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高潮 邀请。 读的是巴政欧亚分院,所以不在巴黎而在勒阿弗尔 (Le Havre)。回答比较主观,因为地方校区和经典的巴政教育已经相去甚远。我对母校的大多了解,反倒是在出国交换的一年中,和巴黎校区同学交流而来的。下学期会开始读研,在巴黎学公共政策,到时候会了解更透彻吧…… 【全文引用部分可看可不看】
正式回答前先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当代史: 巴政 (Sciences Po) 分为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部分。原本全部设立在巴黎市中心的Saint Guillaume。出了不少名人包括多国总统,也是法国政治学院里最负盛名的一个。然而就算如此,其知名度也远远没有Ivy或者英国前十学校的程度,甚至连巴黎高师、索邦、Polytèchnique、HEC等其他类别顶尖学校都要有名头的多。相比之下,巴政由于专业设置极为有限、入学及升学系统有别于其他Grandes Ecoles、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家行政学院继而从政和其他因素,牌匾在欧洲之外并无威慑力,且法国民众还给它扣上了“精英”的帽子。
巴政后来新上任的戴国安校长有意将这个老牌法国名校进行国际化的改造,不仅能提升知名度,更能让学生们扩大视野,不局限于法国的政治和其他社科。于是在上个十年内,巴政在全法国开设了法德、北美、拉丁美洲、中东欧、欧亚、地中海和中东、欧非这7个新分院,分别在法国的Nancy, Reims, Poitiers, Dijon, Le Havre, Menton六个城市,加上一直都有的巴黎老牌本科教育一共八个campus。(为了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北美、地中海/中东、欧亚三个校区开设了英语项目,你可以在学校碰见大把法语只会说个“你好”“再见”“putain”的歪果仁)完成本科学习后八个学院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巴黎继续研究生的学习,也可以直接毕业工作或者申请其他学校的研究生。
看了一下学妹 @张姑娘 的回答,基本和我之前在Le Havre经历相同,以我的表达能力就不多补充了。但是我们的描述绝对不能代表整个巴政的就读体验。比如学生多元化这一点,LH是所有校区最多元化的没有之一,而在巴黎校区你连外国人都见不到几个。所以与之相关的所有课程、语言、申请的介绍,全部都是Le Havre特色,不能代表巴黎,也不能代表其他地方校区。千万不要混淆了!
P.S. 改变了Sciences Po命运的戴国安校长于2012年参加一次在纽约的国际会议时暴毙旅店,全校上下一片悲痛…在经历了没有一把手的短暂混乱后,我们才迎来现任校长大帅逼Frédérick Mion!大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上为校区分布- 综上,我并不是那个在时尚时尚最时尚的巴黎接受老牌巴政教育的天之骄子,而是在诺曼底海边混吃等死的中二少女。
正文:
利益相关:我是左狗 吧 目前
政治学院就不得不谈政治。巴政的偏左風氣是何時产生的我不太清楚,不过进校以来校内校外的法国人常常把它挂在嘴边。这两年的学习生活也经常印证了这一点。虽然有政治倾向(或者只是投票意向)的既有社会党也有共和党,但是过于保守以及带一丢丢Front National倾向的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某次在一节和政治完全无关的辅(hun)修(dian)课上,我们讨论到留学生问题,一名一直都以右狗形象示人还天天在FB上挂自己见名人照片的同学发表了“法国不应该接受太多留学生,不然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这样的说法,他还认为法国人都没几个出国的,凭什么放那么多人进来?就这样被同学们喷了一节课,老师也不讲正事,跟着辩起来。【不过当着一堆歪果仁的面说这话也是够萨比…… 当然了,这种左倾并不是盲目的。我在其他地方听到非民主国家领导人时,讨论者大多直接否定以及抨击嘲讽,这种情况甚至存在于部分其他名校的政治科学学生中。但在Sciences Po,抨击永远是放在最后一位的。连一个人的事迹都没了解清楚,怎么开口就说人家是暴君?大家不正经的时候,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更是极佳的谈资。比如这个莫名其妙的主页:https://www.facebook.com/FPMGHdSP/
