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近3000所(这还不算一些单独的科研院所),其中本科院校大概800多所,一本院校300多所,211院校100所出头,985院校不到40所。
理论上说,只要你进了这3000个单位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当老师,都可以被称作“大学老师”。而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教授还是985的教授,虽然含金量差别很大,但都是领域的内的最高职称。只是,不同院校老师的待遇,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就拿我的几个同学举例子吧。这几个人中,除了最后一个是硕士研究生外,其余均为博士。
我的同学A,去了湖南某985,非升即走,整天熬夜肝项目和论文。即便是评上了副教授,每年也有比较重的科研考核要求。她从来没觉得大学老师轻松。
我的同学B,去了山东某双非一本大学,签的协议是第一个聘期完不成考核任务自动延长一个聘期,第二个聘期完不成考核任务转岗。我这个同学对行政工作没兴趣,所以还是有一些考核压力,但由于不是非升即走并且有延长聘期的约定,压力倒也没那么大。
我的同学C,去了山东某艺术类院校,合同中对科研任务的考也要求非常低,基本上随便发几篇论文就能达标。
我的同学D,去了山东某二本大学。他所去的学院里的大多数老师还都是只有硕士学历,所以学院根本没办法给全院定过高的考核目标,他的任务完成的很轻松。再加上他家就是本地的,家里早早就给买了房买了车,那个日子过得真的相当舒坦。
我的同学E,去了贵阳某二本院校,入职即有编制。压力什么的,不存在的。
我的同学F,研究生毕业去了某大专当老师,有正式编制。因为是大专院校,自然也不指望你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平时好好上课就行了。
我的这五个同学,都是大学老师。正常来说的话,ABCDE四个同学最差的也能在40岁左右评上副教授,F的话稍微努努力至少也能以副教授职称退休。从压力的角度来说,A的压力比较大,B略有压力,CDEF完全不知道压力是什么。
正如前面所说,中国有近3000所大学,一本院校也就是1/10左右的数量。对于中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职工来说,高校老师当然是一份轻松且压力没有那么大的工作。而且,即便在今天,很多人在这里说博士进高校如何如何难,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已经把那2000多所三本、大专和高职院校给排除掉了。我所看到的情况是,以文科专业来说,目前大量的末流二本和三本院校每年仍有硕士入职,很多大专和高职院校招博士也并不算容易。当然,很多博士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去那里工作,这是博士的个人选择,但如果选择过去,那么大多数学校真的可以说是比较轻松的工作了。
那大概是不知道“非升即走”的恐怖吧?
在我的认知里,一个学校搞科研最勤奋的、乃至最拼命的不是硕士研究生,也不是博士研究生,更不是什么大牛/资深教授,而是那些青年教师。
他们的竞争压力大,需要基金项目立足、尽快评上职称,所以会拼命扑在科研一线、追求产出。
对他们来说,站稳脚跟之前,泡茶、晒着太阳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因为没有人可以逃过“内卷”二字,你拼我更拼。
可叹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内卷,谁也逃不掉。
我媳妇一直说我不懂生活,不浪漫,就知道工作,节假日也不知道好好地玩。
而我总给她说:压力是自己给的。
我老板,每年初一自己一个人开车到办公室,看文献。
每天早上回复的邮件也是在6点左右。
不给自己压力,每天划水,一个学期上两门本科生的课,这种人学校大有人在。美其名曰:专注教学。
代价就是永远当讲师(老一点的混上副教师,当年评副教授指标松),拿着国家开的基本工资和学校的岗位津贴。系里面开会,坐在角落里,拿着手机,开会内容仿佛与自己无关。
那些老一点的,90年代混进学校的,在校内有60多平米的分房;世纪初又拿到了低价的经济适用房,过着这种日子,也还行。反正有了房子后,帝都的消费也不高。到入校晚的就惨了,没有分房,有点住房补贴。
当然,对外仍然是有面子,说出去也是大学老师,或者副教授。社会上的人一般也分不清讲师、教授、研究员这些职称。
如果前面自己给自己压力大点,刚入校延续读博时的那种钻研劲,多发几篇论文,早点上副教授。多搞点项目,横向的、纵向的,有经费,有地位,然后就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比如学生名额、实验室,然后很快就能出更多文章、专利。然后顺理成章就上教授了。到这一步基本就爽歪歪了。学校的优待政策就有希望了。或者不行,就跳个学校,从985到211。
运气好的,再获几个奖,优秀教师、百人计划之类的,然后就有希望申报国家级的人才计划了,四青不是梦(优青、青年拔尖、青千、青年长江),后面就是杰青、长江学者了。这就拿下了,同志们。
别问我现在在哪一步。原来划水真是爽!
