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提法是:战胜国更难以反思战争。
战胜国在战争胜利的过程中,必然会大量地宣传战争的正当性和正义性,于是“正义战争”就被极大的正面化了。这个事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背后有一个小逻辑,就是必然有人“发动非正义战争”才会有人积极投身“正义战争”奋起反抗。战败国反思的是“我们不应该发动非正义战争”,而战胜国却记住了“我们积极投身了正义战争。”以至于当其认为一场战争是正义的时候,就会自动带入“我们应该积极投身”
实际上,在战后初期这个问题同样不存在。因为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太难以让人短时间忘记了。战后第一代文学转向是非常快的。如果美国出于冷战考虑,从战争文学里走出来的比较慢,其他参战国,英俄法德中日全部清一色的在战争文学里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实际上即便是美国,社会上也有这种转向,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The thin red line就是60年代的作品,因为随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随后又点燃了对战争惨痛的回忆,比如,《我们为何来越南》
我必须强调文学不是我的专长,不应该胡扯,但是个人的感受是:真正对战争的回忆淡漠,是冷战结束后,当最后战争的阴霾也消散以后,民族主义,极端主义,纳粹主义卷土重来。
新纳粹主义一直存在,战后德意都存在新纳粹思想。而随着殖民主义的崩溃和去殖民化,很快这种煽动性极强的思想也在英法植根。英帝国因为主动去殖民化的过程相对好,法国殖民主义的崩溃和国内的反应就糟糕得多,比如阿尔及利亚战争以后的OAS。某种意义上是否产生新纳粹和是否被纳粹伤害过没有关系,一旦战争的记忆被淡忘,就会有人借助公众情绪推波助澜。
最好的办法仍然是Steady as she goes,埋下头做好自己的事,把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养老问题搞好,all do his duty就不会有法西斯分子钻空子。
而做不好,就会被人趁虚而入。
“老A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每天996,没有时间充实自己,生活枯燥乏味,疲惫至极;他羡慕那些过着更好的生活的人,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面对的问题;这时候他看到网络上有人在解释日本侵华时的暴行,便从沙发上奋起,抓起手机,恶狠狠地回了句:这个民族骨子里就是侵略成性。“
“小B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到了考学的年纪但是没有什么好学府愿意接纳,在学校里即后悔自己不争气,又觉得这不是自己的错;这时候他看到网络上有人正在中伤印度,他高兴地点了个赞,仿佛忘记了自己眼前的不堪。“
“阿Z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收入还是没有增加,买房遥遥无期;她看到朋友圈里的朋友们有人出国旅行,气不过地在底下回了句:外国的月亮就圆啊。“
无论是上面提到的民族主义情绪,还是各种乖张的社会浮躁情绪——即便是法西斯分子,鼓动起来的,仍然是和你和我和他没有不同的普通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也有冷暖世故,没人生来就是纳粹分子。人会被不良思潮攫住神经,是因为生活中有种种不满。这在战争的破坏性的记忆淡漠后是很正常的。
如何看待呢,化用下托马斯莫尔的口说,当你看到社会上种种黑暗和不公的时候,就要把脊梁挺得更直一点。这样才是对反法西斯战争真正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