盲随机试验,更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能说明胎教课程可以持久地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并让效果延续至高中阶段。约翰·梅迪纳指出,子宫最大的好处是避免了各种刺激:黑暗、湿润、温暖、坚固、安静的环境为胎儿早期大脑发展提供了最佳环境。
至于1993年那次经典的实验,也就是让大学生听10分钟莫扎特的曲子后测试空间能力的实验,其实并不是提高了他们的智力(你相信听音乐10分钟就能变聪明吗?),只是音乐能让他们更专注了,所以做题的效率提升了!

上周我在墨尔本逛书店时,澳洲本地知名医生的这本书里,也对该实验持同样的观点:

莫扎特用于胎教有好处吗?

除非是孕妇听了之后心情愉悦,让血液更多地流向胎盘,带去更多的供氧;否则完全可以换成是任何自己喜爱的音乐呀!


比如婴儿游泳。

婴儿游泳可以说是非常热门的项目了,当然也很花钱。这么小的婴儿真的能学会游泳吗?贫穷的我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将婴儿放入水中,他们的双臂和双腿会自然地作出游泳式的运动,但到6个月以后该反射会逐渐消失,并不能教会宝宝有意识的游泳技能。当时常见的婴儿项圈,还可能伤及宝宝的脊柱神经系统、造成宝宝皮肤过敏、哮喘等问题。

这些却是商家避而不谈的。


比如安全座椅。

那会我家刚在北京摇到号,于是我开始搜索安全座椅,却发现当年质监局的报道显示,国产安全座椅7成不合格。再看身边的家长们,几乎都不给孩子使用安全座椅!

这一发现震惊了我。

要知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立法强制要求家长安装儿童安全座椅,轻则除以罚金,重则吊销监护人资格!

据人民网2012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超过1.85万名0-14岁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
碰撞试验表明,即使行车时速仅16公里,坐在后排坐椅上孩子的头部、胸部也会发生比较激烈的碰撞。
安全气囊只能保护大人,对小朋友来说甚至是致命的。

于是我写了一篇长文,涉及安全座椅使用的方方面面,发布在知乎上、微博上、微信公众号上,还舔着脸请微博各个育儿专家一起转发和呼吁——感谢陈禾老师当时在微博上的转发,让更多家长意识到这一切。


我写的这些观点,和正常、主流的观点相去甚远,但每篇文章后面都附上了详细的参考文献,这让一向以「专业性、权威性」著称的丁香医生内容运营找到了我,将这些文章重新整理后发布在他们的微信上,让更多的父母了解到这些育儿知识。


真的,「育儿领域」没有绝对的专家。

我和队友都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和相关专业的朋友讨论后发现:

  • 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幼师,针对的是学校教育,而非家庭教育,针对的是3-6岁孩子,而非0-3岁孩子;
  • 发展心理学对婴幼儿认知发育有所涉猎,但多研究学术问题,与实际育儿脱钩得厉害;
  • 育婴师和儿科医生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所学的知识也和最新的研究脱钩得厉害。

在0-3岁这个市场上,国内是非常缺乏标准、指南、操作手册的。所以,商家可以拼命制造焦虑、恐慌和需求,从而销售自己的产品。


这给了我更多的动力和勇气,去查阅文献,去研究各类育儿以及儿童教育方面的问题。


比如动辄几万元的右脑开发早教课。

2017年初,在CNKI搜索关键词「右脑开发」,发现了17000多篇业已发表的文献支持这一说法。其中不乏一些教育类的核心期刊和普通的心理学期刊。

但是,纵观这些文章,对右脑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一笔带过,直接进入「如何进行右脑开发」的过程和建议——即使推理再严密,其结论也只是空中楼阁。在缺乏对脑神经科学及心理学实验基本常识的情况下,这些研究者就敢如此写论文、发论文,到底是在搞学术,还是为了凑毕业的论文篇数而制造的学术垃圾?