青椒和青椒的差距,比xx和xx还大。举几个青椒的例子,都是我认识的。
1. 某二线城市211青椒,女。父母都是当地名医,当地五套房。她一个人住180平的大房子。每周上两次课,其余时间几乎不搞科研,到处旅游。有编制没有金钱和职称压力,潇洒的一逼。上次聊天,说小孩子20万一年的兴趣班很便宜。瞬间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2. 某二线城市985青椒,家在北方四线城市。房价还没疯长的时候,家里资助50万首付买房,每月还完房贷勉强维持还行的生活。每次聊天,都庆幸早买了两年房,不然根本买不起。
3. 某二线城市985青椒,家在南方小县城。毕业先去了某世界500强,干了两年回学校当老师了。第一天上班就开个七八十万的车。后来才知道,人家找了个富二代老婆。
4. 某一线城市985青椒,家在南方某三线城市。背靠大老板,毕业留校。刚工作,家里面资助一线城市全款买房一套,以下不表。
5. 某二线城市211青椒,父母都务农,完全凭自己努力去了国外一个不好不坏的学校读博,博士毕业去了该校做青椒。凭他的出身,我觉得这已经是极限了,在老家他是绝对的榜样和人生赢家。然而....目前根本买不起房。压力巨大,每天工作16个小时。希望他越来越好吧。
我跟你说,同样是青年,年龄差几年,很有可能就差一辈子。
认识两位某985高校的副教授,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学院的。
一个出生于1978年,北大博士毕业,12年前直接进了这个学院,没几年就顺利升了副教授,因为不善于也不满学院斗争,顺势躺平了,除了每学期两三门本科生的课程,他既不申请项目搞科研,也不参加学院任何会议、任何活动。
学校在A市,他和家人在隔壁的B市买了房,房价便宜无房贷,所以除了去给本科生上课,其它时间他连学院都不去,办公室门常年锁着。
他们学院也几乎忽略了他的存在,他确定排课的教务和发工资的财务知道他的存在,其它老师是否认识他,他也不知道。反正院长换了好几任,他从来没见过。
学校给他发的工资一年就20多万,不算多,但他们家也不怎么缺钱,够用。他的爱好是游泳、爬山,不太费钱;最大的乐趣是接娃上下学和陪娃上兴趣班。
我问他这样躺平会不会被开除,他说不会,他们学院这十来年,也就开过一个副教授,那还是站队站错了,他连学院都不去,根本不站队,哪里有机会被开除。
躺平天地宽,说的就是他这种。说起来他才40出头,其实也算青年教师了,像他这种青年教师确实超级轻松啊!
然而另外一位副教授就惨了,1983年出生,人大的博士,毕业的时候,国内博士已经没法直接进985高校了,于是又去新加坡留了几年学,6年前才进的这个学院。
他进来的时候,已经不是讲师年限熬完了直接升副教授,而是需要在他们专业的世界顶级期刊发3篇文章。他说,对于正常人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和其他几位同时期进校的人,论文其实都是在留学期间就已经在准备了,很多项目已经做了一部分,留学结束后带着半成品来的,所以才能期限内,完成任务。
更坑爹的是,即使完成了这个不可能任务,他想象前面那位副教授一样躺平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这个批次进去的,适逢他们学院改革,新人新办法,副教授的聘用期只有10年,10年之内,如果升不了教授,就得走人。而要升教授,每年2篇论文只是起步要求,还对申请到的项目层级有要求——当所有要求都达标之后,并不是一定能升教授,还得和其他副教授竞争有限的名额——这样熬10年,别说什么轻松了,头发能不能保得住都不好说。
他说他也有个躺平梦,不过这个梦至少要等升了教授才有实现的基础——如果运气不好,他可能要到2020年代末才能升教授,那时他已经四十六七了。
看下来其实挺残忍的,相当于把年轻人当做甘蔗,逼着你们卷起来,榨取完汁水,再考察考察你对领导的忠诚度或者恭敬度,决定给不给你颁发躺平的资格。
你说,这样的高校青年老师,轻松得起来?
