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人之常情,也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军力发展的一个普遍潮流,所以军事现代化这20年来,普遍强调利用技术和战法优势减少伤亡嘛。
要知道,现在的军队也就只是国防军而已,不再是信仰加持的骑士团了,从05年以后发表的《战斗精神组歌》来看,军队的阶级性已经消解,与之相匹配的牺牲精神,无论有没有独生子女因素也不会再存在,由当今圣人主唱的那首《当那一天真的来临》的歌词指向性非常明显;人民怀念第一共和国是对的,但那样的国家和军队不可能再回来了。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假设我是第二共和国军队的参谋人员,做战术计算的时候,我一定会加上“独生子女占比”这个参数的,当这个比例超过一个临界值,比方说0.65的时候,我是不会在计划中把这支部队放在类似塔山或者松骨峰这样的战役位置的。
当然也没啥好担心的,世界第二工业国暂时不需要血肉长城来保护自己了,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抗日或者卫国战争那个级别的反侵略战争。
按当今执政思路延续下去,军人待遇(包括伤残抚恤)会大幅度提高,追上美军尚有时日,但显著高于周边对手问题不大,加上技术兵器的进一步高密度列装,PLA也可能没有机会打出塔山或者松骨峰这样的伤亡率,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对未来战争的直接影响。
但21世纪战争最严酷的考验往往不是来自于正面决战,而是无休无止的治安战、反游击、反爆炸(参考新罗马在中亚的体验)。。。因此,终有一日PLA的独生子女兵们也是需要把此类任务交给临时工,噢不,承包商的。。。
大家要知足,相比周末放假的欧盟军队,靠绿卡兵冲锋的新罗马军队,军官给士兵吃饲料的印度军队,我朝的PLA至少在重大灾害和军事行动时还是能靠简单的民族主义激发战斗热情的。
局部战争中,唱主角的是技术兵器特别是空中力量,不需要每支部队都是塔山英雄团,只要维持比世界平均水平略高的战斗意志就好了。另外知乎上的脑无们,我估计绝大部分不会被赶上战场冲锋填战壕,你们的战斗岗位是富士康代工厂,战斗任务是装配炸弹和元件。技术时代的战争,一波波的人浪不过是子母弹和末敏弹的经验库罢了。
我记得我在某个回答写过,哪怕没有革命理想加持,精英阶层中少数分子的自我实现需要+平民阶层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热情,也足以在短期维持住帝国的军事动员力。
长期的事情不考虑了,凯恩斯爵士说得很清楚:In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附录:《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歌词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
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
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
看那军旗飞舞的方向
前进著战车舰队和机群
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
年轻的士兵渴望建立功勋
准备好了吗 士兵兄弟们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放心吧祖国 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准备好了吗 士兵兄弟们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放心吧祖国 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要我说这一代没有"血性"的士兵可能是最能适应现代战争, 最能打的这一批人。中国军队也可以借着这一契机, 从靠着"血性"的革命军队转换成技术型的专业军队。
我一直觉得, 除去极端分子, 权衡利弊后不愿意为国打仗的人, 在被征召之后会是最理想的士兵。因为对他们来说, 打仗是和这个国家契约所带来的义务, 而不是爱国情绪的宣泄。他们会更善于接受指挥, 更善于理性分析情况, 军纪也会更好, 总体而言是会更"专业", 不带感情地做好自己所分配的任务。这在技术性强的现代战争中尤为有利, 因为在这个战场上, 坦克炮不会因为你打炮时的思乡之情而降低杀伤力, 导弹也不会因为操作员的百无聊赖而走位失误。甚至是步兵的训练, 在反复的系统地训练以后, 战术动作都会变成肌肉记忆而降低情感的影响。
另外一点就是, 这种低爱国热情的兵员还可以有效防止军队鹰派绑架国家,将其拖入战争的潜在危险。当爱国主义运动失控的时候, 军队作为此类运动的温床常常会是右翼势力的策源地。日本政府在二战前被军部的一系列暗杀和自发的侵略行为逼上了战争的火车, 最后酿成整个亚洲的灾难。一战前的奥地利帝国和土耳其帝国, 也都是被各自的战争部长的野心拖入战争。一支理性的军队显然是此类政变的阻力, 可以防止军队和内政互相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国, 党, 军都高度一体的国家里, 专业的军队还可能在党需要对内用兵时产生抗拒, 毕竟保家卫国是义务,凭什么情绪失控的老乡也得军人来"安慰"? 君不见就算是希特勒也不能让国防军去搞暗杀,镇压,集中营, 只好自己搞党卫军和盖世太保。这一切对于建设一支国家军队比较有利, 可能还会影响到军官的仕途, 我们军部对此很不爽。
