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看到这个新闻,然后一些自媒体就开始鼓吹合资要谢幕了……
冷静点来看,这事并不意味着合资体系中“中方”开始集体溃败或者合资体系开始落幕,溃败的是华晨本身(以及与华晨处境相似的x汽)。
半年前我回答过合资股比开放的问题,里面提到几个豪华品牌中方伙伴的境遇。
一汽 、 华晨 和 北汽 的日子可能就没有这么好了。三家企业恰好都和三头利润奶牛(ABB)有关联,同时自主品牌的发展已经不是“瓶颈”一词可以概括的了。
现在看来,华晨的确是这其中第一个冲头。
「为什么是华晨第一家被牺牲?」
我们可以对比几家豪华品牌JV,甚至延展到整个合资领域,华晨在合资中的value实在太低。
不得不承认,在合资开放三十年的今天,外方在合资中的地位依旧牢固,尤其在产品和技术上。但在市场、销售、管理上的成长已经让很多中方在合资体系里有了牢固的话语权:
导致的情况就是,现在华晨在股比商讨上没有任何的制约力量!夸张点说,现在的华晨,至于宝马,只是一个房东,只是一个LP/GP。
「 华晨拿了钱算赢吗? 」
从纯财务角度看,36亿欧元换25%股份,差不多就是公司1200亿人民币的估值。以2017年华晨宝马105亿人民币的利润来看,近12的市盈率相比国内车企是高了点,但在成熟的海外市场,这个市盈率也称不上赚。
但考虑到这笔交易会在2022年发生,那个时间点之前,宝马在国内的成长性还是很值得期待的(高端车型国产化、电动车市场发力、甚至MINI品牌等),所以这笔交易从财务角度讲身,吃亏的只会是华晨。这也间接反映了谈判中,中方并没有太多筹码。
反观华晨自己,今天复盘后直接暴跌25%,哐当一下100亿就没了。
战略角度来讲,这对于合资品牌的发展也许是好事。
宝马不是一个新入中国的品牌,他在中国的渠道建立、品牌影响已经是成熟了,而且可以说是一线顶级了。所以不太会有经历现在一些新晋外资品牌在华发展的问题(例如阿尔法罗密欧)
既然渠道和品牌建设已经完善了,那宝马未来需要更多规划的是新产品、是新技术导入。
在50:50股比的情况下,宝马方面一定出于利益的分配和技术安全有顾虑。但相信在75:25的情况下,宝马会更乐意加快投资步伐的。在股比更改消息放出的同时,宝马就答应在华增资也是很好的印证。
宝马集团对华晨宝马的投资将增加230亿元人民币,用于现有及新增生产设施建设。……通过过持续的投资,以及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研发和生产,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那之于华晨自己呢?
在50:50合资时期,华晨已经在尽力吸收宝马的技术,来发展强化自己的整车以及零部件业务——但华颂搭配的宝马发动机、新晨动力对于N20的吸收都没有太好的效果。
那在75:25以后,宝马还会帮助自己的LP/GP进行技术输血吗?我们不排除在股比调整的协议之外,宝马答应继续扶持华晨发展,以确保华晨不沦为单纯的地主。
但华晨需要自己思考的是,在自身汽车品牌发展不利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及时断臂,专攻上游零部件供应链或者商用车细分领域?长久来看,在华晨的战略发展上,宝马的辅助作用会逐步淡化。
「对于其他合资体系的中方企业有什么启示吗?」
A、牢固目前在合资中对于某些领域的掌控,对于上汽这样中方我们不必担心。但对于一汽、北汽等北方车企,需要牢记的是,在渠道、销售、甚至服务等创新环节上,该自己把控的还得控制住。需要让外资方看到你在某些环节的价值。你今天的长处就是会明天股比商讨的筹码。
B、对于领先技术的吸收。股比不会长久保持五五对半的情况,中外两方之前的平衡一旦不被政府保护,大多数中方会成为弱势。所以在目前还有bargain power的情况下,不能放松对技术的吸收。
C、加大自主业务的发展。注意,这里不仅仅是自主汽车品牌业务,更应该是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整车市场的发展已经愈发成熟了,未来可以存活的品牌可能也就是今天的一半。不客气的说,大部分的自主品牌会被市场淘汰。
汽车产业链很长,从整车可以延伸切入的领域很多:零部件、售后、出行、金融、数据IT等企业服务都是可以试探的领域。布局不等于画饼,找准切入点,发展出核心能力绝对好过一些车企上来就谈全生态融通……
股比开放的目的是要倒逼合资中的中方企业加快自身业务和技术的提升。如果中方可以找准自身立足点,合资模式依然有他存在的意义。
最后,华晨宝马也许可以改名了,要不改叫中国宝马或者中德宝马?中华宝马也行啊,这样华晨还能占25%的名分...
对企业员工可能是利好。
对产业工人来说可能不是利好。
对汽车行业来说是利好。
对消费者来说是利好。
对所谓的民族资本而言不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