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经济学的现象或事实,没有一定经济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或难以理解? 第1页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经济学学生会经历一个信心爆棚、信仰崩溃、然后重建的过程。


初学经济学时候,很多学生会心潮澎湃、摩拳擦掌,

尤其是上了经济学导论,听了老师的鼓动以后,

因为在当今社会,经济学真是一个极其有效的工具。


首先,经济学是所有社会学科里数学含量最高的。

而我们知道,一个学科数学化的程度往往表明了它的发展程度。


牛顿把微积分引入物理学,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爱因斯坦把椭圆几何引入物理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体系。


物理学数学化的程度最高,取得的成就最大,

而数学化程度比较低的化学和生物相对来说成就有限。

地质学这样数学含量低的学科甚至被谢尔顿多次嘲笑。


而经济学却是社会科学里数学化程度最高的,

甚至比很多自然科学的数学化程度还高很多。

整个经济学体系几乎都可以用数学演绎出来。


这让经济学学生非常自豪,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真理,

但我们有一种直觉,那就是离数学越近,就越靠近真理。


其次,经济学是数学外最万能的学科,采用经济学的思想方法,

可以改造很多其他学科,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交叉学科。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采用经济学的思路和方法,

对社会、制度、政治、法律等本来不属于经济学的领域进行研究,

开创了无数个学科分支,如新政治经济学、法经济学、语言经济学、宗教经济学等。


现在,甚至有人提出了建立统一社会科学的想法,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

核心就是用经济学打通各个社会科学分支,从而形成包容各学科统一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可以与其他大学科门类,随意杂交,没有哪个学科可以如此包罗万象。


比如: 哲学——经济哲学 法学——法经济学 教育学——教育经济学

文学——语言经济学 历史学——经济史学 理学——物理经济学

工学——工程经济学 农学——农业经济学 医学——卫生经济学

军事学——军事经济学 艺术学——艺术经济学

经济学和管理学更是水乳交融,经管一家亲了。


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大家开始质疑经济学这座摩天大楼的地基是否稳当。


大家为什么会相信某些知识乃至学科是正确的呢?

判断标准有三个:

一、这些知识可以解释过去

二、这些知识可以预测未来

三、这些知识本身是自洽的


且不说经济学是否能够解释过去预测未来,那更是被人一直质疑了,

大家首先会发现,经济学自身的理论基础很不可靠。


拿大家认为最靠谱的数学举例,几何学理论基础就长期被质疑是否正确。

我们都知道几何学是很严密的,是可以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

几何学这座摩天大楼是极其结实稳当的,但几何学的地基却让人怀疑。


几何学是建立在五大公设基础上的,所有定理都从五大公设推导出来。

五大公设自身却是不能自证、也不能由其他公设和定理得出。

前四大公设虽然无法证明,但大家直觉上是相信的。

只有第五大公设—平行公设,从古时候就被一些聪明人质疑。


平行公设说的是:如果一条线段与两条直线相交,在某一侧的内角和小于两直角和,

那么这两条直线在不断延伸后,会在内角和小于两直角和的一侧相交。

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给定一条直线,通过此直线外的任何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之平行。


但很多人怀疑这条公设,导致几何学发生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

罗巴切夫斯认为:在一个平面上,过已知直线外一点至少有两条直线与该直线不相交

黎曼认为:同一平面上的任何两直线一定相交。


仅仅是这一条公设的改动,让几何学产生了几大分支。

传统的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新兴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学。

后者包括罗巴切夫斯基的球面几何学和黎曼的椭圆几何学,

以及只包含前四条公设的仿射几何学。


大众一直信以为真觉得不容质疑的欧几里得几何学竟然不是唯一的,

非但不是唯一的,而且是特例,在广袤的宇宙空间里,

绝大部分时空是不均匀的,而欧几里得几何学只适用于均匀时空。


从几何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公设不能以不证自明的理由来忽视,

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更让人怀疑了。

经济学的基础是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有两大假设。

第一,理性人假定。 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完全信息假定。 完全信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不止是经济学学生,任何看了这两个假设的人都会从直觉上怀疑,

