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感恩节的时候学校准备了大餐给各国留学生。然后餐会前要报幕一下前来吃饭同乐的学生所属国,叫到国家名字的学生会站起来。据说这个传统已经三十五年了。
主持人:(我翻译中文了都)新加坡
有人零星站起来。
:日本
同上
:马拉西亚
同上
:韩国
同上
:香港
会堂里出现了一些骚动
:澳门
会堂里骚动变小
:(迟疑了一会)台湾
会堂里鸦雀无声
:(顿了顿)中国
哗啦哗啦……一片椅子轻噪音中,不管胸牌上被写的是中国,还是香港还是澳门还是台湾的学生,一起都站了起来。
(这一刻,我挺骄傲自豪的)
我所在的明尼苏达大学法学院,邀请我在宣传视频里面讲上五分钟左右 -- 用中文,配英文字幕。
八月底,学院就因为这件事联系过我,当时我还是挺心怀疑虑的:经验告诉我,作为中国人,在美国学校的宣传中,往往需要扮演特定角色。
稍微好一点的,叫做展示“文化多样性”,显示这个学校里面什么颜色都有,大家其乐融融一起做着美国梦;
也有别有用心一点的,就可能带有政治宣传色彩了,有意无意引导学生谈来到美国后的心路历程,强调一个前后对比,例如“香甜的空气”;
现实一点的,则可能是美国学校希望赚中国人学费,所以给申请者们吃定心丸:看,中国人在这里过得还挺滋润的嘛,快来交学费。
这三种差事,我都不想当,爱谁谁。今天和负责宣传的老师谈起讲话内容的时候,我就很坦率地说了:不谈政治,不特别针对中国学生。老师见我严肃的样子,倒是有点吃惊,她马上表示说,本来计划的主题就是“怎么来的法学院”和“刚到明尼苏达州时的趣事”,找我来录完全是因为大家说这人挺有意思的,没有想拿中国说事儿的意思,而且这个视频就是全球通用的招生宣传,不是针对特定地区的版本。
那为什么要用中文啊,我就问了。
"因为我觉得会说中文很酷啊!”
--
这只是一件小事,不过也感觉挺争气的: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国同胞们不需要刻意唱衰自己的国家来吸引美国人的注意,也不需要当“金主爸爸”才能获得别人的重视,在语言这方面,在越来越多的场合,都不再需要被动地去“融入”对方的语言文化环境。这几点,已经和前些年不同了,而这一变化,离不开背后的国家实力。
--
另外,我整天水知乎这事,学校领导早就知道了:
看了好久这个问题,国家自豪感满满的,我也来说一个吧:
2010年去省城出差,住了一个比较高级点的宾馆,大概600左右一晚,我觉得挺贵的,挺好的~第二天起来吃早饭,是那种宾馆提供的自助餐,吃完了之后看见对面有一个老外,把吃剩下的鸡蛋皮放到了一个小碗里,或者是放在一张餐巾纸上面,而其他桌的中国人是直接把剥下来的鸡蛋皮放在餐桌上的~当时觉得还是老外素质高~前段时间住了一个很一般的宾馆,也提供早餐,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大多数吃完饭的客人都把鸡蛋皮或者吃剩下的骨头什么的放在了盘子里,或者餐巾纸上~从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国家强大了~是真的强大了
这个算吗?刚刚看到的,对待洋人的态度应该不同了吧!我们不该有卑劣感,相反应该傲矫,不对吗?侵删,谢谢!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7534757973393408最近在看《野生厨房》,第二期,他们去了偏远山区,有一个小姑娘大概十岁左右吧。
汪涵戏称她为冉姐。
小姑娘一点也不认生,上来三下五除二帮汪涵他们生起了火。
她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天冷的时候,她和同学就是这样生火取暖。
大家调笑她:可你要爱护大自然啊!
冉姐回答:爱护不等于什么都听它的。什么都听大自然的,你会死的!
我真的被惊艳,是惊艳。
这和丁院士那句“地球用不着人类拯救”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大自然,谦虚但绝不屈服。
比起西方白左那套动不动就自然是一切,是上帝,小姑娘才是真正能带着人类走得更长远的思想。
正视大自然的力量,与它沟通,学会共处。
中国一个普通少年就有如此觉悟。
少年强则国强!
