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谌旭彬
来源:腾讯新闻短史记
图:中文互联网流传多年的“全球平均智商分布图”
最近看到一些人又在传这张“全球平均智商分布图”。图中,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和朝鲜人等)拥有超过105的世界最高平均智商。
这是真的吗?
一、此说之由来
这张图(包括相似者)在中文互联网已流传至少十年之久,见过的人应该很多。图中数据,出自英国阿尔斯特大学退休教授理查德·林恩(Richard Lynn)2006年的著作《种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Race 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An Evolutionary Analysis)。在这本书里,林恩“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然后列出了一个“世界各大种族智商排行榜”。根据这个排行榜:
“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其实应该叫中位值)为105。而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澳大利亚原住民(62)。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①
这个排行榜,在中文媒体及互联网上,被冠以“英国研究者称中国人是智商最高人种”之类的标题广泛传播——虽然在林恩的排行榜里,新加坡、朝鲜人和韩国人的智商数据,其实是高于中国人的。
图:林恩在《种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一书中所制的智商排行榜(该数据后来还有调整,新加坡被提升至首位;另外,林恩将香港、台湾归入“Nations”是错误的,特此说明)
二、不诚实的研究者
虽然中国媒体一再热炒林恩的上述论断(谁不喜欢这种赞美呢?),但林恩的研究,在处理材料时,却并不诚实。早已有人指出:
“林恩号称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加以统计而得出结论。但是他在收集别人的研究成果时,做了巧妙的取舍,只选用有利于自己的结论的数据,而舍去不利的数据。这在处理非洲黑人的数据时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有一篇研究报告报道了两项对非洲黑人的智力测试结果,一项低于白人,一项高于白人,林恩便只选取前一项。更有甚者,在6项有关非洲黑人的测试结果中,林恩只从中选符合自己的结论的1项。《科学美国人》在1995年2月发表的一篇书评曾尖锐地指出:‘林恩对数据的歪曲构成了真正恶毒的种族主义行为,以及对科学客观性的可耻蔑视。’”②
这种结论先行、只选取对证实结论有利的材料的治学作风,贯穿了林恩的整个“智力研究”生涯。2013年,林恩发布了一篇题为《中国三十一个地区的智力差异及其经济、人口关系》的论文,试图在“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智商全球最高”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在中国境内汉族的智商最高”。为证成该结论,林恩引用了很多中国学术界80、90年代关于智力测验的学术成果。据笔者观察比对,其引用同样非常地不诚实。③
比如,林恩在论文中提到:“有三份研究报告认为,汉族儿童平均智商高于蒙古族儿童。”
根据林恩的注释,这三份中文“研究报告”分别是:娜岱、欧尔兰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5~14岁蒙古族集体儿童瑞文测验》(1994)、杨蕴萍、龚耀先的《5-6岁蒙古族和汉族儿童智力的比较研究》(1994)、玉山的《汉、蒙、达斡尔、鄂温克等四个民族12~16岁青少年智力发展问题比较研究》(2008)。
图:林恩的论文中关于汉族与蒙古族智商测试的中文学术成果的引用
下面简略对照一下林恩论文的引用,和“研究报告”原始表述之间的区别。
对娜岱、欧尔兰的研究,林恩的总结是:“结果显示,汉族孩子的平均智力,比蒙古族孩子高出5.3个IQ点。”
娜岱、欧尔兰采用了非文字测验“CRT”来研究孩子的智力,这种测验被认为“可以较少受文化、经验的影响”。论文写道:
“5~14岁智商均值及标准差为96.32±11.08。与巴州同年调查的5~14岁3213例汉族儿童智商均值及标准差101.59±12.16比较,P﹤0.001,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差异,但两者均属中等智力水平,无实际意义。”④
林恩取用了论文所提供的两个“智商均值”并将它们相减,但砍掉了原论文的后续结论:“两者均属中等智力水平,无实际意义。”
图:娜岱、欧尔兰论文的原始表述
对杨蕴萍、龚耀先的研究,林恩的总结是:“两组孩子一起住在内蒙古。汉族孩子测验所得平均智商值为99.1,蒙古儿童所得平均智商值为94.9,汉族儿童高出4.2个智商点。”
杨蕴萍、龚耀先论文的原始表述,远比林恩的总结复杂:
1、采用以汉文化为背景修订的“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进行测验时,汉族儿童具有优势:
“蒙族儿童平均总智商(FIQ)和言语智商(VIQ)低于汉族儿童分别达4.2和10.2个IQ值,差异极显著(P<0.01)。操作智商均值(PIQ)与汉族儿童无显著性差异。”“言语分测验中,蒙族儿童的知识、算术、图片概括、领悟四个分测验的成绩低于汉族儿童,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五项操作分测验中蒙族儿童成绩均略高于汉族儿童,但差异不够显著性水平。”
2、采用“非文字智力测验”时,两族儿童的智商均值没有了显著差异,且换成了蒙古族儿童略具优势(总平均成绩,蒙古族儿童101.3,汉族儿童98.7):
“(四个分测验中)图形补缺、图形排列和数字填充三个分测成绩蒙族儿童均高于汉族儿童,其中在图形补缺的差异显著(P<0.05),只有图形分类分测验的成绩低于汉族儿童,但差异不显著。”
3、论文的最终结论是:
“不能认为,在本研究中观察到的蒙汉儿童的智商差异,就是他们的智力差异。……C-WYCSI是以汉文化为背景来修订的,用于蒙古儿童时,虽然译成了蒙文,对其中一些明显不适合蒙族儿童的项目作了适当修改,就整体来说,它仍然有利于汉族儿童不利于蒙族儿童。众所周知,言语分测验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胜于对操作测验的影响,在C-WYCSI言语量表中的知识、图词、图片概括和领悟等测验中的许多项目均反映一定的文化内容。在操作分量表中的一些分测验,则反映文化内容的项目少,主要是反映视知觉,定向能力和手眼配合能力,它们受文化的影响相对为少。在本研究中,正好是在那些受文化影响多的测验成绩是蒙族儿童低于汉族儿童,而受文化影响少的测验则二者无多差异。这里再次说明,测验工具的文化差异对结果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采用以文化公平为宗旨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时,两族儿童的成绩无明显差异,这也进一步说明,本研究出现的言语智商的民族差异是文化差异所致。”⑤
显而易见,林恩在这里做了两个手脚:
1、砍掉了原论文中的“非文字智力测验”部分的内容。保留该部分内容,将威胁到他对娜岱、欧尔兰论文数据的引用:二者同属“非文字智力测验”,但得出的结论却南辕北辙,互相冲突——娜岱、欧尔兰提供的数据显示汉族儿童的平均智力高出蒙古族儿童5.3个IQ点,杨蕴萍、龚耀先的研究得出的数据,却是蒙古族儿童的平均智力高出汉族儿童2.6个IQ点。
2、完全不提及“文字智力测验”中的汉文化背景对测验数据造成的影响——尽管杨、龚二人的论文对此有明确的分析。
略言之,回避材料间的冲突,隐瞒关键要素,林恩舍弃了所有不利于证成其结论的材料。其对玉山的论文的使用,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限于篇幅从略。⑥
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一个不诚实的研究者,给出了一项不靠谱的荣誉——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种,拥有全球最高的平均智商——中国人要不要接受?