话说回来,最好的例子,还是去年开学时学校发生的大事:Front National重回巴政。 巴政的学生社团每年开学都会有一个通过学生网上投票获得学校“认可”的机会。社团在截止日期前票数达到120票即可被“认可”。认证社团的正式成员应该是可以拿学分的,另外据说也会获得一定的拨款。所以拿不到120票不代表这个社团办不下去,只是失去了官方支持而已。和“北美留学生联盟”“戏剧社”一样,各法国与欧洲政党也是我们社团的一部分。除了法国最大的社会党和共和党之外,左派联盟、中间党、法共都是大部分时候能顺利拿到120票的社团。不难想象,Front National则是长期受打压拿不到120票的;事实上,12年来它一直以“黑户”的身份苟活。然而就在去年9月,FN突然在执政的社会党之前就拿到了“认证”,速度之快达到所有政党里的第二,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各大报纸的标题都是“Front National时隔12年重回巴政”。巴政是举国瞩目的社科名校,而且法兰西人民都知道这地方很左,所以FN在巴政的地位变化很大程度反映了法国政党声望的此消彼长。比如上次FN获得120票的2003年,正是希拉克和勒庞大爷双双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的时候。
勒庞阿姨和一众极右高兴坏了,觉得巴政的孩子简直棒棒哒,还发了“恭喜FN成为巴政第二大政党”这样误导性的庆祝推文。反观我校无政府主义者及其他左派就很不满意了。下图是去年10月被画得一塌糊涂的巴黎校区一景,十分没有素质…
Sciences Po学生一大爱好就是互相开种族主义玩笑。或许全世界学社科的学生都有这个爱好,但据观察英美学生因为一些taboo的限制,还是有在保持政治正确。巴政的就不管了,我们八大校区聚在一起一年就一次——Minicrit,即校内艺术和运动项目联赛,还不好好大干一场?对北美校区大喊you are fat;德法校区自制舞龙队,头是默大妈,身子是毛毛虫;还有辱骂其他校区歌词里出现“你爹在灰机安炸弹”“你爹死在关塔那摩”“你妈XX割没了”“你妈舔萨科齐的X”“你全家吃狗”…学校也很方,2015年Minicrit开始前跟大家说,求你们不要挂奇怪的海报和标语啊!这次开幕式有群众和高官围观啊天啦噜!然并卵。政治正确是什么?能吃吗?于是在男篮决赛中场休息时,地中海和中东校区的同学带地毯跪下来朝拜了…
可惜找不到合适的图,随便贴两张给大家感受一下。
-我们校区,汉字羞耻感max,还有奇怪的东西混进去-
-没错他们地中海校区代表色是绿色…- (图盗自2015Minicrit组委会) 这一切的基础还是信任和开放。没有禁忌的玩笑正说明大家都很清楚这只是玩笑。私下接触其他校区同学,都非常善良热情,对不熟悉的文化保持极大的尊重和兴趣。离开巴政后见识各色歧视难民、移民的狭隘言论,才知道不是接受了教育就会放下偏见。我并不是说现在交换的学校没有思想开放的人,只是普通综合大学做不到聚集这样的学生,文化交融成为主流更是难上加难。再说,我们招一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学生,全部塞到一个校区,你们敢吗【看着我的眼睛( ⊙-⊙ )】?
学校虽然在极力摆脱“精英主义”,但毕竟还是那个学校,核心还在,很多东西都不会变。它还是法国所有政治学校里最难考的一个,尽管校方极力劝阻学生为考巴政去读预科班,很多人还是会偷偷地准备一两年再来考入学。它还是那个政治和社科精英的摇篮: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每年收90来人,绝大部分是巴政、Polytèchnique、HEC等精英学校的毕业生,其中巴政最占优势。为什么?因为巴政的硕士课程设计完全是为行政学院量身打造的。
有志于考行政学院(后面简称ENA)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公共关系学院或者Finance et Stratégie专业的硕士,在开始读研以前就会早早准备两三年后的ENA入学考试。巴黎校区的同学去朋友家串门时,会在人家书柜里看到各种法语经典,雨果、波德莱尔、左拉、萨特、波伏瓦、布迪厄…有的在大学二年级就读过大半。除此之外,学生在冲刺阶段还要背诵大量的行政知识及数据。巴政本校的课程则更简单粗暴——公共管理、Leadership都是他们的必修课。我和一个要考ENA的朋友咨询过考试内容,但由于我不认识真的参加过考试的人,所以以下内容不一定准确。首先是笔试,考的都是“基础知识”,就是那些经典书籍中的内容,同时也会有短文形式的问答。第二步是面试 (Grand Oral),也是所有考生的噩梦。几个老资格坐在对面头也不抬地问你一个抽象的问题,你需要在短时间内分析问题的要点、回忆自己背过的相关内容,要长篇大论回答的问题还要有结构地讲出来,大纲还tm得是法式的。贴一个电影片段来感受一下,你们一定看不出来哪个的原型是奥朗德哈哈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GYNyh3NM1M (值得一提的是,ENA现在把校址搬到了斯特拉斯堡,电影片段中的大门是原校址,如今给了巴政做公共事务学院的教学楼。巴政和ENA的关系之紧密也可见一斑了。)前文提到巴政课程之“量身”,指的则是Sciences Po的毕业答辩,也叫grand oral,和ENA的形式一模一样。在此节选一些往届试题:“政治党派的作用是什么?” “投资银行对于一个处在危机中的经济体是什么位置/地位?” “所谓‘欧洲大都市 (métropoles européennes)’存在吗?”
