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苏联史研究的主要问题
1.有语言基础的社科基础薄弱
2.有社科基础的语言基础薄弱
3.有社科和语言基础的,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过关
4.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过关的,社科和语言基础不扎实
5.如果以上四个维度都扎实的,军事史基础不扎实
6.如果以上五个维度都扎实的,科技史基础不扎实
7.如果以上六个维度都扎实的,很大概率英语水平不过关
8.如果以上七个维度都扎实的,则这种学者不存在,或者即便存在也是屈指可数。
9.如果再加上历史学训练的维度,则完全不存在这种学者/学者预备。
这不光是苏联史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中国俄罗斯国情学学界的问题。
反映的是整个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问题。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应该是为高等教育服务,而不是高等教育为此二者服务。
研究苏联,研究俄罗斯,第一绕不开全民军事化问题,第二绕不开科学技术在文明发展中的角色问题,第三绕不开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问题,第四绕不开俄语语言壁垒,第五绕不开档案材料比例,第六绕不开跨国、综合比较分析,第七绕不开社科范式和学术训练,第八绕不开历史学范式和学术训练。
所以我看,90后和00后、10后是没条件较好的研究苏联及俄罗斯问题了,20后嘛要看教改有没有全局铺开赞可夫模式,有就还有戏,没有就没戏。苏联/俄罗斯有很多国别区域大手不光出身军人家庭,而且还兴趣多样,搞历史的同时玩无线电,欧洲语言会好几门不影响学亚非语言。如果不能稳定批量出产这种苗子,我看这领域总也摆脱不了一些刻板印象。
我查了下,和 @教子有方张献忠 说的一样,我恰好有他说的“最敏感的”第四卷和第九卷,分别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因为我自己主要研究方向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所以第九卷我还没看,第四卷零零散散看了一些,对斯大林的评价,特别是大清洗那段,还是说的比较残酷的。
随便挑了一小段,你们自己感觉吧。
所以作为一个军史爱好者,什么时候出内战和卫国战争题材啊!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推测,出第二批的可能性不大:
一、这套书的主编方,中央编译局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中被取消了。
二、中央编译局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会让人对其编著的《苏联史》的质量存在一些怀疑。
三、这套书的编委会中至少有两人,其苏联史方面的论述存在学术争议。
我还是做点补充说明吧。
一、这套书的主编方,中央编译局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中被取消了:
(八)组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党史和文献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加强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统筹党史研究、文献编辑和著作编译资源力量,构建党的理论研究综合体系,促进党的理论研究和党的实践研究相结合,打造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高端平台,将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作为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保留中央编译局牌子。
……
不再保留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二、中央编译局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会让人对其编著的《苏联史》的质量存在一些怀疑:
我说的不只是那位在这套书出版前落马的那位局长,在四年后,也就是2017年:
巡视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四个意识”不够强,对中央精神的学习传达不及时,主责主业不突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局长办公会定位不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不充分;党的建设薄弱,党内政治生活不严不实,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员发展工作滞后;选人用人把关责任虚化,执行有关规定不严格,存在“小圈子”现象;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履行“两个责任”不到位,执纪问责宽松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多有发生,“四风”问题仍然存在,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有的部门滥发津补贴;资金、资产管理存在漏洞,存在廉洁风险。同时,巡视组还收到一些涉及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
——《中央第五巡视组向中央编译局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我不确定这次巡视是不是跟第二年机构改革中不再保留中央编译局有关系,不过这里面提到的“主责主业不突出”或多或少会让人对其主编的《苏联史》的质量产生一些怀疑。
三、这套书的编委会中至少有两人,其苏联史方面的论述存在学术争议:
一位是郑异凡,一位是左凤荣。
不过就我知道的,郑异凡的的学术争议主要是在大清洗方面,倒是跟他负责的新经济政策时期不大相关:
至于说左凤荣。。。
存在学术争议的恰恰是与他负责的戈尔巴乔夫时期有关:
有些话说的挺直白了:
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天主教会和拜占庭帝国的关系,把中苏分裂比作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那苏联解体差不多类似于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当年苏联解体的震撼程度差不多就和君士坦丁堡陷落对西欧的震撼程度类似,西欧史学家在对拜占庭帝国兴亡的论述中肯定有许多对它灿烂文化的讴歌和对其灭亡的惋惜,这点就和中国学者的观点差不多,如果你过分强调拜占庭的弊病导致灭亡,那差不多等于说天主教会也应该向奥斯曼帝国投降皈依伊斯兰教或者降为它下面的米勒特,这点西欧人肯定无法接受。而按照现在流行的新马克思主义依附论与世界体系理论观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实际上是一个银币的两面,苏联解体后的资本主义差不多就是拉美中东那样的原料出口型国家,那要是中国步了后尘,那不就是非洲印度的拙劣翻版吗?
