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南明的内斗是一绝的,不管局势多么危急、事业如何难做,内斗没停过。就是一直内斗,也苟了十八年,足以证明大家的水平是有的。
清朝的运气是bug级别的好,张献忠被流矢射死,李自成暴毙,左良玉突然发神经要清君侧,把史可法害死以后自己又突然病死,儿子左梦庚带着二十万兵力成建制直接大礼包送上。孙可望像死了妈一样都穷途末路了还要夺那一点权,郑成功急病眨眼之间撒手人寰。
赵构阵营的老几位命长也经得住草,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说其中一个缩影吧。
1649年,孙可望向永历朝廷请求封他为秦王,永历朝廷经过讨论,认为明朝没有封异姓王的先例,只同意封孙可望为景国公。兵部尚书堵胤锡觉得这杀价也未免杀得太狠了,力劝永历帝封孙可望为平辽王,以结其心,礼科给事中金堡抨击堵胤锡:“滇与忠贞皆国仇也,厥罪滔天。公大臣,偏欲与此辈交结,何意?”
堵胤锡感到很懵逼,这讨论孙可望的问题呢,怎么又扯出忠贞营了?“联寇御虏”是先帝隆武皇帝定下的国策,而且效果显著,由大顺军李过、高一功、党守素部改编的忠贞营已经打了荆州、长沙两场战役,收复过湖广的大片国土,同为大顺军出身的郝摇旗在全州之战中击败了耿仲明,保全了桂林。这还能喷?金堡的盟友蒙正发更表示:“始终皆流贼之为害也!”反正你说啥我都不听,我就认定所有的锅都是流寇的。
自从1648年李成栋以广东全省反正以来,永历朝廷内部就形成了吴党和楚党两党。吴党包括马吉翔、庞天寿、朱天麟、吴贞毓、张孝起、李用楫、堵胤锡、王化澄、万翱、程源、郭之奇、杨畏知、严起恒、鲁可藻等人,楚党包括瞿式耜、丁时魁、蒙正发、袁彭年、刘湘客、金堡等人。吴党以一直跟着永历帝的旧臣为主,依靠的是陈邦傅等广西军阀,楚党除了何腾蛟、瞿式耜一系的人之外,以投降过清朝又反正的新人为主,依靠的是李成栋等广东军阀。
虽然李成栋和陈邦傅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在二人的冲突上还是李成栋更占理。李成栋当清军那会儿,陈邦傅根本不敢招惹他,甚至差一点向他投降,现在李成栋当了明军,陈邦傅又嚣张起来,想和李成栋争地盘,在朝廷中夺权。李成栋不管过去做过什么,现在毕竟正在真刀真枪和清军干,总不能河还没过就开始拆桥吧。
吴党和楚党还有另一个分歧,就是在对待前农民军的态度上,吴党主张与大顺军、大西军联合,共同抗清,楚党则坚持认为,这些人全都是流寇,是逼死崇祯帝的“国仇”,不能与之合作。但是在吴党和楚党内部,动机也各不相同。吴党的朱天麟、堵胤锡等人,主要是考虑到南明极度缺乏强大的野战军,收编大顺军和大西军能大幅提高南明的军事实力,对抗清事业是有巨大帮助的,而陈邦傅等人考虑的,则是吴党掌握的广西军队打不过李成栋,需要大顺军和大西军来帮他们争地盘。楚党中,瞿式耜等人考虑的既有明朝的政治正确的因素,也有一些现实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饷不足,如果增加给大顺军和大西军的份额,瞿式耜部下的焦琏、曹志建、胡一青、赵印选等部的军饷就成问题了,人家焦琏也是真刀真枪抗清的,还救过永历帝的命,凭啥从亲娘养的变成后娘养的呢?而且大顺军的郝摇旗等部军纪不佳,缺钱了就直接抢,给瞿式耜仅有的饷源地桂林造成了不小的破坏。袁彭年、金堡等人担心的,则是强大的忠贞营和西营如果成了南明的核心武力,李成栋的地位就要下降,连带着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都要让位给堵胤锡等人。此外,还有陈邦傅不听自己的直属上司瞿式耜节制等问题,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吴楚两党互相攻讦,争斗不休。