巍峨壮丽的经济学大厦,居然是建立在这样摇摇欲坠的地基上。

很多人觉得信仰崩溃了,觉得自己居然学了一门“伪科学”。


再深入学习,学生们又发现宏观经济学居然和微观经济学水火不相容。

微观经济学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模式为理论核心,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却以宏观失业非均衡理论为核心。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以价格刚性假设和三大心理规律为基础,


既没有看着还靠谱的基本假设,

又不是从微观经济学推导而来,

甚至还和微观经济学是两张皮。


无数经济学家前赴后继,特别是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

试图给经济学打补丁,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调和起来,

但几十年来并没有什么成果,被业内笑称为“如同油和水的融合一样”。


一个学科内部竟然分裂甚至对立成这种程度,看不到统一的希望,

微观经济学已经是沙滩上的大楼了,宏观经济学更是空中楼阁。

经济学既不能解释过去,又不能预测未来,甚至连自洽都做不到,

不由得让学生们有一种直觉,那就是整个经济学都是BULLSHIT。


对经济学的梦想幻灭之后,很多人不想再深究了,

但也有很多人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重建自己的信仰。


毕竟最阻碍我们人类前进的,往往是水桶最低的那块板子。

经济学越是混乱不堪,我们越应该去研究,否则损失会不堪设想。


就像医学一样,经历了几千年毫无头绪的摸索,终于迎来现代医学。

虽然仍然解释不清楚大多数问题,也治疗不了大多数疾病,

但我们仍然要投入重金去继续研究,因为它就是那块最低的板子。


以前我还不大理解,为什么物理学的两朵乌云让物理学家们痛不欲生,

学了经济学以后,我终于明白了,我想说物理学家们也忒玻璃心了,

如果让他们见识到经济学是这样的左右互搏,他们该会怎样呢?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经济学上的事实』这个说法有点奇怪,因为经济学本身并不产生事实,而是在给予社会经济中出现的现象和人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有的时候,经济学很严肃,是在一本正经的讨论国家、企业和社会的机制和政策;有的时候经济学也能很搞怪,可以理性的解释很多反常的人类和企业的行为。


在这个问题里,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关于“虚假广告”的事情。


按理说,虚假广告,直觉上应该是有百害而无一例的,本来是劣质产品,宣传为优质品,欺骗消费者购买,那么政府是不是应该出台一个非常严厉的措施,禁止所有的虚假广告呢?

嘿嘿,这还真未必,在有的场景下,容许一点虚假广告反而会提高消费者的总体福利。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虚假广告会有什么效应:


第一个效应可以称之为广告的“劝说效应”,这个是负面的。因为对于低质量的产品来说,很多人其实不想买, 或者不想买很多,但是因为假的广告而买了,这是社会的损失。大部分的立法,比如美国和欧盟对虚假广告的惩罚,也是基于这一点,基于的原理就是——虚假广告应该被处罚,因为虚假广告让消费者购买了本来不该买的东西。


如果只有第一个效应,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纯负面的。但是当这个行业是高度垄断的时候,还有第二个效应——“价格效应”。因为虚假广告,让消费者对所有的产品都产生了怀疑,所以降低了消费者对真品的购买欲望。那么这个时候,即便是高度垄断的企业,也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商品卖一个很高的价格,只能通过降价来迎合“疑神疑鬼的消费者”。假广告的存在,削弱了企业的垄断力量,让企业只能用较低的价格来销售真品,所以对社会福利有一个正向的促进。


是不是听起来也有点正确?要达到这个效果,至少要有这么几个前提:


