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大家回答的大都是三国君主们摁着异族暴打,但这样说容易让人误以为异族对汉人政权没有威胁,这里可以列出两例丢失领土的案例(这里的丢失领土指的是政权长期未能收回,被占领不久又打回来的不算在内)。
一例是曹操在建安二十年(215)撤销了并州五个郡的编制。当然这锅不能直接扣曹操头上,东汉中后期河套地区的人口就在不断流失,逐渐被匈奴人和鲜卑人掌控,汉末大乱又加剧了这一过程,到曹操掌权后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二十年春正月,天子立公中女为皇后。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
另一例是赤乌十一年(248),吴国丢失了日南郡郡治西卷县(即区粟),被林邑国所占领,这个地方在今天的越南广治省东河市。同年交州爆发了赵国达和赵妪兄妹的起义,林邑国应当是趁吴国平叛无暇外顾之机攻占西卷,而吴国在镇压了赵氏兄妹的起义后也一时也没有余力跑到几百公里外去收服西卷。
吴赤乌十一年,魏正始九年,交州与林邑于湾大战,初失区粟也。
此外,一些保持着编制的郡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就失去了掌控,只能设置个空头政府管理流民。像北地和安定这种边郡在东汉时期因为羌乱而徙治,前者把治所按在冯翊,后者把治所安在扶风,本为一时权宜之计,到了曹魏时期干脆划出实土,而原先的领土自然是被异族所掌控了,这样的郡在西北有很多个。
类似的情况在蜀汉也有发生,叟夷造反杀害越巂太守,使得新上任的太守跑到八百里开外的地方遥控指挥,可以想见大片地区事实上都是不受控制的。而这还发生在诸葛亮平蛮之后。
建安十八年,省并州入冀州,其时以上郡别属雍州,冀州兼得太原、上党、西河、定襄、雁门、云中、五原、朔方等郡,其地实皆荒废,有名而已。
黄初元年复置并州,自陉岭以并弃之。
雍州统五郡,然曹魏雍州实统十郡,陇西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安定、广魏)皆属雍州,汉兴入魏已省,新平及北地侨郡错居冯翊、扶风、安定界中,《晋志》皆属雍州,合之三辅,恰得十郡。
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或许有人奇怪为什么边境那几个郡上百年都收不回,根据后汉书记载,为了镇压羌乱,东汉朝廷二十多年花去军费三百多亿。桓谭《新论》里记载西汉时地方政府每年上交中央的赋税收入是四十多亿,其中一半还要拿来给官员发工资,而东汉巅峰时期人口比西汉还差点,这仗确实没法再打下去,再打下去国家不破产百姓都要造反了。
汉宣以来,百姓赋钱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俸用其半,余二十万万藏于都內,为禁钱。
伏计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永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余亿。费耗若此,犹不诛尽,余孽复起,于兹作害。
就算是内地,也存在偏远地区无法控制的情形,例如襄阳一带有被称为夷王的梅敷兄弟坐拥部曲万家。曹丕时期梅敷投奔孙权,到了曹叡时期又有孙权讨伐梅敷的记载,并且前面的记载里将梅敷称为“魏将”。一个人又是夷王,又是魏将,一会和孙权哥俩好,一会又和孙权翻脸,让人想起了东北的某个大忽悠——我说的是公孙渊。
魏时,夷王梅敷兄弟三人,部曲万余家屯此,分布在中卢宜城西山鄢、沔二谷中,土地平敞, 宜桑麻,有水陆良田,沔南之膏腴沃壤,谓之柤中。
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酂、筑阳、山都、中庐五县民五千家来附。
东主顷者潜部分诸将,图欲北进,吕范、孙韶等入淮,全琮、朱桓趋合肥,诸葛瑾、步骘、朱然到襄阳,陆议、潘璋等讨梅敷。
这种情形和羌族的姚柯回,氐族的苻健等人相似,所以这位梅敷很可能也是被曹魏封了将军名号的蛮王之一,平时就是根墙头草,谁对自己有利就支持谁。
按照宋书记载,比三国晚两百年的刘宋时期,光就江汉以北,庐江以南的深山里就住着数百万计的异族。司马昭封晋公时,曹奂所下的诏书里说他招纳异族870余万口。
自元嘉将半,寇慝弥广,遂盘结数州,摇乱邦邑。于是命将出师,恣行诛讨,自江汉以北,庐江以南,搜山荡谷,穷兵罄武,系颈囚俘,盖以数百万计。