过去明朝的党争还局限于朝堂,可现在大臣都以军阀为后台,党争的烈度便升级了。起初,永历朝廷设在肇庆,这里是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的地盘,因此楚党大为得势,袁彭年、金堡等人把持朝政,极为嚣张。吴党这边也不甘示弱,陈邦傅决定直接动武,把朝廷抢到自己手里。
可是,陈邦傅的野心和实力不匹配,他的部队根本打不过李元胤,于是他想到了向忠贞营求援。当初大顺军改编为忠贞营,是堵胤锡从中牵线,双方关系很好。忠贞营来到广西之后,不受瞿式耜的待见,陈邦傅则对之极力巴结,于是忠贞营自然就被算作吴党的武装了。而且,忠贞营和李成栋、李元胤父子过去曾经是死对头,李成栋是高杰的部下,而高杰是李自成麾下的叛将,高杰部和大顺军之间发生过多次恶战,陈邦傅判断,忠贞营的主将李过和高一功一定会帮这个忙,替他杀掉李元胤,控制朝廷。
没想到的是,陈邦傅这次碰了钉子。李高二人一开始不想卷进这些是非,先假装答应了陈邦傅,但是不出一兵一卒,后来陈邦傅催得急了,李过说:“陈将军劝我劫驾,是终谓我寇也。”高一功说:“吾虽尝为巨寇,亦自磊落行志,安能作此狗彘行乎?”高一功甚至抢了陈邦傅一批物资,警告他不许再打肇庆的主意,陈邦傅惹不起忠贞营,只能作罢。
李成栋在江西战死之后,他的部下出现了分裂,李元胤虽是李成栋之子,却没能控制大部分部队,反而是杜永和取得了李成栋旧部的领导权。到了1650年,永历朝廷已经搬到了广西梧州,这里是陈邦傅的地盘,而广东的杜永和遭到了清军尚可喜、耿继茂部的攻击。楚党失去了武力倚仗,吴党立刻反攻倒算,对袁彭年、刘湘客、丁时魁、金堡、蒙正发五人发起弹劾,称之为“五虎”,永历帝也早就看不惯楚党的跋扈,下令除袁彭年外,其余四人全都下狱拷打。也就金堡还是个硬汉,死不认罪,剩下三人“满口老爷饶命,万代公侯等语”。
吴党内部其实也存在矛盾,因为当初楚党得势,所以吴党是个筐,谁都往里装,所有反对楚党的都成了吴党,现在楚党不行了,吴党便分裂了。严起恒本来是吴党,现在莫名其妙又成了楚党,遭到王化澄的攻击,战火渐渐蔓延到瞿式耜身上。马吉翔的党羽吴象铉、方祖亨弹劾吴贞毓、鲁可藻、郭之奇,朝廷乱成一团。吴贞毓、王化澄等人见楚党有瞿式耜这个栋梁,始终斗不倒,决定干脆放大招,请忠贞营进京。瞿式耜和忠贞营素来不合,忠贞营一到,瞿式耜必然倒台,到时候就可以轻松干掉严起恒等人。由于广东战事吃紧,清军孔有德部也逼近广西,梧州很不安全,永历皇帝也同意让忠贞营来梧州护驾。此时李过已经病故,高一功和党守素率领五千兵马奉诏前来梧州。
永历朝廷中还是有明白人的,知道再这么作死国家就彻底废了,翰林院编修钱秉镫前往藤县,告知高一功朝中情况,高一功也纳闷,老子怎么他妈就成吴党了?高一功深知,瞿式耜就算和忠贞营有千般过节,可他守卫桂林三年,苦苦维持永历朝廷的功勋是不可否认的,眼下清军大军压境,再把瞿式耜斗倒了,谁来保卫广西?高一功来到梧州,吴贞毓等人有了靠山,马吉翔一伙首先偃旗息鼓。然而出乎吴党众人意料的是,高一功竭力劝说永历帝,瞿式耜和严起恒是国家栋梁,绝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自毁长城。对于骂忠贞营骂得最狠的大喷子金堡,高一功则表示,金堡的确有错,皇上应该处分他,但是把他打成这个样子未免太过了,而那些弹劾金堡的人,恐怕还不如金堡。手上有枪杆子的人说话就是好使,瞿式耜、严起恒努力了这么久都没救出金堡等人,高一功一句话,永历皇帝就把已经打得不成人形的金堡他们从天牢里放了出来。高一功亲自接见金堡,金堡汗颜无地。