强调"血性"在兵源不能接受好的训练时是一个不错的辅助。但依靠这种纯粹的激烈情绪来作战会给作战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一战这种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 如果不能迅速取胜, 士气会是一个迅速崩塌的过程, 到最后溃散哗变, 参考1918年的德军。(可以参考 孟德尔的这个答案
一战打得那么惨烈,各国军队的士气是怎么保证的? - 孟德尔的回答)
战争是残酷的。血性的问题在于它试图给这个残酷的事实裹上糖衣, 我们军部的意思不就是: 虽然很危险但为国效忠带来的荣誉会让你感觉爽, 不怕死地作战是真男人, 一人战死全家光荣么。荣誉个球, 当第一颗子在你耳边呼啸而过的时候, 士兵就不会把这些破价值观当回事了。看了这么多死人之后, 他们会开始疑惑自己作战的动机, 当士兵从爱国主义热情中清醒过来时, 他们会变得极不可靠。相反, 一个从一开始就抱有战场是地狱心态的士兵, 在见到真的战场之时就可以更理智更专业地战斗。同时他们也很清楚战斗是自己法定的义务, 不会临阵退缩, 也不会做超出义务范围的战斗。
独子怕死,难道不是独子就不怕死了吗? 害怕死亡是人类自然的情绪, 最好的办法是接受它并找到与之共存的最好方法。中国曾经靠光脚不怕穿鞋的精神在朝鲜半岛逼退了美军, 那是在中国人力资源极端廉价的时代。现在我们到了士兵个个都死不起的时代了, 因为每人都能找到生活的意义, 都有一部分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凝聚军队的方法,自然应该从爱国主义热情转移到纯粹的履行义务。军队不应该再去管理士兵的个人想法,比如怕死不怕死,比如怕不怕家人失独;军队只应该对军人有任务上的要求,简而言之,能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谁管你怕不怕。当然,这并不是说爱国主义教育与这个契约相矛盾,相反他们还很有可能产生相辅相成的双赢。本文反对的是用纯粹的爱国主义热情来驱动军队。军队应当明白自己服从命令的最终原因是来自义务和责任,而不是盲目的信仰。
最后我想说, 我们嘲笑日本当代青年参军热情低, 以至于军队都用二次元征兵广告来吸引年轻人,国之将亡遍地舰娘等。这些年轻人可能并不热衷于爱国和政治, 但他们热爱动漫热爱生活。如果他们的国家被侵略, 他们会去为了自己所热爱的生活方式而战, 而不是为了国家或民族这样虚无的概念。没有任何挂念的人(通常还是无产者)容易找爱国主义填充自己空虚的内心, 只是找归属感罢了。那些在这个国家里有牵挂有财产的人, 那些儿子,丈夫,地主,老板才有和这个国家牢固的纽带, 才会去为了中国而战斗。所谓有产者有恒心, 有害怕失去的东西的人, 才是社会的正面力量。
———————————————————————————————————————————
#补充一: 关于建立一支职业军队。
职业军队的好处很好理解:如果一个人要看病、修电脑、修汽车,他们显然会把这个工作交给对应的专业人士。作战也是同样需要专业素养的行为,同样需要专业的士兵,而不是热血的炮灰。至于职业军队的坏处嘛,就是会脱离军队和人民的关系,毕竟每天打仗和每天坐办公室的人不会有共同语言的。根据太祖的想法,这个军队应该是革命的先锋,应该扎根于人民去宣传革命思想,这个职业军队只会打仗不会革命那是不行的。
但我认为,正常生产活动和战争这种暴力行为的脱离对社会更有利。人民会褪去大革命时代阶级斗争的暴力心理,军队也可以脱离繁杂的党务活动专心备战。如此一来人民和军队的关系反倒会有所改善,因为距离感会让人民更加注意到军队为社会安全的贡献和牺牲,而不会觉得军队不过是我也能去的吃税收的地方。(关于国家也需要专业的政治家,而不是从各行各业选出来业余政治家这个论点。。就放到以后再说吧)
即使是在一战这样看起来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部队的专业性仍然可以左右战局。1914年德意志帝国的陆军在西线的主要对手是职业的英国远征军和主要是征召的法国陆军。而德意志陆军遭遇的大多数失败都是英军造成的:英国远征军的第一场会战蒙斯会战(Battle of Mons),尽管没能阻止德军的前进,但给德军造成了比己方多得多的伤亡。阻止了德军进入巴黎的马恩河会战中,也是由英国军队主导了防御和反击。而法军在西线一系列的边境战役(Battle of Frontiers)接连失利,让德军挺近到了巴黎市郊。
在双方工业水平相似,武器水平相似,指导战术相似,作战场地相似,敌人一样的情况下,本土作战保家卫国的法军的作战实力上 比远道而来在陌生土地上作战的英国的职业军队相差甚远。职业军队的能力可见一斑。可惜1915年后英国那精英的职业军队就被已经被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和别国一样的应征兵了。
##########################################################
回复评论区:
#1: 关于理性士兵不能很好作战的
@Marineking Prime 即使是理性的士兵对参战与否意见也不可能统一,一部分人赞成开战一部分人反对,这仗还怎么打?
