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抑郁症诊断与治疗
2. 面对超大压力的自我调节
3. 学会控制对导师的失望情绪
4. 自我预期管理
5. 实验室爆炸应对与自救
6. 有毒物质鉴别与中毒后的治疗方案
7. 与印度人撕逼能力
8. 头发的护理与防脱发方法
9. 接受失败的自己,与自己和解
我读的是授课硕士,体会与本科相当,无非就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再就是论文要求高了。本科论文我前后写了五天,答辩时来了两位老师,一位过去四年常被我怼,视我为无物;一位老公与我是球友,翻了几页,便说没问题。硕士论文我写了五个月,那时很多同学或回国,或去欧洲旅行,只有我每日抱着饭盒,装着汤泡饭,穿梭于住所和电脑房之间。我那时写论文的方法也简单,就是把所有认为有用的东西,先复制到文档上,然后逐句精简,重写,编排(花了很多时间);最后压缩到导师要求的8000±1%。整理完那日,天色已晚,我独自走到市中心,好好奢侈了一把,用五天的生活费,点了份15镑F&C。
两个月后我取回了成绩单,努力没有白费,Distinction!我豪情万丈,第一时间将成绩单贴满了人人,Facebook和MySpace;结果第二天,MySpace挂了,且再也没有好过来。莫说今日,就是13年我再看11年的硕士论文时,我都觉得那就是文案,不是论文....
后来误打误撞当了老师,又阴差阳错去了泰国.....泰国有英文授课的博士,但专业只有一个,就是企业管理[Business Adiministration]。面试那天,负责人不是很想要我,因为她看了我的简历,本科服装设计[Fashion Design],研究生时尚管理[Fashion Management],全是艺术类的;但流程要走,她便说:“我们这专业的学生,硕士最好是读MBA,如果不是,也得是学经济或管理的,艺术可能不行。”我不服,争辩自己学的就是管理。听后,她低下头,沉思了三四分钟,又望了我片刻,问道:“那好,你解释一下,什么是变量,变量有哪几种?” 我听完长吸口气,然后微微一笑,掩饰完内心的紧张说道:“变量就是......一种数据.......但它不是常数.......”
怎么说呢,这要是换其它国家,负责人肯定让我出去后把门带好了。但泰国是一个讲求礼仪的国家,负责人面如土色,但见我还有脸坐着,便又问:“这样,你解释下什么定性研究,什么是定量研究,你做研究时通常用哪种?”在负责人问前,我已在国外生活了两年多,也行走了几十个国家,整日与各国友人谈天说地,称兄道弟,看《CoronationStreet》和《EastEnders》也没问题。但我就是没听懂,她说的Qualitative 和Quantitative是什么意思。我蹭了蹭脑门,又抹了抹嘴,一边感叹一边说:“sorry,我不太懂。”负责人见我神情甚是落寞,也不当场打击,便说:“行,你先回去,我们商量一下.....” 我踩着夕阳的余晖走出教学楼,手机来了一条信息,'明天副校长要和你见一下,九点校长楼门前集合.....' 借助这个机会,通过一封邮件,那个负责人同意了,但同意之后还是补充了一句:“她是校长,但我才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两周后,我开始了博士学习,距离现在,已四年多过去了。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就是一点,如果你对这个方向不感兴趣,那千万不要去学,特别是家境一般,人生容错率本就很低的人。硕士可以熬过去,但博士熬过去没有意义;你如果博士毕业是要自主创业,那读不读基本不影响你创业;你如果商科博士毕业,但你真实感兴趣的是历史,你跟学校说让我去教历史,八成学校也不会同意。博士不是学,是发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不是非常非常感兴趣和热爱,去读,基本是自寻烦恼,但如果热爱,就是最好的享受。怎样测试热爱,你可以假设,左手是两千万现金,选了你就不能去干另外一件事,右手是另外一件事,选了你就不能拿两千万现金。我思考过,只有两件事能让我放弃那些现金;一件是从此之后不许再看篮球比赛,另一件是从此之后不许再出国旅游研究当地历史。所以我决定放弃研究Luxury,改为研究东南亚华人华侨历史。一句话,兴趣。
我读的是社科,social science,和文科理科都有一些共通点,
硕士阶段学不到或者甚少接触到的知识:
硕士阶段可以学到,但是在博士阶段需要锻炼和深入提高的能力:
一些很普通,但是对读博帮助很大的软技能:
暂时就是这些,想到再补充。
其实博士期间学到的东西硕士都能学到,主要取决于自我驱动力。
我觉得博士和硕士所能学到的不同应该是被「屁股决定脑袋」,或者说是「位置决定想法」这些东西强制培养出来的,毕竟有一个毕业条件作为下限。
博士期间是在逼迫类似我这种自我驱动能力不强的人用几年时间学习到足够博士毕业的一些技巧和知识。具体大概是:
搜索引擎可以帮我们快速检索信息,甚至很多问题搜索引擎可以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这样一些工程方向的硕士其实是可以直接搜索复制信息毕业的,但是博士不行,毕竟要做的课题网上可没有答案。。。只能去查论文自己实现。
在博士期间首先要读懂论文,然后才能找到解决别人没解决问题,创造知识的方式,这个读懂论文的过程就是自己处理并且理解信息的过程。
2. 怎么选择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案性能
这个其实同上,我们要做的事几乎不会有人做过,每一篇论文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验证方案的完整闭环。这一套逻辑和思维方式应该是适合所有行业的。
3. 对知识的严谨性表示敬畏,养成知错就改的严谨态度
其实如果你不懂怎么respect没关系,各种各样的审稿人会不厌其烦的教你,直到你学会的,亲测。
4. 怎么正确且没有差错的向大众介绍自己的工作
大部分博士的研究方向可能全世界只有那么几个课题组完全重合,这意味着甚至连审稿人和博士论文答辩教授都不一定懂你在做什么。论文是在向大众(学术圈大众)介绍自己的工作,而很多论文中一两句话表述不清,论文读者(虽然可能是各个方向的大牛教授)就可能就完全无法理解你的工作。甚至博士答辩整个过程也是这样的。
5. 了解科研界的运作方式,怎么选择方向,怎么步入学术圈门槛
博士培养是教会一个人怎么迈进科研门槛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科研是一个圈子,有自己的运行规则,也有自己的评价方式。科研有风险,有方向,也有热点,正常毕业的博士会大概了解怎么选择正确的方向,今后怎么科研,怎么开展研究,怎么写论文会比较事半功倍。
这些大概是博士培养期间会被强迫学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