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数据会说谎,但历史不会。
这堂课主要目的,是分析历史进程中,技术改革、国策对经济的重要性。课件摘取的时间,非常有趣。
1957、1965、1978、1981年。
建国初期,质量最高的技术援助来自赫鲁晓夫。1953年上台起就开始援华,但力度一般。1956年,这位先生差点坐不稳苏联首领位置,只好以技术换取毛泽东对他的支持。在这时,我国获得了大量技术知识,包括原子弹在内。一共156项工程。
技术,不是说给就会给的,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最完美的政治交易之一。
从1958年炮轰金门开始,赫鲁晓夫对毛泽东渐渐不满。20天前俩人还一起在中南海游泳,竟然没跟他提这事儿,真不把苏联当老大哥了。
随后中苏关系日益破裂,1959年两国领导人互相不指名批评。次年,两国代表团在国际会议上互相批斗。
1960年夏,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赫鲁晓夫煽动了多国对中共进行猛烈批评。中国代表团团长彭真怒了,指着赫鲁晓夫鼻子骂了几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时,赫鲁晓夫在玩【“修正主义”】。
1960年7月16日不开森的赫鲁晓夫同志,决定召回在华全部专家。
经过四年沉淀,中国拥抱了一次高新技术。虽人走茶凉,但茶叶还可以再泡一泡。
中国工人毕竟跟苏联专家深入接触过,依葫芦画瓢,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出工业化泥巴路。
城乡经济都有了一定发展。
毛泽东为了中国经济发展,11月份主动示好,两国关系稍微解冻,差点迎来中苏关系第二春。
随后,赫鲁晓夫展现出他二逼的一面,不肯承认共产党“双雄并立”的趋势,争当大爸爸。1962年起,在舆论和中印边境争端上,猛戳中国脊梁骨。
他高估了自己,毛泽东才是舆论斗争中的大V爸爸。苏联批中国用了一千多封信,中国只用九封信,就把赫鲁晓夫同学拉下了主席位置。
史称“九评”。这一年,是1964年。
1965年,得意的毛泽东同学一不小心,按下了文革按钮。最初目的,是想消除多年来的苏化政策。
顺带着破四旧,谁知道愈演愈烈。
课件从1965年一下跨到了1978年,这其中奥妙,洗衣粉可以解读一下。
文革期间经济的确有爆发式上扬,其主要驱动力,并不来自文革批判,是源自于技术革新!
第二次技术井喷,同样来自政治交易。1971年,美国脱离金本位,四处寻找为米国经济买单的盟友,中国答应了。次年尼克松访华,就美元储备代替黄金做了磋商。中国以解除技术封锁等事项作为交易条件,中美关系解冻。
1972年,在周恩来引导下,我国终于获得了先进的石油设备,多项高新设备被允许引入中国。总耗资高达43亿美元,史称“四三”引进方案。当年的43亿...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引进了化肥、化纤技术。数倍促进了农业、纺织业发展,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还引进了挖煤、钢铁冶炼设备与体系,让基础建设能力跃升了一个层次。
历史意义非常巨大,可能你无法想象。在这之前,新中国还没解决温饱问题。你们也没想到脱贫基础居然来自米国...