图:林恩在《种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一书中所列举的与中国人智商有关的学术论文
三、“智商测试+优生学”的血腥历史
林恩抛出的这项不靠谱荣誉,是与他的带有种族歧视的优生学理念捆绑在一起的。人类百年智力测验史,与优生学捆绑在一起,留下了很多教训。
当代智力测验的诞生,至晚可以追溯到英国绅士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22-1911)。高尔顿认为,既然身体特征可以代代相传,那么智力的高低也应该同样可以。故此,他坚信遗传能够决定人的社会地位,进而主张应该只允许那些继承了前人的高等智商和勤劳品质、且积累了相当数量财富的人生育后代。但高尔顿苦于没有合适的工具,来筛选究竟哪些人有资格生育后代。1905年,法国人埃尔弗雷德·宾尼特(Alfred Binet)与希奥多·西蒙(Theodore Simon)设计出了当代第一套智力测试题。这种智力测验,立刻与“优生学”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一场漫长的噩梦。
1912年,美国学者亨利·戈达德出版著作《卡里卡克家族:低能遗传之研究》,历数该家族的智力低下如何代代相传以至于祸害上千人。该书风行一时。如何阻断智力低下者生育,成了美国社会的热议话题。戈达德主张把智力低下者“从每个角落找出来,把他们看管起来,以确保他们不再繁衍后代,不再使问题更加严重。”受此影响,美国移民局开始推行所谓的“智力测验”,拒绝智力低下者入境;有至少超过6万美国人在经过所谓的“智力测试”后——比如被问“水管结冰后为什么会破?”——被强制施以“合法”的绝育手术(另有许多“非法手术”,很多被送入收容所做手术的姑娘,并不知道她们其实被绝育了)。
1930年代,纳粹掌握德国政权,智力测验与强制绝育的结合达到巅峰。“从1934年到1936年间,提交到(德国遗传病)法庭的个案有84%~92%被判定为执行强制绝育,导致强制绝育判决总数令人震惊地达到了38.8万件。……法庭判决之快,令医生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跟不上趟。……多数走上法庭的被告和三分之二被判强制绝育的人,被诊断为智力缺失。”诊断的办法正是智力测验——诸如“谁发现了美洲”这类问题,测的其实只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答错者却会被定性为智力低下者。到二战结束时,约有40万德国人被强制绝育,大约100个生育人口(15~50岁)里,就有一个被强制绝育。
图:1924年,Carrie Buck(左)与母亲Emma Buck(右)在纽约合影。Carrie Buck父亲早逝,母亲没有受过教育。在Carrie Buck很小的时候,母亲被当局认定为智力低下者送进了收容所。3岁开始,Carrie Buck与养父母一同生活,上了五年小学后辍学。17岁时遭养父的侄子强奸,养父母遂指其智力低下,将其送进收容所。在收容所里,她被智商测验鉴定为智力低下,强制施以绝育手术——事实上,辍学前,老师给她的评语是“品德和学习两方面都非常好”。
四、百年智商测验,仍测不出智力
尴尬的是,各式智力测验将“智力低下者”不断送往手术台乃至炼尸炉的同时,心理学家们百年来,对何谓“智力”仍在众说纷纭,对自己的智力测验究竟能测出什么也难有定论。
比如,“韦氏智力测验”的创制者大卫-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曾经说过:“测出的肯定不是某种单一因素能够表示清楚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能用人们常说的词汇进行定义,例如智能、演绎能力、智慧因素等等,更不用说常规智力指数了。智力可能是这个东西,也可能是其他东西。”
再比如,试题长期不变的“瑞文测评”,作为一种非文字测验,避开了足够多的后天习得的文化因素,被认为可以有效地测试先天智力水准,但詹姆斯·弗林(James Flynn)等人的研究却证明:发达国家的瑞文测评分值一直在涨。1952年,荷兰军队的入伍新兵,只有31%的人能在测试中及格,1962年提升至46%,1972年是63%,1982年达到了82%。如果“瑞文测评”测出来的真是所谓的先天智力水准,这种提升比例,恐怕只能用荷兰人的遗传基因发生了突变来解释。⑦
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智力测验,可以测出人的先天智力。智力测验更多的是在测人对知识的掌握(如韦氏测验里的“谁发现了美洲”这类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瑞文测评里的填补图片),这只是人的“智力”的一小部分,且多属于后天习得。林恩搜集的那些中国80、90年代的测验数据,很多都提到了后天环境对测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只是林恩习惯性地没有将这些结论和相关数据纳入他的“研究”。
比如娜岱、欧尔兰的统计显示:在对1481例5~14岁蒙古族儿童的智商测验中,“将其填写家长职业、文化程度等清楚的1135份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智商均值:科技家庭101.05±2.84、干部家庭97.11±2.91、工人家庭93.73±2.80、牧民家庭88.35±3.21。”⑧显然,文化、物质条件更优越的家庭出生的孩子,在智商测验中拿到的分数更高。
1989年唐彩虹等人利用韦氏测验法调查上海郊县儿童时,也发现“(郊县)各组小儿的量表分和智商均低于上海市区样组”。具体可参见下表⑨:
图:上海郊县儿童所得智商测验分值,全面低于上海市区儿童
这方面最著名的实验,是1970年代由桑德拉·斯卡尔(Sandra Scarr)和理查德·温伯格(Richard Weinberg)进行的一场跨种族收养研究。他们的研究对象是115名白人孩子与176名非裔孩子。实验结果发现:由白人家庭抚养的非裔孩子所获得的智商测验分数(约110),高出了白人的平均智商(106)。斯卡尔和温伯格据此作出解释:智商测验无法测出人的先天智力,智商分数的高低不等于智力高低。非裔儿童智商测验分数提高,并不是白人或中产阶级的环境让非裔儿童变得更聪明,而是智商测验本身偏向白人文化背景,被白人抚养的非裔儿童,获得了回应智商测验的更好的外部环境。⑩
所以,“中国人的智商是不是全球最高?”,其实是一个不会有答案的伪问题。敢于给出答案者,只能是林恩这类不诚实的“学者”。
图:瑞文测评,特点是极大地削弱了文字及文字所属文化给测验造成的影响
注释
①《专访英国学者:中国人的智商全世界最高》,北京科技报,2006年4月6日。②方舟子,《中国人是智商最高的人种?》,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14日。另可参见阿姆斯特丹大学的Jelte Wicherts、Conor Dolan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erry Carlson等学者对林恩大规模“选择性使用数据”的批评: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0/01/100121155220.htm ③Richard Lynn,Helen Cheng,《Differences in intelligence across thirty-one regions of China and their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Intelligence 41 (2013) 553–559.下载地址:http://emilkirkegaard.dk/en/wp-content/uploads/Differences-in-intelligence-across-thirty-one-regions-of-China-and-their-economic-and-demographic-correlates.pdf。下文引自该论文者,不再赘注。④娜岱、欧尔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5~14岁蒙古族集体儿童瑞文测验》,《内蒙古医学杂志》1994年第1期。⑤杨蕴萍、龚耀先,《5-6岁蒙古族和汉族儿童智力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年第2卷第2期。⑥玉山,《汉、蒙、达斡尔、鄂温克等四个民族12~16岁青少年智力发展问题比较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29卷第6期。⑦以上关于智力测验史的表述,引自:(美)斯蒂芬·默多克/著、卢欣渝/译,《智商测试:一段闪光的历史,一个失色的点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⑧娜岱、欧尔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5~14岁蒙古族集体儿童瑞文测验》,《内蒙古医学杂志》1994年第1期。⑨唐彩虹、钱冬梅、卢世英、朱月妹,《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在上海郊县的应用》,《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第12卷第1期。⑩(美)威廉·赖特(William Wrights)/著、郭本禹等/译,《基因的力量:人是天生的还是造就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P112。
学术背景:动物演化、行为和认知领域在读博士
在我们谈及基因是否决定智商之前,我们要先确定智商是什么。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智商并没有一致认同的观点。相对来说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是G factor。这个G factor是怎么来的呢?科学家找来一群人做了一堆测试,然后把每个人做的不同测试的分数放在一起做了个相关分析,然后发现了一个大约40%左右的相关系数,这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系数就是G factor,也就是人类“智商”的来源。这个系数的大概意思就是:当一个人在一项认知能力测试中得到某一个分数时,他在其他认知能力测试中得到的分数有40%的相关性。下图中间就是(-0.37)就是37%相关性的样子,左边和右边的图分别是4%和86%。
然而,这个G factor有很多问题。
1)这个40%并不恒定,你找不同的人群测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你找同一批人做不同测试测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
2)人类设计的实验本身就带有隐含的相关性,比如所有的实验都要求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本身就是一项认知能力。
3)你不知道这个G factor的机理是什么。
4)这个G factor在其他生物中,无论是和人类亲缘关系很近的灵长类中,还是认知能力差不多的鸟类中,都很少能够测出来。如果我们认为智商是一项重要的演化产物的话,我们应该可以在其他的生物中也能找到。
所以,动物行为、认知学领域的学者很少会使用智商这个词,而是直接指出我们测的什么,比如:记忆力(甚至细分到记忆数字还是记忆图形还是记忆位置还是记忆时间,这些其实都是不同的认知能力),法则学习能力(rule learning)等等,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认知能力是否有一个重要的关联。更有趣的是,有些认知能力是负相关的,比如虎皮鹦鹉能够通过规则识别但记忆力则相对较差,而斑雄草雀虽然记忆力超级好但规则识别能力则不行。如果这样的负相关的认知能力也出现在人类里,那么智商该怎么衡量?