我很愤怒,正是这些愤怒给了我勇气,开始挑战这一传统说法。


在查阅了诸多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文献,包括对「右脑开发」的概念进行溯源,还请教了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刘建鸿老师 @刘建鸿、北京大学心理系副教授及博导魏坤琳老师 @魏坤琳 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张恬静 @blackwingztj 后,我更是坚定了「右脑开发」只是噱头的观念,因为:

  • 从正常人的大脑结构及功能来看,左右脑并不是独立工作的,而是分工协作的。长期以来缪传于网络的左右脑分工示意图明显是错误的。
  • 左右脑是通过胼胝体连接起来的
  • 左右脑确实存在偏侧化的现象,但并不能将其粗暴地简化为「左脑更理性、右脑更感性」——这只是左右脑同时处理一组信息时的分工协作而已。

「左右脑的理论」提出者R. W. Sperry教授,是在切断了作为左右脑连接的胼胝体以后,所观察到的左右脑独立工作!正常人左右脑由胼胝体连接起来,是分工协作的!


所谓「开发大脑」,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研究发现,大脑虽然仅占我们体重的2%-3%,却消耗了我们吸入氧气的20%,而这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身体其他功能正常运转。此外,在事故或疾病中,即使患者只有远少于90%的大脑损伤,也总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更何况,EEG(脑电活动记录法),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MRI(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方法压根没有发现有任何闲置的脑区。

由此可见,所谓右脑开发,只是噱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家长可以做的是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而不是开发大脑!


比如动辄上万的自然拼读法。

对于英语母语的孩子来说,自然拼读法的作用非常显著,因为它的原理是把孩子的听说能力转换为读写能力;但是非英语母语的孩子,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听说基础,仅仅会拼读出单词,并不能增强起阅读能力,更谈不上阅读理解能力。

自然拼读法,即使在英语母语国家,也大多用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教育。2017年,我赴美发现美国部分幼儿园提前到从孩子5岁左右(PK2,相当于中国的幼儿园大班)开始教授自然拼读法;但是,绝对没有说从孩子3岁开始就拿自然拼读法进行英语启蒙的!


这些育儿方面的研究和发现,基本很快就会被很多营销号洗稿,以前洗得比较低级,文章结构和一些我自己翻译时不标准的用词完全相同;现在洗得比较高级,讲观点,接一点干货,然后就是各种鸡汤……

但是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从我的角度来说,只要这些有利于父母和孩子的观点能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就是好事!


从2014年到现在,我研究育儿和儿童教育类的话题已经5年了,2017年的时候还赴美进修了0-5岁育儿课程,孩子一睡觉我就开始查阅资料,试图解决白天带娃时遇到的问题。

这一切,只是一个总是「有问题」的妈妈的疑问、好奇和对答案的寻求。

毕竟,我真的不希望在育儿方面花冤枉钱(还是因为穷),也不希望因为某些专家轻率的结论让孩子遭罪。


现在,业界慢慢出现了更多能提供「参考文献」的内容,看到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到育儿领域来,看到更多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


我觉得很开心。

开心是因为以前有读者把我的文章分享给其他父母,让他们在育儿时少走弯路;

开心是因为以前有读者将育儿中的困惑告诉我,让我去查证,给予了我很高的信任;

开心是因为现在有读者说自己是幼儿园/小学老师,读后有收获,能更好地教学生;

开心是因为现在有读者说我能系统地介绍某个话题的方方面面,让他们育儿时得心应手。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见过很多「有问题」的人改变了世界。

  • 我入行尽职调查时,一位前辈对一位即将就任高管的人感到「不对劲」,即使项目经费已经没有了,他仍然继续查询,结果发现这位准高管原来是一名间谍,并立即举报了;
  • 我借调到某部委时,一位副司长因为对互联网的好奇,开始搜集和监测民众对某些重要活动的网络舆情,后来成为该司的常规机制之一;
  • 我跟随导师进行环评时,导师觉得有问题的项目坚决不让过环评,而且一定要查清原因,要求整改。即使是对方出钱,导师也不为之所动,他说:「很多人指责环评做得不好,欢迎他们来亲自从事环评,欢迎他们来做出真正的改变;有时候,一个项目的改变,往往只是因为我们这一下的坚持。」


我觉得他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在自己的专业、工作、事业上因为「有问题」,最终改变了行业乃至世界。

与他们相比,我所做的一切,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但我相信,只要能一直葆有对未知的好奇,葆有刨根问底的「死磕劲儿」,总会以我们微不足道的力量,带来一些靠谱的改变。


user avatar   haozhi-ya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事情在科研领域比比皆是吧?

