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本来不想回答的,但是截止到今天6月11号总共36个答案,我都看了,个人感觉没有一个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起码说符合题意的就很少,很少有下定义的,即使有个别下定义的,也只下了一个民科的定义,而且不规范,还经不起推敲,我只好说说自己的看法。
先来说说下定义的基本知识。
一 定义的格式。
定义的格式是:XX是XX的XX。例如,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符合这个格式的都不能叫定义,只能叫一般的解释说明。
二 搞清楚概念的种属性。
你要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必须确定你在多大的范围内下这个定义。上面商品的定义,是在劳动产品的范围内下的,也就是说,这个定义规定了商品在劳动产品的范围之内,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产品。那么特殊在哪里呢?它是用于交换的。这个定语和它后面的劳动产品就把商品的含义给定死了。这就是下定义。这个定义就说明只要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就一律不是商品,同时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因此商品这个概念就很清晰了。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商品的外延比劳动产品的外延小,商品的集合完全包含在劳动产品的集合内,商品是劳动产品的下属概念,所以商品就是种概念,劳动产品就是属概念。我们在下定义的时候,必须搞清楚概念的这个种属性,被定义的概念是种概念,确定定义范围的概念是属概念。
如果我们改变定义的范围,即把属概念的外延扩大或缩小,那么定义也就要跟着变化。例如把商品的定义改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因为物品的外延比劳动产品的外延大,所以这个时候商品的外延也跟着扩大了,含义也就和原来的不同了,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也就可能是商品了。
所以下定义时一定要认真考虑属概念的范围。
三 下定义的基本原则。
下定义是干什么的?下定义就是为了抓事物的共性。
事物有千千万万种,彼此不同,都具有个性,但是不同中又有相同,具有共性,下定义就是为了抓住共性,抓住共性再一并研究。
因此不管是什么事物,只要具有某一共性,我就把它们抓到一起,不管个性怎么样。例如商品的定义,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是铁的还是泥的,不管是能动的还是不能动的,只要它是劳动产品,而且只要是用于交换的,那么它就是商品,就把它抓到商品的集合里去,然后一并来研究它们。再例如胎生动物,不管是人是狗,只要是胎生的,只要具有这一共性的动物,就是胎生动物。再例如人,只要具有人的共性,不管是白人黑人,不管精明还是愚蠢,不管是好人还是恶魔,就都是人。
科学研究中,切忌犯双重定义的错误,同一个概念不能同时存在两种定义。打胜仗的将军是将军,打败仗的将军就不是将军?如果说打败仗的将军不是将军,就犯了双重定义的错误。双重定义也是双标。白马非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都犯了这样的错误。
现在我们来看民科的定义。
民科,是搞科学研究的人,他们的目的是探索科学知识,与普通人不同,也和宗教人不同。所以民科应该属于科学研究者的范围。所有科学研究者都是为了探索科学知识,这是他们的共性。
那么是不是科学研究者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科学知识呢?这个不一定。是不是得到错误知识的科学研究者就不能叫科学研究者呢?不行。我们只抓共性,不管个性。哪怕一个科学研究者的理论再荒谬,他还是科学研究者。不管好马劣马都是马。所以民科也应该是科学研究者。这样我们就把民科的属概念确定了。
那么民科是什么样的科学研究者呢?他们都是自发的,因为对科学有兴趣而自发研究的。这就是民科的共性。所以民科就可以定义为:民间自发研究科学的人。
与此想对应的,当然就是受资助而专门搞科学研究的。这些人可能受政府资助,也可能被私人聘请,也可能被半私人和半官方的机构聘请。这些人我们就可以称为官科。所以官科就是受政府或其它机构资助而专门从事某种科学研究的人。
上面两个定义都没涉及文凭,那么在这样的定义下,即使一个博士毕业了没有工作,或者被聘请干了别的工作,他凭兴趣自发搞科研,他也是民科;即使一个文盲被聘请搞科研,他也是官科。这就是定义的严谨性。
因为官科是被聘请的,所以水平通常比民科高。可是官科就不会犯错误吗?这也不一定。我们也只管共性不管个性,只要是被聘请的,不管优劣,都叫官科。
虽然官科的水平通常比民科高,但是并不是一定比民科高,民间有时候也有高人,官科里也有滥竽充数的。不过官科通常都有莫名的荣耀感,看不起民科--“你厉害人家怎么不聘请你而聘请我呢?”