因此,我认为目前人类根本无法做任何和智商相关的实验,因为我们连智商是什么,该怎么测都不知道,更别说直接把智商和基因挂在一起了。
而且,我们不知道一些我们认为在一起的认知能力本身到底是不是真的在一起。比如有些动物可以判断时间的先后,有些动物可以判断空间位置的前后,这些动物在另一项判断上就做的不好。这其实暗示了这两项能力是分开演化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类所说的逻辑能力其实是很多综合的东西,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测全。这也适用于很多其他宽泛的名词,比如推理能力。
所以,现在人类还处于一点一点发觉到底有哪些认知能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倾向于保守的说“测量空间记忆力”,”测量时间上的因果关联能力”这样具体的测试内容。
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行为学经验,并且找到了一些直接和某种认知能力相关的具体基因组后,再去测量宽泛的推理能力,逻辑能力,再到智商也不迟。
最后,没有人研究基因和智商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政治正确不让研究,而是这种研究你连提案第一步都无法完成。
step 1: 如何测量智商?
无法回答,体案卒。
是冷泉港实验室一家剥夺了他的全部名誉头衔,看标题还以为被剥夺了诺贝尔奖。不过之前也听说他拍卖了诺贝尔奖的奖牌……
冷泉港剥夺他的荣誉职务是可以理解的。两个方面:一是确实让实验室很多现役科研人员反感,二是冷泉港还一直给他发钱。
本来他是冷泉港的主任,1968-2007,四十年时间,把冷泉港带成现在的冷泉港。就是因为07年发表了这方面的言论,内外都有反对声音,下台改当荣誉职务了。但是!他在担任荣誉职务期间,冷泉港还是有给他待遇的。根据冷泉港在2012年的报税单,Watson的基本工资是37.5万美元,加上退休金和补助,年收入共计接近57万美元。
一而再再而三因此惹麻烦,加上政治正确的棒子比以前还大,「马骨」已经不再值得这样供着了。冷泉港做个切割,一方面规避舆论风险,一方面紧缩一笔开支,而且也不会引起舆论「过河拆桥」的声音(Watson对冷泉港贡献很大),我觉得是个合理的选择。
至于他说的话有多少学术依据,我认为是没有严谨的学术依据的。他自己也不是在期刊或者会议上发表论文说这个观点,而是在一些非严肃学术场合(记者采访、新书发布会什么的)依据没有发表的调查和「我听说」,声称黑人的「IQ」比白人「低」。
提IQ又不只是提IQ,提着提着又从「IQ测试比较低」引到"intelligence"水平比较低上了……
这次惹麻烦的就是一个纪录片里的采访。
这实在不是「科学研究」。
什么样的研究是「科学研究」?比如肤色和与智力有关的基因是否有连锁遗传,比如和肤色有关的基因、蛋白是否参与神经系统的组成与调控。
但不是这样没有给出来源的「智商测试」。
首先,做的是什么样的「智商测试」,这样的智商测试能多大程度反映真实的而不是受后天影响的intelligence水平,本身就是问题。如果用了不准确的模型去做评估,做出来的结果也就没有准确的意义了。
其次,"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Watson没有经过严谨的学术研究,没有准确的数据和论文,甚至引用格式还是「我听说」之类的。
他自己本身也不是这个细分领域的。一个公众耳熟能详级别科学家的言论,本身就自带流量。公众一看DNA,还以为是真正做过这方面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拿到实锤了。误导公众是一方面,往大了说他的言论会成为种族主义的武器,这显然不是好事儿。
事实上,Watson还发表过其他“高论”,如:
「犹太人就是聪明。」
「中国人聪明,但没有创造力。」
「同性恋者不该被生出来。」
「黑色素会增加性欲。」
「女人如果可以被改造得更漂亮就好了。」
此外,Watson还有一个黑历史,关于下面这张名垂青史的图片的拍摄者R. Franklin。
他说Franklin「没有任何女性气质,从来不涂口红……显然是个对自己不满意的母亲的产物(product)……她的强势让同事Wilkins很难不受阻碍地进行关于DNA的思考……女权主义者最好的家是另一个人的实验室。」
反复发表这样的言论,无益于科学研究,无益于社会,无益于人类的自我认知。Watson的学术贡献是巨大的,但并不意味着他说的都是对的。
刚才去B站看了一下,非常失望。
有的人评论说「政治正确干预科学」,问题是,但凡一个接受过科研训练的人看了那个视频,都知道Watson说的那些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Watson本人如果有,他2007年的时候早就拿出来了。
关于非洲人的智商,不知道大家看过1940年以前到访的外国人描述中国人的文字没有。他们认为我们愚昧无知,懒懒散散,身体羸弱,是东亚病夫,充满自上而下的蔑视,自诩为「拯救者」。
现在很多中国人看非洲人,是不是也一样?
这里有个纪录片,关于蒙内铁路建设。我想,大家可以看一看纪录片里非洲人的精神状态。
还有这个回答:
多嘴一句。如果非洲国家也能有实事求是、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走非洲特色的发展道路,也能有科教兴国战略、也能抓基础设施建设和脱贫攻坚;黑人家庭也像我们这样重视孩子的教育,相信教育改变命运,也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到时候欧美会不会恐惧?会不会有非洲威胁论?
关于沃森言论评价的详细版本欢迎大家移步这个回答,我这里做个简单的解读
沃森的错误在于提到了黑人这个种族的智商低,这属于标准的种族歧视。
1,智力是和基因有关的,这是科学结论,人类的智力遗传度高达20-50%
如果沃森这样说,基本不会有人喷他,因为存在大量的研究证实,智力和基因有关。
基因影响智商,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21三体综合征,这种患者会多一条21号染色体,而这条染色体上存在大量的和神经相关的基因,比如著名的APP基因,也就是和老年痴呆症头号致病基因(会切割产生Aβ而引发老年痴呆症),就是位于这条染色体上。
除此以外大量的关于智力的基因也陆续被发现,比如2018年Nature Reviews Genetics,有一期综述就是关于智力相关基因的综述,综述指出:来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证据表明,人类的智力遗传度高达20-50%(遗传可能涉及基因以及表观遗传等)(1)。
而2017年一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文章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办法为我们揭示了一系列智力相关的基因位点(2)
————那么,沃森的错误在哪里呢?—————
沃森的问题在于他提出的种族智商问题,这一点我认为是:证据不足。原因如下:
1,种族问题是一个历史上引发悲剧的问题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人类对于种族这个名词可谓是深恶痛绝,因为种族问题曾经酿成了非常多的历史悲剧,无论是纳粹大屠杀,还是美国的种族隔离,都给很多人留下了阴影,所以种族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大家不愿意再使用这个词汇。
2,种族是一个不断被淘汰的概念
不仅仅是历史问题,种族本身也存在一个分类难度。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我们对越来越多的群体的基因分析表明,过去的种族划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比如,我们一贯认为的黑人(black people),他们本身内部存在巨大的基因差异,这个差异甚至超过了跨群体的差异。如果单纯的把所有黑人群体当做一个整体研究,内部的基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足够抹平这个差异性。再加上人类基因组有30亿对碱基,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也多达上亿,于是导致这种复杂组合已经呈现了连续性差异,你很难对一个庞大的群体进行严格区分他们的SNP,自然也就难以鉴定这些群体了。所以现在大家更倾向于使用族群(ethnic group)的概念,这个概念范围较小,可以更好地进行研究。而以族群为单位的智力研究,十分罕见。
如果把非洲定义为黑人,那么这是一个几十亿人口的庞大群体,作为一个单一的群体来看待,是不合适的。
(非洲人在线粒体层面的多样性非常的高,超过了其他大洲)
3,沃森本人并没有关于族群智力研究的文章公开发表
这也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沃森有相关研究,那么他说的话,至少是有参考依据的,而我们当然可以分析他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是否合理。但是他没有相关研究,那么,只能说是:空口无凭。
因此,我认为,沃森说出黑人智力低下,是一个不负责的话,他本人因此受到谴责和惩罚,也是咎由自取。
1Plomin, R., & von Stumm, S. (2018). The new genetics of intelligence.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9(3),
3Sniekers S, Stringer S, Watanabe K,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meta-analysis of 78,308 individuals identifies new loci and genes influencing human intelligence[J]. Nature genetics, 2017, 49(7): 1107.
