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本身的尺寸部分是条约的结果,这一点显而易见。虽然同为“40年前后的主力舰”,敦刻尔克,利托里奥和黎塞留是标准的“1930(第一次)伦敦海军条约战列舰”,KGV是“1936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战列舰”,北卡罗莱纳和南达科他则是第一批“1937年4月1日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升级条款战列舰”,标准排水在45000长吨左右的某些大猫,衣阿华等则是标准的38年后英美(法)接触后的第二批。相比之下,大和根本不是条约战列舰,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这只是表面问题。
条约是人为的。
退出海军条约是日本民选政府的决策,而海军被动地接受以后在这样的非条约环境下设计舰艇吗?不是这样的。退出条约是军方势力主动选择的结果。
在36年日本退出条约系统,意大利拒绝签字(事实上早在30年条约法意就从未在立法机构中通过),英美(法)保持在条约机制内同理。即便是认为1936年条约限制是“和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那么为什么在日意在37年4月仍未加入后缔约方仍然保留了升级条款下新的尺寸限制呢?为什么在37到38年英美(法)接触中仍然保持了45000吨左右的大致设计规格呢?
进一步来说,如果条约不存在,那么其他海军的战列舰难道就会达到大和的尺寸吗?观察古德尔和查特菲尔德对于战争即将爆发前夕后续舰的构想和辩论,观察英美法36年后设计方案,为什么其中大多数仍然没有达到大和的规模呢(无论竞赛持续下去最终会不会达到)?为什么明确知道日方退出条约后追求大型主力舰的野心,各国情报机构仍然完全没有想象到大和的真正规模呢?
大和的尺寸是人为选择的结果。条约与否只是表象。是军方选择去放弃条约系统追求艨艟巨舰,是军方选择这样尺寸,是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条约/无条约迫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者“条约系统下进行的反应”。
而这个决策本身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仅仅观察对主力舰单舰尺寸的限制,则条约系统看起来大概是这个样子:
然而这个视角下没有看到的一点是,海军条约限制的并不仅仅是舰艇的单舰尺寸。在这些“qualitative restriction”之外,最初海军条约在1921年底到22年初之所以能够成功,而在27-28年英美谈判,32年法意谈判以及30年伦敦条约中美日妥协的本质都与舰队规模,或者说“quantitative restriction”息息相关。
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下建立了英美日“名义上”的5:5:3主力舰吨位比,到了30年伦敦海军条约时期经过30-32年的进一步退役,这一比例基本上已经达成。此时主力舰数量比为15:15:9,RN的3BC+10艘15in大战破烂+2艘新舰:USN的12艘标准战列舰+3艘破烂:IJN的3BC+2长门+4艘破烂——考虑到IJN并未真正去武装的部分事实上超过百分之六十。30年IJN同样确保了对USN/RN在其他舰艇类别对比中事实上的10:7兵力比,在大型巡洋舰上甚至更高。在各种层面上到了1934年前后,IJN已经在兵力规模上达到了USN/RN的百分之七十,考虑到单舰质量或者战略态势实际情况还要乐观一点。
然而IJN没有(远远没有)达到此时RN/USN造舰能力的百分之七十。且不说USN在美国经济全面战时化以后的下水潮,之前在很多地方已经提到过了,UK本身的造船工业在潜艇之外的每一个战舰类别中都(远远)超过或者至少达到了类似于整个轴心国的产量。1939-1945年间,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驱护舰/巡洋舰产量总和都无法和UK相比,那么要如何与英美(法苏)或者说所谓的“ABCD美英中荷包围圈”相比呢?如果战争演化为不惜代价的全面战争,那么此时的日本无法保持住10:7的兵力比。
1936年条约对舰艇总规模限制的解除,就是30年代末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解除舰队总规模上限是在34年10月UK在英美早期接触时就表达的非常明确的一点。单舰质量限制是可以接受的,事实上在UK和帝国整体维护设施相对老化,再武装加速度不足的环境下是英方积极追求的(过于积极吓到了USN)。但是舰队总规模不是。麦克唐纳德划定的底线是“英方不会在任何情况下接受任何舰队规模上限”,因为这是“扼住了更大舰队的咽喉”。站在UK的角度上这也是必须的。海军条约系统下总是有美日+法意这两对矛盾中心,而UK保持对日备战的核心是经由苏伊士将舰队在战时投入远东——这需要保证地中海的和平以避免地中海舰队被牵制,需要保证欧洲整体上的稳定从而减少本土舰队的需求。但是到了34-36年,满洲危机已过,阿比西尼亚迫在眉睫,而35年英德海军协定进一步增加了一个总量预计在40年代中达到RN百分之三十五的德国舰队,此时日德舰队总和将压倒RN威胁帝国承诺最基本的底线。所以加速再武装开始造舰是唯一的选择。在美方认可了这种需求之后,彻底解除总规模限制只是时间问题,无论日方缔约与否。
条约系统不会只为UK接触舰队规模限制。如果UK不再存在“common upper limit”,则美国舰队的规模同样会相应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认定最终战争不可避免的军国主义分子会如何选择舰艇设计呢?