昨天晚上打uber回家
司机是个一个黑人
我是很喜欢和uber司机聊天的
他知道我是中国人后就非常激动的跟我说
“我告诉你呀!中国人其实很不错!在我的国家(非洲西部具体是哪儿我真不知道听发音大概是Guinea)有好多中国人来做生意。他们不像美国人和欧洲人,把手插在口袋里指挥让你干活。中国人是会不仅让我们一起赚钱而且还告诉我们怎么样去利用资源(当地有钻石还有什么的)去赚钱和发展农业。中国人真的帮助很大!”
我说中国人还不错对吧
他说是呀这是真的呀相信我呀!
我爱祖国
感谢大家的赞!希望祖国越来越好!
那就是在联合国不在投弃权票了,国际事物上越来越强硬。从开始看新闻起,在九十年代到2010以前,凡是有重大国际事物上,我们作为联合国五大流氓,但是根本没做到流氓的义务,凡事有事我们基本最后就是个弃权,我们的弃权票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是其他四家总和和还多十几票。
九十年新闻联播出现联合国投票,还没有念出来,我就知道我们又要弃权了我们弃了将近十年权,联合国里基本就是三打一,我们旁边生闷气还要弃权,偶尔喊加油。欧美有啥事物只要和中国无关,基本不用考虑中国,直接干就行,因为我们会弃权,肯定会弃权,一定会弃权,我们的联合国大使被戏称为“弃权大使”。
我们投票的国际事务都是和我们有关的,可是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太大政治野心,基本很少,但是还是有几次的比如1997年1月10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理由是危地马拉与台湾维持外交关系以及每年在联合国总务委员会上联署所谓要求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
还有一次1999年2月25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的决议草案,理由是马其顿政府在当年1月与台湾进行所谓“复交”。
但是那次著名的海湾战争,我们投了唯一一张弃权票,后来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时候我们没有弃权。
但是要是有人惹我中国,我们就耍狠的,直接一票否决弄死你,大家都没得玩,比如台湾问题,你敢提我就一票否决。
因为那时候我们韬光养晦,经济发展第一,尽量不惹美国,用时间换空间。随着进入二十一世纪,俄罗斯弃权票用的开始比我们多了,并且成功反超我们好几票,他们在用时间空间搞自己。
2010年以后我们已经经常用反对票,并且一年比一年多,终于在国际事务上有我们的声音了。因为我们强大了,综合国力上升了,只要国际有大事就有我们的声音。老外们也开始惊讶,以前那个弃权大使哪去了。
本来按照之前的惯例我们会弃权的票,我们偏要给上一票,而且非常有可能是反对票,俄罗斯长出一口气,终于不在一个打三了,普京打牌还是不太灵。
---
台海,一直是每个中国人过不去的心结。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的海上力量近乎于零,由于台湾的封锁政策,台湾海峡竟成了我们不可逾越的鸿沟。那时,一个小小的台湾岛上的,蒋氏的国民党海军实力,要超出偌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头。一直到一九九六年的台海危机时,由于有美国撑腰,以及我们自身的实力不够强大,中国军民依然只能打落了牙往肚里咽,沿海战备的宣传理念是为国捐躯,死守国土。
这段关于台湾海峡的历史,这近半个世纪,相信一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尤其是对于东南沿海的同胞来说。
前几日,一则新闻让不少人热泪盈眶,我辽宁号航母编队开过台湾海峡。看到祖国阵列齐整的一水现代化军舰在原本就属于我们的领海上乘风破浪,看到航行在这片蓝海的航母上插得终于是中国海军的旗帜,怎能不叫人激动!
今天,又看到了一篇文章,更加感慨,是的,对于当年台海对峙的亲历者来说,航母开过台海意味着更多。
—————————————————————
2017年1月12日,当新闻报道人民海军的“辽宁”号航母通过台湾海峡,我的心中泛起了一些波澜……
记得小时候,我常坐在家门口望着国道上从北向南看不到尽头的炮车发呆,一辆一辆又一辆……然后和大院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一起嚷嚷着:“长大当兵,报效祖国!”
