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选项。
选项越多,意味着要放弃的越多。
放弃越多,越需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正确。
而随着选项的增加,这种证明就变得愈发困难,直至不可能完成。
小到读一本书,大到事业家庭,都是这样。
选择再多,时间有限。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我同样面临着无穷多个选择,比如打我自己的脸一拳,或者走出家门持刀抢劫,或者把我的钱包扔到楼下。但我为什么不认为自己很焦虑呢?因为这些选择被我大脑内的回路屏蔽了,没有在我的脑海中构成一个选择,因此哪怕事实上面临无穷多的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仍然以为我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写知乎答案。
这个例子说明,是否焦虑的关键在于你的脑内回路能否有效屏蔽掉其他影响你决策的选项。这种屏蔽大部分基于理性,少部分基于感性,因此倘若我们想要解除焦虑,我们不应该纠结于每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选项内容本身,而应该诉诸于理性和感性,问自己两个问题: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最不想要的是什么?继续上面的例子。我不想受伤,不想进监狱,不想破财,想收获知乎上的赞和写作的满足感,所以我选择了写知乎答案。当然现实中的选择比这个选择复杂太多,但根本问题是一致的:我们的理性和感性搞不清楚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只好把时间无谓地消耗在对诸多选项的重复审视上。如果拿题主超市购物的问题举例,那就是拿着购物清单和不拿购物清单时购物体验的区别。
对每个人来说,这其实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修炼。为什么人要一日三省吾身呢?一种解释是当我们每天一遍遍反复确认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时,在生活真正将诸多选项带给我们时我们就不会焦虑了。当别人的脑内回路提供给他们十个五花八门的选项时,每天一遍遍反省自己的人的脑内回路也许只让他们看到一个或两个最切合他们内心答案的选项,其他选项无论多么“诱人”,也等价于打自己的脸一拳或者持刀抢劫,被大脑在不消耗任何精力的条件下屏蔽掉了。这种屏蔽越有效,一个人的生活就越高效,成就自然也越大。
一言蔽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诚不我欺。
谢谢 @刘柯 邀请——又是一个拖延了很久的邀请。
我看了看几位知乎er的答案,写得都特别好。在进行了简单的文献综述后,我决定接着 @沉默的马大爷 的答案再写一点。
最优者vs.满意者。
简单来说,最优者是希望在众多选择当中找到最佳的,对自己最有利的。而满意者则没有这么严苛,他们只需要找到自己觉得合适的,可以接受的就可以。
显然,后者可容许的范围就大多了。最优意味着唯一性,排他性;而满意则没有这种限制。
最优者为了确定几个选项的优劣,就得不断进行比较,所谓“货比三家”;而满意者会抱着“见好就收”的心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和他的同事开发了测量最优者与满意者的量表,希望通过这个量表能够测量人们的最优选择倾向。
量表的题目摘录如下(部分):
研究者要求被试者根据描述符合自己的程度进行评分,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
他们还进一步测量了被试者的生活满意度水平。结果发现,最优倾向越高的人生活满意度越低(负相关),更不快乐。对待生活更加不乐观,且有抑郁倾向。最优倾向高的人对自己做出的选择也更容易后悔。这也很好理解,总是还想要(至少是尝试)更好的,必然会产生后悔的情绪。
因此,对于那些最优化程度高的最优者来说,选择越多,越焦虑,甚至越致命!
(乱入:所以,为了避免给我的朋友带来挑选礼物的困扰,我决定直接告诉他们我需要什么。)
既然最优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最优者出现呢?
我的一位朋友,她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社会心理学博士。她的一项研究就是关于这个主题的。在即将到来的SPSP2020 上,她将报告这一有趣的研究!
拭目以待。
其实,关于选择困难症有一本书特别适合阅读——
施瓦茨教授多年研究有关决策的问题,是这方面的大牛。他在这本书里就把关于选择越来越多带来的迷思以及它们实验室所做的大量有关决策研究进行了介绍,值得入手。
那么,是该选kindle版还是纸质版呢?
Kindle版价格便宜,携带方便。
纸质版手感更加,随手笔记方便。
所以……
请你开始选择吧!
谢谢 @刘柯 邀请。 我之前写过一个关于嫉妒的答案:
里面提到在经济学里面,用来描述带有嫉妒心理的人的效用函数,有的时候会用
来表示,其中第一个y是自己的效用水平,而第二个带上划线的y是参照物的水平。显然,当参照物的效用水平增加的时候,哪怕自己没什么变化,收益也会下降;而当参照物的效用水平降低的时候,收益就会增加。
这是自己和参照物的比较,当这个参照物是他人的时候,就是妒嫉,那么当这个参照物是『另一个自己』的时候呢?比如说是刚买完东西和买完东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让我们把『选择』这个东西抽象化一点:
比如一个人的面前有两个选择,A或者B,但是问题在于A和B的收益都是不确定的,是选择A还是选择B呢,就只能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其中期望收益最高的,比如是A。但是当选择过之后一段时间,A和B的收益固定了下来,有可能A确实比B好,那么自己会沾沾自喜于当时的选择,因为比较给自己带来的净收益是正的;也就是 而如果A比B坏呢,自己就会郁闷,因为事前和事后的比较,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是负的。我们假定现在参照物是『自己没有挑中的其他选择中那个收益最高的』。
如果我们就两个选择,我们假定每个选择是真正的那个『最优选择』的概率是一样的,那么显然自己有一半的概率会选到最优选择,一半的概率不会,这个时候其实从事前来看,期望的超额收益刚好是0,因为当选到最优选择的时候,自己会沾沾自喜,当选到不是的时候,自己会有点不爽,沾沾自喜和不爽的程度相等,概率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期望的超额收益是0。
但是如果我们有5个从最好到最坏的随机选择呢?显然这个时候自己只有1/5的概率选择到真正的最优选择,这个时候显然有4/5的概率会后悔,而唯一不后悔的那一次,因为自己选到了5,但是自己没有挑中的选项中最好的是4,所以自己获得的满足感也很有限。
也就是说,只要自己作出选择,大概率自己是会有不同程度的后悔负效用的。随着选项越来越多,人们选到『不后悔』的可能性越来越少,负效应越来越大。
以上是所有的选项随机分布的情况下,如果选项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有一些若有若无的线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线索,努力发现一些选项背后的秘密,也就是哪些选项『更可能』是优质的选项,而不是随机的瞎猜。随着选项越来越多,人们出于对事后负效用的规避,就不得不在事前花费更多的时间,更加努力的试图从线索中推理出每个选项背后的选择,以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事后后悔的可能性和程度。就这样,一切都是理性的,选项越多越焦虑的现象就产生了。其实还可以有进一步的推论:当选择之间的方差差距越大,越焦虑,因为方差大意味着后悔的期望负效用越大;而当选择之间都差不多的时候,即便有很多选择,焦虑也会相对较小。
从这个框架出发,什么人更不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一种可能是:战略性遗忘的人。因为事前事后的对比依赖于同一个人的记忆,如果这个人可以以一定的概率忘记自己之前面对的选择,那么显然,在某些情况下,这个人就可能会认为自己当下是最幸福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遗忘的人,能够操纵自己策略性遗忘的人,确实是更少的焦虑,更多的幸福。
善忘者终成大业 https://www.zhihu.com/video/99776587930361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