泻药,我曾经回答过这种问题,可惜被折叠了,争取解放出来,我现在重新梳理一下逻辑。
又是一个被政治正确和反智主义占领的问题。
这虽然是沃森老爷子的问题,但考虑到大家争论的重点,我还是回答一下别的问题。
关于种族智商问题,我概括以下几点:
首先,人种在体力上激素上速度上均有差异,认为他们在智商上有差异,是基本的类比逻辑。
认为他们在智商上没有差异的那一方,才是该拿出证据的那一方。
而我们看到本该拿出证据的一方拿不出任何证据,反而固执的相信一切人种智商是相等的,不停指责不必要拿出证据的那一方研究有问题,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本不应该拿出证据的一方,拿出的证据我概括几点:
1:论证种族智商差异,不需要在“基因”上定义种族。
很多朋友说“种族”还不能完全用基因定义,而且黑人之间基因差异巨大,不应该划分为一个种族,因此,种族智商差异是不“科学”的。
这种看法是很偏颇的。
我举个例子,把犯罪份子送进监狱,显然是为了减少社会犯罪率,维持社会治安的措施。
但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个人该送被进监狱呢?显然是由法官进行社会认定,随后再送进监狱。
在这个过程中,法官必须要借助基因来认定一个人是不是罪犯吗?
未见得,只要有人证物证就可以认定他是罪犯了,所以只要生理特征家族背景对,那就可以认为他是黑人了。
我们在讨论种族的时候,事实上也不需要用基因来认定一个人究竟是什么种族,只需要用“社会共识”来认定一个种族就可以了。
如果“社会共识”上的黑人种族平均智商比较低,那么根据这个“社会共识”来采取社会政策便足够了。
比如,就算我们把身高矮的人称作“黑人”,如果能论证出身高矮的人智商低,我们一样能说“黑人”智商低,这和基因检查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在生物学出现之前,根本就不可能用生物学理论定义猫和老鼠,但这妨碍了农民伯伯养猫和抓老鼠吗?狗和猫的基因差别,比狗和狼的基因差别大得多,可是农民伯伯选择的是把猫和狗一起养,而把狼赶出去。
可见这个过程根本就和基因差别无关,按照你们的说法,我还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没有基因理论充分证明犯罪分子犯罪后一定会继续犯罪,所以警察不该抓他们。”
“没有基因理论能论证维族人上火车一定会带ZD,所以不该进行安检。”
这不是反智的笑话,是什么?
基因理论不是种族智商差异的主导,而只是这个理论的补充,不是必要的,这件事情,必须有心理学的人士和研究报告给出论据,而不是生物学的,懂?
可是大多数知乎众并没有思考明白这个问题,认为种族只能是基因上的不能是“观念上”的,知乎的水平目前还有待提高。
科学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如果什么事情都要等科学研究完毕了才能做,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
2:黑人当中虽然也有智商高的,但是不代表“平均智商”没有意义。
有很多朋友认为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远远小于人种间不同个体的差异,所以人种差异是没意义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男性的平均身高比女性高10公分,但是,显然,人类个子最高的成年女性比个子最低的成年男性可能会高70公分以上。
这是不是说明男女体格之间的平均差距没有意义?
要是真的没有意义,我们平时说的“女士优先”“绅士风度”是什么玩意?
种族与智商也是如此。
3:智商的先天性质。
高票的答案已经说了,很对,现在估计智商的遗传决定在50%以上,而我查阅的资料,20年前的论文,遗传被认为在所有可以测量的影响因素中占据75%,在所有因素中占据三分之二以上。
现在的50%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因为有社会学家指出,“胎儿在母亲体内的发育也是会影响智商的,而这种因素不能算成“遗传””,所以把这个剔除出去,保守估计在50%以上。
遗传因素决定了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在“明尼苏达双生子实验”中:
考察了基因完全相同,但是被不同的父母所收养的双生子,发现他们的智商差异很小,这个实验证实了之前的“遗传因素占据75%”的研究。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身高被遗传因素决定了80%。
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智商类似于身高是对人特性的一种有效的测量,而且受到遗传因素的巨大影响。
至于教育能不能影响智商?教育对智商的影响一般认为是很低的,因为智商本来就是试图反映“学习的能力”,如果“学习的结果”也能对“学习的能力”有巨大的决定影响,那么显然就导致了结果决定过程,而不是过程决定结果,那你岂不是是把心理学研究全都当放P了。
觉得“教育”能提高智商是中国人的固有错觉,中国人崇文重教仿佛什么都是可以后天改变的,这其实是没有理解到“智商”这个概念。
我打个比方,rpg网游里一个人打怪升级,升了多少级就是他的受教育程度,但是多少经验升一级,就是他的智商。
虽然努力打怪也可以提高等级,而社会最后也是看等级的。但努力不能缩短经验槽的长度,而且经验槽的长度对你等级的多少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4:现代智商的测量几乎不存在文化偏见。
很多朋友做了很多智商题,觉得非常水,练一练就能提高。
那是你们很少注意到真的智商题,你们平时的智商题可能就是几个脑经急转弯,而到了心理学家真的测试智商的时候,题目一般是这样子的。
在高量程的HRIQ测试的时候,这种矩阵推理题的成绩甚至不会随着被测试者刷题而增加。
也就是说,分高达一定程度之后,刷题甚至都无法提高成绩,这当中已经不具有了经验因素,在高量程的时候,测出来的就只能是真正的“智商”。
在低量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经验因素,但记住,这种题一般是很少的,没有理由认为事先毫不知情的白人可能刷了题而黑人没有刷过。
至于文化,题目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知道了,一个单词都没有,如果还有人认为这种题当中有什么文化偏见,那他所理解的“文化”一定是与我们正常人理解的“文化”不一样。
5:测试的相对结果是不变的。
不同时代测试的题目可能不同,难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各地的绝对数值上的总分可能会随时代变化,但同一时代做同一套题目的各地区相对水平是几乎不变的。
很多朋友认为如果放在100年前,大清子民测试一定会比白人结果差,因此用来反对智商测量。
这是一种典型的反智主义。
第一,100年前根本就没有这种图形智商测试。
第二,早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就开始了智商测试,那个时候没有任何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会迅速腾飞超过越南菲律宾加纳这些国家。
而有一个人却成功预言了中国经济的腾飞,那就是测试智商的林恩教授。
林恩教授测出中国人智商很高,所以判断中国经济必将超越非洲和东南亚诸国。
30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林恩教授的正确而经济学的失败,认为不同的民族具有相同的发展经济的能力是一种错误。
30年前的时候,测出来的中国人智商都在相对的高位,难道那个时候中国人的世界地位和现在完全一样?智商的测试,几乎与某一时代的经济政治地位是独立的。可见就算你放在大清去测,中国人智商也不会太低,如果不考虑营养因素的话。
至于排华法案中的中国人智力低内容,那是政客的话,诸位应该学会区分什么是政客说的,而什么是学者说的。
6:智商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许多朋友认为,智商高也不一定能干,不一定能取得成就,智商不能测出人全部的潜力。
首先,智商不是用来测这些东西的,智商最首要的功能,还是我之前说的“经验槽”的功能,其次,要看你认为的“成就”是什么,如果你认为钱挣得多就算“成就”,那这反而说明了一种分配的不合理。
此外,智商,在统计报告中,被显示和地区收入,地区犯罪率,地区失业率,受教育程度高度关联,因为勤劳的人即使没有高智力也能致富,但一个地区的懒人和勤劳的人必然都是正态分布的,所以当加总到一起,统计地区的时候,智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这在林恩教授的“IQ and wealth of nations”当中有详尽的数据分析。
正如我之前提到过的,智商的测试几乎能够摆脱时代背景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因素,既然时代的经济地位不能影响智商,你又凭什么相信个人的经济地位能严重影响智商呢?
