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盒子先说观点:
顶尖漫画家肯定挣钱,而且挣大钱。
至于中下层漫画家则需要依附平台,容易出现生活艰难,这是与网文截然不同的。
因为作为一种娱乐产品,漫画的生产成本对于个人来说太高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吧。
以起点中文网为例,网文VIP的售价是一千字五分钱(不考虑高级VIP的折扣),一万字是50分钱,也就是5毛钱,对不对。
这个价钱几乎是网文通行的售价,也是起点中文网为行业制定出来的标杆,大部分小说网站都会按照这个规则来进行。
也就是说,一个作者每生产一万个字,他在市场上的售价是5毛钱。
然后我们再来看腾讯漫画。
不同于网文按照千字5分钱的设定方式。
腾讯漫画的VIP售价是,每一话49点卷,相当于4毛9分钱。
漫画的VIP章节价格都是一样的,都是49点卷。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在市场上的售价,一万字网文等同于一话漫画的售价。
这个等价指的是,市场上的售价,并不考虑打赏,月票,平台买断等机制。
好了,在了解网文和漫画的售价之后,我们就能够考虑一个非常关键的话题了。
生产一万字网文跟生产一话漫画,所需要的时间与人力是同样的吗?
完全不一样。
盒子认识非常多的网文作者,对于他们来说,一天一万字更新是基本功。
甚至不需要一天工作八个小时也能够做到,有些触手怪还能够兼职做到,简直非人哉。
是的,想要全职的网文作家如果连日更万字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在网文圈里混饭吃了。
但是漫画家能够在一天内画出一话的漫画吗?
就盒子认识一位普通漫画家所言,一部漫画对于工作室来说,一般要3-4个人负责,一个礼拜才能更新一话。
那么我们简单对比一下好了。
生产一万字网文需要1个人1天。
生产一话漫画需要3个人7天。
一万字网文售价等同于一话漫画。
估算可得,网文的生产效率(以售价为标准)是漫画的21倍。
为了放宽一下标准,我们只算它20倍好了。
请注意这里是估算,并不是要得出准确数据,只是让大家有一点清晰的概念。
可能有人会反驳盒子了,计算这个产量有什么意义呢?
生产出一堆平庸作品根本没有任何看有什么用?
说得好,盒子非常认同。
但是我们要记住,这里讨论的是一个普通的漫画家。
你不叫岸本齐史,也不叫青山刚昌,更不是尾田荣一郎。
什么版权,改编动画,天价广告费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就像大部分的网文作者,依靠的就是读者一分两分的订阅支撑起来的。
所以我们要探讨的是,在这样巨大的时间成本下面,漫画有可能依靠订阅支撑起大部分漫画家的生活吗?
这非常困难。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图片来自互联网,不知道是哪位朋友做的)
这是起点中文网VIP章节更新量跟均订下,一个网文作者一个月能够拿到的钱。
所谓均订,就是相当于多少人花钱订阅了你全部的VIP章节。
如果我们以作者日更万字为标准的话,那么只要有三千个读者支持订阅的话(这在起点叫做精品),那么作者在抛去税收,平台分成以后依然能够获得每月将近2万的收入,这个收入放在知乎也不能算差了。
可是漫画家,一个月哪怕超常发挥更新五话,三千个读者订阅,总订阅费用也不过是7350元。
哪怕漫画平台非常良心,一分钱不收给全漫画家,漫画家三个人平分,一人拿2450元,漫画家也只能去吃土。
这就是巨大的时间成本差异导致的结果。
不是漫画家们不努力,实在是臣妾做不到啊。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要反驳盒子了。
谁告诉你漫画家依靠订阅的,他们都是依靠稿费的,按照工作量,按照页数来计算稿费的。
对,你们说得没错。
那么问题来了,平台的钱哪里来的?
要么来自投资,要么来自读者消费。
总不可能钱从天上掉下来吧,有的话盒子也去捡一捡啊。
由于巨大的成本差异,大部分普通漫画家都不可能像网文作者那样随意地进行时间投资,扑街了就从头再来,还可以做兼职。
他们只能依附在平台上面,根据工作量获得报酬。
漫画平台则依靠交叉补贴,维持整个市场的存在。
一旦资本热潮出现问题。
那么不能获得读者支持的漫画(平台对你的投入远大于产出),就会显得非常危险了。
比如欠薪,比如砍掉连载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是的,巨大的时间成本导致普通漫画家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可以说很容易处在被淘汰的边缘。
因为漫画家的收入不能像网文作者一样单纯来自读者的支持。
那么是不是说明画漫画死路一条呢?
这倒也不是。
面对网文巨大的成本差异,国漫也做出了许多的“进化”。
从黑白漫变成了彩漫,降低了成本。
从分页漫画变成条漫,提高了产量。
曾经也有个平台甚至喊出了日更的口号。
这些进化方针就是为了解决漫画成本差异,让订阅收入能够快速提高,让产品落地,让消费者支撑起整个市场。
是的,说了那么多的成本差异,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
只要漫画的订阅人数是网文的二十倍,甚至三十倍。
这一切问题就不会是问题。
就像是游戏行业一样,没有那么多玩家们的付出,是绝对没有游戏行业的繁荣的。
以上就是盒子对于漫画家是否挣钱的一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帮助。
如有不对之处,还请见谅。
在《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等这类节目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甚至,在电视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更甚,在电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想想上面三个问题,就知道您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会!
那些节目又不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就是孔子本人,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更别说几个节目。
提升思想,提升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效,最难以替代的途径。
比如,读书。
比如,求学。
比如,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思辨出真知。
电视节目出真知?这个,存疑吧。
所以,认真读一本好书,认真听一堂名校的网课,不见得比看一群人在节目里聊天收获少。
错过那些节目,无需太过焦虑。
把那些节目的作用看得过于巨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
因为,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辨,来源于探索,倒很少来自别人的价值观输出。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