1976年,尝到甜头的小平同志说:“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年后,他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倡导改革开放。
有人说1949年只是政权的更迭,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所以,这个课件,又以1978年和1981年作为区分。
1979年邓小平画出的那个经济特区,成为近36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地段。外商投资,是当时经济腾飞主要驱动力之一。
所以那三年时间,经济增速很快。中美正式建交,也在1979年。
【点评文革期间经济】:
赫鲁晓夫的援助,只让中国有了技术革新。军工、建筑业居多,并没引发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
毛泽东也发动了一些经济驱动。
@通吃岛岛主提到的医疗、水利只是一部分。但他话说错了,这些,对经济影响并不算隐性。
赤脚医生的工资花销,医疗器械、药品制造,也是经济驱动源之一。
水利驱动更大,仅1975年投资约45.3亿元。建国至1979年总额达760多亿元,成效卓著。其中建材消耗、工资花销,是一块巨大的驱动源。
水利对江河湖泊的控制,产生的经济影响才是隐性的。
望发言慎重…
说到底,周恩来主导的“四三引进”方案,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
化肥化纤,解决了温饱问题,解放更多劳动力,带来工业化基础。
而煤矿钢铁冶炼技术的革新,使基础建设效率跃升。实际上,基础建设做的越响亮,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道路、工厂、房屋建设速度加快,会刺激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下发的工资、粮票越多,产生的波纹效应越大,经济水涨船高。
这也解释了,四万亿投资,当初为什么会以房地产为主要目标。是受从前经验影响…但没控制好楼价,让宝宝心里真的好难过。
@改之理zcw的阐述也没错,经济学不是光看数据,而是看思想。
其实很多经济学原理、算式已经过时了,就连很多教授也苦恼这些问题。
经济学进入了疑书时代。
经济,不能看浮于表面的东西,更主要的,是看数字背后的脉动。
文化大革命虽然让中国停滞十年,但经济发展趋势,没你想的那么不堪。期间像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国家领导人,仍对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统计局的这张图片,从侧面上看,真实有效,具有反思意义。
先说是什么,再说为什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快吗?答案是,快,非常快。对于这种不符合大多数人常识认知也不符合主流舆论的结论,必须从头开始提供大量干货来论证。以下:
1.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是什么?
毫无疑问,GDP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个指标。尽管这个指标存在许多缺点,但是由于直观有效可量化,它的核心地位一直不可替代。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是宏观经济学课本上的定义。可是如果你仔细思考的话会发现一个问题,GDP测算的是市场价值,是市场经济中物品和劳务所呈现出的价格,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并未实行市场经济,好比说本题中的我国文革时期,那将如何测算?
事实上,在90年代(苏东剧变与中国92改革)以前,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承认使用两种核算体系,一种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GDP是它的核心指标,另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tuct balances),主要指标有国民收入等。前者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社会主义国家一般使用后者。这二者的差别很多(具体可以参考:谈谈《国民帐户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核算国民收入的差别和资料换算方法,《统计》,1980Z1),我们只需要知道后者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而不考虑非物质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医疗、旅游、房地产、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等等并不计入产值。
所以问题出现了,既然文革时期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与我们熟悉的GDP不同,也就是说既无法横向与当时的美英日韩比较,也无法纵向地与现在的中国比较,那我们该如何认识当时的经济发展速度呢?很简单,就像汇率的计算一样,设置一个两套体系间的换算公式即可。
2.以GDP衡量文革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是怎样的?
世界银行提供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GDP=国民收入+折旧+非物质性收入+房租=国民收入*(1+调整系数)
国家统计局并未完全按照这个公式进行计算,它采用了更加复杂的公式,但是最终结果差不多,调整系数都在16%左右。
这样计算,文革时期我国GDP增长率如下:
但是这个数据准确吗?这个几乎是公认的,不准确,而且对于GDP有着严重的低估。为什么?