@杰富力士自古至今军队推崇的唯一真理就是士兵盲目化。没有脑子的士兵才能指哪打哪。朋友,指挥部队大脑思考是军官的事情,军队是最严密的阶级组织,无限制的遵从阶级制度并且不允许下级反抗,动点脑子再回答问题吧好么?我把这段话再翻译一下:一堆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拿着武器的中二青年在战场上是最绝对的炸药包,只会给自己的部队带来最大程度的危险——部队不听指挥你玩卵子呢?怎么现在键盘侠都这么圣母这种反智答案都有这么多赞?
军人对命令的服从应该来源于对兵役这个义务的履行,而不是爱国主义的狂热。理性的军人会了解自己的义务自己的职责,并专业地去执行。如果这个职责是服从命令,那么就服从命令,不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一个军人的义务也是应当明确写明在契约中的,军队不能要求士兵去做超出义务所规定的职责。
反而是被爱国主义热情带动的不理性的军人,更可能会在命令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因为对他们来说命令的权威比不上爱国的激情。比如1945年的日军,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后,在海外驻地的日本士兵大都抵抗投降,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把战争继续下去。
#2:关于这个答案太过于理想化
@Marineking Prime 知乎er也太看重“应是”了,想得太多落地太难实现起来基本不可能,如果单靠理性就能解决问题还要人性干什么呢
@古为今用 然后是技术性的无聊错误,你描述的军队,不存在与任何一支现代军队中,如果你所说的成立,那么二战根本没法打。大范围的动员,各种生存率极低的作战,你告诉我怎么忽悠?一战的时候忽悠到最后就干脆起义了,那二战怎么可能接着忽悠,找死?
我同意这个观点。本文里叙述的是一个极端理想化的理性世界里军队的样子。每个人参军的动机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他们都需要履行兵役这个义务。这个义务就是士兵服从命令的原因,而不是爱国,杀人快感,成为英雄等别的私人原因。士兵应是只去纯粹完成义务的,这里的“应是”代表了这个现代社会对军队的期望。
#3
@麻匪在第四十楼的回复回答了很多人关于军队战斗力等问题的疑问,答主认为写的很好。谢谢
@麻匪。
1理智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理智也解决不了。 2 生死攸关的血肉横飞的时候做出正确决定靠的是平时训练养成本能反应。 3 把战争看成一种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对某一次战争赞成或反对意义不大。拿钱干活天经地义参军既要参战,这是职业素养。 4士兵压力大需要的是心理医生。
#4 这不就是雇佣军吗?
董旭:既然军队不需要爱国主义,那美军这么有钱,美国大兵的命又这么值钱,直接花钱养雇佣军得了,干嘛还让美国人自己来扛枪?
@砸砸神 :契约关系,缺乏爱国意识,以保存自己为先,专业化。答主说的也就是职业化雇佣兵,曾经在欧洲盛极一时,拜占庭最后就是靠变卖土地换雇佣军苟延残喘了几十年。最后在近代初期被各国常备军淘汰,原因很简单,契约关系所以在国家危急之时随时可能哗变,缺乏爱国主义所以战斗意志薄弱 。
职业军队不是传统意义上中世纪式的雇佣军。首先,一个国家的军队是不会去国外接任务的,他们的服务对象仅限于祖国。其次,军队是依附一个国家存在的,脱离了这个国家,一个军队的武器装备,训练体系,人才储备都不复存在。这些掣肘因素决定了一个军队单单为了金钱去为外国作战是极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已经不是有一把剑就可以打天下的中世纪模式了。
在契约条件下,军人的确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战,其中除了金钱还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对军人的尊重和回报。与此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并不与这个契约相矛盾,相反还会与之产生相辅相成的双赢。本文反对的是用纯粹的爱国主义热情来驱动军队。军队应当明白自己服从命令的最终原因是来自义务和责任,而不是盲目的信仰。
其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个话题太大,以点见面谈一点,最近看天国之秋这本书,里面讲到一句话,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舰队停在大沽口外的海面上,清政府派人谈判,英国某军官写到,清政府的官员表示根本不在乎英法攻击不攻击大沽口炮台,因为守炮台的全是汉人。就这种民族政策,天天不关心自己百姓的死活,只在乎礼仪的王朝,能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