街边裁缝铺的老板踩着缝纫机“噗嗤”一笑:“你个小四眼,想去当炮灰啊!”围观的吃瓜群众难得找个乐子一起哈哈大笑起来!而絮叨的婶婶依然念叨着千篇一律的话:“万一打起来,千万别有不长眼的子弹打到城边的军用油库。”大家叽叽喳喳、嘻嘻哈哈,什么台湾“水鬼”上岸,大陆渔民失踪……三分真实,七分夸张,分享着历经无数人口口流传的故事,调侃着打起仗来可能的一百种死法。
“死”对于这些自打出生就生活在两岸对峙阴云中的老一辈不是什么需要避讳的事,而对于年幼的我而言,“被台湾人抓走”却好似魔咒一样,成为了大人用来震慑我的管用招数,也让我自幼内心对于海那边模糊神秘的存在多了几分畏惧。作为和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打小我们心里都清楚,台湾很强,我们很弱。
是的,确实太弱了!那些年,傍着军港长大的我们,间或能听到这样的“大新闻”:这个渔民被抓了,那个船被撞了。大概1990年的时候,大家传说一艘渔船在台海被扣,台湾军警把二十多名船员蒙住眼关进密封的船舱,船漂回来的时候只有一名船员靠船舱一个黄豆大孔洞呼吸幸存,其他窒息死亡。这个被传的神乎其神又没头没尾的故事像阴影一样笼罩了我十多年。
直到前些天,我发了一条微博,有网友告诉我这件事情并非我想象中的空穴来风,它是真实的“闽平渔5540号”事件。据不完全统计,仅福建省,从1990年至1994年5月,大陆渔民在正常作业航行时,遭台湾当局枪炮袭击,共被打死46人,打伤112人。1989年以来,台湾当局在遣返大陆私渡去台人员时,闷死、撞船淹死大陆人员计46人;在台湾海峡大陆一侧强行拦截抓扣大陆作业渔船达223艘、
渔民3160人。这些数据中也许就包含着许多我曾经认为是“空穴来风”的事件。
不仅有孱弱,我的记忆中还有贫困。记得90年代我第一次出县城,去一个如今乘坐动车只需要十多分钟就能到达的地方,发车一个小时后我便因颠簸导致晕车吐得七荤八素。大学时,我参加了一次回乡的暑期调研,将这个困扰我已久的问题倾吐了出来。我问:“福建很多地方都可以发展起来,为啥我们还这么穷?”负责答复我们的那个主任举了一个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例子:“厦门是向台湾伸出去的一只手,而我们是另一个攥紧的拳头。我这一代或许看不到,但是你们终有看到乾坤扭转的一天。”
2016年年底,当辽宁号航母编队出宫古海峡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我在微博上发了这么一张珍藏已久的图片。
这是1968年中国商船“黎明”轮采取秘密绕行的方式第一次打通中国南北航线走过的航路。许多网友反映“震惊了”“亮瞎了”,是的,当我们身处在这个越来越强大的国度,许多年轻人已经无法想象我们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困难:1968年——新中国成立近20年,我们的国轮才第一次通过这个曲折的大弧线打通中国南北港口间的联系——因为封锁扼杀,因为走不通的台湾海峡。为了这次历史性又凶险无比的试航,船上不得不配备了4位船长,并携带武器护航,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斗和牺牲。
时光流转,岁月如歌, 2017年1月12,这一天,距离台湾当局全面封锁大陆的“闭港政策”实施过去了68年,距离“黎明”轮打通南北航线49年,距离“眉山轮”第一次穿越台湾海峡38年……
当人民海军的 “辽宁”号航母在地图上逆着 “黎明”轮来时的航迹闲庭信步地画一个弧线,用30个小时走完前辈30年流血牺牲铺就的航路,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战战兢兢。而我正坐在这个尘封着我三十多年回忆的海滨小城远眺着海的那一边。沿海高速、高铁穿行而过,军港的氛围早已被越来越发达的商业气息取代,那些操着南腔北调陪伴我一起长大的军队大院里的小伙伴也都散到天涯。花甲的婶婶絮叨着坐邮轮逛台湾的感想,那曾经是她觉得一辈子都不可能去到的地方。
是的,乾坤自此扭转!一湾浅浅的海峡早已不是阻碍我们远航的鸿沟,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扉页上的海图——我们的远洋航迹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长征后卫薛伯陵
——————————————————————————————————————————