首先说为什么被低估。
1.医疗卫生。我前几天回答过一个有关赤脚医生的问题,中国当时的医疗创造了世界奇迹,可是医务人员几乎是无薪酬,仅仅计入工分,财政拨款也极少,所以绝大部分医疗服务并未计入GDP。至于群众卫生运动对于农村卫生环境翻天覆地的改造,在市场经济下一定是以专职雇佣人员发放工资计入GDP,但是在我国当时全是义务劳动,根本无法显示。
2.水利设施。目前我国农村的水利设施80%以上是80年代之前建设的,有许多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无人管理也已经荒废。具体成果有:截止76年底,建成大中型水库78000多座,塘坝650万个,总库容量4000亿立方米;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6500多处,全国灌溉面积达到7亿亩左右;机井200万眼,机电排灌动力5400万马力;堤防海塘158000多公里,并疏通开挖了大量河道沟渠;等等。这也是举世无双的成果,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化肥的推广也直接推动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快速提升,实在是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可是,除了少数工程为国家投资修建外,绝大部分水利设施都是群众运动的结果,GDP的支出法核算公式为:GDP=C+I+G+(X-M),也就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之和,你说,群众运动算哪一项?如果用收入法核算,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劳动要计入生产队工分,但是生产队工分不参与财政和投资分配,因此也无法计算工资。综上,绝大多数水利建设的成果也没能计入GDP。
3.其他方面。如铁路公路交通体系的建设、低价购入的农产品等等在此不加赘述。
现在说说为什么被严重低估。
我们都知道,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是(市场经济以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在具体数值上,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在60%左右,高的可以达到80%,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的拉动作用应该逐渐增大。
在被低估因素的分析中的水利、交通建设毫无疑问是投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又知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减小让位于消费,那么很明显,文革时期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率一定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要大。所以,被低估的部分占GDP的比重应该相当大。
综上,文革期间的经济增长率不仅被低估,而且被严重低估。
现在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其实……我也没有个明确的结论。历史书上一直都写着,“十年浩劫”“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可是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了,这两个形容明显有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一直没有放开对前三十年的研究,这方面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文章太少了。
希望到了我有能力真正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会有这个条件和这个氛围,让前人用汗水血水凝成的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人类共产主义事业道路的基石。
有一点有必要强调:本文绝大多数内容来源于这篇文章:
用GDP评价新中国头30年建设成就的几个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01
去知网上搜即可。
算是这篇文章的通俗版和简化版,有相关基础知识的同学可以看原文。我大概一年前学宏观经济学的时候生出了那个疑问,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这篇文章,十分激动。
——————————统一回复——————————
好了好了,评论区里有一些争论,我就来统一回复一下吧,主要是大家态度都不错,虽然观点不同但是没有乱喷,所以我也有必要认真对待一下。
有同学以个人常识和日本韩国最高增长率的角度质疑个别年份的数据真实性,首先增长率和基数大小关系密切,
@officexp422已经给出一些落后国家的GDP增长率,应该能让他们明白是什么意思。还是
@officexp422同学指出数据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按照复利计算,可能是我在文章中为了简化没有表述清楚,这样,我直接把数据来源说一下,再从一些更加直观的而非专业的角度来说明一下这些数据的准确性。
文中的表格数据当然不是我自己算的,是国家统计局80年代公布的,毫无疑问,他们的统计水平比我们要高得多,不会出现低级的计量错误。
有关文革期间GDP的研究,学术界目前普遍使用的有三种数据,第一种是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第二种是张风波1988年出版著作中的数据,第三种是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数据,搞经济史的同学可能知道“麦迪森数据库”,涵盖每个国家上千年的经济历史数据,比权威机构的数据更加权威,非常厉害。如果你怀疑国家统计局数据不准,那么就看一下另外两个研究与它的差别即可:
很直观,张风波的数据与统计局的基本吻合,有些年份略微偏低;而麦迪森的数据明显高于统计局数据,平均每年高29.8%(文革期间)。(麦迪逊那个是统一换算成1987年价格,只影响数值不影响比率)
国内外涉及到文革时期乃至前三十年经济发展的论文,基本上都采用以上三个数据中的某一个,如果还是有人觉得他们三个的数据都不对,那么麻烦你找出支持你论点的数据和论文,而不是“常识”“我觉得”,或者说“不符合我观点的数据都是假的”?
下面说一点我上课时遇到的事,从绝对感性的角度评价一下数据的真实性,你说从你的常识出发这不可能,那看看从我的常识出发如何。
第一个老师教授的是“中国经济史”,这是一个年轻老师,UCLA硕士、南开博士,学的是计量经济史。专业的缘故,它对数据要求十分严苛,从古代史到近代史到现代史都用大量数据论证,也黑过陈志武那个妻妾研究的许多常识性错误,学术水平应该是过硬的。在政治倾向方面,应该是偏右,蒋介石必称“蒋公”,毛主席则直呼其名毫无敬意,追忆民国时期经济史学大师,讲述中华民国的经济成就,最后专门空出一堂课来黑三年饥荒,当然不是网上那群无脑黑,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无数研究成果,究竟饿死多少人的测算等等。他讲到文革时期的时候就用的是统计局的数据,很自然的使用,并没有任何质疑。
第二个老师教授“美国经济史”,当然只是顺带提到,他是武大经济学博士,政治倾向不明显,根本不关心,他用的也是统计局数据。
第三个老师教授西方税收史(我喜欢经济史,选的这种课比较多……),是个老教授,九十年代以前右倾,下岗潮以后逐渐左倾,也算有一定地位的一个学者了。他讲到这一段历史时PPT上给的统计局数据,但是口头上提出了质疑。由于当时主要讲的是与西方的对比,所以并没有细讲为什么质疑,只是说应该低估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谢谢大家。
再补个表,回答评论里名义和实际GDP的问题
最后补个图回答评论问题,回答文革时期到底有没有人口红利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人开始对这样一件事抱有怀疑: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经济到底有没有到崩溃边缘?有没有遭受严重损失?