同样是青年,出生就相差了三四年,命运却有了天壤之别,所以是高校青年教师否轻松,很难一概而论。
我问过他一个问题,既然贵校这么卷,你干嘛不考虑换个学校?因为我知道他们学校之前一个讲师,换到另外一所没那么好的985高校,人家直接给了教授头衔,1984年生的小伙,现在已经是博导了。
他说,学校就是平台,申请好的科研项目时,那些评审的专家,很多时候其实也不懂申请人的学术水平,所以基本就是看学校给的,很多好项目,如果学校差,基本很难申请到;而且很多项目,人家立项单位直接定向给好的学校,差的学校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啊,没办法,虽然名校非常卷,待遇也未见得有多好,但大家还是抢着进。
我有些无语,你都要躺平了,还想申项目的事情干啥?
他的回答是,既想拥有躺平的资格,这样人更有安全感;也想保留进取的资格,这样更有选择的自由。我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想躺平,但我希望哪天我选择躺平,不是因为我没能力,而是因为我愿意。
我妈是某211副教授,退休了。她这辈子就是每周两三天去学校上课,其他时间都在家里睡觉。赚得一直还比我爸多。所以她一直就说嫁我爸嫁亏了要是在学校里找个老师多好,俩人都学校的现在三套房子也分下来了,寒暑假一起出国玩玩多滋润的。对她来说大学里面简直就是天堂,能在大学当个老师简直就是天使,社会地位又高工作又清闲,还能没事出去赚个外快,爽得很。
所以她对我的要求就是“不读博就去死”,“不进高校工作你这辈子都完蛋”。对她们来说企业就是游手好闲找不到工作的才会考虑,北方老一辈人对体制内还是超级有执念的。但她是文科专业从不做科研也不带学生,完全不知道读博的艰辛。虽然她是77年第一批高考的大学生,但是她的认知这些年也非常落后于时代了。
我工作的985学校没有哈工大好,她就一直骂我没用完蛋你看谁谁谁都留工大了,可是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想进985拿个编制简直比登天还难。我好不容易熬过了非升即走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可是我妈还经常打电话骂我不用功,都这么大岁数了连个优博优青都没有,简直给她丢脸。她以为我和她一样只上上课剩下时间就在家里睡觉了,可她完全不知道现在青椒都是怎么活的。996对我都是最轻松的事情了。她在大学里工作一辈子都不知道,让外面的人还怎么知道。所以社会上的偏见,就是这么产生的。
顺便说一句,她的处事方式还是“不给教授就跟领导闹去”。说实话,她这辈子还确实通过这个方法得到了一些好处。但是放在现在,我只能庆幸她安全退休了。一切都太不一样了。
截图里面的直系亲属大学老师,他们的成长轨迹可能是这样的:
70后,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上一个重点本科(毕竟那时候可能还没有985211的项目),或者哪怕是普通本科,然后读个博士甚至只是硕士,00年代进入高校任教,有编制,无科研考核。如果在大城市的话,工作几年买套房,有远见的咬咬牙多买两套,到现在资产可能已经翻了十倍了。然后他们到处宣扬,高校教职多么多么好,又轻松又惬意。
如果把中国的发展比作股市的话,他们的人生相当于,在暴跌10年以后,卡准时间点出生,拿自己的青春投资抄了个大底,跟随国家发展一路成长,并有幸在高位出手套现。他们是吃到时代红利的一代人。
然后他们或者他们的同辈朋友看现在的教职市场,就非常不理解:为啥现在的博士都觉得教职难找,要求又高呢?这种思维我其实也能理解。普通人主要关注的就是自己圈子里平辈人的情况,因为他们的交友圈子主要是同龄人。比如说我自己也不会细心研究现在的高考和我那时候的高考相比有什么变化,除非我有了孩子。但是有了孩子上大学也是20年后的事情,所以从我高考到我孩子高考这30年的高考试题、形式,对我来说也就是一片模糊地带。
其实不单纯是学术界,国内体制内的职位肯定也是越来越难进了。20年前复旦毕业生如果想当公务员,能进什么职位,升迁前景如何?现在呢?我老实说吧,如果家庭背景一般,朝中无人,现在的复旦本科生/研究生当公务员能做到副处退休就已经不错了。进入社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以为生涯发展主要靠能力,但很多时候,讲究的是先来后到。