是以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狂狡贪悍,世为寇雠者,皆感义怀惠,款塞内附,或委命纳贡,或求置官司。九服之外,绝域之氓,旷世所希至者,咸浮海来享,鼓舞王德,前后至者八百七十余万口。海隅幽裔,无思不服;虽西旅远贡,越裳九译,义无以逾。
如果是吹牛那还好,如果是真实的那就太可怕了,因为同年曹魏统计出魏蜀两国百姓的户籍人口是537万。这不禁让人觉得,江统在徙戎论里说关中的百万人口里异族占了大约一半真是太保守了。
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
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
且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
总而言之,异族问题从东汉以来就一直是困扰着着当局者的老大难问题,魏蜀吴都在给东汉擦屁股。东汉在丢领土,三国也在丢,只是丢得没东汉那么多,顺带还收服了一点。除吴国外,魏蜀对异民族都是招降安抚为主,蜀国是因为重心放在北伐,魏国则是因为所面对的异族实力最强大而且还要抵御南边两个邻居的进攻,倒是吴国对山越的态度是虽近必诛(掳)。
异族问题在东汉时期变得如此难解决,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气温下降导致异族纷纷内迁,二是豪族崛起和朝廷争夺人口。朝廷收不上税,政府运转不周,就只好收更多的税,导致更多百姓寻求豪族庇护或者跑去当异族,朝廷就更加收不上税,进入恶性循环,自然也没精力去解决异族问题。
三国时期大大加剧了这一过程。从晋武帝继位到完成统一这十几年时间,全国人口增长849万,两年后又增长860万,二十年不到从767万变成2476万,稍有常识的人也不会觉得新增的一千七百万人是刚生出来的吧?也就是说,魏蜀吴三个国家几乎只控制着约实际人口仅三分之一的户籍,前提还是这2476万人就是全部数字,而许多史学家倾向于认为西晋时期实际人口为至少3500万。在这样的前提下,曹操只能认可五郡的丢失,曹丕放弃夺回凉州故土,蜀国的越巂太守要隔着八百里搞遥控指挥,孙权被一个襄阳的山大王忽悠,因为大家都没有解决异族的人力和物力。
而当西晋统一全国之际,无论是黑户的庞大规模,还是异族的武装力量,都达到了远超东汉的地步。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八王之乱把神州大地搅得一团糟,随之而来的就是长达三百年的分裂。
在这种情况下,乐观地认为东汉不灭亡或者司马家没上台就能把异族摁在地上揍是不现实的,羌乱几乎掏空了东汉财政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三国更是拉近两者力量对比的助推器。要我来说,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这个问题已经无法以和平方式来解决,更不是哪一国哪一个政权就有办法做到的。
唯一的出路是重新从豪族手中夺回人口,重塑一个强大的集权帝国,但我认为魏蜀吴三国都不具备相应条件。
抗日战争的时候,泰国也曾经侵过华,你知道这事吗?泰国在1942年1月25日正式向美英宣战,正式加入了轴心国一方,并且在缅甸景栋(也就是大明的孟艮府)跟中国远征军动过手,当时他们出动了战象,中国兵因为没见过大象所以一度损失惨重。1943年泰军甚至还攻击过云南,结果被守边的93师给吊打一顿,差点活捉了泰军第一师师长。45年抗战胜利,93师师长吕国铨中将率部进入老挝首都万象接受泰国军队投降。
所以,大人打架的时候,小孩子是很难插手的。
退回到三国,当时北边已经不是统一的强大匈奴了,中国再乱,也不是周边那些还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国家”能过来捣乱成功的,除非橘子里边烂,比如把他们请进来养一段时间,然后再。。。
也有啦,美国就假扮成不存在的国家隐匿在太平洋东岸,从那时起就在准备侵略中国了。
有啊,怎么没有?
但是都被各地诸侯按在地上摩擦摩擦了!
不然你以为“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这句话怎么来的?
乱归乱,但是他们就连汉末各地诸侯都打不过呢!入侵毛线?
这景象就类似于春秋时期的超级巨无霸晋国,手底下有六卿,虽然六卿之间互相争权夺利挺混乱的,但是单独提溜一个出来,就能和其他一个国家单挑!
人家之间混乱,那是因为人家是同等级的在一起玩!想渔翁得利,他们也要到那个等级才行啊!一群一百级的神装大佬在一起抢BOSS,他们一个20级不到的新手装角色,连人家一个常规AOE技能的余波都挡不住,还想渔翁得利?