由于长期只有一种官方宣传声音,连这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怀疑竟然也慢慢滋长了起来。现在,被这样的观点所影响的人已经为数不少,感觉还是需要做一点简单的科普,来做个纠正。
(上一次出现这种对官方宣传的大规模反动,大概已经是《蒋委员长铁血卫队大战雨花台》之类的帖子大行其道,微博上出现一大批国民党粉丝的时候了。其实,这两者很接近。)
为了「不要让谣言重复一千遍变成事实」,我感觉有必要写这个回答。
下表来自李成瑞的论文《 十年内乱期间我国经济情况分析—— 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 》,该论文写于1984年,他将建国以来经济数据较为完整的年份划分为三个时期进行比较。
可以看到,从1967年到1976年,是各项产出指标全面落后的时期——十四个指标全部落后于1977-1982年,还有十个指标的增速比1953到1966年要低。
但这张表并不能打消人们的所有疑虑,反而成为了怀疑的起点。从这张表开始,一些人构建了他们对主流宣传怀疑的理论框架:
1,文革期间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加速提供了基础,因此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不来自改革,而来自文革。
2,文革之后,工资大幅度提高,享受消费增加,虽然短时间内提高了经济增长,但挤出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造成了80年代末期的经济波动。
真的是这样么?
一,结构失调
首先从「积累率」这个名词开始讲起。积累率,可以看成是你为了未来的消费而放弃的当期消费。这部分被放弃掉的消费,通过一系列投资建设,变成了下一期的生产力。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6》
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的积累率仅有两个明显的波动,第一次是在大跃进初期快速上升,而在大跃进后期所有项目一律停工时降到谷底;第二次是在文革初期全国内乱时下降,而在70年代初三线建设进入高潮时上升。而其他的时间段,积累率都较为稳定,在30%到35%左右。
很显然,“文革期间进行了高积累”这个论断,从积累率这个数据上看并不能得到支持。那么“文革高积累”这个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里就要看另一个指标——历年主要产品新增生产能力。
资料来源: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
上表列出了不同时期的一些主要工业品的新增生产能力,为了便于查看,这里按照不同的五年计划来划分,其中三五(1966-1970)、四五(1971-1975)和一部分五五计划(1976-1980)的新增产品生产能力是在文革中建成的。
可以看到:
1,在钢铁与机械行业、支农行业,文革期间的产能增加非常明显
3,在能源行业和交通行业,文革期间的产能增加与文革后相比各有高低;
4,在轻工业产能增加上,文革期间的产能增加相对很少。
不过在很多「工业党」看来,只有钢铁机械和支农行业算是积累,其他部门,尤其是轻工业,压根儿不算产能积累,这部分产能增加也就被他们无视了。
不能否认,钢铁、机械和肥料是工业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可这谁不知道呢?连屏幕之前的你我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可是为什么文革之后,这两部分的产能增加被减少了那么多,而轻工业的增长成为了主要积累?
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知乎上看到了太多的片儿汤话,什么收买阶层啦,寅吃卯粮啦,这话谁都会说,但还是那句话——连你都知道是寅吃卯粮了,那时候的人们不知道?