我们90后这一代也不算最惨的,勉强吃到了时代红利的一点点尾巴。我们的后辈将从出生起就进入全方面内卷时代。中国GDP增速从两位数放缓到一位数,这个社会的各个行业,不管体制内体制外,都在进入“滞胀”时期。
没啥毛病,这是事实。
早上9、10点钟悠哉悠哉地晃悠到办公室,往电竞椅上一倒,挂上微信,看看邮件,刷刷Google Scholar,下载几篇刚发出来文章,边吃小零食边读边骂:写的什么破玩意?就这也能发顶刊?idea被抢先发表了我操!诶,这个想法不错,截图扔到学生微信里:去,算一算下周告诉我结果。看得无聊了就跑模型,边跑边找妹子聊微信吹牛逼,不知不觉就中午了,叫个营养午餐外卖,点开一个下饭的直播边看边吃。吃完饭打两局王者荣耀休息一下。下午放点小音乐,写paper、写ppt,累了继续找妹子聊天。一看表,都5点了,该回家了。
到家刚好吃年夜饭看春晚。美~
因为这十年是个分水岭!因为这几年学历和学术成果贬值速度简直是指数级。
2012年,某些211学校还在招硕士。我一个一本科双非,博士985,科研成果就是一区文章两三篇的师兄去了某C9当老师。直接带编制。
2015年,我这种划水没啥成果的博士随便进了个211,说实在的都没几个人应聘,我答应过去上班人事还反复跟我确认希望我不会反悔。当时招聘要求无非就是本硕博都必须211以上而且两篇不限区sci,直接带编,无考核要求。
2018年,我校招聘的博士几乎人手一篇行业内顶刊。而且不带编,考核合格才给。
2020年,我在的院来了个本硕博均北大加美国博士后经历,sci30多篇一作or通讯,也就给了人一个讲师。然后招了个实验员,一问人家都有一区十几分的文章一篇。
进人难度的增加直接导致评职称难度也是指数级上升。
2012年还有一堆硕士上副高。2015年只要有青年基金加两篇二区文章即可不参评直接上副高。2018年有青年基金加5篇sci其中一篇二区以上的可以上。2020年,也就是今年,评副高得有面上,虽然明面上没有这个要求,但是实际上指标就那么点,有面上的一分就没剩余指标了。。。
当然,作为2015年带编制无任务进去的我,感觉反正也追不上这恐怖的上升标准,所以我就上上课,别的不管,其实就还挺轻松的。那些拼命追赶的老师,比如和我一年2015年进来的一个女老师,誓言是不上副高不生娃。她实力挺强的,进来第一年就拿了国家和省级的青年基金,基本能拿的小基金也都拿了,不论寒暑假,天天亲自做实验,今年好不容易攒够评副高的各种指标,打算参评,结果竞争对手都是引进人才,有面上有行业顶刊,最后直接放弃了。。。我都替她累。。。
有人质疑成果是不是真的贬值如此之迅速,只能说知乎真正在普通高校当普通老师的可能不多吧。那就再说说我老公学校的情况。
我老公作为一个和我一样本硕博都是985毕业的博士,他专业还是学校优势学科,A级,导师也是行业内大佬。15年博士毕业本有更好的选择,结果为了回家乡最后选了个双非一本高校。本以为在这个好多教授都一篇sci没有的学校那不是躺赢么?结果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他实力还是不错的,各种国家级省市级基金顺利到手,文章也年年出,18年第一次参评副高,差不多高出学校副高基本要求的两倍条件,结果为了院系均衡等原因他只上了校聘副教授。第二年猛干一年发了5篇sci,一区二区各一篇,授权2个国家专利。本以为这一年副高那不是探囊取物么?谁知道18年学校引进了一堆人才,而且各个都是博后,不受限于工作年限和成果单位,刚好也是19年评副高。结果他直接成了待定。好在他所在的院是学校优势学院,加上之前校聘的优势,勉强上了。再看看今年2020年,看看竞争对手的资料,真是庆幸去年上了,要不然今年是连希望也没有了。。。
看到有人质疑我说的有面上评副高,这又证明了没在高校的话,你的认知就跟不上这水涨船高的速度。就跟你问深圳房价多少,说2015年不还好多两三万的地方吗?怎么就买不起房了?
我解释下为啥那么多参评副高的人会有面上。第一是青年老师,本身很优秀,第一年就拿了青基,结果三年没评上副高,后来又中了面上。这个很正常吧?事实上我知道我校某个青年老师拿了面上以后今年还是没上副高,不知道为啥,也许别的条件没达到。
第二是引进人才,尤其是一些在海外工作或做过博后的。引进人才很多直接给了特聘副教授或教授之类的职称,但是这个特聘是学校给的,没有编制的,那他编制是什么?还是讲师。所以他也得参评。他申请基金可以按教授申请,而且成果很多,中面上不正常吗,有的人甚至面上青年一起拿?他是不是参评的时候就有面上了?