同样的道理,官方的武师也看不起民间的武师,官方的棋手也看不起民间的棋手。官方的人员一出门就喜欢把头衔报出来:我乃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我乃某大学教授。不管有没有本事,光头衔也先压你一头。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其它定义。在众多答案中,大家普遍认为没受过基本教育,逻辑不通,理论错误的为民科。这样定义可以不可以呢?
可以。谁都没规定定义一定要怎么怎么下。大家这样下定义也可以。不过能经得起推敲吗?我们来推敲一下。
假如一个大学教授在他的专业领域发表了错误理论,那么他就应该是民科了?
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律的时候,遭到全世界化学界的反对,都认为这个理论是荒谬的,那么这个时候门捷列夫就是民科了?若干年后,元素周期律被肯定,那么他又变成官科了?
这个定义是经不起推敲的。这个定义错误的原因是犯了劣马非马的双重定义的错误,以对错来判断民科,认为错误就是民科的共性,民科好犯错误就不配叫科学研究者,却忘了专业人士也会犯错误,把共性抓错了,这是很不严谨的。而且对错通常是很难判断的。有的理论今天看是对的,几十年后看就可能是错的。有的理论今天看是对的,几十年后看却是错的。一个很难说清的东西,怎么能当作一个判断民科的标准呢?所以这样的定义仍然是模糊的。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人习惯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看问题,这个也是非常错误的。例如孟德尔不是生物学科班出身,没受过专业系统教育,他是不是民科?有人就说他的遗传学理论是正确的,所以不是民科。这就是事后诸葛亮的观点。你现在知道孟德尔的理论是正确的,可是当时的人认为他是正确的吗?当时主流不承认他的理论,那么你如果是当时的一个人,会与主流对抗,认为孟德尔不是民科吗?再换到今天来说,有一个民科的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很荒谬就一定荒谬吗?大家都说他是民科,可是如果几十年或几百年后他像孟德尔一样被认可了呢?不要当事后诸葛亮。
2019年1月22日更新: @郑庄公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定义:一个人是民科,当且仅当他既是在民科参照系下不畏权威,追求真理的人,又是在官科参照系下狂妄自大,不学无术的人。故曰:民科是相对的。
2018年6月11日更新:其实并不是每个用来描述人的词都可以对应于特定的某类人群。例如,比如说,在中国,一个人说另一个人是,“狗日的”,这个语言现象是很常见的,但是没人能搞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狗日的”,“判定人是狗日的有什么客观标准”之类。“民科”这个词虽然不能说像“狗日的”一样看不顺眼就可以用,完全没有标准,但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一下吧。
一,语言
地球上有一种生物叫做智人。
智人有发达的社会系统。
智人有发达的语言文字系统,作为和同类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智人的语言文字系统不止一种。
语言文字是由词组成的。
词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
某词表达的意义,是由使用该词的智人社群决定的,决定的过程称为“约定俗成”。
“民科”是智人的一种语言文字——汉语(中文)的一个词,因此其含义由全体使用者组成的社群决定。
二,科学
智人有发达的大脑,大脑具有记忆,归纳,推理等高级功能。
智人社群有一种称为科学的特殊现象,这种现象是几乎所有其他地球生物都不具有的。
通过科学,智人可以在大脑和自然界之间建立起某种较为精确的映射关系,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三,科学共同体
智人社会有复杂的分工和阶级现象。
有一个智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称为现代。
进入现代以后,智人的社会系统愈发复杂,出现了很多新的分工。
其中有一个分工称为科学家,这些智人专门从事科学。
发展到几十年前,科学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科学问题上共享某些共识和利益的社群,称为科学共同体。
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运作模式是类似于智人的另一种现象——国家的科层官僚制。