这时候我们还是得回到文革期间的两个基本经济特征上来,才能理解文革后的产业方向大转型:
1,十年不涨平均工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
工资不变这个特征在这个回答大数据技术是否有可能拯救计划经济? - 知乎 中也提到过。工资十年不增长,是积累率太高的缘故吗?不是,从前面积累率的变化看,文革中和文革后的差别并不能解释为什么77年之后的工资能快速增长。
但在平均工资不变甚至下降的基础上,工资总额却在不断提高。这个现象叫做「低工资,广就业」,也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坚持的政策。而文革时期,是这个原则被实施得最极端的阶段,这和意识形态的极端化是分不开的——为了防修反修,因此极力避免劳动生产率的人与人差异扩大。
这个原则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为了让最广大人民分享经济受益嘛!但是当这个原则被引向极端时,平均工资不能动,工人增加却相对容易,人们便采取迂回战术,用增加就业人员的方式来增加家庭收入,这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降低。
当然,劳动生产率这个指标在当时并不重要,他会被套进「经济主义」或者「唯生产力」的大帽子里面,被狠狠批判。
2,生活水平不增反降
除了平均工资不变之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出现了下降。62年大跃进结束后,在63到65年,「抓吃穿用」政策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但是,随着文革开始和三线建设的铺开,吃穿用政策无疾而终,重工业偏向的政策重新占据主流。
上表可以看到,在粮食和食用油方面,在整个文革期间基本没有增长,如果说这个部分和化肥与合成氨相关,因此增长缓慢也情有可原的话,布和食糖的增长在三线建设全面铺开的四五时期也非常缓慢。
资料来源: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
上表为各个时期不同房屋的建筑面积,单位是万平方米。可以看到,文革时期的住宅、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建造都比较缓慢,一些指标比文革前还要慢许多,尤其是住宅,1966年到1978年竣工的还没有1953年到1965年竣工得多。城市居住环境和公用事业发展,在文革期间非常缓慢。
想想看,十年不涨工资,十年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十年了住的房子越来越小——但国家仍然在重工业上加大投资。
不是说国家不能投资重工业,而是如果在投资重工业的同时,让民生相关的工业一点点都得不到发展,结果会如何?
在防修反修和集体主义占据绝对主流的年代,你可以把国家看成一个人,把人们看成一个个细胞。突然,国家要健身了!于是各种忌口,劳其筋骨,一年后获得了一副美好肉体。
但是,一个个人,并不是完全听从大脑指挥的一个个细胞。他们不是不可以参加国家的工业化大计,不是不可以暂时性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时间长了,他们是会不满意的。当这样的不满意越来越多,下一个步骤就是补欠账了。
就好像健身到一半,身上的细胞不干了,大病一场,你不得不进医院躺上一个月,花很多钱,吃上很多营养品,身上刚刚练出的肌肉也消耗掉不少。在这种情况下,把「因为健身太狠了而不得不在医院躺一个月」这种补上欠账的行为看成「寅吃卯粮」,未免就有些可笑了。
二,效率低下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这里,我们可能还只是将文革看成是一个经济比例失调的年代。但事实上,文革真正造成的损失,是在效率上,包括工业生产效率和投资效率。而工业效率和投资效率的低下,则要从当时的工业组织形式上破题。
在这个方面,最好的著作是夏尔•贝特兰的《大跃退》。贝特兰因为1976年政治风向的变化,在1977年辞去中法友谊协会的主席,并在1978年写下了对文革后一些问题的看法,即《大跃退》。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分左派「防修反修」的大预言和圣经,但也同样让我们看到,在「防修反修」的同时,还要提高生产效率,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为了制止修正主义路线的露头,坚持工人阶级的绝对领导,要反对的东西有很多——要反对一长制,要让工人能有很高的权力反对规章制度,要制止企业的唯利润倾向,要坚持工资上的平均主义——可是这样做确实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和生产的一些混乱。
资料来源:中国煤矿伤亡事故统计分析资料汇编(1949-1995)
上图可以看到历年来不同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变化。可以看到,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国有重点煤矿和地方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都很高,而与此同时煤炭挖掘的变化幅度并不大。(当然我们也能看到乡镇煤矿在80年代后期的死亡率增高,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讽刺的是,在工人阶级真正当家做主的阶段,工人的生产死亡率更高了——说完这句话,我已经替一些人想好了回复,「你以为资本家/修正主义者设立的规章制度真的是为了降低工人死亡率吗?错!他们是为了更好地剥削工人!」我可不打算回复这么永远正确的话,不过我还是先替你问了。
