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解读一下吧,其实最近一轮学科评估已经用上这些新规则了。
不唯论文:意思是说,以后只看最好的三五篇篇论文,其他文章不算数了。以后,发100篇二区不如1篇一区,发100篇advanced materials不如1篇Nature materials. 比如这次学科评估,只看一个学院过去4年内发的最好的20篇论文,其他文章都不算数。
不唯奖项:意思是说,每个“帽子”内部还要再细分。以前的学科评估,每个院士都是加10分,每个长江学者都是5分;现在,每个院士、每个长江学者的分数都不一样了,要重新打分。潘建伟、施一公的分数可能相当于5个普通院士。
不唯学历:意思是说,以后招聘、评基金,只看论文,不看学历。不管是麻省理工的博士,还是南京理工的博士,只要论文发表情况一样,就一视同仁。
不唯职称:意思是说,现在编制不够用了,很多以前能给教授职称的人才,现在只能给副教授职称;但现在的的副教授的实际水平,可能比以前的教授还高,所以要给现在的低职称的人以公平的待遇。
综上,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最主要的一点是,以后只有大文章是硬通货,小文章、头衔、名校学历都没用了。
很多人说那以后不看论文看什么,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了,怎么可能不看论文……
前几天刚开了一个国重项目的会,科技部的领导说了,整治“唯论文论” 的意思并不是让大家不发论文,而是要发高水平的好论文,是要改变以前很多学校和科研机构“数豆子”的考核方式。
比如以前基金申请时有些人论文数量超级多,但都是些灌水文,美其名曰“没有质但有量”,甚至有一些地方评比时还会出现诸如几篇三区顶一篇二区之类的计算方法;以后只能写五篇代表作,没人管你有没有量,也没人给你换算,只看你五篇最好的。如果五篇代表作都是灌水文,那可以想象你的科研能力了……
所以千万不要误解,领导其实没那么傻……
现在的最大举措就是全面推广“代表作”制度,以前申请个基金申请个人才项目啥的,就是数SCI论文数量,然后数SCI论文总影响因子,即便每篇论文IF不高,总SCI数量和总IF吓人就够了
现在呢,国自然基金委主任的话是:我认为代表作制度是个好办法,一个人一辈子有一篇打得响的代表作,也就够了
于是,申报基金申报人才项目,去年是要求仅列出十篇代表作,即便发了100篇SCI,也只许列上10篇,今年又改了,更狠,只允许列5篇...
很显然,这个代表作制度,本质上是逼大伙,从多发论文转变成发高IF论文(高IF是不是等于高水平,姑且认为是),毕竟不管发了多少论文,就看5篇,这5篇,如果IF上不去,拿不出手啊
但是,这是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唯论文呢,我不知道,但我至少认为,比以前的单纯数论文数量和总IF,要更合理一些
高IF文章,发起来不容易,而且发的时候,会对论文造假更谨慎,我听某位博士期间发了近10篇IF很低的博士说:我没有造假,但我敢说即便造假也没事,就我那论文的IF,估计都没人有兴趣去重复我的工作
但是,如果是发在了CNS上,会有很多人去重复你的工作,韩春雨显然事先低估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