————————分割线————————
举个例子吧!
辽东公孙,那也是一提起名号,周围胡人就不由自主腿打弯的人物!
然后呢?司马懿表示:辽东公孙?不就是轻骑一波带走的事吗?
这之间差了几个量级?
————————分割线————————
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好一个名义上清廷还没灭亡!
张勋复辟、东北满洲国,哪个掌控了国家政权?
最最搞笑的是袁世凯称帝怎么还算进大清政权未灭亡了?袁世凯姓爱新觉罗吗?还是他定国号为清?你这说法真是好迷啊!
————————分割线————————
啥?曹操自己终其一生都是汉臣!自己看看后汉书,曹操在不在内?魏书之所以也记录曹操功绩,那是因为曹丕追曹操为魏武帝!
而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可以说是清王朝的终结者!袁世凯称帝怎么就能把袁世凯的皇帝算成清王朝皇帝了?那是不是曹丕也应该算是汉王朝的皇帝?
你这什么神奇的逻辑?
这二者有可比性?
有很多,志里也有不少记载,以下综合一下百科和志的相关内容:
献帝初平元年 (190)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于夫罗于袁绍、张杨联盟,屯兵于河内漳水。后来,于夫罗改变主意,引兵叛离,劫持了张杨。袁绍派将领麹义追击,在邺城南面击败了于夫罗军。于夫罗劫持张杨来到黎阳,打败了度辽将军耿祉,势力又壮大起来。初平三年(192)曹操在内黄(黎阳附近)大败于夫罗军。
三国志武帝纪:三年春,太祖军顿丘,毒等攻东武阳。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毒闻之,弃武阳还。太祖要击眭固,又击匈奴於夫罗於内黄,皆大破之。【魏书曰:於夫罗者,南单于子也。中平中,发匈奴兵,於夫罗率以助汉。会本国反,杀南单于,於夫罗遂将其众留中国。因天下挠乱,与西河白波贼合,破太原、河内,抄略诸郡为寇。】
初平四年(193)于夫罗联合黑山军余党协助袁术,同袁术将刘详兵出匡亭,与曹操交战,再次被击败。
三国志武帝纪:四年春,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贼及於夫罗等佐之。术使将刘详屯匡亭。太祖击详,术救之,与战,大破之。
兴平二年(195)于夫罗去世,其弟呼厨泉继任成为单于,其子刘豹被立为左贤王。后来,刘豹之子刘渊建立了十六国时期的汉赵政权。
建安七年(202年),呼厨泉又在平阳对曹操发动叛乱,后被钟繇、马超军队击败,再度向曹操投降。
三国志张既传:袁尚拒太祖於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及匈奴单于取平阳,发使西与关中诸将合从。司隶校尉锺繇遣既说将军马腾等,既为言利害,腾等从之。腾遣子超将兵万馀人,与繇会击干、援,大破之,斩援首。干及单于皆降。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晋魏王,势及一时,都邺城,于是呼厨泉来邺城拜贺曹操。曹操为了削弱势力,将呼厨泉留在了邺城,用上宾之礼对待他,让他的右贤王回去帮他管理南匈奴各部,曹操将南匈奴分为5部,每部选尊贵者为帅,别令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匈奴部落组织虽然名义上虽还被继续保存着,但权力却已全部落入曹魏政权的手中,单于只是徒有虚名的称号,南匈奴国家政权亡。
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将其名王来朝,待以客礼,遂留魏,使右贤王去卑监其国。
黄初三年(222年),轲比能率部落三千多骑兵,驱赶牛马七万多口与中原通商,并派遣一千多家魏国人居住在上谷。后来轲比能与东部鲜卑首领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互相斗争。素利向乌丸校尉田豫求救,田豫担心因此互相兼并,造成更大的危害,认为应该救助善良、惩治凶恶,向各部族显示威信。于是单独率领精锐士兵,深入到鲜卑控制的地区,鲜卑军很多,在魏军前后进行抄掠,截断退兵之路。田豫遂率军挺进,距鲜卑军十余里时,扎下营寨,收集许多牛马的粪便烧了起来,从另外一条路撤走了。轲比能见烟火不断,以为田豫的军队还在,便离去了,走了数十里之后;才发现田豫已撤走。轲比能又率军追击田豫至马城,将其重重围困,田豫严密防守,令司马树立起旗帜,奏起鼓乐,率步骑兵从南门杀出,鲜卑军把注意力集中到哪里,便向哪里攻击。田豫则率领精锐骑兵从北门冲了出来,擂鼓呼叫冲杀,两面发起冲击,鲜卑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都丢弃弓、马逃走了。田豫率兵连击二十余里,鲜卑军的尸体布满了原野。