在科学共同体中,一个成年智人通过进入智人的一种称为大学的机构的相应科学专业,从科学共同体的较高地位者中学习科学共同体目前认同的科学,并且进行一些新科学的研究,从而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这些学位被科学共同体接受为智人在科学共同体继续晋升的凭证,也被一些其他共同体,例如工业界接受为招聘的凭证。
某人发现新科学,以至于科学共同体认同其对科学有一定贡献,他就可能得到晋升,晋升的职位从小到大依次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等。
科学共同体认同的人原本不一定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但一定得到了科学共同体中职位较高的权威人士的认可。
科学共同体的事务,包括是否接受新科学,是否同意新人晋升,基本由该共同体职位较高的权威人士决定,而科学共同体之外具有丰富的资源或权力的智人也能对这个过程施加巨大的影响。
四,论文
一个人宣称的新科学被科学共同体认同的基本手续是发表论文。
论文是由智人文字组成的描述科学的文章。
论文必须发表在由科学共同体,也就是科学共同体中地位较高的权威人士认可的权威杂志上,才能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接受。
权威杂志是否发表论文,取决于该杂志寻找的权威人士是否认可此论文可以发表。
因此,一个人宣称的新科学是否被科学共同体认同,几乎完全取决于科学共同体中地位较高的权威人士的意见。
但我们仍然要强调,科学共同体之外具有丰富的资源或权力的智人也能对这个过程施加巨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操纵这些权威人士。
五,民科
目前智人社会中只有一个科学共同体。
在三十年前,某个智人国家—中国的某个科学共同体人士把游离于该共同体之外,不被该共同体认可的智人科学家称为民科。
这个词语迅速在科学共同体中流行开来。
科学共同体使用这个词语,往往具有贬义,甚至是嘲笑意味。
被称为民科的智人也学习到了这个词语,并将其作为褒义使用。
科学共同体认为,脱离科学共同体的民科往往具有“缺乏逻辑”“不具有足够的知识”等特征,他们倾向于把这些特征作为民科的定义。
被称为民科的智人认为,他们自己往往具有“热爱科学”“热忱真理”“不畏权威”等特征,他们倾向于把这些特征作为民科的定义。
实际上,多数民科这两类特征在某种程度上的混合,而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智人也往往具有民科的某些特征,因此这些特征并不能和民科完全绑定。
“民科”本身是一个词语,它的意义由使用者约定俗成,而不是由某些人规定。
“民科”这个词不一定需要有唯一的词义,可以作为多义词存在。
这种由特征出发的定义并不旨在搞清楚“民科”是什么,而是为了争夺话语权。
科学共同体通过强调民科的某些坏特征否定民科的科学成果可能包含科学事实,从而维护自身的垄断地位。
民科通过强调自身的某些好特征肯定其科学成果可能包含科学事实,从而挑战科学共同体的垄断地位。
但不论如何定义,民科都是指的同一批人——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不被科学共同体认可的,从事科学的智人。
从来就没有什么“民科”“官科”,只有伪科学和真科学。所谓民科里面也有真科学,所谓官科里面也有大量伪科学。“官科”“民科”之争实际上就是为了掩盖真伪科学之争,转移大家视线而已!
我见过30多岁,军飞各种理由退役的。就是为了去通航赚钱。
军飞一年20多万,也就比民飞委培的飞行员高一点。其实很合理!
所有的军飞其实和民航委培生(航空公司出钱培养,卖身契还在航空公司)差不多呀,你所有的学费都是部队出的。投入至少5年,1000小时,几百万学费。当然要从后面收回来。
所以很多军飞都觉得手艺练出来,分配的房子到手或者户口转好,子女教育无忧了。开始各种作妖,体检不达标、身体慢性病、闹情绪等,甚至关系还没转出就已经在外面飞着赚钱了。大多40多岁也算是还了部队的情意,两不相欠了。有少数30岁就闹着出来的,确实有点那个。
其实主要是部队不缺飞行员,外面没卖身契的机长一年百十万的眼馋。
我觉得价格合理,飞行员40多岁走不上管理岗位,出来转民航通航,挺好。
部队不养老。
另一种,在部队受委屈,被穿小鞋,家庭照顾不到,长期冷板凳这类情况更多。出来自谋生路很正常。我老板(准确说是租客)是家庭照顾不到,我教员朋友长期冷板凳只好转业回家。
******
回答喷子,
我10年前帮助一些陆航飞行员转到地方,他们现在大概都50岁左右。要么在国网、珠海直、中信飞行在国家建设第一线,要么在各通航公司当总飞。 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比在部队做冷板凳更好,不是么?
我单位现在的老板和教员,同期生,都35岁。也都是部队飞行员专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