因此,这种个人经济地位和智商关联性只能说明是智商决定了经济,不能是经济地位决定智商。
优秀的文化也不可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必然是由智商和环境决定的,而环境如果有着巨大的不同,相信能进化出同样的智商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也许测出来的这个智商不能反映人的“全部综合素质”,但毋庸置疑,和收入失业犯罪均有关联,而后者是制定一切政策的基础。
你要无视这种报告制定政策,显然是愚蠢的。
7:关于种族智商差异的佐证。
1:世界各地脑容量大小的差别巨大,而脑容量大小与智商有0.5的拟合优度。
而班图人和中国人的脑容量,有100毫升的差距,你们写字的墨水瓶,一般是50毫升,喝水的纸杯,一般是200毫升,可见差了整整半杯水,怎么会有人相信这么大的差距不会有影响?
爱因斯坦的脑容量不能说明问题,因为爱因斯坦的脑不比正常人小几毫升,其次,爱因斯坦的体重数据变化不确定,也因为我之前说过,不能用偶然个例来反对似然估计。
2:各种族的脑的表面回路复杂程度不同,这点解剖学也有研究。
3:没有理由认为,排除了收入因素后,黑人学生的文化差异比西班牙裔大,同样是美国的外族人,亚裔的成绩比白人好,西班牙裔的成绩比黑人好,除了智商。你怎么解释?
还是那句话,优秀的文化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8:政治正确的确压制了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很多朋友觉得,种族和智商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现在可能还没到出台政策的时候。
还是那句话,政策是讲究时机的,而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如果非要等什么都研究清楚才出台政策,那就什么政策都出台不了了。
那么现在的心理学的论据是否充分?是否足够用来决策?
我以我的经验来说,早就够用了。
我举两个例子,
尤金·法马,是金融学界的大人物,他在1992.年提出了三因子模型,就是说有三种因素会影响股价。
后来他的三因子模型,又被扩大到了五因素模型,显然五因素模型比三因素模型更“科学”。研究更彻底。
但是在三因素模型提出来后,五因素模型还没提出来之前,各大证券交易所和股民都在用三因子模型来出台政策和预测股价。
难道证监会十年时间都是在吃白干饭?显然不可能,所以虽然三因子模型研究不彻底,但也凑活着用了不是吗?
第二个例子,就是东欧改革后,各国在新古典指导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
我可以打包票,20年前心理学关于智商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的严谨还是数据的充分都比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高出N倍,因为关于国家的数据比关于个体的数据少太多了。
新古典经济学还一度预测中国要崩溃,在他们的理论中,我们已经连续“崩溃”了三十年,这种预测水平可见一斑。
可是就是这种预测水平,依旧可以“指导”东欧一堆国家进行改革,而且这种改革绝对不是小改,而是关乎国体的大改,可以认为现代社会中一切政策都没有这种改革中的政策重要。
而圣母们却在这里指责种族智商差异还没研究透彻,连美国限制移民,计划生育之类的小政策都不允许,新古典指导东欧国家改革的时候,你们咋不出来阻止呢?苏联解体的时候你们咋不出来拦着呢?
而且现在美国移民问题本来已经很严重了。
限制移民,计划生育这种政策,和“社会主义”改姓“资”,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改革比起来,算个什么大政策?为什么这个政策上就得研究到无比透彻错失良机才行?
多谋而少决,大忌也。
如果你依旧认为政治正确没有阻碍国家发展,那一定是在放P了。
如果你们觉得这种移民政策比社会主义改姓“资”的政策还重要,那这么重要的事情,20年左右的时间怎么研究都没有进展?
要是真的如此重要,那面对如此重要的课题,为什么不早该全国组织起来,进行人口种族智商大普查,设计各种试题测试人的“综合素质”,赞助智商基因工程,挖掘智商基因原理呢?
反而我们看到,沃森爵士,基因研究的鼻祖。不但没有拿到更多经费,反而被开除了。
一边说研究不充分,一边又不让人去研究,这就是圣母派的真实面目。
9:沃森爵士被开除,我怎么看?
就是政治正确的毒瘤,没得洗,有很多人说政治正确也是从历史中发展而来的,也是从纳粹清扫种族,黑人斗争中发展而来的,有一定正确性。
错的就是错的,管他再怎么斗争都是错的。
仿佛在现代国家治理中,还能把半个世纪前的理念拿来用,都9012年,还相信经验教条主义。
马克思怎么教你们的?事实求是,顺应时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物要分两面看,有科学理论指导,有事实依据,还去信经验教条,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道德习俗,只有在一定时代才是正确的,时代变了,很容易就变成毒瘤,今天的政治正确,和中世纪的地心说没有区别,今天对沃森爵士的迫害,和烧死布鲁诺也没有区别。
布鲁诺是不是也是个大嘴?是不是也到处乱说话?当然是,布鲁诺学习了日心说之后,发现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因此觉得古埃及的太阳神教比基督教更合理,所以最后才被烧死。
布鲁诺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的时候,有用充分的科学论证吗?根本没有,他就是大嘴。
但是因为布鲁诺大嘴,烧死他就是对的了?开除沃森爵士,和当年的烧死布鲁诺并无二致,不管种族智商究竟有没有差异,沃森也没说这是科学研究结果,也只说这是他自己的看法,
起码的,沃森一没造谣,二只是在表达个人意见,但是就被开除了。
管他不同种族智商究竟有没有差异,封锁人的言论自由就是错误,这件事情没得洗,总有一天,政治正确的罪过会被写在历史书上。
10:关于智商统计报告的质疑。
目前大家看到的智商地图是阿尔斯特大学的退休教授林恩所绘制的。
我可以打包票,如果林恩没有退休,绝对不敢画出这种地图。
方舟子先生曾认为林恩“中国人智商最高”的结论不合理,我不反对,因为实际上东北亚也没比白人高几点,在误差范围内。
但要是说黑人智商和其他人种没有差异,这就是明显的参杂私货而不是学术讨论了。
林恩教授统计了40个非洲国家的数据,而且黑人的平均智商与白人差20点,难道你要让我们相信40个国家的数据都不准?20点也能在统计误差内?
在美国,对各个族裔也有过调查,发现黑人族裔的治理是85点,与林恩教授的调查是吻合的。
J Rushton 抽查了南非等几个国家的黑人大学生,发现他们的智商不到90,大学生智商不到90的话,普通人智商不到80是合乎情理的,这与林恩的结果吻合。
在1997年,Gottfredson的社评中,52名心理学家签署了一些关于智商的主流心理学共识。
以下就是文件中的一些内容。
有52名心理学家在这个文件上签了字,我想大家清楚的可以看到第23条是什么意思。
你要告诉我,有52个种族主义者,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学习心理学,混到了教授头衔,而且在对种族智商的研究中为了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相同程度的对数据的篡改······
你觉得我会信吗?