ENA毕业即为公务员。和国内不同,他们不需要从基层做起而是直接进入中央的机构,马上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巴政的学生们谈到未来时也都是自信满满,高级公务员、党内青年领袖、和政界精英打交道、参与管理法国经济…指点江山时也是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把很多事物和人群进行量化,“精英”感满满。然而他们的优越不无理由。这些年轻人千辛万苦从各地高中考进来,确实已经到了大部分法国人望尘莫及的水平。为了从本科起就接受更有针对性同时更经典纯正的教育,想进法国行政系统的多数大多会选择巴黎校区而不是地方校区。与之相对,选择地方校区的剩下一部分法国人首先是对特定地区、文化非常感兴趣才会放弃巴黎的。这些人和巴黎校区的一样优秀(我身边就有高考满分的),他们的抱负大多是国际组织、外交国关、跨国公司等等。学妹在回答里也玩笑说,一想到以后的法国总统就在同学里诞生,就觉得法国药丸。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本意并不是要当总统的。不用我继续解释,大家应该也明白为什么一开始我说Le Havre并不能太多感受到所谓“巴黎精英”气息了。以我个人为例,接触过的Le Havre校区法国人并没有几个告诉我要考ENA的,上一段描述的气氛在一两年前的我看来也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事。这也间接说明了地方校区和巴黎并不是那样步伐一致的。特别是Le Havre的欧亚校区,很多亚洲学生法语不好,也没有走心去了解巴政作为一个法国大学的运作方式。
我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到题主。其他回答都比我的清晰好读,但恕我直言,大多是课程设置+申请相关,感觉和“体验”无关。留学相关的问题,还是放到私信更合适。
本文有错漏、表达不清、其他疑问和建议,谢谢评论或私信!鞠躬 :)
=======================2017年4月更新===============================
在巴政已经是四年级的老司机来填坑了。
巴黎校区读研也大半年了,回来看看这个答案,感慨颇多。
之前的东西不是不能接下去,而是想法已经有了很多改变。那两点没讲的其实都没错。巴政的学生敢不敢挑战权威?敢。大二的时候有印度大使来演讲,提问环节被印度学生逼问女性权益,他答不上来,场面直接失控。巴政学生聪不聪明?思想深不深刻?当然。国际学生都是面试进来的,半个小时内没说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是不会打动面试官的。法国学生都是写文章考进来的,当时还是高中生的他们已经能写出很有深度的文章。有的到现在都让我觉得难以望其项背。
然而,巴黎校区给我的感受远远不止这些。
之前的国际校区本质上就是两任新校长创新的产物。而老巴政这一两百年的沉淀在哪里?不来巴黎你根本体会不到。相比上次回答,我已经丧失了总结提炼的能力,只能想到啥说啥。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人立场,校友看到了别打我。
至于其他的,还是那句老话,和学校体验无关的就不说了。反正大家知道法国行政效率低下、社保很好、巴黎很好玩这种陈词滥调咯!