三国志田豫传:素利违盟,出马千匹与官,为比能所攻,求救于豫。豫恐遂相兼并,为害滋深,宜救善讨恶,示信众狄。单将锐卒,深入虏庭,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豫乃进军,去虏十馀里结屯营,多聚牛马粪然之,从他道引去。胡见烟火不绝,以为尚在,去,行数十里乃知之。追豫到马城,围之十重,豫密严,使司马建旌旗,鸣鼓吹,将步骑从南门出,胡人皆属目往赴之。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馀里,僵尸蔽地。
黄初五年(224年),轲比能再次入侵素利。田豫率轻骑牵制了轲比能的后部,轲比能派部将琐奴抵御田豫,田豫出奇兵击退琐奴。
三国志鲜卑传:比能复击素利,豫帅轻骑径进掎其后。比能使别小帅琐奴拒豫,豫进讨,破走之,由是怀贰。
黄初六年(225年),轲比能又被并州刺史梁习所破。
三国志文帝纪:三月,行幸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宫。并州刺史梁习讨鲜卑轲比能,大破之。
太和二年(228年),田豫派遣翻译官夏舍到轲比能女婿郁筑革建部落,夏舍被郁筑革建杀害。这年秋天,田豫统率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伐郁筑革建,大获全胜。田豫率兵返回到马城时,轲比能率兵三万,把田豫围困七天。上谷太守阎志,是阎柔的弟弟,历来为鲜卑人所信任。阎志前往解释劝说,才为田豫解围。后来幽州刺史王雄兼任校尉,对鲜卑实行安抚信任政策。轲比能多次入塞,到幽州进贡。
三国志鲜卑传:太和二年,豫遣译夏舍诣比能女婿郁筑鞬部,舍为鞬所杀。其秋,豫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郁筑鞬,大破之。还至马城,比能自将三万骑围豫七日。上谷太守阎志,柔之弟也,素为鲜卑所信。志往解喻,即解围去。
青龙元年(233年),轲比能诱使步度根依附,让他背叛并州刺史毕轨,并和他结亲。又率兵万余人在陉北迎接他的家口资产。毕轨派部将苏尚、董弼等部阻击,轲比能派兵在楼烦与苏尚等会战,将其杀死。曹叡派遣秦朗率领中军出讨轲比能和步度根,最终二人败走,步度根部将泄归泥再度叛降。后来轲比能杀了步度根。
三国志明帝纪:保塞鲜卑大人步度根与叛鲜卑大人轲比能私通,并州刺史毕轨表,辄出军以外威比能,内镇步度根。帝省表曰:“步度根以为比能所诱,有自疑心。今轨出军,适使二部惊合为一,何所威镇乎?”促敕轨,以出军者慎勿越塞过句注也。比诏书到,轨以进军屯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鲜卑。比能遣子将千馀骑迎步度根部落,与尚、弼相遇,战於楼烦,二将没。步度根部落皆叛出塞,与比能合寇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冬十月,步度根部落大人戴胡阿狼泥等诣并州降,朗引军还。
青龙三年(235年),王雄派勇士韩龙刺死轲比能,换立轲比能的弟弟为王。 之后,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曹魏的边陲因此得以安息。
三国志鲜卑传: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素利与比能更相攻击。太和二年,素利死。子小,以弟成律归为王,代摄其众。
综上所述,匈奴和鲜卑都给锤成这样了,后来还能东山再起灭西晋据中原,也算是历史真神奇的地方,堪比罗马史书里的日耳曼人了。
他的目的可能不单用拳形容招式类型,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庐山本身的霸气。庐山升龙霸在圣斗士的所有必杀中,其实是很特别的。
一览圣斗士所有必杀技,名称里带有拳字的屈指可数。仅限原著的话就星矢和魔铃,暗黑天马,撒加,加隆和一辉的幻拳系。即便算上动画版的原创,也少得可怜。
闪电光速拳,钻石星尘拳之类的都是中文翻译的名字,原本可没有拳字表述。
这些必杀技中,庐山龙派那就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因为这是唯一用地名来命名,圣界独一无二的必杀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丽的庐山大瀑布,或许只有这个霸字,方能体现出它的宏伟。
在这五个人当中,紫龙的修行环境算得上是非常优越的了。不用忍受死亡皇后岛,仙女岛和东西伯利亚那种鬼天气,也不用像星矢那样成天遭一群欧洲人翻白眼儿。
但紫龙获得圣衣的条件并不轻松,理论上说是最难也不为过。让瀑布逆流是何概念,尤其是如此宏伟的大瀑布。这可是打破宇宙定律的行为,忍一忍就过了是明显行不通的。