  1. 生产真品的企业必须是有相当的垄断力量,会造成很大的价格扭曲,如果市场已经非常竞争了,那么假货的存在就不会有很大的降价效果;
  2. 真品和伪品只是质量上的区别(比如使用年限区别等),伪品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其他的负效用;
  3. 必须存在信息不对称。也就是消费者无法在购买之前分辨出高质量的商品和低质量的商品;
  4. 政府存在显著的执法成本,要通过监管来让信息透明非常的昂贵,也就是社会成本很高,政府也不能够直接的规制垄断企业的价格。

满足了这么几个前提,我们就可以从数学上证明,在满足了某些参数条件下,对政府来说,最优的解不是把罚金定的无穷大去吓阻所有的虚假广告,而是定一个恰当的罚金,允许一些企业以一个较小的概率进行虚假宣传,这样以毒攻毒,来中和大企业的垄断力,最终提高社会福利。


Rhodes, Andrew, and Chris M. Wilson. "False advertising."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49.2 (2018): 348-369.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只有赚穷人的钱能发大财,想赚富人钱的人永远无法发大财。因为你赚了穷人的钱以后,穷人只会比刚才更穷,因为他们的钱都转移到你口袋里了,而富人要么不会接受你的服务,你根本没那个能力从他身上赚钱,要么你能为他带来更大的价值他才会接受你的服务,比如你做他的律师替他打官司,或者你做他的参谋帮他理财,又或者做他的员工帮他赚钱,无论哪方面的服务,他都是能从你身上获得更多利益之时才会有可能跟你分一点利益出来,否则,他就不会让你从他身上赚到钱。而你能从富人身上赚到一点钱的时候,富人只会从你身上赚到更多钱,所以,你如果想从富人身上赚钱而超越富人的财富,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所以,世界上所有发财致富的人,都是靠赚穷人的钱而发达的,没有人能够靠赚富人的钱而成富豪。

2,会赚钱的人无法成为巨富,会花钱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巨富。你如果开一个淘宝网店很能赚钱,你能做成世界首富吗?不可能,因为无论你能把你的淘宝店铺做到多大,盈利再多,你也仅是一个财富搬运工,替别人牟利,因为有个马云在你头上,你赚的越多,意味着他能从你身上获利越大,但马云是靠会赚钱而站在你头上的吗?显然不是,他应该是一个最不会赚钱的人,因为基本上没有一分钱是靠他亲手所赚的,他如果要靠赚钱来获利,他也就没有今天的格局和规模,所以,全世界的超级富豪,都是没有一个会赚钱的,都是只会花别人钱的家伙,你觉得马斯克会赚钱吗?不会,他只会不停的烧钱,你觉得巴菲特会赚钱吗?不会,他只会不停的花投资者的钱去买股票。比尔盖茨?他就更不知道怎么赚钱了,他只会不停地以做慈善的名义花钱。最会赚钱的人,都在替这些最会花钱的超级富豪们打工,只有他们能够早早地预算出自己这一年能够赚多少钱,因为他们领的是年薪。而不会赚钱的富豪们是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能有多少钱的,他们可能会跌下神坛,把一辈子攒下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也有可能越花越多,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懂钱是怎么来的。

3,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利用景气度心平气和地发展,它一定会作死地把自己折腾成衰退状态以后才会罢休。比如钢铁石油,互联网泡沫,数字金融,以及房地产和现在热门的新能源,它们必然经历疯狂而恐怖的超级大泡沫之后,才会在热寂之后的萧条中重建与新生。


user avatar   wen-yi-fe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老婆的脾气很好,即便我们偶尔有争执,盯着我的帅脸看一会,她往往很快也就消气了。

但是有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每次我们聊起,都会闹到烽火不息,硝烟四起。


“今晚吃什么?”


她很随和,总是说:“你选”,可这并不意味着由我决定,而是要提出一个令她满意的方案。

意大利面?太油。

日料?想吃点热的。

火锅?前两天刚吃完火锅。


“好好好,那你说想吃什么?”