再补充一点信息吧,作为一个苏联史研究者都已经转型,不打算再碰苏联史了。现在是国内苏联史研究的寒冬。这个是国内苏联史研究者的共识了;一是中宣部出了文件,苏东问题属于重大选题,苏联史出书要经过中宣部理论局及外审专家shch,这个属于薛定谔deshcha,3-5年都是常见的,甚至根本就不会有结果,我认识的几个苏联史年轻学者的博士论文出书,书稿给出版社3-4年了,还没有出版,就是卡在shch的某个环节;二是苏联史论文很难发出来,特别是《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七八年没有发过一篇苏联史论文了,有心者,可以上中国知网搜搜最近五六年有几篇关于苏联史的论文,跟2013年之前比较一下。三是研究苏联史也几乎拿不到课题,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个苏联史课题都没有。四是中国苏联东欧中亚史学会近年开学术会议,文章质量下降很厉害,苏联史论文极少,几乎没人碰。哪怕今年是苏联解体30年,只有一篇文章讨论苏联解体。国内的苏联史知识几乎没有更新,已经远远落后。余下的四卷书自然也出不来。
以前我觉得内战部分出不了可能还有书籍的经济效益问题,但是现在想了想下,似乎确实有不给出版的理由。阿珹以为,实际上内战部分中的军事内容倒是次要的(如果你愿意翻上世纪引进的苏联书籍,内战的过程大概都有一个脉络了,除非你有精力去翻找杂乱无章的编制,战术之类的细节),最关键的还是对国家机器的瓦解与重建的描述,这个部分非常难和各种导师的理论著作契合,写作时要慎之又慎。
对于“正常”时期来说,过去的“非常”时期是最难写的,刻骨铭心的过去塑造了一种强烈的集体记忆,对它的更改既费时也费力,俄国内战与卫国战争,这两段对国家塑造至关重要战争时期,在一些人看来它本来就是不应该存在的......
下面只是谈谈我个人的想法
什么是苏维埃?这个问题在着重讲1917年3—12月的第一册里面并没有完全得到解答,中央的苏维埃和地方的苏维埃各自的行为逻辑差别,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和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苏维埃的行为逻辑差别,它们真正出现分化的时间恰恰发生在第二册本应该论述的时期里。苏维埃的职能在内战时变了很多,而新设立的各种工农政府机构呢?