在文革阶段,工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瓶颈出现在铁路运输方面。铁路运输的问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无法准点,运力被严重限制。邓小平1975年回到领导岗位开始抓经济,第一件事儿,就是抓铁路。1975年3月5日,邓小平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主管工业的书记会议上发表《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讲话,说:
怎样才能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分析的结果,当前的薄弱环节是铁路。铁路运输的问题不解决,生产部署统统打乱,整个计划都会落空。所以中央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今天就要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解决铁路问题的办法.还是要集中统一。但是近几年这方面实际上大大削弱了。由于削弱了集中统一领导,铁路运输总是上不去。按现有的实际能力装五万五千车是没有问题的,而现在每天只装四万多车。所以中央的《决定》是根据铁路的特性,重申集中统一。 现在铁路事故惊人,去年一年发生行车重大事故和大事故七百五十五件,比事故最少的一九六四年的八十八件增加好多倍。这中间有许多是责任事故,说明没有章程了,也没有纪律了。现在有些规章制度要重申。火车司机不能下车吃饭,值班不准喝酒,现在也不严格执行了。喝醉了酒扳错道岔,就会造成火车相撞的重大事故。所以必要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恢复和健全,组织纪律性一定要加强。这个问题不光是铁道部门存在,其他地方和部门也同样存在。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
严格的规章制度!火车司机不能下车吃饭,值班不能喝酒!这么修正的论调,毛泽东照样批转了他。毛泽东看不出他修正吗?还是毛泽东认为在此时有比防修反修更重要的任务?看看下图的各个五年计划的正点率,就明白了。
资料来源:中国铁道年鉴(1999),注意坐标轴下限为70
工业生产效率的降低,事实上直接影响了文革时期的积累效率。
我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中建国后到1985年的所有重大建设全部保存了下来,计算一个指标——文革间的建设和文革之外的建设,在效率上有什么区别,在同样的生产能力增加前提下,建设工期分别要多久?
资料来源: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1950-1985)。为了防止三线建设的「山散洞」对建设难度的影响,我在计算时特意控制了建设地区,并主要分析那些在同一地址兴建的多期工程。
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文革期间进行的建设,除了火电厂的建设速度更快一些之外,其他的基本建设速度都要低于文革之后,差不多在一半左右。事实上,不少重大工程的建设速度还远低于文革前。同样新增产出的重大工程,在文革以外需要3、4年造好,而在文革期间要花6、7年。
建设效率的降低,意味着文革的积累还出现了大量的浪费,平白拖长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战线,占用了大量本可以用在其他方面的资金。一些在文革时开工的建设战线铺开过长,也从另一方面导致80年代初一些建设项目被迫下马。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主要结论。
1,文革期间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在积累率与文革前后差别不大的同时,基本上完全忽视了人民吃穿用的需求,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保持停滞。而80年代的轻工业偏向的建设,很大一部分是在补文革期间人民生活水平停滞的欠账。
2,文革期间的生产、建设效率严重偏低。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投入下,却得到了更低的回报,造成了更大的生产伤亡事故。而这些,与意识形态和文革期间的工业组织形式是分不开的。
文革的经济缓慢发展,和八十年代的快速增长分别来自哪里?贝特兰其实说得很对,那就是中国原来不「修」,而后变「修」了,在很多地方变得和苏修一样了。修的结果,是企业的利润导向,但同时也导致在生产率差异下,自由主义开始从个别积累慢慢滋长出来,并最终导向了双轨制。
双轨制下,无论是要并轨,还是要消灭其中一条轨道,都难以避免动荡。80年代末期的价格闯关是为了什么?是因为什么「80年代初的寅吃卯粮」或者什么「80年代初的全民狂欢」吗?
大错特错,那是在修正之后社会主义的不断退却的必然结果。最后一点社会主义残余,就是在80年代末的强烈对比之下被完整地显示出来,并且最终被消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