吴贞毓等人都傻了,高一功到底是哪伙的?他们在船上设宴款待高一功,想探一探他的想法,高一功拿出吴贞毓请他入朝除掉严起恒的信来:“此诸老先生命必正入朝杀人者,不知文天祥、陆秀夫曾如此否耶?”吴贞毓等人“皆俯首汗出不能语”。
高一功强行制止了这场荒唐的内讧,试图让永历朝廷重振起来,还提议让兵部和户部收回兵权和财政权,自己愿意带头做表率,然而朝中群臣还是如麻雀一般叽叽喳喳,互相攻讦。高一功实在看不惯这帮小人,有一次在私下聊天时对和他私交比较好的户部主事郭如泰发牢骚:“朝廷不诛夏国祥等,必不能待明春而亡。”郭如泰心领神会,在朝堂上弹劾夏国祥,遭到了一批朝臣的反对,回来向高一功报告,没想到高一功不仅没高兴,反而连忙制止:“存亡在天,朝廷事,固非我所当与也。”
高一功见朝廷这般德行,大为失望,决定还是靠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此时广东的局面已经很危急,对于曾经的敌人李元胤,高一功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主动伸出援手,与李元胤联合,前去广州救援杜永和。瞿式耜这次在危难之中得到高一功的援手,也深感自己过去对农民军偏见太深,尽管他的兵力也很吃紧,还是派出赵钟、刘崇贵两部协助高一功的这次行动。
没想到,杜永和好心当成驴肝肺,害怕高一功和李元胤来和他争地盘,不许他们进入广东,而马吉翔、夏国祥、陈邦傅等人也在设法破坏这个行动,高一功在肇庆遭到了陈邦傅的阻击,不得不退回浔州。永历朝廷发给忠贞营两万大军的军饷仅有一万两,军队缺粮,又水土不服,感染瘟疫,士卒大批死亡。从此之后,忠贞营再也没能重振。
等到杜永和在广州快坚持不住了,这才想起向友军求援,可是已经没人能闯过清军的包围圈来救他了。最终,杜永和放弃广州逃走,两年后降清。而羽凤麒等广州卫军人坚持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尚可喜、耿继茂屠城,广州军民被杀者多达七十万,李元胤不久也在钦州兵败遇害。桂林也被孔有德攻陷,瞿式耜的部下赵印选、胡一青、王永祚、蒲缨、杨国栋、马养麟纷纷不战而逃,瞿式耜过去为了帮这些军阀争取资源,多次与忠贞营、郝摇旗发生摩擦,今日才识破他们的真面目:“朝廷以高爵饵此辈,百姓以膏血养此辈,今遂作如此散场乎?”这时他是多么怀念那个杀人放火,但是铁了心抗清的郝摇旗,可是郝摇旗早已被广西的军阀们赶去夔东了。最终,瞿式耜与城同殉,被俘遇害。瞿式耜部下唯一真正抗清的焦琏,被陈邦傅出卖杀害,陈邦傅决心投降清朝,在西江两岸架起大炮,炮击永历帝的船队,随行大臣、宫人死者不计其数,永历帝侥幸逃过一劫。
就南明朝廷这样一个德行,打不过清军再正常不过了,和清军打了这么久没被打死才是奇迹。万幸大明还有流寇,否则的话,南明能不能坚持十八个月都难说。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是不是算人口买卖,你报警看警察抓捕抓不就知道了么?