各种问题评论里见吧。
咦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就作为一个校友从情感和感受角度说一下吧,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回忆这样的母校是件浪漫(缓慢)的事儿。
在巴政,首先你是来到了法国巴黎,而不是来到巴政。巴政所处的这块区域,正好是巴黎的心脏部位,从学校后门走几十分钟就能够到塞纳河和卢浮宫,学校教学楼中间穿插的“花神咖啡厅”就是海明威曾经写小说的地儿,再往前走一点就到了文艺浓浓的巴黎美术学院,周围小店都是看不懂的实验性艺术作品,然后累了还可以在典型的装饰精致的古老小酒馆歇一歇,另外还有巴黎极富盛名的马卡龙甜品店。悠悠巴黎,朦胧微雨,从生活审美体验而言,还是相当惬意的。
学校附近的小酒馆一条街,有各种好吃好玩的店,凌晨学生也挺多的:
不过法国人也是个奇怪的主,基本上国民性格就是傲娇冷艳又嘴毒心软那款,真是人类史上很具研究价值的种族。你在巴政生活着不出多久就能够感受到这种浓浓的“法式逼格”,像巴政谈天论地的教授自然不用说了,民间传闻巴政男教授70%是型男,且gay倾向居多,自可以想象。在我的读书生涯里,除了教授的学业这一块记得(忘光)之外,那些风格迥异、个人特色明显的教授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曾记得一个老师穿着得体紧致,上课写黑板的姿势如同跳芭蕾舞一般,举手投足之间一股贵族气息,你能够想象他教的是会计吗?!又曾记得一个老师在第一节课便宣布了课堂规则是:“你们都可以随时上厕所也不用举手,因为——我也会去的。” 然后他就去了趟厕所,这种随性风也是古今难遇。还有一位令人尊敬的哲学教授,每每上课都沉浸到了自己思维的海洋之中,喃喃道出历代哲学领域那些震撼的话语,那神情真让人忘怀。总之,个人感觉在巴政这种高等学府上课的感觉,大概是其他地儿感受不到的独特那味。
除了上述这些令人向往的老师和法国文艺感之外,我表示在巴政学习真的是——苦逼!苦逼啊!苦逼啊啊! 本来以为自己过来可以懒懒散散地用巴政学生证在欧洲旅游,其实……太异想天开了,巴政教育系统的理念就是“如果学生有一点点空闲的时间,肯定都会荒废掉了,所以课程必须填满所有可能的空闲时间!” 除了每个专业要求都学分剧多,跟高中生一样排满所有课表之外,你不会知道,在当时我有一门必修课——不上课,也没有老师,却有一学分。内容就是每周都布置商业报纸给学生回家读,学期结束还要把报纸里的字句摘出来挖个空考选择题!天哪噜,读报纸这种私人事情也可以作为一门课,还得及格过,不得不佩服巴政行政系统的创意。你要是再不幸选错了课,小组作业也是蛮多的,基本上大课除了考试都得来一个小组作业,以法国人那种骨子里的浪漫(慢吞吞)性格(尿性),这种小组作业来两个就基本上能够占掉你除了上课之外的所有时间了……
其实说起来这种课程和作业安排我是能够理解的,以巴政为内的很多法国高等教育奉行的都是精英主义教育,行政系统都是冷冰冰那种感觉,平时邮件懒得回你,一旦你缺了一堂课——科科,行政系统的警告书来了!制度严谨有序、对学生管教有加,如果你是想走巴黎政治学院+国家行政学校这个法国总统的路子,那么这种体系下真的是可以成才的。相比之下,我来到美国就感觉如同突然放飞了一样,美国教育奉行的是自由主义,基本上你不杀人放火没人管你,行政系统发的邮件都是关怀邮件,考试前拼命发诸如“不要担心,一次考不好也没什么,我们都在你身边“的邮件,生怕学生心理承受不住跳楼自杀。放法国,哪有人管你心情好不好,一周连考六个考试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法国人也是心理坚强,大家都是靠吃牡蛎、鹅肝这种美味治愈心灵的,嗯。
喜欢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坐在外面喝茶聊天的“傻乐”法国民众:
作为一个以政治和国关出名的学校,来巴政就真的要好好利用一下它丰富强硬的外交关系了。法国学校是很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出国或者实习的,基本上大家的路子都是学年的一半读书,另一半用来出个国去另个学校读书,创个业啥的。同时,巴政合作的学校真的太多,很多都是一流的大学,像中国只有北大复旦这种,美国更是有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这种,融汇各个国家优秀档次的大学(有很多也比巴政档次高),即使不是好大学,合作的项目也专门安排在这个大学最好的专业研究上。我觉得合作资源雄厚这一点,真的是很多其它学校比不过,因此作为巴政学生出国交流的很多,很多第一年你见到的同学第二年几乎一半都出去了的也有。也因此,在巴政能够会多国外语的人也很多,虽然法国整体环境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不比美国,但是在巴政这个学院圈内作为“中国通”还是一个不鲜的存在。有的时候在厕所里用中文说八卦,都得小心是不是有人冷不防出来说“她听得懂”( ̄▽ ̄)……