当年,由于台湾海峡对大陆的封锁,我们由南到北的航路,竟要绕行远至东南亚,战战兢兢才能走过。请注意,是中国自己的商船,想从自己领土北方的港口,航行至自己领土南方的港口,这样想都不用想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就在短短几十年前,我泱泱中华,却因为自身的羸弱,竟是无法实现的望洋兴叹,乃至需要前辈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另辟航线。
终于,今天的祖国,已足够强大,如原文作者所说,‘一湾浅浅的海峡早已不是阻碍我们远航的鸿沟,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扉页上的海图——我们的远洋航迹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另:
非常感谢诸位知友的抬爱,喜欢这条回答的朋友们,还可以移步至答主的另一个回答,也是关于中国强大的表现:
在此一并谢过。新的一年,共祝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各位知友鸡年顺心如意。
关注这个问题有些时间了,觉得褒多贬少,当时有些戏称战忽局的人乱入的,认真谈一谈自身的感觉。
因工作原因到了云南南疆麻栗坡出差,就是当年自卫反击战的最前沿,来之前觉得这里应该很偏僻,很穷,很落后。但到了之后第一感觉~~~真的很偏僻,从昆明,到文山,然后再到麻栗坡县城,在大山里绕啊绕啊,但不穷,也不落后。
首先是普通道路上的私家车太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呢,县城无论是城区还是进城的路段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停满了私家车~~~听的士司机抱怨,这几年县城及附近乡镇买私家车的人太多,现在平时很难找到停车位,在一些路段稍微多停一会儿就会造成堵车,城市道路太窄,车道太少,但这个县城是个山城,扩建道路又施展不了。
随手一拍,真心感觉人民的生活水平上来了,国家相比以前确实强大了很多,这种偏远小山城,居然有这么多的私家车。
然后去了趟麻栗坡烈士陵园
来到了这里,真的感觉到了祖国真的强大的来源
向我们伟大的,英勇的人民子弟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深切缅怀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在我们出生的年代,在祖国的南疆,是这些父兄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护卫了我们的成长和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970名长眠于此的烈士们最大的只有34岁,最小的只有16岁
青山埋忠骨,丹心铸英魂
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中国海军-郑和号
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最繁华市中心有一座港口。
一次我路过那里正巧看到郑和号停在那里,看到了郑和号军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没有在异国他乡呆过的人真的很难体会那种激动。真是高兴啊,就好像在外打工住在地下室二十人间时,突然有人告诉你你家管家开着玛莎拉蒂来接你一样。上万公里之外的大洋洲,熟悉的中国军舰,熟悉的中国军人。当时我就站在船下呆了好一会,有个小哥看见我跟地下站着,告诉我今天是开放日,可以随便上船参观。我当时真的就毫不犹豫地上去了,真的非常非常激动。拿着手机在船上不停的拍啊拍啊,怎么也不舍得下船。那感觉就真的像从南半球突然瞬间移动回了家一样。
下船了以后突然间眼泪就止不住了,站在船下抹了半天眼泪。一个一百多斤的大老爷们站在船下哭鼻子。回去和朋友一说,朋友说我玻璃心...少见多怪,后来一想也确实有点。只是当时看这那擦掉增光瓦亮的甲板,指向天空的大炮和机枪。就真的觉得,祖国强大了。一万多公里,坐飞机也要十几个钟头,而且直接把船在了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大家还都习以为常!
若邓世昌泉下有知,想必也和我一样吧。
因为现在的船长们可以说:发射导弹,给我击沉敌舰!然后我们回家吃饭。
而不是血色残阳下站在船头绝望地嘶吼出最后的航向-撞沉吉野!!!