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pytorch dataloader数据加载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各位大佬都是怎么解决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ugexiaod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可以的话,换硬盘。我猜提问者的数据是放在了机械硬盘上吧?其实你可以测试一下是不是单纯的数据读取阶段特别慢,因为根据我的经验这么长的读取时间已经不是transform造成的了。测试方法也很简单,你写dataset的时候,不要用opencv或者pillow对图片解析,直接用open()和read()读取每个图片的二进制数据(我没记错的话其实pillow中open图片时就是这么做的,你可以看看pillow中的源代码),dataloader返回的数据只是图片文件的二进制数据,这样测试dataloader,看看每一批时间是多久;可以读取每一批数据之后做一个delay,模拟训练模型花费时间。如果这样测试后发现每一批或者每隔几批后时间很久,最好是换硬盘吧。另外还有个简单的测试方法:移动/复制数据。比如把数据集的一部分或者找几个大文件,从硬盘复制到/dev/shm中,其实相当于从硬盘复制到内存中,计一下时间,就能得到传输速度,也可以根据你复制的文件量或者文件大小,换算出复制的数据集百分比,进而估计出一批数据读入内存所需的时间。

我在pytorch的数据读取上花了很大工夫做尝试,我说一下我的经历和经验。

我是做视频的,先说一下我的困境。假设,每一个batch包含16个视频,要在每个视频中取8帧,也就是送入模型的一个batch总共有128张图片。读取这128张图片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读取整个mp4格式的视频,用openCV对每一帧解码然后返回要使用的帧,或用opencv里video.set方法跳跃到某帧对应的index只对该帧解码,当然前者运算量太大一般不用,使用后一种方式;另一种方法是提前将所有视频解码到图片,用的时候直接根据文件名读取图片就可以。这两种方法相比,第一种方法解码运算量大,因为从视频中解码帧比图片解码计算量大得多,查看CPU负载就可以看出差别来;第二种方法虽然快、计算量小,但是解码后的图片需要大量存储空间,保存到jpeg格式95%质量的情况下,像UCF101这样的视频数据集,图片数据是视频数据的6.5倍左右,Kinetics-400数据集解压到图片有1.5TB左右,如果想要保存成bmp格式或者numpy矩阵更不可能(一个图片的bmp格式与npy文件大小相同)。两种方法都有非常致命的缺点,只不过是牺牲计算还是牺牲存储空间的区别了。一般来说还是牺牲存储空间更合适,因为解码视频非常慢,即使数据从硬盘上的读取速度快,也会造成显卡有大量空余时间,并且CPU一直高负载运行也不利于服务器做其他任务(ssh和vim都卡)。另外,openCV从avi/mp4等格式里解析出来的图片数与用get()方法得到的视频帧数不一定相同(原因网上有解释),会导致帧检索错误。因此,我主要针对读取图片的方法尝试做改进。