(灵感来源于南明弘光朝“南渡三案”之一的假太子案)
1644年,北京城破,崇祯帝朱由检死。留都南京官员分为两派,一派拥福王朱由崧,一派拥潞王朱常淓,内讧一触即发。驻南京的锦衣卫指挥使冯都督,得到一个南逃的千户的报告,称太子朱慈烺已经出逃,化名“王之明”,流落在北方,冯都督在与东林党钱部堂商议后,即决心派出四大高手,北迎太子南下,早定国本。
四大高手(暂命名为赵甲、钱乙、孙丙、李丁)奉命北上。为首的赵甲原是赵靖忠的“义子”,因其义父投清,不被信任,发配至南京孝陵司香,此时无人可派,只好由他领衔北上;钱乙是钱部堂的本家,临行前钱部堂与他交底,说东林党上下一致,决心拥立潞王,为保潞王能顺利即位,因此,钱部堂密令,让他无论真假,都得除掉“王之明”;孙丙一心报国,欲迎回太子,定国本共抗满清;李丁本是李自成部下,归明后态度暧昧,与江北四镇中的李总兵有旧,他在此事中秉承左右两策:如果是福王或潞王即位,他便杀了“王之明”邀功输诚;如果这两王内讧不止,都不能即位,他便挟持“王之明”南归,成为“定策元勋”。
四人北上不久,得知福王已即皇帝位。这一消息令四人不得不重新设计自己的计划。赵甲认为,福王即位,必会将“王之明”认作“假太子”,因此无论真假,他都要杀掉“王之明”,才能在新帝面前邀功请赏;钱乙明白,一旦福王立稳脚跟,去翻当年旧案,他们东林党便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转而与孙丙合作,保住“王之明”;李丁见福王即位,于是决心杀“王之明”邀功,而孙丙则陷入两难之中。
四人虽各怀心思,但首要任务是找到“王之明”。谁知“王之明”却自己冒了出来。四人于是分别见了“王之明”。最后,孙丙、李丁转而结盟,要杀“王之明”,而赵甲、钱乙则护卫“王之明”回到南京。四人在途中几番交手,最终,孙丙被擒,李丁逃走,赵甲、钱乙,带着“王之明”和重伤的孙丙回到南京。
“王之明”到南京,果然掀起巨浪。已即位的福王,如今的弘光帝下令会审孙丙、让其明白回话。
孙丙于是交待出:经他与“王之明”会面,与保护“王之明”后,发现“王之明”是清人的奸细!他受命于降清的赵靖忠,为的就是掀起政潮,瓦解南明。
于是,各方再度开始争斗。曾经的拥福派首领马阁部最终保护孙丙,为的是将“假太子”“王之明”彻底斗垮!而钱部堂、冯都督再命赵甲、钱乙杀掉被保护在马阁部军中的孙丙。
最终,二人如愿已常,杀入大牢。正要得手之时,李丁杀出,赵甲也突然反水,三人杀掉钱乙,救出孙丙。
原来,二人早已决心降清。他们敬重孙丙,于是想劝他一同降清。
孙丙此时,生无可念,自杀了。
数月后,南京城外郭,观音门外。
“王之明” 、冯都督、钱部堂,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在滂沱大雨中跪在地上。
清军要入城了。 他们是来跪迎的。
(灵感来源于南明弘光朝“南渡三案”之一的假太子案)
1644年,北京城破,崇祯帝朱由检死。留都南京官员分为两派,一派拥福王朱由崧,一派拥潞王朱常淓,内讧一触即发。驻南京的锦衣卫指挥使冯都督,得到一个南逃的千户的报告,称太子朱慈烺已经出逃,化名“王之明”,流落在北方,冯都督在与东林党钱部堂商议后,即决心派出四大高手,北迎太子南下,早定国本。