关于林恩教授或是别的种族智商研究科学性的质疑,你会发现往往出自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口中。
对此我可以告诉你们两点:
1:如果一个西方的“社会学家”,敢不承认“政治正确”,那么他的学术生涯一定会被···
2:经济学家的辩论实力,应该是学术界的顶级水平,一名经济学家也许不会说谎,但如果他愿意的话,他有能力论证出任何一个社科研究“论据不足”,他如果愿意的话,甚至可以否认一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并且头头是道让外行信服。
所以这些人的意见,大家看看就好。
11:那究竟该出台怎样的政策?
我目前想得到的就只有两点:
1:限制移民,并遣送部分族裔回到母国。
2:补贴支持计划生育的人,对不同族裔采取不同的补贴额。
黑人当中有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这种有能力的人,没钱的概率是很低的。
他们不会稀罕这种补贴,所以依旧会继续生育,这样一来,优秀的黑人依旧可以留下后代。
而极度贫困的黑人,进行了计划生育,也拿到了补贴,改善了生活,两全其美。
现在很多黑人,本来也是为了生育补贴生孩子的,没了这补贴,本来生育率就会下降。
整个政策完全自愿,如果有黑人要继续生育,也不反对。
如果有白左问:“政府有什么权力让少数族裔节育?侵犯他们的生育权?”
回答还是那句老话:“一切不谈利益分配的权利,都是瞎JB扯淡。”
沃森爵士可能冒犯了许多人,但是他毫无疑问是分子生物学界伟大的学者。
至少当他发表学术观点的时候,不会像政客和民运人物一样说谎。
我最后把这篇答案的内容概括一下:
1:社会大众对于黑人的判断是不准的,没有按照基因来,但对于“被大众认定为黑人”的人,觉得他们可以测得的“平均智商”低的判断是准的。
2:可以测得的智商,受先天遗传的决定性影响,除了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目前没有手段能影响智商水平。
3:智商的测试结果,可以独立于经济文化政治教育因素存在,在营养充分的时候,智商本身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极低。
4:智商可能测不出人的“综合潜力”,但至少和收入失业犯罪三率相关,一个与这三个指标密切相关的研究指出了当前政策的失误,然而政策上却没有任何反应,除了政治正确无法解释。
5:关于种族智商差异的研究,虽然不是完全透彻,但已经比许多经济学研究都透彻,我们已经采用了许多经济学研究制定政策,而心理学领域这么可靠的研究却闭口不谈。
6:沃森老爷子可能冒犯很多人,但是不会说假话。
7:说种族智商有差异,才是正常的,这是类比法,即然肤色脑容量体力均不同,显然最简单的类比结果就是种族智商有差异。
如果有人要说种族没有差异,应该是没差异的那一方拿出证据,这是基本的辩论逻辑。
8:就算没有差异,你觉得别的教授理论不充分,你自己得有一个更科学的“报告”。
拿不出更科学的报告,做政策的时候只能默认先前的调查是更充分的。
如果这个问题不重要,你们为什么要对所有参加种族智商研究的学者口诛笔伐?
如果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现在还没有人给出一个证明种族智商没有差异的研究?
无论种族智商究竟有没有差异,至少现在学界不敢去充分研究这个课题,就已经说明政治正确阻碍了科学研究。
这么多铁证面前,如果还有人能给政治正确辩护,他不去当个律师真是可惜了。
大爷其实完美复刻了一个优秀的,二十世纪初的高智商白人男性学者的偏见。嗯,其实虽然知乎上很多人生活在欧美并且不喜欢政治正确,但是实际上他们在政治正确的保护下多年,完全没概念平权运动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了。。。今天花点笔墨说一说。
其实政治正确这个东西,每个时代是不一样的。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时候西方的政治正确其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白人优越:人们认为种族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白人的基因决定了他们更有创造力和文明,黑人和北美土著是智商低和懒惰的。至于黄种人,他们认为是狡猾的和不道德的。。。比如,他们认为黄种人由于种族和基因因素更容易鸦片成瘾。
其实,跨了一百年,你再看看就很有趣。美国现在芬太尼(鸦片制品)泛滥,跟他们当年认为的“黄种人更容易不道德和吸食鸦片”这一观点对比是不是有莫名的喜感?他们很可能是把他们所处年代的各族裔一些毛病当作了历史的常态。不说别的,这种乱归纳乱总结的做法,就不符合科学规范。
很可惜,这些观点正是那时候的科学家搞的。很遗憾很多科学家在那个年代并没有扮演一个理性的角色。除了贬低所有非白种人,他们还在白人中分了个三六九等。爱尔兰裔和犹太人被排列在最后。嗯。。。犹太人的遭遇大家都知道,爱尔兰人这个,就是典型的把地域歧视发展成了科学。。。这门科学,引入了很多“定量研究”,比如量鼻子,量脑容量,量头部从哪个点到哪个点的距离。嗯,很科学。。。后市的历史学家回顾他们的科研记录,发现了很多很多为了强行拟合自己观点而篡改数据,挑拣数据的行为。
除了跟种族过不去,他们还跟残疾人过不去。在二十世纪初,人们认为犯罪是某种智力缺陷的表现。先天残疾被认为是某种生物学意义上的退化。残疾人权利不光不受到保护,还有系统性的排斥。这其中最极端的就是纳粹德国时期的安乐死计划。这一计划系统性的屠杀德国的先天残疾人和智力测试不及格者。正是在这一计划中他们发明了毒气室和焚尸炉。在屠杀犹太人之前,德国的屠杀中心已经工作数年了。除了德国外,很多西方国家也有其他计划。比如,美国就曾经系统性的在一些州给一些残障人士,主要是智障人士实行强制绝育。嗯,阿甘如果真的存在,就不会跟电影里一样善终了。。。
假如你看过高堡奇人的话,会有更深的体会,我就不剧透了。。。
现在社会的很多政治正确,都是从白骨堆里吸取教训建立出来的。反对的各位,你们怎么确定自己到时候是站在刽子手堆里,还是躺在白骨堆里?
延伸阅读: 从安乐死到最终解决
嗯评论区真的出了俩觉得“把残障人士肉体消灭没什么不对”的人,谁帮我说服一下他们?
我有点怀疑,“智商”到底指的是什么?
如果清末的时候,当时去测中国人的智商,会测出好成绩吗?
鲁迅都说过,那会中国人什么形象。
网上流传的那些智商题,我相信大家都做过吧,什么找不同,找规律。
这些题目训练之后和训练之前,成绩完全是不同的。
但是我训练了智商题,就说明我智商一下子就提高了?未必吧。
甚至我觉得国家发展都未必能代表什么,日本人几千年来都那样,和我们做邻居那么多年了。
现在是发达国家,怎么着,自明治维新以后注射了什么药物,修正DNA了?
聂卫平,围棋高手。他老婆孔祥明,棋坛一代女中豪杰,中国围棋第一个女子八段棋手。
两个人的儿子孔令文,也就那样。
所以智商真是很神奇的东西。科学就是科学,科学还是要严谨一点,况且这是涉及到很大社会问题的科学。
一张嘴,没有严谨的调查分析,搞出这种结论,不管是不是政治正确的原因,都是很不可取。我知道很多人烦政治正确,我也烦,但是他这种搞法不是科学的态度。
网上我看过一个谣传,说黄种人比白种人智商高5点,然后白种人智商大幅度领先黑人,我对这个结论是有意见的,我不懂科学,但是我要质疑:
既然要声称,就要有科学的态度
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av85 37697
我相信相当多的人看过这个视频,其实这个人说的就很有问题。
举个例子,黑人里面本身差异就很大,有部分黑人长得就像我们观念里面的“黑人”,但是有一批黑人长得像黄种人。黑人群体内部的分别差异巨大。
白人也是一样,有金发碧眼的,有黑发黑眼的,北欧人和地中海人长得能一样吗?
混血也是,奥巴马是黑人还是白人?你说他是黑人,可是他妈是白人,那么他到底是黑人还是白人?他有很明显的黑人特征,这不就是问题吗?那智商是不是白+黑除以2?