  1. 我一开始使用pre_fetch(可以在其他回答中看到类似的方法)办法,但是并没有用。
  2. 我使用DALI做视频预处理,但是DALI的视频处理当时(2019.09)并不完善,我发现了bug……就反馈给开发者了,回复我说之后的版本会修复并做了标记。后来我也没用过DALI就没再看过了。
  3. 我看到一些迷惑人的博客或帖子,以为pytorch的dataloader多进程是导致变慢的元凶,所以去研究了dataloader的源码。Dataloader工作时,首先主进程取一批数据在数据集中的index,然后其他进程(进程数由numworkers控制)中的一个进程对这一批数据进行读取和处理,处理完的数据放到dataqueue中,主进程从dataqueue中读取数据,然后再给一批数据的index。在dataloader开始使用时,都会出现数据加载时间很长的情况,这是因为第一次numworkers个进程都要产生2批数据。每次主进程产生数据index的代价都特别小,其实就是选择几个随机数字,网上有的地方说这一步导致数据不能并行,其实是错误的。但是,每个进程读取一批数据的时候是串行的,这一批中的数据一个一个读取。我就针对这一步做了改进尝试,在这个串行读取一批数据的代码里,源码有单线程限制语句,我就去掉了改成了多线程,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够专业,不知道python里多进程加上多线程对不对,反正就试试吧。结果是,并没有提速效果。
  4. 后来我专门测试了数据读取和数据转换的时间,发现经常会读取一张图片特别慢,1秒到2秒才能读到,几乎隔几张图片就会有这种卡顿,我试了PIL和openCV还有其他方法,都没办法提高速度。于是我按照文章开头的方法,做了硬盘读取速度的测试,发现是硬盘读取速度的限制造成了数据读取慢,而图片transform时间很短,也一直很稳定。
  5. 针对硬盘读取数据,我想了一些办法。硬盘每次读取数据的时候,如果数据是连续的,那么读取速度会快很多,如果数据是很多小文件,读取速度就很慢,这一点平时复制文件的时候也会碰到。一批数据其实才16个视频,如果一次读取整个视频,就能减少读取次数,但是读取视频再解码运算量大。在一些框架(caffee、DALI)中会用到LMDB和HDF5文件格式,我可以借助这两种格式来把整个数据集所有图片保存到一个文件,从而减小读取次数。我看到一个帖子通过实验发现h5格式更快,所以就决定使用h5格式。但如果把每张图片用openCV读取后保存到numpy矩阵再存入h5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太大(前边介绍过原因),所以就干脆保存每一个图片的二进制数据到numpy矩阵再存入h5文件,所有图片都读入,索引就是相对路径,这样做好了数据集文件。在使用的时候却发现了问题,h5文件不支持多进程读取,numworkers不能大于1,否则会报错;我又尝试了另一种格式,不是LMDB,而是npz格式,方法类似h5文件,但同样不支持多进程读取。
  6. 单个h5和npz文件不支持,我就按视频拆分,每个视频保存一个h5文件,每个h5文件保存的是该视频每张图片的二进制数据,这样读取1个视频的时候一次性读取1个h5文件,取出里边的8张图片再解码就可以,相比直接读取视频找到帧再解码,这种解码图片的方法运算量低很多,当然对于同一个视频h5文件要比mp4/avi文件大很多,所以这种方法算是对运算量和占用空间的平衡吧。这种方法当时把训练时间降低了一点,效果不大。
  7. 根据我的测试,h5文件读取数据的时候也并不是一次性读取整个文件的数据的,而是根据索引(或者说key)读取检索的数据,只不过一个h5文件是连续存储的。我还是想要一次性读取整个视频的内容,经过我测试,npy文件每次都是返回整个文件的数据,那我可以把每个视频所有图片的数据存在npy文件里。可是不同的图片数据长度不一样,一个npy文件只能保存维度相同的向量,所以我再一次牺牲空间,每个npy文件保存的矩阵里,矩阵的维度一个是视频帧数,另一个是这个视频所有图片中文件数据最长的长度,其他长度不足的图片后续补0。这样可以读入整个视频文件,直接根据矩阵索引找到对应的图片,读入图片未解码的数据后,通过PIL解码就可以还原图片了。当时我使用这个方法,把训练时间(间隔不是1个batch)从18秒左右减小到13秒左右。所以我一直使用这种方法了。
  8. 但是我还是不满意。我想能不能直接从内存中读取npy文件呢?一次性加载所有数据集是不可能的,内存没那么大,那我可不可以一边把硬盘上的数据复制到内存里,一边读取内存的数据呢?可以先提前复制一些数据,给硬盘留一些时间余地。内存位置可以用/dev/shm,让dataloader到这里来读数据。我写程序做了试验,结果是这个方法不管用,因为从硬盘复制到/dev/shm太慢了。这一步也让我认识到了,数据加载慢只能怪硬盘。
  9. 没有别的办法了,现在我就是使用7里边的npy文件数据集或者原始的视频文件,数据集不大的情况下会先把数据集复制到主硬盘SSD里,这个方法挺爽的。
  10. 还没有结束,最近看到一篇文章:

“数据回波”,简单来说就是重复使用已经训练过还在内存中的数据。我还没有做试验。

更新:

之前实验了“数据回波”,太影响精度,提上来的一两个点又被抹平了,所以不建议使用。数据速度要加载快,归根到底还是要换固态或者内存,另外不要两个人同时从硬盘上读,可以分硬盘用。

又更新:

有些回答是针对数据预处理速度慢的,如果真的是这一步慢,也没必要使用DALI什么的,torchvision的Transforms中,几乎所有操作都支持PIL.Image和torch.Tensor两种输入,因此将图片读入后,先转换成Tensor(甚至torchvision有个read_image函数可以直接返回Tensor),然后放到GPU上,再用Transforms预处理,也是可以的。这个办法我已经用过了,在一个任务中我发现数据增强里的色彩增强最影响速度,其次是旋转,其他resize、flip都很快,因此用上述方法,在GPU上预处理数据。弊端是需要占用不少显存,我当时用的V100,还倒吃得消。为了能再节省显存,我把数据增强前的Tensor转换成了float16,送入网络之前再转换成float32,中间处理过程中,某些计算函数可能不支持float16,因此需要转换到float32再转换回float16。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所有数据都只在GPU 0上预处理,要对不同的数据处理进程使用不同的GPU,比如可以用pid%n_gpu来指定。虽然麻烦点,哪怕中间还有float16和float32的来回转换,但是不怎么影响速度,数据处理的显存使用也能降低一些。亲测好用。


user avatar   aewil-z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wxb9dcd3a275f36f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梁思申家庭,从剧中的暗示来看,应该是49年之前的上海工商业者。他们家至少他父母这一支还算是爱国的,49年之后并没有跑路而是留了下来,属于政治上靠得住的工商业者,文革之后被国家启用。

