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两句吧。谢谢大家的赞。
我发现赞点最多是“我愿以身许国”和“国士无双”。好多知友都说看过热泪盈眶。忽然想起一句名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我觉得说得非常好,他们的奉献,会让普通人留下热泪。
当然也有很多另一类普通人觉得“纳税人的钱不要浪费,不如造福社区”。我不想多做评判。
在最简单的经济学模型中,世界上只有面包和机床两种产品,由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变,这两种产品是替代的。想多吃面包就少生产机床。但是机床的意义在于可以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让我们在未来生产更多的机床和面包。前辈自己勒紧裤腰带才有今天我们能吃更多的面包。这就是高积累工业化的意义所在。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生活态度就是及时行乐吃干拿净。然后他们就边缘化或正在边缘化的路上。我们的祖先一直有未雨绸缪积谷备荒的传统。勒紧裤腰扩大再生产,投入子女教育。所以华人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地方在两三代的准备和积累都能脱颖而出。全部吃面包当然开心,甚至只图一时爽,寅年吃卯粮。后果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萎缩,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希腊就是前车。借钱搞福利,只图一时爽,GDP逐年下降,债务却越来越高。希望国内某些小文艺青年少喝鸡汤,少熬鸡汤,没有白左的命偏爱得白左的病。尤其不事生产牢骚还很多觉得自己又比别人高明别人都亏待他的人。好好工作学本领,别总指望拿别人的税收改善你们的处境。福利的意义在于保障你不饿死,不是让你好吃懒做锦衣玉食。
把模型换一下,大炮和面包。都吃面包吧,没有大炮保家卫国有一天你一块面包都吃不到。苏联那种只生产大炮把自己饿死的固然蠢,某些小清新觉得咱不生产大炮都生产面包,只要咱不作恶,人家也不会来抢我们,其实更蠢。
非常感谢两弹元勋牺牲自己、牺牲家人为我们生产机床和大炮。是你们的牺牲和付出,让很多智商和技能在一个贫穷落后国家根本无法生存的人,能脑洞大开,异想天开。正常的人会为你们洒泪,就像我在评论区看到的那样。
郭永怀是两弹元勋中唯一一个烈士。飞机失事,郭先生和警卫紧抱在一起都烧焦了。胸前是机密文件和实验数据保存完好无损。当然,又会有很多闲人跑来论证不符合生理学物理学常识。郭先生九泉之下也不会难过。为什么?国士无双!人家是求仁得仁,是为理想生,为信念死。郭老这样的人,世界级科学家,无论时局多么混乱和艰难,都完全能让自己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人家正是想让这帮啥事都做不好,在命运面前如汪洋孤舟的弱小生物能有一个平静的港湾,悠哉喝着下午茶,说三道四,然后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似的。
致敬!
另外很多知友提到20年内中国就有理科诺奖不现实。我也承认我随口一说,未免过于乐观。但是我们的确正在路上,而且越来越近。相信我们都能看到这一天。
感谢几位朋友的严谨!
—————————————————越是缺什么越是羡慕期待什么。诺奖其实也这样。
现在大家可以黑中国举国体制玩体育,金牌战略没人性了。可曾记得就在70年前,我们还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大辫子背零蛋的漫画形象被全世界嘲笑。
回到那个时代,每个正常的中国人都希望不计代价搞一个金牌出来长点志气。
现在每次搞那么多金牌,大家都审美疲劳了,反倒觉得这么搞挺傻逼的。这不,很多地方对奥运冠军的奖励都取消了。大家高高兴兴自己健身去了。
刘翔拿田径金牌,举国沸腾。因为第一次啊,连日本人都跟着兴奋,都是黄种人嘛。我们也可以!孙杨也一个道理。过十来年,田径游泳金牌多了,大家也不觉得稀奇了,该干嘛干嘛去。
当年杨、李诺奖整个华人世界为之一振。大陆邀请,台湾也不在乎这是没节操的叛将杜聿明的女婿了。赶到后来华裔三两年出一个,这兴奋劲儿就没了。就在这二十年之内,正儿八经中国籍的诺奖科学家会开始大量涌现,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诺奖某种意义上跟奥运金牌一样,国人更需要的是世界的尊重和认可。获奖者/金牌得主某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突破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全人类的骄傲。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尚在弱小时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来源。
回到正题,我不止一次惋惜两弹元勋为了国富民强牺牲自己个人的科研事业,错过获得诺奖的机会。我曾经以为这种牺牲也是无法弥补的。
今天我不这么看。诺贝尔奖会被人铭记一时,两弹一星元勋却会被铭记一世。未来慢慢涌现的诺奖科学家他会给自己带来荣耀给国民带来骄傲,更多的是来自专业领域内的仰慕和赞美。而两弹一星这些事,不会再有第二次。诺奖后来人还有无数机会,但是在那个时间节点,他们的工作可能根本无法成功,但是他们又无法替代。就像王淦昌先生面对组织需要他隐姓埋名时所说:我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基本上都这个状态,国士无双。每个中国人都受益于他们当年所做的工作和牺牲。他们将会被世代有良心的中国人铭记。他们的工作的意义还在于,后辈的华人科学家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和科研院所里,用自己的科研经费和和设备获得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诺贝尔奖。这还不够吗?
存在这个可能,但可能性并不大。
理由有三:
1.能搞出来核弹和卫星、火箭这样的科学家,是国之重器,每个强大的国家都会有那么几个,他们是全国乃至于全世界最好的科研人员,却并非整个人类最顶尖的人才。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般都是前无古人的科研精英,是站在当前时间位面上整个人类最优秀的科研人才,他们的科研成果可以让整个人类受益,他们是每位科学家脚下的肩膀,同时也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这样的科学家,只可能出现在相对强大、稳定、繁荣的国度。
2.诺贝尔奖是个在一定程度上带着有色眼镜的奖项,很难发给红色的新中国。就算你取得了开天辟地的科研成就,也很难被西方国家认同。
3.新中国百废待兴,科研环境和资源不足以提供特别尖端领域的研究,就算两弹元勋们不搞军事研究,首要任务也是补齐工业化链条,以及改善民生,降低工业生产阀值,而不是投入到全人类最尖端的科技拼图中去。
不能,没有核威慑——哪怕是具备两弹结合能力之前空投自由落体弹甚至单纯的“你敢来打我就敢在自家地上起爆”的有限核威慑,以当时的国际局势,都会需要比历史上更多的社会财富投入常规军队的建设中。
大部分科技研究是安全环境下大把烧钱的行为,下一秒钟就百万大军分分钟碾过国境的时候你还大把烧钱搞科研那就真心是糟心烂肺的事了——特别是这些科学家研究领域几乎这种烧钱跟烧纸一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