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
1、动植物种群丰富,净生产力发达,有机体主要集中在动植物活体内
2、强烈的淋溶作用,有机质分解很快,土壤中有机物积累很低
3、水热条件适宜,争夺光照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异常强烈
4、一旦植被破坏后,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退化,而且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
5、所以对热带雨林而言的优质策略就是维持生态平衡
古典中国就是这样一片“热带雨林”:
1、人口众多,生产力发达,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布匹等主要的财富产出不可能大量积累,而是全都转化为了“人口”活体。
2、资本其实就是过去劳动的凝结,但在古典中国,每一滴财富的积累都迅速转化为了人口。
3、由于人口众多,争夺勉强活命的生存竞争异常强烈。
4、一旦脆弱的“人口-粮食”平衡由于天灾人祸而被打破,瞬间就是生灵涂炭。
5、所以对于古典中国的政府,最优的策略是维稳,拒绝革命性的变革,亦步亦趋,或者固守祖宗之法——反正这些套路已经被证明在农业时代是成功的。
要让中国实现工业革命,必须要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让社会财富不至于被人口全部吃掉;让统治阶级不至于游走在“不维稳就要死”的钢丝线上;还要恰好你的科技水平发展达到了工业革命的临门一脚。
这些幸运在欧洲出现了,在中国却没有出现:
1、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让欧洲一次性死了三分之一人,近2500万人丧生(可想而知,此时的欧洲人口与宋朝前期也相去不远),否则欧洲可能在15世纪就步入中国这种状态。
2、即使如此,按照《世界经济千年统计》的说法,1500年西欧人口已经恢复到5727万,1600年已经到达7378万,这个数字没有包括东欧和奥斯曼统治下的巴尔干。
走出黑死病的欧洲,人口迅猛增长,社会生机勃勃,人口已经和明初差不多,可想百年之后,他们最终还是会进入这种状态,由生机步入停滞。
3、但是,他们又发现了新大陆——这就使得欧洲人这种生机勃勃的状态又持续了下去,最终,技术积累达到了可以产生大工业生产的地步,成功。
有人说儒学遏制思想?儒学是一种维稳学,是和需要维稳的东亚小农人口红线社会相适应的,它是应运而生,而不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