四大高手(暂命名为赵甲、钱乙、孙丙、李丁)奉命北上。为首的赵甲原是赵靖忠的“义子”,因其义父投清,不被信任,发配至南京孝陵司香,此时无人可派,只好由他领衔北上;钱乙是钱部堂的本家,临行前钱部堂与他交底,说东林党上下一致,决心拥立潞王,为保潞王能顺利即位,因此,钱部堂密令,让他无论真假,都得除掉“王之明”;孙丙一心报国,欲迎回太子,定国本共抗满清;李丁本是李自成部下,归明后态度暧昧,与江北四镇中的李总兵有旧,他在此事中秉承左右两策:如果是福王或潞王即位,他便杀了“王之明”邀功输诚;如果这两王内讧不止,都不能即位,他便挟持“王之明”南归,成为“定策元勋”。
四人北上不久,得知福王已即皇帝位。这一消息令四人不得不重新设计自己的计划。赵甲认为,福王即位,必会将“王之明”认作“假太子”,因此无论真假,他都要杀掉“王之明”,才能在新帝面前邀功请赏;钱乙明白,一旦福王立稳脚跟,去翻当年旧案,他们东林党便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转而与孙丙合作,保住“王之明”;李丁见福王即位,于是决心杀“王之明”邀功,而孙丙则陷入两难之中。
四人虽各怀心思,但首要任务是找到“王之明”。谁知“王之明”却自己冒了出来。四人于是分别见了“王之明”。最后,孙丙、李丁转而结盟,要杀“王之明”,而赵甲、钱乙则护卫“王之明”回到南京。四人在途中几番交手,最终,孙丙被擒,李丁逃走,赵甲、钱乙,带着“王之明”和重伤的孙丙回到南京。
“王之明”到南京,果然掀起巨浪。已即位的福王,如今的弘光帝下令会审孙丙、让其明白回话。
孙丙于是交待出:经他与“王之明”会面,与保护“王之明”后,发现“王之明”是清人的奸细!他受命于降清的赵靖忠,为的就是掀起政潮,瓦解南明。
于是,各方再度开始争斗。曾经的拥福派首领马阁部最终保护孙丙,为的是将“假太子”“王之明”彻底斗垮!而钱部堂、冯都督再命赵甲、钱乙杀掉被保护在马阁部军中的孙丙。
最终,二人如愿已常,杀入大牢。正要得手之时,李丁杀出,赵甲也突然反水,三人杀掉钱乙,救出孙丙。
原来,二人早已决心降清。他们敬重孙丙,于是想劝他一同降清。
孙丙此时,生无可念,自杀了。
数月后,南京城外郭,观音门外。
“王之明” 、冯都督、钱部堂,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员在滂沱大雨中跪在地上。
清军要入城了。 他们是来跪迎的。
不能这么讲。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人兼任多个藩镇首领是常规操作。比如王宗嗣。曾经任安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看账面实力的话。卧槽。从哈萨克斯坦到山西,所有边军全归这哥们一个人管。然后呢?不也没出事嘛。
安禄山任三镇节度使。看起来很屌。其实他也就是在范阳和卢龙两镇树大根深。任河东节度的时间并不长。如果让河东军打蛮子。安禄山做得到。但是让河东军南下。安禄山并没有那个控制力。叛乱以后的河东军也印证了这一点。
至于说为什么给安禄山干了三镇节度使。是因为即便如此。安禄山也并没有挑战中央的能力。老皇帝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所以问题的根本在于。老皇帝可能是懒政、怠政。但并没有老年痴呆。问题的关键。是。安禄山石乐志。搞起了一件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成功的叛乱。
然后结果就是老皇帝一通神级微操。把半年可以搞定的事情拖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