而在紫龙打出决定性的一击时,也并没有什么燃烧小宇宙之类的描写。反倒是通过童虎在旁边讲述着李白的诗咋咋地,貌似是在提醒紫龙面对的是何等雄伟之物。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无疑是在大大的高捧庐山瀑布之壮景,而霸字就是为庐山而生。所以庐山升龙霸不仅是必杀,也是对庐山本身的一种赞美,用拳就显得格局小了。
再换个角度看吧,其实从发音上也能知道霸与拳有着明显的优劣。日语发霸的音时,嘴大张成「阿」型。反之发拳的音时,最后嘴得闭上发出「嗯」的音。
要知道这搭配的是升龙这个词。可以对比下街霸中升龙拳的呐喊,升龙是上升音调,而最后的拳发音要闭嘴,音调有个下降趋势。
升龙霸就不一样了,霸的「阿」音可迎合勾拳轨迹持续上升,发声与姿势同步,哪一种更有气势,更有劲儿,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升龙霸始终比流星拳吼得给有力。
任何武打片中都会听到,哈,哈,哈,不会有人在过招时发出嗯,嗯,嗯的音。
突然还想到个类似的,机战 OG 系的修罗众的福尔康(爱称)的最终必杀。
他的一般招数命名九成以上都是拳。但神化后的最终必杀,最后是上升多段乱击,并且打斗极为华丽。此时的招式名没有定义为拳,而用的是破,真覇…猛撃烈…破……
破的日语发音口型与霸一样是「阿」,并且前面的烈字有一个促音,呐喊时会给人一种蓄力攻击的感觉,听着就霸气。
为必杀取名其实挺考验品味的,要的不单是华丽。不但要朗朗上口,呐喊时最好能配合动作达到统一,才能效果最大化。
话说回来,车田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彰显庐山的霸气,那升龙霸完全不用如此命名,这与其他招式不统一。平白无故就这招用地名,难道不觉得很特殊么。
触龙之逆鳞,受龙之天罚,诸如逆鳞升龙霸之类的名称,个人觉得也并不是不可行。非要用地名,只能是有其他目的。
至于是否如此,就只有车田自己才知道了。
用中文吼必杀千万别用普通话,得用那些不需翘舌,不分前后鼻音的方言最佳。比如川渝方言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信可以试试。
至于为什么,请参照以下回答:
李登辉这个人,看似奸诈,实则昏聩。
台湾(省)从蒋经国手里交到李登辉手上时,产业方面是四小龙里最强的。韩国在李登辉主政时,人均在四小龙里陪坐末席。但是李登辉依据神棍张家墩的理论,做出戒急用忍的决定。台湾企业失去了最佳的升级产业,扩张市场的时机。
台湾相对于韩国的劣势,不是人才不够,技术不行,而是岛内市场不足,很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产业养大做强,韩国毕竟还有5千万人。李登辉的总路线,就是放弃得天独厚的,的最大优势,与大陆市场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人,见蒋经国坐半个凳子,分裂国民党的手腕绵长深远;方方面面精算犹如偷袭珍珠港前的军部,但是对大局的预测,笨的一塌糊涂,也是军部一个水平。归根结底,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
当然对中国大陆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一点和香港李家把数码管项目搞的完全走样是一样的。
首先要明白努力打工、结婚、买房、买车、旅游、消费、生孩子后再教育孩子周而复始,这些主流价值观是社会灌输给所有人的成功标准,其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努力为国家做贡献,让这个社会能够一直运转下去。而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种主流价值观,希望得到认可,有欲望才会有烦恼,才会需要更努力的去工作,这就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设定。如果一个人可以不被这些主流价值观所困扰,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烦恼,这就是所谓的低欲望人生。成功不是只有考大学这一条路,人生同样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到底我们来这一世怎样才不会后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更没有标准答案,除非你能代替别人承受在其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的身体痛苦和心理痛苦,否则不要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应该多试着去理解。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