这些都是问题。既然要谈论科学,那就科学态度,我也不讲政治正确,至少样板拿出来,有扎实可分析的数据。不然嘴一张就是白人怎么怎么着,黑人怎么怎么着,不科学。
同样的我也质疑所谓的犹太人聪明,犹太人历史上长期和其他民族混居,混血早就混的不像样了,基本上就是靠宗教来定,母系犹太教,白人,就很容易被认定为犹太人。
你信了犹太教你就聪明了?那帮哈瑞迪我看着怎么智力那么低下呢?
想真正要搞这个问题,请按照科学的办法,别张嘴就来。
作者: @李雷
最近沃森在被剥夺行政岗位后,被他供职的冷泉港实验室取消了荣誉称号,原因是涉嫌“种族歧视”。这些年来,沃森一直是风口浪尖的人物,他做了什么?一位生物学巨擘,为什么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议?
我希望以此小文来尽量客观得介绍下沃森其人其事,尝试分析下这背后的原因。
(一)25岁成为DNA之父
无论情况是什么样,我们都不能抹杀沃森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贡献。
一提到他,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DNA双螺旋,是的,这位来自美国的分子生物学家,和另一位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克里克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因此也被誉为DNA之父。
他们的发现有多大的意义呢?
我觉得无论如何形容都不为过,比如有的人把DNA双螺旋结构和相对论、量子力学并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科学发现;而我用另一个内容来形容一下,那就是在生物学历史上可以比肩达尔文的存在。
在生物学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是达尔文提出了生物学的进化理论,让生物学走上了科学的路子。
第二次是孟德尔和摩尔根,他们俩通过生物学实验开启了遗传学的大门,从此我们对生物学的认知更加深刻。
而第三次就是由沃森和克里克开启的,他们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这个发现,让我们从此对人类最根本的遗传物质DNA有了最基础的认知,当然也让我们从此可以探索DNA的奥秘了。
接下来,人类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我们了解了DNA的信息,使得我们极大的改善了现在的人类生活。
我们根据基因信息寻找到疾病的负责基因,从而可以针对性的对疾病进行治疗;也可以对未出生的婴儿进行产前诊断防止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
我们可以根据基因的信息来对生物进行改造,使其符合我们的需求,比如典型的就是转基因,通过基因改造让棉花变得抗虫而增加棉花产量。
我们发现了不同物种的DNA拥有共同的祖先,称之为同源性,为我们异种器官移植提供了参考;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DNA信息进行亲子鉴定、犯罪侦查等等,可以说,DNA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这一切最最基础的就是DNA的双螺旋结构。
所以说,我们无论如何赞誉沃森和克里克都不为过。而DNA更是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比如中关村就把DNA双螺旋作为标志。
(二)沃森的贡献,不仅仅是DNA双螺旋
沃森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是在他25岁的时候,可以说是青年才俊,而这之后,他并没躺在荣誉的历史上停滞下来,而是继续发奋。
从1968年起,沃森开始担任冷泉港实验室的主任(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并且一直耕耘了40年。在沃森的带领下,冷泉港实验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现在,冷泉港实验室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圣地、分子生物学摇篮,名列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十大研究学院榜首。我记得当初做实验的时候,一本厚厚的参考书叫做《分子克隆实验指南》就是冷泉港实验室的作品之一。这些年来,冷泉港实验室为各国培养了大量的生命科学人才,极大的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沃森的努力。
然而,这次沃森就是被这个机构取消了荣誉称号。
是实验室忘恩负义,成了“白眼狼”吗?还是沃森的所作所为实在过分,实验室只是“奖罚分明”呢?
除此以外,沃森还是著名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倡导者和实施者,人类基因组计划被称作人类的登月计划,这是一个起源于90年代,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通过这项计划,我们第一次对人类的基因组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我们知道了人类一共有30亿个碱基对,我们知道了人类大概有2万左右各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给我们提供了我们基因的最基本认识,接下来的人类基因检测都以这个为模板。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曼哈顿工程、登月计划被并称为20世纪人类三大科学计划。
如果对沃森的做一个小结,那就是,在世的生物学家里,没有任何一个人在生物学上的成就和贡献能够超越沃森。哪怕是已经过世的克里克也达不到这种高度。
然而,沃森如今被他一直致力推动的研究所取消了荣誉称号,为什么?这就不得不谈到一个一直备受争议的事情:智商。
二、智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智商,这个耳熟能详的东西,大家都十分熟悉,有的人智商高,有的人智商低,还有各种各样的智商测试,然而,真要问到,什么是智商?估计很多人都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了。
事实上,哪怕学术界,对智商的定义都存在争议,总体上,目前关于智商认为是一个多种能力的合集,比如逻辑,理解,自我意识,学习,情感知识,推理,计划,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的智商都一样吗?我相信大家不会认同。
毕竟智商高低,不仅仅是我们日常能够感知到的,比如有的人十分聪明,有的人就显得有些驽钝。更别提在医学上,都有专门的智商鉴定,而对于智商低于一定数值的(弱智),更是属于法定的残疾人范畴,可以享受残疾人相关的保障。
所以,智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沃森为什么会在这个事情上出问题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沃森说了什么。
沃森的观点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一句话:他认为不同的族群存在智商差异,尤其是黑人智商较低。
这个问题我们要分为两部分来看:
(一)族群智商差异是否客观存在?
个体智商存在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放大到一个族群里呢?这种差异是否还会存在呢?事实上,这一直是研究者们十分好奇的答案,不过研究这个问题存在诸多因素。除了众所周知的政治正确之外,如何划分族群以及使用何种研究技术都存在问题。
2. 技术难度主要是很难有基金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研究,毕竟世界各地发展不太平等,有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有如今还在处于战乱落后的地区。不过如果以国界为例进行研究,倒是存在过。
比如Richard Lynn之前做过一个研究,他按照国家进行分类,对全球不同国家的智商进行了一次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当然,这个研究一出,立马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争议包括
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个开端,至少避免了大家那种纯粹印象式的研究。
由于智商本身较为复杂,因此更多的研究者会关注智商的一个比较容易检测的因素:大脑。智商本身是大脑的一个反馈,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对大脑进行研究来探讨一些问题呢?关于大脑,最直观的就是脑容量的差异,因此,对脑容量的研究事实上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研究。
我们依然选择全球层面的研究,下面一个研究就是关于脑容量在人群中的变化。
黑色:1450+ 棋盘:1400-1459 十字交叉:1350-1399 水平线:1300-1349
对角线:1250-1299 点:1200-1249 圆圈:1200-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不同区域人群脑容量是存在显著差异的(2)。
当然,必须指出:脑容量和智商的关系并非是线性的,二者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相关(颅容积低于一定程度,会抑制大脑发育从而影响智力)
(二)智力是否会受到基因影响?
答案是毫无疑问肯定的。
事实上,尽管我们对群体智商研究往往是一个禁区,但是研究基因对智力的影响,却是一个很常见的研究。
基因影响智商,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21三体综合征,这种患者会多一条21号染色体,而这条染色体上存在大量的和神经相关的基因,比如著名的APP基因,也就是和老年痴呆症头号致病基因(会切割产生Aβ而引发老年痴呆症),就是位于这条染色体上。
除此以外大量的关于智力的基因也陆续被发现,比如2018年Nature Reviews Genetics,有一期综述就是关于智力相关基因的综述,综述指出:来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证据表明,人类的智力遗传度高达20-50%(遗传可能涉及基因以及表观遗传等)(3)。
而2017年一篇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的文章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办法为我们揭示了一系列智力相关的基因位点(4)
那么说完了这些,相信各位应该明白:
(三)那么,沃森的错误在哪里呢?