“我都可以,你选”。


那种呼吸突然断了一拍,嘴里泛起血腥味的胸闷感,想必男同胞们都体会过。


自由很可贵,自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更幸福。

这似乎是当代人类的共识。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在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理论,说的是你以为自己喜欢有更多选择,但其实你不希望。

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先在超市的果酱区摆上6种口味的果酱,然后统计销量,再把果酱的种类增加到24种,再统计一次销量。

结果,选择少的时候,30%的目标客户购买了果酱,当琳琅满目的果酱摆上货架,却只有3%的客户最终购买。

因为做选择是一件困难的事,特别是在你不熟悉的领域,选择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焦虑。

那么,当你狠下心在众多选项中做了选择,你就会更开心吗?



不,你不会。因为大多数时候,人们是无法验证其它选项会带来的结果的。红玫瑰,白玫瑰,让你念念不忘的前任,会被你的记忆加工的越来越美好。因此,大多数时候,选择都意味着遗憾。


那么你不遗憾,选择多就是件好事了吗?还是不对。

选择多的时候,你的机会成本就会很高。当你选择打游戏,就无法选择看书;当你选择努力工作,往往就意味着牺牲一些陪伴家人的时间。这样的成本,会大幅减少你的“幸福盈利”。


不仅如此,更多的选择还会带来更高的期待。你花一整天时间在淘宝上挑中了一件衣服,对它的期待一定会比随手选的衣服要高。最终,即使东西品质相同,你的选择也很难满足你原本的预期。


最后,更多的选择还意味着无法推脱的责任。当你没有选择时,你可以为错误或失败找到很多的客观理由,并且安慰自己已经尽力了,“天要亡我,非战之罪也”。但是如果每一个选择都是你自己做的,无法推卸责任时,任何结果都只有怪你自己。


其实,我倒是很惊讶这个理论一直到本世纪才被发现。从古至今,人类根本就是一种不喜欢费劲,不喜欢期待落空,不喜欢承担责任的物种。“讨厌选择”几乎是一种必然选择。


这一理论现在已经被应用在很多领域,许多大型超市或网店,都开始在同一类货品中只提供一两种选择,这样可以大幅增加销量。看来,选择困难症的幸福年代来临了。


因此,每当听到麦当劳叔叔在唱“更多选择,更多欢笑”,我总是笑笑,然后进去领一个简简单单的白色甜筒,收银员和我,都很幸福。





References"


  1. Iyengar, S. S., & Lepper, M. R. (2000). 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 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9(6), 995.


2. Paradox of Choice, Harper Perennial 2004


user avatar   deep-blue-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以勤俭持家为美德的中国人而言,恐怕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著名的节约悖论。以下来自百度词条: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这是当今过度的消费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我认为这个理论就理论而言在生产力发展层面符合逻辑和事实,有消费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资本投资,有投资才能提供各种就业,才有发展,有进益,有产业升级。

过犹不及则是另一个问题。

看见一个回答说:通胀是万恶之源,这是另一个反普通人直觉的错误观点。恶性通胀万恶没错,温和可控的通胀可是各大经济体衡量经济健康与否的一个主要指标。

通缩比通胀更棘手。

此处的理解OR相信=理解其逻辑并认同。多数中国人认为钱要花在刀刃上,然后为刀刃在哪里争吵不休,变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于是过度储蓄,殊不知他们的储蓄成为高速发展的经济体中的炮灰和负作用的承担者,除了收获贬值和压抑的消费欲,失去了其他所有。

合时宜的消费观是:我买得起,我喜欢,就是刀刃。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口流入,导致房价上涨。


user avatar   wo-bu-jiao-gan-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似公平的投票过程反而容易被操作。

如果甲乙丙三人对A,B,C三个提案偏好是这样

甲A>B>C

乙C>A>B

丙B>C>A

在此情况下投票结果就可以被操作。假设当权者希望采取提案C,但是想通过投票让这个过程看着公平一些,那么只需要

1、让投票人为A与B提案投票(B挂了)