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完工了48艘巡洋舰,349艘驱逐舰!1939年战争爆发时,UK船坞里有9艘主力舰,6艘舰队航母,19艘巡洋舰,44艘驱逐舰——在1941年1年里仅仅舰队驱逐舰就订购了5个支队。这种时候,在认定“皇国兴亡”寄于舰队上,认定与“ABCD”的战争无可避免的情况下,要如何设计建造舰艇呢?要主动把特驱的吨位砍去几百吨降低到英美舰队驱逐舰的大小吗?要建造伦敦条约下14in主炮的大和去和5倍于自己的美制新式战列舰对射吗?当然不能——于是结果是在对方还没有开始全面舰队扩张时建造最大,最好的主力舰,建造能够在不利情况下保持战斗的战列舰,建造口径压倒对方,装甲厚重的战列舰——在竞赛尚且公平的环境下攫取质量优势。
可以说条约系统和海军假日掩盖了此时日方造船工业体量的问题,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最大程度上放大了其单舰质量的优势。大和只是在此时走出去更远一步了。
大和和其背后的舰队决战是一个说烂了的话题,而可能正是因为说烂了,所以很多时候很容易忘记大和在尺寸上究竟是多么大的跃进。这绝对不仅仅是条约束缚解除的结果。退出条约才是表象,而背后是追求单舰质量优势的人为决策。在这一点上来说,大和无愧于大和之名。即便是在日本退出条约系统之后其他国家的海军情报机构不难猜测其计划中在建有一批大型新式主力舰,直到战争中期之后也完全没有人能够预计到这两艘工程奇迹究竟是多么庞大的钢铁巨兽。
条约系统本身是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的。其最终崩溃绝对不是“和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最终崩塌,而是早在1921年未能考虑到30年代国际形势剧烈变化的结果。如果说1921年到22年谈判的成功是美(日)手中压倒性的庞大在建舰队和RN数量空前的破铜烂铁制造的筹码,那么1930年这些筹码不存在的情况下谈判的成功则证明了至少在日本“enter the dark valley”之前系统仍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0年在RN没有损失过多舰艇(百分之十以下)的情况下满足了IJN的对美7:10的需求,仍然保证了条约系统的继续。35年-36年谈判中及时取消了舰队总规模的限制,则保住了再武装晚期庞大的订单,确保了战争早期RN/USN能够承受惨重的损失。这都是至关重要的。
条约系统的崩溃和30年代中欧洲局势的变化密不可分,这既包括阿比西尼亚危机之后英意关系的恶化也包括1935年英德海军条约以及法意谈判的失败。英德海军条约,阿比西尼亚和法意引起的欧洲“小军备竞赛”彻底打破了海军条约系统下的平衡。之前提到过,5:5:3:1.75:1.75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比例。RN的舰队总规模大于欧洲两个主要竞争对手,USN(RN)总规模超过IJN的百分之七十但是其对日作战的兵力很难超过这一数字,所以在日本被说服后1921年唯一需要说服的是法国。100:35的英德海军吨位比彻底改变了平衡。RN不再有足够的可以送往远东的兵力。在PRO有关改造舰的记录中有很多相关的计算。而法国如果本来勉强接受了对意均势,德国的加入则导致了德意对法的优势,一如德日对英优势。这种情况下,即便不考虑“在造了在造了”的红海军,原先五国缔约时认可的舰队规模比例也已经不复存在。IJN要求的对美平等或者至少8:10自然不可能达到,RN要求的对日德均势也就要求更多的舰艇,由此进一步解放德国按照比例建造更多舰队——一如扎拉到敦刻尔克到沙恩霍斯特利托里奥,到斯特拉斯堡和黎塞留这样的循环,军备竞赛于是再次开始。1936年条约虽然是一次勇敢的推迟之的尝试,失败也只是必然了。