学校从没要求过评副高得有面上,问题是指标就一两个,每年还引进各种人才,他们都来评职称,那你之前普通博士留下的可不得和他们pk?最后结果就是今年上的人大多有面上了。比如我在的院参评副高7人,人人有青年基金有省基金,有文章。但是今年就上了两个副高,都是19年引进的特聘教授,两人第一年来就拿了面上。那明年会不会好点?我觉得够呛,因为今年我们又引进了一个。。。
第一个这么多赞的回答。。。那就再更新一点。。。说下青椒的焦虑感。
其实各行业的焦虑感往往都来自于害怕失业,尤其是中年失业。我觉得青椒最大的焦虑感就来自于此。比如我博士毕业的时候,除了这所211大学,省内几所有对口专业的高校都给了我offer,还有医院,考公务员,企业,各种地方我都有机会去,无非是自己瞧不瞧得上。但是现在,我在这所学校5年以后,我失业了也许运气好能去个专科。再过十年呢?失业了可能真的只能自主创业做个体户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对职称这么有执念,因为高级职称至少不至于失业了没地方去。编制也一样,是让你不容易中年失业的保障。
其实很多行业都是干得越久越有经验越有优势,跳槽收入翻倍,而且这些人不在少数。但是高校老师除了那些干得特别好的,有人才帽子的,很少见跳槽的,因为很多帽子有年龄限制,所以学校招人往往也有年龄限制,比如博士不超过35之类的。所以普通高校老师跳槽大多都是从好学校往差学校跳,很少像从前那样,出去读个博士读个博后就能跳槽去更好的学校了。。。所以我身边好多年轻同事都觉得自己越待越废,越待价值越低,真成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了。这点甚至还不如中学教师,至少很多授课能力强的中学教师四五十岁还大把私立学校抢着要。
因为社会上一般的言论,是稍微落后的,和很容易以一个方面代替整个群体的
一、基础情况
985级别的大学、211级别的、一本、二本、专科。老师是不一样的
几个在985任教的朋友,忙的一年见不到几次
我有几个在专科任职的朋友,也是根本就见不到人,不过是学校里见不到人·····
当然还有专业问题,有个在八大美院级别任教的朋友,经常去国外各个大学讲课,去年疫情一下子闲下来了,和我约了几次出去钓鱼了。
我那个土木狗专业的几个任教的朋友,那叫一个难找。
而大众能接触到的,大部分都是这些比较闲的人
自然就以为全部都很闲
问题是,人家忙的,你也见不到他们啊
二、进入大学的难度
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年轻的女硕士,25岁28岁考进来,很容易就考进来,还是放弃了在私企的高薪才考进来。考进来就生孩子,生完孩子以后,本来想辞职的,结果当时经济形势下行,然后就没辞职,现在都过的很好。
我进大学的时候,大四的两个师兄,属于比较厉害的那种,直接毕业就留校,还有几个是去了别的二本三本院校当老师
等到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学校就就都要研究生了,但是也有几个同学考取了专科学校当老师的。
等到我研究生毕业,那时候连专科就都要硕士了
等到我工作了几年,然后我爱人也博士毕业了,这时候连专科都恨不得要博士了
现在,除了博士,还要在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了
比如我随便搜了下一个一个二本院校的招生要求
应聘者原则上应为博士,第一学历应为本科,且本硕博阶段的学科专业方向一致或相近。部分学科可放宽为学术型硕士毕业的副教授,第一学历应为重点高校本科。
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在我校认定的综合类或本学科一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篇;理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工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文联主席的女儿研究生方向就是研究父亲的小说,然后直接留校的那种····
还有在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研究文联主席女儿的诗歌,也算是发表论文的那种
但是这都是少数,不是我们这些人能享受的。
三、大学前途
其实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那一批进高校任职的是最享福的,前边的因为清理三种人,直接靠边站了,完全没有竞争,长时间脱离原来的岗位,技能几年就能废掉,后边80年代因为“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投入少,很多专业都直接撤销了,换句话说,也没新人和他们竞争。
等到90年代,随着拨乱反正,重启科研,重启军工,这些专业恢复设置,比如美军空袭伊拉克以后,在某位班长的关心下,航天专业才恢复招生,
这时候,大量的资源就只能倾斜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这一批人,因为前后都没有人。
而诡异的是,他们大部分人又带不动
我们看90年代末和20世纪初,我们航天发射时候,镜头切到发射场地,一群60多岁的老头老太太带着一群80后········中间这批人完全就断代了,根本指望不上。
他们可以说,享受够了时代的红利,可做出来的贡献,远远赶不上。
但是他们真的是,过得优哉游哉
不服不行,只不过他们悠哉的代价,
就是天天说我们取得了什么什么成果
可最后还是:“我们要把美国禁运的清单,当成我们科研突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