2、让投票人为C与1中的获胜提案投票(A挂了,C赢了)

没有干涉任何一个投票人,只要干涉提案安排顺序就可以最终采取的想要采取提案,并且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公平。

这就是公共经济学的投票悖论。

萨马兰奇早在1993年就对北京申奥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北京并未在2000年举办奥运会。在投票中,北京不出意外的在前三轮投票中都比悉尼票数更多。然而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北京以两票之差落后。最终举办权落入澳大利亚人手中。


user avatar   jiwei-z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一位微观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学知识可能只跟一个研究生所掌握的内容差不多。反之亦然。


2. 商科(business)和经济(economics)是两个不同的学科。


3. 一些经济学家根本不关心你喜欢的是什么,因为他们觉得你自己根本不清楚你真正喜欢什么,但他们清楚。


4. 很多经济学家都承认经济模型没办法反映真实的行为。但同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模型是有用的。


5. 一流的经济学家会很轻易的承认他们不懂自己研究领域外的东西,二流的经济学家会让你觉得他们什么都懂。


6. 经济学里的一些看法不借助数学很难用语言严谨的表述出来。但要不考虑严谨性的话大多模型和原理都能用外行能听懂的话说清楚。


想到了再补充。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禁售不是关键,

那个年代,国内照样有fc或者“小霸王学习机”,

fc之后,世嘉、土星、ps1啥的市场上也都是有的。


先不说主机的价格,卡带的价格是真的贵,

比如fc上的热血系列卡带,90年代各位,200多块钱什么概念?

那时候大家都是像借书一样到处借卡带玩,

一个朋友有一个可以反复烧录的世嘉卡带,给我羡慕了好久。


大多数家庭,有个fc就不错了,

有个世嘉?那就很不错了,

有土星和ps?那你牛逼大了,你家可能变身成为远近闻名的娱乐社交场所了。


当时的电脑室(还没有网吧呢),大概3-4块一小时,

而玩土星和ps的地方,要10块钱一小时,大家感受下。


从家长角度,大多数家长对于花不少钱买个游戏机是比较抵触的,

但要是买一台“电脑”,打着学习的旗号忽悠下,是有戏的,

2000年开始,电脑硬件价格下降速度很快,慢慢就普及了。


再加上光驱的普及,以及盗版业的发达,游戏成本急剧下降。

现在人感受不深,但是经历过软盘的人……

电脑为啥从c盘开始?因为a和b是3.5寸和5.25寸软驱啊。

3.5存盘的空间是1.44mb,嗯,就这已经比5.25寸大了,放到现在那就是连个word文件都不够装。

但是光驱的普及,一下子把存储空间提高到了500mb的量级,

对应到现在就好比,通用的u盘变成了2-3tb起步,啥概念?


此外,电脑游戏联机对战的体验比主机游戏好太多了,

那个年代流行的c&c、红警、星际、帝国、cs、三角洲、quake等,主机上没有能相提并论的体验啊。

再往后,网络时代来临,各种网游(石器时代、传奇啥的)出现了,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分支了。


总结下来,就是三个原因:

1、穷

2、pc时代的崛起

3、pc游戏的联机体验更好




  

相关话题

  中国的GDP多久能超过美国? 
  为什么进口汽车关税那么高?是为了国产车的发展?受益者是谁? 
  国企混改有哪些可行的方式?应该如何推进? 
  为什么衡中出了那么多名牌大学生,衡水还是那么穷?不但穷环境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复兴到什么程度呢? 
  中国什么时候会迎来大萧条呢? 
  如何评价「就业券」的意义,「就业券」能否起到带动消费、投资及就业的目的? 
  如何评价“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的现象? 
  西安和成都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如何看待 2020 年 12 月末 M2 余额 218.68 万亿元,同增 10.1%?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17年 8 月 3 日美国国务院表示将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传统封建国家在民主化进程中总是更易受到极权思想的反弹?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