1930年条约对于主力舰替换时间表的影响最近在写,是另一个话题了。核心仍然是:条约,不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系统要“大家一起放下武器”——即便是有和平主义者在鼓吹这样的问题,最终的谈判仍然是由老练的政客和各国军方的技术专家在军事计算和政治妥协之后的结果。而这一点可能是更加可悲的地方。昭和武疯子造出了海上虎王可能是个街头巷尾的网络段子,但是如果一群有技术功底的军方高层在长期的计算和策划之后仍然决心建造这样的决战兵器或者奔袭珍珠港登陆马来亚,那么可能对于1930年国际系统的失败来说是个更加残酷现实的明证。
欧洲各国,包括美国,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在华盛顿-伦敦-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框架里造舰。
宽泛的说,所有二战建成的欧美战列舰全部都在这个体系以内,包括衣阿华---虽然实际上标排在48000-49000吨水平,但是衣阿华标称的标准排水量仍然是45000吨,换句话说衣阿华仍然是按照二次伦敦条约的伸缩条款界限(45000吨/16寸炮)搞的战列舰。(当然考虑到战争后期连kgv都超重到3.8万吨了这点超重不算啥,狗头)
至于欧美跳出这个框架整的如蒙大拿,则全部死在图纸上,没有船真的服役。
而大和一开始就是不管条约整的大船,吨位堆上去以后如同高一到两个重量级的拳击手,自然就有优势了。
因为地理条件限制,美英法造不出来
英法有硬指标,能过苏伊士运河。间战期间苏伊士运河极限只允许五万多吨的船只通过(今天苏伊士运河可以过三十六万吨的容量是埃及拓宽几十年出来的)
美国有硬指标,能过巴拿马运河,当时巴拿马运河状况稍好,可以通过六万吨的船只(受船闸技术所限)
大和号假想作战地域里,没这俩地方,所以他排水量六万五千吨
周xx一个实习生下门店,把客人三克拉钻戒直接丢到超声波机里清洗,捞上来碎的就剩戒托了,公司赔100多w,实习生得到了血的教训…
———————————————————
解释下为什么会碎。
宝石虽然硬但是都很脆,直接受到超声波机的高频振动大概率都会碎,更何况大克拉钻石里都会有包裹体羽状纹什么的,不需要有很大裂纹就会碎掉。行内清洗镶嵌首饰都是用绳子吊着/架起来不接触超声波机壁,只用水的震荡来清洗。
至于那些宝石可以进超声波机,哪些不能进,可以参看:金银首饰,镶嵌和非镶嵌类的如何清洗?
@彭友城 这篇回答,讲的已经相当详尽。当然普通消费者的话,最好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清理。
———————————————————
统一回复下:
实习生已经经过上岗培训了,出问题还是因为学的不认真,顺手就丢进去是脑子里的弦没绷起来。
结果肯定是开除,自己赔了几万块钱,虽然实习但是也有合同,记录什么的,跑是跑不了的,而且这种情况在行内传开之后再找相关工作肯定会受影响了。
经验教训总需要积累,每个人也都值得二次机会。
评论区有拿钻石首饰直接扔进超声波机里的…这个吧,我只想说姑娘汉子们可长点心吧…一次两次不坏,只是因为没造成可见的损害,细微的裂痕什么的肯定有,指不定哪次就坏了。
再有,稍小一点的钻石,或者稍微轻一点的钻石首饰,受超声波集机的负面影响肯定更小一些,感觉起来好像是结实,其实不然,有可能受清洗液浮力阻力啊什么的综合影响,震动差一点,但是一直震下去该坏还是坏。
再再有,非专业的超声波机有的根本达不到超声波级别,像一些很便宜那种买东西送的小小的超声波清洗机,实际上只是震荡清洗机而已,伤害肯定不如超声波机,真正的超声波机噪音尖锐,而且开时间长了水都能热了…不过保险起见一般消费者,还是看见超声波两个字就直接躲得远远的最好。
当然要是妹子们想买新的没借口,常备一个超声波机也是不错的选择。
————————————————————
这个回答竟然又火了,谢谢大家。毕竟我也是自诩为有点东西的答主,还是希望多看看我的设计专栏,专业内容更多。
————————————Unstable Element————————————
欢迎关注YimingEM
一个特别设计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