这样的家庭基本上在海外都有亲属,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联系上,这也是梁思申改革开放之后选择移民国外的原因之一。

梁思申自视甚高,她说自己没有歧视,但宋运辉说得对,她就是歧视了。她确实想促成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她心里已经内化了西方资本的逻辑,她认为中国要发展,做西方的附庸就是理所应当的。她并不知道,也没想过,为什么重点国企必须由中国掌握控股权的原因,也不在乎,只要她能完成这笔投资,受到老板的表扬,她的价值就实现了。

剧中对梁思申这一路人的小心思写的是很好的。这就是改革开放中华人华侨的真实想法。

她和宋运辉的矛盾,不是谁和谁斗气,或者性格冲突,而是根本立场不同。对梁思申来说,单子能谈成,中国市场开拓出来,她就实现了自己在美国人中的价值;但是对宋运辉,他就必须考虑中国化工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长远利益,为了这些利益,政治底线是不能退让的。

梁思申说自己受了歧视,实际上和宋运辉说的歧视并不是一回事。梁说的,是她作为美国华人所受到的种族歧视,这种歧视,宋和大部分中国人当然没有体会,也没有理由就要体会。毕竟梁还是要在美国社会混的,宋和大部分中国人不需要。

宋说的歧视,则是西方大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并不把中国当做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趁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点,梁实际上是不在乎的。毕竟,就算控制了又能怎么样?梁还是吃香的喝辣的,大不了回美国去。

对吉恩一路人来说,梁当然就是个工具。毕竟买办永远也不可能和老板真的平起平坐。

当然,梁思申并不坏,我相信她主观上也是想为中国好的。但是她长期受美国的教育,认为中国处处落后,美国的一定先进,所以自己有先天的权力去决定东海应该如何如何,还自以为是为中国好,实际上就是个二鬼子。

宋运辉也不傻,这点他肯定早就看透了,但是为了合资,一直到吃饭之前都没捅破。宋也一直在和日本还有其他公司联系,该摊牌就摊牌,可见也没有对梁这边报不切实际的希望。


大结局了补充一下:最后两集说明梁的层次还是比宋差远了。她以谈判为要挟,不仅救不了宋,而且会让上级部门更加怀疑宋和梁有不正当的交易。她以为靠自己就能扳动洛达,靠一个洛达就能改变党的组织原则。而她实际上就是个工具人,不可悲么?

最后她和宋的谈话,宋对她是大失所望的。本来吃饭的时候,宋以为她回来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的建设,结果因为她自己的一点私心,说不投就不投了。她看得上的人就行,其他中国人统统不行。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梁思申这种人如果不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会走到完全西化派的路子上。


user avatar   PLar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梁思申家庭,从剧中的暗示来看,应该是49年之前的上海工商业者。他们家至少他父母这一支还算是爱国的,49年之后并没有跑路而是留了下来,属于政治上靠得住的工商业者,文革之后被国家启用。

这样的家庭基本上在海外都有亲属,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联系上,这也是梁思申改革开放之后选择移民国外的原因之一。

梁思申自视甚高,她说自己没有歧视,但宋运辉说得对,她就是歧视了。她确实想促成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她心里已经内化了西方资本的逻辑,她认为中国要发展,做西方的附庸就是理所应当的。她并不知道,也没想过,为什么重点国企必须由中国掌握控股权的原因,也不在乎,只要她能完成这笔投资,受到老板的表扬,她的价值就实现了。

剧中对梁思申这一路人的小心思写的是很好的。这就是改革开放中华人华侨的真实想法。

她和宋运辉的矛盾,不是谁和谁斗气,或者性格冲突,而是根本立场不同。对梁思申来说,单子能谈成,中国市场开拓出来,她就实现了自己在美国人中的价值;但是对宋运辉,他就必须考虑中国化工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长远利益,为了这些利益,政治底线是不能退让的。

梁思申说自己受了歧视,实际上和宋运辉说的歧视并不是一回事。梁说的,是她作为美国华人所受到的种族歧视,这种歧视,宋和大部分中国人当然没有体会,也没有理由就要体会。毕竟梁还是要在美国社会混的,宋和大部分中国人不需要。

宋说的歧视,则是西方大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并不把中国当做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趁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点,梁实际上是不在乎的。毕竟,就算控制了又能怎么样?梁还是吃香的喝辣的,大不了回美国去。

对吉恩一路人来说,梁当然就是个工具。毕竟买办永远也不可能和老板真的平起平坐。

当然,梁思申并不坏,我相信她主观上也是想为中国好的。但是她长期受美国的教育,认为中国处处落后,美国的一定先进,所以自己有先天的权力去决定东海应该如何如何,还自以为是为中国好,实际上就是个二鬼子。

宋运辉也不傻,这点他肯定早就看透了,但是为了合资,一直到吃饭之前都没捅破。宋也一直在和日本还有其他公司联系,该摊牌就摊牌,可见也没有对梁这边报不切实际的希望。


大结局了补充一下:最后两集说明梁的层次还是比宋差远了。她以谈判为要挟,不仅救不了宋,而且会让上级部门更加怀疑宋和梁有不正当的交易。她以为靠自己就能扳动洛达,靠一个洛达就能改变党的组织原则。而她实际上就是个工具人,不可悲么?