总之,同学们之间各种文化的有趣话题还是蛮多的,经常发生了时事就聚在一起抨击社会什么的,观点也都是非常具有哲学社会学意味。可以说,我在巴政几年遇到的同学都是一批难得的理想主义者、思辨批判者,这个高等学术圈子沾染上法国的社会变革性,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是其它学府很少见到的。不过作为一个政治学院,有的时候讨论文化难免就要上升到国家政治这一块,然后谈话便变成了国际局势的浓缩体现,也因此我周围很多中国朋友会挺生气法国人谈论这些时说起的事情——比如人权。在美国相对来说,人们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尊重性高一些,会认为有些是隐私问题。而在法国大家都是把它当做一个学理性的问题去争论,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意见观点的表达,也难免因此会引起摩擦。如何去谈论这些敏感性话题,如何去正确看待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或许是来到巴政的圈子会引起你思索的地方。
巴政的各类社团组织都很多,跟美国不同的一点,这些社团和组织冷不丁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政治背景。之前在法国选举中,纳粹后遗的党派差点趁‘恐怖主义’的契机夺去选票,后来因为新闻的报道和人民的觉醒终究没有让这个惨事发生,然而同一时刻在巴政一个有同样危险思想的极右党派正式宣告成立了!这个组织之前不算是学校合法组织,之后通过找同学集体签名的方式,居然在那个时期顺利成为了合法组织,可以想象多么可怕。在美国你可能只是接触一些ngo,学生运动的组织,在巴政可能不小心就会接触到这一类的跟国家政府党派息息相关的组织,或许周围某个不起眼的同学可能背后也有着强大的背景、是某个团体的政治领袖等。当然作为中国人,实际接触漩涡中心的还是比较少,不过经常围观这种事件也是种奇特的体验。
下面就零零碎碎讲一些吧,首先,学校食堂非常好吃!!只要3.5欧左右,就能够享受一肉一素一点心一主食的一顿,而且学校还会把配备的肉菜主食每日更换,真的是非常良心优质的学生餐。口水之……
其次打破一些谣言,比如巴黎政治学院官方大门长这样:
典型的巴黎土黄色老建筑,高高的铁门那种,感觉还蛮有范儿。其实到那儿去了,你就知道——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挤挤的,走过就会错过的不起眼的旧门,我父母那年过来看我都觉得寒酸没有拍照,so……由于欧洲学生都喜欢聚在校门口抽烟,所以平日里也是烟头满地的,但是帅哥美女聚在一起饶有架势地高谈阔论还是——蛮有那种法国电影里的味道的。
对于在地广人稀的大中国呆惯了的人,来到巴政会觉得“这挺不像一个学校的”:除了门是这种巴黎街道都可见到的普通门,地方小之外,还有——没有校区,教学楼都零散分布在这个区域中,不在一起。这完完全全是因为巴黎这块地方就很小,凯旋门铁塔什么都比你在电视上矮小一倍。在这种不得已的分散布局下,巴政还很鼓励学生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们必须得在上下课的小小缝隙中,从一个教学楼赶到另一个教学楼。这样匆匆抱着文件课程本子的学生们在巴黎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景象,如一股平民大街上吹起的正统学院风,在如今的美帝我也挺怀念的。
在巴政学校内部,还有那种很老很老的、慢的要死的、只能站下三四个人的电梯,红色铁栏杆围起,像个可上下的小型监狱。我也只在法国见到这种老式电梯了,还属巴政的最有历史味道,不过因为这个电梯能容下人少,大部分人都跑楼梯,课还大多都是在五六层,在巴政赶踩点进教室几年下来,体重是轻了不少。学校图书馆并不算是很恢弘的建筑,考试期间基本上没有位置,平日里……也是基本上没有位置的,所以在栏杆扶手上坐着看书的,在墙壁上靠着看书的,在厕所门口蹲着看书的,在学习紧张的时候还是经常能够见到。
课业之余,大家喜欢去主教学楼中心的一个小花园,是一个渐次的小坡,绿草茵茵的,日光舒暖。天气好的时候总是有两两三三的人在草地上坐着躺着,聊天或者picnic。在人流熙然的校区,唯独这一块安静而明媚的地儿,种了棵樱花树,很大一株绿荫盖着,在三月的这个季节里,就该是——
满地芳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