什么是内战?布列斯特和约,与协约国的盟约和捷克军团,粮食专政与粮食摊派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模式差距该怎么论述?农民群体的行为的地域性和阶级性差距怎样客观描述?无产阶级本身在内战经济解体过程中的分化又该怎么论述?工人阶级在后启示录中是不是一个实体?国内战争消灭了剥削阶级,但是被剥削阶级本身的方向呢?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工人的国家外交?这更加是一个要命的问题,虽然对十月革命之前布尔什维克获取德国经济援助的诽谤已经遭到了有利的还击,但是苏俄与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却又是实实在在地发生过的,德奥土只过了半年多就战败了,但是历史书是要面向现在及未来的,列宁过去的高瞻远瞩救不了后来人。
想要写出一本史料完备,但是又合适出版的这种体裁书实在是太难了,我想它的归宿只能是在某些学者的书柜中,甚至连样书都没有,仅仅只是一堆稿纸罢了。
有说法认为这套书至今没有出齐是因为“敏感”、“有争议”。然而实际上这套书最敏感,争议最大的30年代篇和地图头篇早就出了,反倒是资料最丰富,争议最少,苏联史最辉煌也是最重要的卫国战争篇迟迟出不来。所以这破理由是逗我玩呢。
至于为什么卫国战争篇不先出,我也不是当事人,不敢瞎猜,不过读一读已出的几本书前面的《主编的话》,估计就能品出味了。
很容易碰到“历史虚无主义”问题。
11月28日更新
@老岳 老样子
提醒:不要仅引述争议观点中的一个 - 老岳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6490367
他的行为再次表明了自己在吹毛求疵上的能力不凡。我用”miller“不是没有理由的。网络文库录入的内容就是这样,我也就这样以为了
随后他又说
这没错它个论点,可是它并不只是个论点,它还是经过五位经济学家的调查后的结论。其次,难道b的理论你不是已经说了?你不就是那个B?你还要我重复一遍你说过的话吗?
最后他说
我什么时候说过是良性增长呢?我什么时候说80年代仍然在良性增长呢?我难道说的是不是苏联在改革之前仍然是”增长“呢?免得你说我事后编辑,你可以去你自己的想法里看看原文奥。
11月25日更新
老岳所说的中情局问题令人发笑,都已经说了是被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所指派的由米勒主导的小组调查过是内行的、大体上合理的、谨慎的竟然还往枪口上撞。首先他引用的东西批了CIA认为苏联仍然是个威胁,米勒的小组提到
无论是CIA还是学术专家们都没有特别敏锐。举个例子,在预测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和“开放政策”的结果时,整个研究所都没有考虑共产党的崩溃是一个可能性......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标准过于严格。事实上,我们认为大部分此类批评都是马后炮而已。
米勒小组评价cia数据
(不过话说他还真搬出维克托.贝尔金了)
但是没用,很显然,各大媒体都热衷于报道贬低苏联的任何理论而任何为其辩护的行为都会被毫无理由地视作"谎言"。毕竟这些媒体要么是被大企业直接所有,要么是靠给这些企业提供广告位以生存,要求他们公平公正还是太难了
原回答:
只是想说几件事, @老岳(当然,他出于某种原因,把被@时受到的提醒关掉了,但问题不大)企图将苏联经济增长放缓(不是衰退)说成一种体制的必然结果。他当然不会提苏联衰退的各种非体制的原因[1],更不会提戈尔巴乔夫的市场经济主义改革直到1987年终才开始执行,在此之前于1986年的gnp增长早已恢复1975年之前的水准[2],也更加绝对不会提苏联的经济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一直到1950年长达25年(此处笔误,25年是指高增长率,正数增长应是35年)都没有衰退。
不过既然计划经济这么费拉,百日改革之后苏联人民生活怎么没有变好呢?或者这样说,在三十年之后,前苏联加盟国的人民的生活为什么都没有较苏联时期有什么明显的提升呢?
注:CIA的统计在1991年由詹姆斯· R · 米勒尺(James R.Miller)牵头,由美国五位杰出经济学家组成的专题调研小组所确认过“是内行的、大体上合理的、谨慎的”并且承认“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系统造假的迹象”。既然只是想引用尝试证明苏联经济有多么失败的历史修正主义的文献,为什么不引用维克多·贝尔金的“苏联经济只有美国的14%,和墨西哥差不多”这个说法呢?
十一月十九日更新:
这是此人对本回答的全部回应,请大家自行评判
需要移步查看。
这套书尚未出版完全,主要是有一些争议。
补充一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的参考系列,即由外籍人士写的那些,是值得看的。中国人写的研究系列,要批判地看。
每一次建议修改,都是一次肯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