作为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沃森说智商受到基因影响,这一点是没任何问题的,我上面用大量的内容在论述这个问题。但是,沃森的问题在于他提出的种族智商问题,这一点我认为是:证据不足。原因如下:
1,种族问题是一个历史上引发悲剧的问题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人类对于种族这个名词可谓是深恶痛绝,因为种族问题曾经酿成了非常多的历史悲剧,无论是纳粹大屠杀,还是美国的种族隔离,都给很多人留下了阴影,所以种族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大家不愿意再使用这个词汇。
2,种族是一个不断被淘汰的概念
不仅仅是历史问题,种族本身也存在一个分类难度。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我们对越来越多的群体的基因分析表明,过去的种族划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比如,我们一贯认为的黑人(black people),他们本身内部存在巨大的基因差异,这个差异甚至超过了跨群体的差异。如果单纯的把所有黑人群体当做一个整体研究,内部的基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足够抹平这个差异性。再加上人类基因组有30亿对碱基,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也多达上亿,于是导致这种复杂组合已经呈现了连续性差异,你很难对一个庞大的群体进行严格区分他们的SNP,自然也就难以鉴定这些群体了。所以现在大家更倾向于使用族群(ethnic group)的概念,这个概念范围较小,可以更好地进行研究。而以族群为单位的智力研究,十分罕见。
3,沃森本人并没有关于族群智力研究的文章公开发表
这也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沃森有相关研究,那么他说的话,至少是有参考依据的,而我们当然可以分析他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是否合理。但是他没有相关研究,那么,只能说是:空口无凭。
因此,我认为,沃森说出黑人智力低下,是一个不负责的话,他本人因此受到谴责和惩罚,也是咎由自取。
最后,我还是给出一个总体的结论:
注:文中提到的研究,属于阶段性成果,而且是针对具体问题比如国别、脑容量、全基因组层面遗传等等,并不可以解读为智商决定因素,更不能认为是族群智力差异的依据。同样,这些研究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比如研究方法和技术等因素,所以并不能保证他们未来一样经得住考验,而这也正是科学的魅力,不迷信历史,只相信证据。
1Lynn R, Vanhanen T. IQ and global inequality[M]. Washington Summit Publishers, 2006.
2Beals K L, Smith C L, Dodd S M, et al. Brain size, cranial morphology, climate, and time machines [and comments and reply][J]. Current Anthropology, 1984: 301-330.
3Plomin, R., & von Stumm, S. (2018). The new genetics of intelligence.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9(3),
4Sniekers S, Stringer S, Watanabe K,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meta-analysis of 78,308 individuals identifies new loci and genes influencing human intelligence[J]. Nature genetics, 2017, 49(7): 1107.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均已获得授权)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需要回到智力测验本身上。之前我有这样一个回答,可以参考。
在这里,我稍作修改放一下。
其实很简单一点,智商测验是基于一定智力理论,用来测量智力的量表。所以,在通过智商谈论智力和基因关系的时候,先得思考清楚智商和智力的关系。
智商测验,其实是一种衡量智力的量表;而它的结果就是智商,智力商数,也就是反映了智力的高低的一项数据。智力测验的原型,需要上述到法国心理学家比奈那里。为了用一种统一尺度鉴别学生,他创造了智力商数测验。这个测验,以及其迭代版本和后续版本决定了绝大多数人对于智力的理解。虽然说最早版本肯定不适合当今环境,但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决定了后来所有测验的形态。简单说来:1. 智商测验需基于一定的智力理论;2. 智商测验的结果不是原始分,而是统计处理后的标准分。因此,讨论智商时候,我们已经是在讨论被测量过的(也就是误差不可避免)的智力了。
对于任何受过科研训练的人都知道,研究或者讨论一个概念之前需要对一个概念做操作性定义。比如,智力从狭隘的角度说,可以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可以是做算术题的本事,甚至有时候可以是反应学校成绩的表现。倘若三个人分别抱着上述三种想法来看待智力,那么这三个人肯定不能好好谈论智商了。所以说,车同轨多么伟大!而智力理论和衍生的量表,让所有人可以在一定概念上分析/比较/测试/和讨论智力。
对于比奈而言,他本身就有关于智力的研究,其实他的智商测验也就是反应他对智力的理解。但是智力领域的研究飞速发展,比如卡特尔对于智力划分为流体和晶体智力等等,所以过去错误的/教条的/或者有时代性的了解必然是不合适的。也就是因此,他的原始测验被后学发展的斯坦福-比奈测验所替代。在斯坦福-比奈测验中,根据制作者所支持的观点,他们把测验限定在这几个智商的纬度上。
当然,针对不同的群体会有不要的量表,比如现在最常见的是韦氏量表(分成人和儿童)。其中涵盖了一些基础知识,算是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等等,反映了现在对于智力的理解。而假设只需要测推理和思维能力,没准瑞文测验更合适(其实聪明的人很容易全对)。因此,智力测验到底能反应什么,还得看其背后的原理。 这一点,专业人士/书籍/和论文都会涉及。
我们不得不强调一点,智商测验的结果不一定完全反应智力。首先,任何间接测量都容易出现失真,比如你状态不佳时候,短期记忆力肯定下降,分数会打折扣。其次,教育本身及其影响智力测验结果,比如你可能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法集中,或者不知道如何安排测试时间等等。更要命的就是所以的社会差距,比如美国版的韦氏量表的一些‘知识’问题对于美国人是很显而易见的(比如第3任总统是谁),但是对外国人就不是,反之亦然。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原始部落的孩子可能推理能力完全不占下风,但是由于没坐过汽车,打不上关于汽车的问题;但是现有题目会把这种经验和教育影响失真地反馈在结果上。因此,本土化的/适合的量表是必须的。甚至,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让你‘答题’流畅,但是并不代表你聪明对不对。所以说,文化和教育因素会影响智商测验的回答,由于此,智商测验在跨文化和族裔比较的时候会有失真。
再比如,父母受教育年龄往往影响孩子「智商」,但是这个很有可能就是由于为观测的中介变量「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花了更多时间培育孩子,以至于孩子的测验对策更好(比如总体的注意力调控,可以让一些孩子更专注回答问题,因此速度更快错误少)。
但是,哪怕是好的量表,我们也得看下分是怎么得出的,否则我们不能理解智商。所以就让我们回到智商本身了:智力的商数。智力测验类似SAT,对原始分进行了Z转换:按照100分为均值,15为标准差。在原始版本里面,智商结果其实更简单:你的分数除以年龄常模的百分数。比如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韩老师原始分为150,而他的年龄常模(比如40岁)是130,那么他的智商就是:150/130*100,115。当然,现在的Z转换更加合理,因为你的分数直接反应了你在人群中的位置。比如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老师韦氏量表分数为145,我们可以很轻松发现他的智力在三个标准差开外,战胜了超过99%的群众。方便简单。 但是这也是一些网上或者过时测验的问题原因:常模过时了。由于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发展,现代人的智力测验的测试结果(不一定智力本身)提高了:好比原来研究生的一些教材,对于顶尖的高中生而言不在话下。因此,常模过时会让大家高估自己的智力。
所以,总结一下,智商测验是基于一定智力理论,用来测量智力的量表。智商测验的结果不等于智力。
因此,当Watson说IQ时候还有抢救空间,说到智力了就彻底完蛋了。
所以说,当我们在讨论基因的影响时候,我们不能忘记测验本身就收到了巨大的环境影响。跨领域冒然地讨论复杂问题,自然容易出纰漏。
这个人可以说是活该。
除了他认为白人比黑人聪明以外,他对白人基因比其他人种的优势还有以下理解:
印度人盲从(servile),犹太人聪明,中国人没有创造力(同时他解释这是因为从众而导致的)。
你以为你赞同他是在做客观的事,那仅仅是因为你不知道他对中国人也是一样认为的而已。
大家的讨论我看过 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就算观点不同 暂时也没有极其偏激的言论出现。
1.有的朋友误以为他的观点仅仅是“中国人从众”,这种解读我认为不对。他的观点应当如此表述:
中国人的基因决定他们整体是从众的(且没有任何附带证据)。
非裔黑人的基因决定他们整体是智商比白人低的(且没有任何附带证据)。
至少我自己是难以赞同他的观点的。
2.另外,James Watson认为哪些种族是高智商族群(high achievers)呢?他提出犹太人和印度人(当然不出人意料,都是白种人)。作为亚裔的你我,细细思索就能明白他的一系列话语究竟可信几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