最后她和宋的谈话,宋对她是大失所望的。本来吃饭的时候,宋以为她回来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的建设,结果因为她自己的一点私心,说不投就不投了。她看得上的人就行,其他中国人统统不行。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梁思申这种人如果不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会走到完全西化派的路子上。


user avatar   sky-3-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梁思申家庭,从剧中的暗示来看,应该是49年之前的上海工商业者。他们家至少他父母这一支还算是爱国的,49年之后并没有跑路而是留了下来,属于政治上靠得住的工商业者,文革之后被国家启用。

这样的家庭基本上在海外都有亲属,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联系上,这也是梁思申改革开放之后选择移民国外的原因之一。

梁思申自视甚高,她说自己没有歧视,但宋运辉说得对,她就是歧视了。她确实想促成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她心里已经内化了西方资本的逻辑,她认为中国要发展,做西方的附庸就是理所应当的。她并不知道,也没想过,为什么重点国企必须由中国掌握控股权的原因,也不在乎,只要她能完成这笔投资,受到老板的表扬,她的价值就实现了。

剧中对梁思申这一路人的小心思写的是很好的。这就是改革开放中华人华侨的真实想法。

她和宋运辉的矛盾,不是谁和谁斗气,或者性格冲突,而是根本立场不同。对梁思申来说,单子能谈成,中国市场开拓出来,她就实现了自己在美国人中的价值;但是对宋运辉,他就必须考虑中国化工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长远利益,为了这些利益,政治底线是不能退让的。

梁思申说自己受了歧视,实际上和宋运辉说的歧视并不是一回事。梁说的,是她作为美国华人所受到的种族歧视,这种歧视,宋和大部分中国人当然没有体会,也没有理由就要体会。毕竟梁还是要在美国社会混的,宋和大部分中国人不需要。

宋说的歧视,则是西方大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并不把中国当做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趁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点,梁实际上是不在乎的。毕竟,就算控制了又能怎么样?梁还是吃香的喝辣的,大不了回美国去。

对吉恩一路人来说,梁当然就是个工具。毕竟买办永远也不可能和老板真的平起平坐。

当然,梁思申并不坏,我相信她主观上也是想为中国好的。但是她长期受美国的教育,认为中国处处落后,美国的一定先进,所以自己有先天的权力去决定东海应该如何如何,还自以为是为中国好,实际上就是个二鬼子。

宋运辉也不傻,这点他肯定早就看透了,但是为了合资,一直到吃饭之前都没捅破。宋也一直在和日本还有其他公司联系,该摊牌就摊牌,可见也没有对梁这边报不切实际的希望。


大结局了补充一下:最后两集说明梁的层次还是比宋差远了。她以谈判为要挟,不仅救不了宋,而且会让上级部门更加怀疑宋和梁有不正当的交易。她以为靠自己就能扳动洛达,靠一个洛达就能改变党的组织原则。而她实际上就是个工具人,不可悲么?

最后她和宋的谈话,宋对她是大失所望的。本来吃饭的时候,宋以为她回来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的建设,结果因为她自己的一点私心,说不投就不投了。她看得上的人就行,其他中国人统统不行。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梁思申这种人如果不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会走到完全西化派的路子上。




  

相关话题

  AMD 开源高性能机器智能库MIopen是否可以和cuDNN抗衡? 
  2021 年了,TensorFlow 和 PyTorch 两个深度学习框架地位又有什么变化吗? 
  如何评价Google最新提出的gMLP:MLP模型在CV和NLP任务上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什么时候对数据进行[0,1]归一化,什么时候[-1,1]归一化,二者分别在什么场景? 
  如何评价谷歌大脑的EfficientNet? 
  因果推断会是下一个AI热潮吗? 
  计算机视觉研一,只学过Python基础,目前代码能力很差,要不要换导师,不换的话如何毕业? 
  2022 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都有哪些期待? 
  机器学习中的机器是如何分辨哪些是有用的知识,哪些是没用的信息呢? 
  如何看待多模态transformer,是否会成为多模态领域的主流? 

前一个讨论
如何通俗的解释交叉熵与相对熵?
下一个讨论
如何可以通过自学来深入学习机器学习?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