例如说:普朗克的黑体问题、牛顿的苹果、迈克逊和莫雷的以太、伦琴的 X 光……

还有化学上: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施陶丁格的高分子理论、哈伯的合成氨、齐格勒和纳塔的催化剂……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避免精心酿造的葡萄酒变酸?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人类和有害微生物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场关键性胜利。

我的姥爷讲过一个笑话,说他们家祖上是酿酒的,结果老是不成功,最后靠酿醋发了家。笑话归笑话,在19 世纪的法国,美酒变成酸醋这种悲剧,是葡萄酒行业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果大家穿越到 1809 年,去餐馆点一瓶 1782 年的拉菲,恐怕喝一口就该吐出来 - 在当时的法国,在你开启一桶葡萄酒前,永远不知道里面是美酒还是酸醋。每年,酿酒行业都会因为品质无法掌控而遭受巨额损失,但人们对葡萄酒变酸的原理却知之甚少。

为此,一家酿酒商请来了化学教授路易·巴斯德。尽管巴斯德后来以「细菌猎人」而闻名,但在当时,他的家人却不幸先后成为微生物的「猎物」:他的五个子女中,有三人因为传染病而夭折,这或许也成为了他致力于研究有害微生物的动力。

当时,人们认为酒在酿造过程中风味的改变纯粹是一个化学过程,是酒液自身性质的转变。而巴斯德认为,就像疾病感染人体致病一样,葡萄酒得了会变酸的病,是有外部因素发挥了作用。其实,早在巴斯德出生前一百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就已经发明了显微镜,并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单细胞生物。但人们并不关心微生物的秘密生活,更加谈不上联想到它们对于人类生活的作用了。

为了揭示微生物的所作所为,巴斯德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将肉汤注入上图中的鹅颈瓶然后煮沸,杀死其中的微生物,瓶子曲里拐弯的瓶口能够阻隔微生物通过空气进入瓶内。巴斯德将这一瓶肉汤静置许久,肉汤并没有变质。而只要敲碎瓶子的上端,打通了微生物接触肉汤的「瓶颈」,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

这一实验,虽然简单,但完美地体现了「控制变量」的方法。肉汤本身不变质,肉汤接触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变质,对比之下,谁是幕后黑手,一目了然。在这一实验的基础上,巴斯德进一步探索确保灭菌效果和保存饮品风味之间的完美平衡,发明了一套保存饮品的工艺:将液体短时间加热,然后密封保存,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巴氏杀菌法」。

要注意一点:巴斯德并不是唯一对对巴氏杀菌法作出贡献的人,就像无数科研工作者一样,巴斯德也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在 1768年,意大利学者拉扎罗·斯帕拉捷发现高温可以杀死微生物;在 1795 年,巴黎厨师尼古拉·阿佩尔发现,将食物放在密封的玻璃器皿中在加热,就能够长时间存放而不变质(这种产品,现在被称为「罐头」)。巴斯德所做的,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对其中共有的原理提出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改善工艺指导实践。

同样,我们也不能忽略巴斯德研究的起源:来自葡萄酒行业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就像是大气层中的凝结核,聚拢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智慧,让创造力汇聚成甘霖。

巴斯德的贡献,远不局限于拯救了葡萄酒商。在和微生物的战斗中,他趁胜追击,为养殖业的疾病控制作出重大贡献;他还研制出人类第一支减毒狂犬病疫苗,为现代疫苗学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他回答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谢邀,关于如何防止葡萄酒变酸,斯帕拉捷和阿佩尔两位答主说了一部分,我来补充一下...」




  

相关话题

  丰臣秀吉为什么不就任征夷大将军,开创新一代幕府? 
  如何看待国际田联认证中国接力队东京奥运铜牌?该奖牌对中国体坛有怎样的意义? 
  东北的人口负增长是否是不可挽回的,是否是影响经济的首要原因,会造成严重的历史后果吗? 
  天干的起源是什么? 
  4K显示器 选择24寸的屏幕 用起来怎么样 ? 
  奥匈帝国的二元政权是怎么回事? 
  如果当初北魏苟得久一点灭南朝,或者隋唐是异族政权,古中国是否会永远沦为二等民? 
  如何看待芦玉菲在东京奥运会体操比赛上的两次失误? 
  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尊为英雄? 
  「一人灭一国」王玄策后面的故事如何?印度的历史是如何记载的? 

前一个讨论
如果华佗的《青囊书》没有失传,中医外科真的达到或者超越西医外科的高度吗?
下一个讨论
为何木星伽利略卫星及土卫六有大气,而质量相近的月球没有?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